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基础科学
-
良田建设与乡村发展杨邦杰 等《良田建设与乡村发展:十年调查与思考》内容涉及良田建设、粮食安全、耕地质量、土地整治、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既有典型地区的调研报告,也有深入分析的学术文章,既有基于实践调查的理论分析,也有针对实际问题的政策建议等。
-
安徽省石台县耕地地力评价与应用石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农业大学 主编:吴承龙,王成庭 副主编:程鹏伟,陈安平,钱泽平,马友华《安徽省石台县耕地地力评价与应用》分为石台县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报告、石台县耕地地力评价技术报告、石台县耕地地力评价专题报告、石台县耕地地力评价成果附图四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石台县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报告;自然与农业生产概况等。
-
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耕地地力评价与应用颍泉区农业委员会,安徽农业大学 主编:吴永康 副主编:李秀娟,孙全,马友华暂缺简介...
-
双柏县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李洪文等《双柏县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共九章,包括自然条件与农业生产概况、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方法、耕地土壤属性状况、耕地地力分析、耕地土壤类型区域空间分布、耕地资源合理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等。
-
铜仁农业产业化理论与实践吴仲珍暂缺简介...
-
云南省热带、亚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朱卫华,李山云《云南省热带(亚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2辑)/云南省农村信息化建设三农通服务平台系列丛书》是云南省热带、亚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建设项目中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共计收录30种158个品种的农作物的学名、别名、科属、品种来源、特征特性、生长习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分布状况、主要用途、开发利用前景、资料来源共计12个内容。《云南省热带(亚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2辑)/云南省农村信息化建设三农通服务平台系列丛书》作为一本科普书,可为有关院校、科研单位、农林技术推广部门、农户、涉农企业、农业协会提供参考。
-
云南省农户施肥与耕地土壤性状云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云南省农户施肥与耕地土壤性状(2005-2014年)》共涉及四部分。第壹部分为云南省农户施肥;第二部分为云南省耕地土壤性状;第三部分为统计指标、数据显示说明;第四部分为附录。《云南省农户施肥与耕地土壤性状(2005-2014年)》由昆明天泰彩印包装有限公司印刷,全国新华书店经销。
-
希金斯炭疽菌G蛋白信号途径绘制及相关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韩长志《希金斯炭疽菌G蛋白信号途径绘制及相关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针对目前学术界希金斯炭疽菌G蛋白信号途径系统性研究的空白,特别是在当前林下经济背景条件下,经济林木、花卉以及中药材等诸多植物炭疽病发生逐年增加的背景下,详细论述了希金斯炭疽菌G蛋白信号途径绘制,并对相关蛋白生物信息学进行了详细分析。
-
毕节耕地杨波,胡辉耕地是重要的人工生态系统,其不仅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满足作物生长所需氮、磷、钾等矿物元素的基本需求,而且在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耕地资源评价是综合分析耕地利用现状及合理利用的重要方法,开展耕地资源评价是合理利用耕地、加强耕地管理、指导农业区划,达到因土种植、因土施肥、因土灌溉、因土改良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自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到现在已过去30年。在此期间,由于化肥使用、人口激增等,毕节耕地土壤理化性状发生了明显变化。因此,《毕节土壤》(1987年版)在指导农业生产、种植区划布局等方面已存在很大局限性。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耕地地力评价的通知精神,毕节市于2012年启动了毕节耕地地力评价工作,并历时3年完成了《毕节耕地》一书的撰写工作。《毕节耕地》一书是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成果资料为基础,在充分借鉴统计、气象、国土等资料基础上,收集全市33万个耕地样点数据,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汇总整理气温、降雨、无霜期等气象指标,耕地坡度、坡向、灌溉能力、抗旱能力、成土母质类型等5个物理指标,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pH值等7个化学指标等基础上,建立了毕节耕地属性数据库、空间数据库,分析耕地土壤养分、科学划分耕地地力等级水平,对全市中低产田进行了科学改良利用分区,对玉米、马铃薯、水稻、油菜、烤烟等作物开展了适宜性评价,绘制了毕节耕地土壤有机质等7个养分示意图,制定了马铃薯等6个作物适宜性分布图,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毕节耕地资源评价报告,最终成书。《毕节耕地》对于摸清全市耕地生产现状、指导全市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黔东南耕地高雪,刘文锋,胡腾胜耕地是人们获取粮食及其他农产品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是保持社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1979-1987年,黔东南自治州16个县(市)先后完成了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查清了各种土壤的类型、面积、分布,建立了黔东南土壤的数据、文字、图件资料,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施肥制度改革,大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现距第二次土壤普查已逾30年,人口、资源、环境的变化,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经营体制、耕作制度、作物品种、种植结构、栽培方式、产量水平、肥料和农药的使用、土壤肥力等要素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二次土壤普查所获得的耕地养分数据已不能准确地反映现阶段耕地质量的真实情况,再依据过去的数据指导现实的农业生产已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为了解决现实生产中影响作物产量和耕地质量的问题,必须查清现在的耕地资源,才能有效地、合理地利用耕地,发挥耕地大的利用能力和潜力。自2006年黄平县在黔东南自治州率先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资金补贴项目以来,到2009年,全州16个县(市)相继开展了项目实施,在全州重新建设了14个土壤肥料(简称“土肥”)化验室,总面积0.405hm2,配备了现代化的检测仪器设备220台(套);全州各级土肥部门累计采集土样6.8万余份,植株样品6000份,分析化验23万项次;设置各类作物“3414”(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肥效试验311次,同田对比试验和肥料验证试验352次,收集试验参数4000余个,完成农户投肥调查5467户(次),基本摸清了全州耕地的养分含量和配肥参数;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825613.33hm2,示范面积40233.33hm2;累计举办各类型培训班1577期(次),培训技术干部5893人次,培训农民13.4万人次,发放施肥建议卡131.8万份。项目实施以来,黔东南自治州累计新增粮食总产量46.39万t,总增产节支2.64亿元,化肥利用率平均提高了6.8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