农业工程
-
中国谷糜专家传略李顺国,程汝宏 著全书共介绍了全国各地谷子、糜子研究专家70位, 北京的陈家驹、王雅儒、王尧琴,河北的崔光先、崔文生、甘耀进、孔玉珍等,山西的陈瑛、陈玉香、古世禄、郭桂兰等,内蒙古的丁则环、胡洪凯、蒋士鸿等。从他们的出生背景、成长环境,学习经历、科研成就,以及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带来的影响,基本涵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谷糜专家,既是对专家们的介绍,也是对中国谷糜研究的回顾与汇总。具有很重要的资料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也是很好的回顾与评价。
-
小麦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实践张娟 著,张娟 编,张娟 译本书系统总结了著者近15年试验研究的技术成果、超高产栽培技术实践和优化集成的技术规程,期望能给当地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及新型经营主体提供技术参考,更期望各级农业技术专家和同行提出指导、指正。在兖州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业务部门和专家们的指导下,继往开来、砥砺前行,持续做好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为兖州粮食产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
-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评估报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著“三北工程建设是同我国改革开放一起实施的重大生态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性工程。经过40年不懈努力,工程建设取得巨大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成为全球生态治理的成功典范。当前,三北地区生态依然脆弱。继续推进三北工程建设不仅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要坚持久久为功,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持续不懈推进三北工程建设,不断提升林草资源总量和质量,持续改善三北地区生态环境,巩固和发展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浙江省数字农业农村建设与发展评价夏芳,王兵 著农业信息化经过多年建设,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建立了大量应用系统,但由于缺乏统一的顶层设计、技术架构和数据标准,导致数据分散、烟囱林立。浙江省智慧农业云平台通过建设农业物联网、生态循环、农业产业、种植业、质量安全、农村经营、农机监管、畜牧业、应急预警、农技推广等十大涉农数据库,把各系统的业务数据、空间数据、视频数据和感知数据等进行汇集,实现动态更新、数据共享应用,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部门服务效能提供数据支撑。本书,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当前浙江省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建设概况,通过评价报告的编制发布,深入宣传贯彻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浙江省推进实施乡村振兴和数字乡村战略的生动实践,总结经验成效,直面问题短板,为进一步推动我省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
土地利用朱蕾 著本书以浙江省淳安县为例,选用Landsat TM为基本的遥感数据源,完成了研究区1991-2003年土地利用/覆盖的遥感监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引起的生态结构、功能以及生态承载能力方面的变化,分析了土地利用/覆盖对滑坡等地质灾害以及整个研究区土地生态安全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监测和植被覆盖度遥感估算;二是土地利用覆被情况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以滑坡为重点);三是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评价;四是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本书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新进展。一是以滑坡为例,探讨土地利用/覆盖与地质灾害的关系,得到的预测方程和滑坡预测概率的空间分布图为灾害影响因子分析和灾害预测研究提供新方法,具有创新性。二是参照DPSIR框架,提出了适合研究区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充分发挥RS和GIS的优势,从多元数据中获取指标数值,实现以栅格为基本分析单元的评价,对于土地生态安全研究有借鉴意义。三是对植被覆盖度的遥感估算进行探索性研究,分别采取高光谱分辨率和高空间分辨率数据推算植被覆盖度公式,利用数字正射影像(DOM)来检验两种方法共同计算的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在研究思路上有新意。
-
上海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与典型案例方芳 编上海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与典型案例整理2020年上海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成效。本报告共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上海都市现代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概况,从总体上概述2020年上海市推进都市现代绿色农业的做法与成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是分报告,分别是从“条”与“块”的视角来观察上海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情况。其中,第二部分是从“条”的视角,选取上海市推进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的十项重点工作,梳理总结重点工作的举措与成效。第三部分是从“块”的视角,各涉农区及集团分别就2020年度的工作重点、亮点以及未来的难点等进行梳理总结,第四部分是各区绿色农业典型案例。
-
农业微生物学实验技术丁延芹,林榕姗,杜秉海 编本书按照实验技术分为8个部分,第一部分微生物学实验准备;第二部分微生物形态研究技术;第三部分微生物培养技术;第四部分微生物分类与鉴定技术;第五部分微生物育种技术;第六部分免疫学技术;第七部分微生物生态学实验技术;第八部分农业微生物学应用技术。本书在保留上一版教材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每部分添加了思政元素和拓展阅读,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微生物学科相关技术的新进展,并增加了随堂测试题作为数字资源,将纸质教材和教学资源库等线下线上教学资源有机衔接,实现了经典教材的新形态修订。本书适合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的生物科学类专业、大农学类专业(农学、林学、园艺、植保、资环、食科等专业)学生的实验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农业生物产品开发与检验、食品加工和环境保护等技术人员的实用参考书。
-
福建耕地邢世和 等 著《福建耕地》是利用福建省耕地资源大数据开展省域耕地质量评价及系列专题应用研究的成果汇编。《福建耕地》在介绍福建省自然资源与农业生产背景资料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福建省耕地地力等级状况、耕地质量变化与驱动因素、中低产耕地及其主要障碍因素、耕地土壤矿质养分与丰缺分区、粮食作物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等,全面揭示了福建省耕地资源质量状况、动态变化及存在的问题;详细介绍了福建省耕地土壤酸化、潜性酸分布、碳源/汇演变和氮磷富集状况,阐明了福建省耕地土壤酸化程度及其驱动因素、潜性酸空间分异与动态变化、碳源/汇动态变化、碳汇价值、氮磷富集程度与生态风险等;介绍了福建省耕地化肥资源优化配置、耕地土壤酸性调控信息管理系统及耕地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福建省耕地质量提升的具体对策与措施。
-
江西省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报告华梁丰,赵小敏 编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对揭示耕地质量变化规律、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展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和研究是发展和建立耕地保护理论与制度、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和依据。江西省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工作始于1984年,至2021年已连续开展37年,全省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保护机构始终致力于做好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工作。自中央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以来,为进一步加强耕地质量保护工作,截至2020年,全省拥有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809个,其中***耕地质量监测点56个,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258个,市(县)级耕地质量监测点495个,基本覆盖了全省所有耕地土壤类型,涉及全省所有熟制和全部主要农作物。《江西省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报告(2020年度)》基于2016-2020年全省***、省级、市(县)级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数据,重点对土壤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缓效钾等土壤养分指标进行解读,同时还对各监测点作物产量、施肥量、地力贡献率等进行分析,探讨耕地质量变化成因以及趋势预测,并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提出对策与建议。
-
互联网+农业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趋势唐研 著笔者在承担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农业科学数据共享服务”、中国工程院农业专业知识服务系统“农业资源共建与院士专题服务”、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农业科技信息与知识服务平台”等课题项目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农业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山东省分中心”建设任务、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机构知识库建设任务的过程中,接触了各类图书馆以及农业科技信息工作者,深深理解基层农业图书馆建设的种种困难之处。一边摸索和总结基层农业图书馆建设的发展脉络,一边探索“互联网 ”环境下农业图书馆的重生之路。展望未来农业,中国农业转型升级将明显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那么农业图书馆行业,也应该有一个较大提升,在新环境下形□□的工作业态,在“资源数字化、信息网络化、服务特色化”的大背景下,资源共建共享、区域联盟、远程服务、个性化精准化服务成为图书馆工作的突破口,继而形成成熟稳定可供推广的新模式,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农业图书馆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