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基础科学
-
基于文献计量大数据的科技人才评价研究张岩,朱艳硕 著本书内容上主要分为三部分:部分为理论研究部分,涵盖确定研究主题,论述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并提出本书研究内容所涉及到的相关理论及方法。该部分为后续章节中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支撑。第二部分为本书的核心研究内容,即模型构建部分,主要运用文献计量、替代计量、统计学、大数据、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理论和方法,研究和构建高校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为实证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实证研究和结论部分,选取山东省学科人才基本科学计量数据和替代计量数据为原始数据,对比分析了K-means聚类机器学习算法、BP神经网络方法和本书作者提出的BPNN-GA三种评价方法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法对于科技人才评价的有效性。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后从政府、高校和社会几个层面提出对于科技人才评价和管理决策的相关结论和建议。
-
中国东亚飞蝗数字化区划与可持续治理杨普云 黄文江 任彬元 董莹莹 朱景全 著本书利用遥感监测技术对中国东亚飞蝗五十年来实施东亚飞蝗的可持续治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记录1987年—1997年,全国农业植物保护总站组织有关省、直辖市植保站开展了第#一次东亚飞蝗蝗区勘测。通过分析监测数据对中国20世纪90年代东亚飞蝗的蝗区分布范围、发生面积、生态状况和发生动态进行了系统的描叙和记载。2009年—2018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农#业部农作物病虫鼠疫情监测与防控,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了东亚飞蝗蝗区的数字化勘测,利用GIS、GPS和卫星遥感技术,全面系统和精确地进行了东亚飞蝗的蝗区分布范围、面积和生态状况的系统普查和勘测,形成了东亚飞蝗蝗区分布的并提出蝗虫发生、分布演变趋势,提出治理与预测对策。全书史料性非常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
植物学实验实习指导黄文娟,张玲,李志军 编本书内容分为六部分:、二部分为植物形态解剖和植物系统分类,共19个实验项目,主要为基础性和验证性实验,每个实验项目附有插图,以便帮助学生观察检验,强化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第三部分是植物学课程野外实习,共4个实习内容,训练学生规范采集植物标本和图像信息,整理、压制和制作标本及鉴定植物的能力;第四部分是创新性、设计性实验,共7个实验项目,让学生在大方向下,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植物材料进行植物形态结构或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和探索,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和创新意识;第五部分是虚拟仿真实验,介绍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平台(实验空间)的使用方法及部分虚拟仿真实验案例的操作流程,让学生顺应新时代发展,学会的实验方式和方法,满足学生在实验室条件不完备的情况下,完成更多的实验内容;第六部分是附录,包括植物学各种基本实验技能和技术的介绍。本书力求做到图文并茂,体现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
畜禽废弃物高效资源化利用及生态循环典型模式邓兵畜禽废弃物高效资源化利用及生态循环典型模式
-
四川竹叶花椒优质轻简高效栽培理论与实践王景燕,龚伟 编本书为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经济林课题组十余年来对四川竹叶花椒进行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的成果总结,主要包括竹叶花椒花芽分化及其调控、水肥管理对竹叶花椒幼苗生长的影响、配方施肥对竹叶花椒产量和品质影响、竹叶花椒修剪采收和覆盖除草轻简化栽培等内容。本书可读性强、信息量大,可为竹叶花椒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本书可供从事相关教学科研的学者阅读,也可供经营和种植竹叶花椒的业主和广大技术人员参考。
-
我国特色农产品市场与产业分析报告2021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为加强信息引导和服务,防范市场风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助力乡村振兴,中国农学会监测预警分会、中国农科院信息所等有关专家,通过实地调研、数据资料搜集整理、综合分析等,形成《我国特色农产品市场与产业分析报告(2021)》。报告重点梳理了我国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现状,包括生产、消费、加工与流通、进出口、市场价格及成本收益等环节,特别针对地区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风险进行摸底调查,并研究提出了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供关注中国特色农产品市场运行和产业发展的各方参考。
-
南方坡耕地水土流失过程与调控程冬兵,张平仓 等《南方坡耕地水土流失过程与调控》以南方坡耕地为主题,采用宏观分析与微观研究相结合,以坡耕地战略意义、南方坡耕地及其水土流失现状、南方坡耕地水土流失过程机理、南方坡耕地治理措施现状与问题需求、南方坡耕地防治对策与新技术研发为主线,系统论述南方坡耕地水土流失过程与调控等相关成果,旨在为南方坡耕地资源高效利用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南方坡耕地水土流失过程与调控》部分插图配有彩图二维码。
-
农田防护林防护效应遥感监测与评价邓荣鑫 著农田防护林是在农田景观中,为增强农田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而建设的由树木组成的具有多种功能的廊带网络系统。作为防护林的重要类型之一,该系统可保护土壤免受风蚀,提高作物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改善农田小气候环境,提高作物产量,并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环境,增加农田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因此,农田防护林系统工程建设对我国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和长远的意义。本书借助遥感监测手段提取农田防护林空间分布信息和防护效应评价的关键参数,从农田防护林所发挥的气象效应、经济效应和生态效应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开展东北农田防护林防护效应的监测和评价,探讨东北农田防护林防护效应的发挥程度,可为该区域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维护提供科学参考,并为农田防护林的科学经营和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
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百问百答全国畜牧总站 著本书以普查方案为纲,分普查方案释义、面上普查、系统调查、抢救性保护及分级保护、新遗传资源的发掘与鉴定、其他、附录等七部分,采取一问一答形式,对易混淆、易出错、理解不到位的152个问题进行了解答,旨在让普查测定人员完整、准确、全面理解掌握本次普查任务要求,促进普查工作顺利开展。
-
坡地物质传输王全九等土地质量和生态环境保护日益被重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及保护土地资源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研究内容。《坡地物质传输》系统介绍农田植物截留,植物水分消耗特征,植物生长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降雨、上方来、土壤及地形对坡地物质传输影响,碎石覆盖、秸秆覆盖和植被种植条件下坡地物质传输特征,土壤结构改良与坡地物质传输的关系,植被过滤带控制水土养分流失效果,以及降雨和上方来水条件下坡面水土养分流失数学模型和经验公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坡地物质传输》共8章,包括植物生长与田间水循环、植被生长与土壤理化性质、供水特征与坡地物质传输、土壤和地形特征与坡地物质传输、土壤结构改良与坡地物质传输、地面覆盖与坡地物质传输、植被过滤带与坡地物质传输、坡地物质传输数学模型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