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基础科学
-
地下水超采和外流域调水影响下的海河流域地表-土壤-地下水资源转化模型研究杨建青,杨鹏,黄鹏年,李致家地下水超采和外流域调水改变了海河流域下垫面条件,对流域产汇流规律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导致径流及洪水过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对于我国人口密集而水资源相对稀缺的半干旱半湿润流域,由于其水文要素时空分布严重不均、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模式动态并存、水量平衡关系脆弱且波动剧烈,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和洪水过程的影响 为强烈。《地下水超采和外流域调水影响下的海河流域地表-土壤-地下水资源转化模型研究》以人类活动影响尤其是受地下水超采和外流域调水影响的海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宽频谱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卫星遥感与实测数据融合同化技术,剖析了研究区域库塘闸坝拦蓄、地下水超采、外流域调水影响下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垂向转化关系和坡面径流、河道径流横向运移关系,揭示了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强人类活动影响下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三水”转化的特点与规律,构建了地下水超采和外流域调水影响下的海河流域“三水”运动耦合模式,提出人类活动影响参数先验估计方法,构建耦合多种类型人类活动影响的降雨径流模型,包括耦合强人类活动影响的新安江一海河模型、体现半干旱半湿润流域蓄满超渗时空动态变化的TOPKAPI-GA模型以及河道洪水演进模拟方法,实现海河流域在地下水超采和外流域调水等组合情景下地表-土壤-地下水资源的模拟与预测,为海河流域洪水预测预报和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撑。
-
湖北省植烟土壤中微量元素丰缺诊断及施用孙敬国,陈振国,孙光伟暂缺简介...
-
农业废弃物高效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究李季 李国学本书针对我国农田秸秆及规模化养殖场废弃资源量大、循环利用率低、处理困难、环境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开展作物秸秆农田清洁循环利用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生物处理和利用关键技术及产品研究,目的是构建基于“农田-养殖场”的不同典型循环农业模式,实现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再循环利用,建立高效安全的现代农牧业循环技术体系。
-
西南区耕地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本书分为六章: 章西南区概况。介绍了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农业区划等基本概况,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植被状况、水文状况、成土母质等自然环境概况,耕地利用情况、区域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农作物施肥情况、农作物灌溉情况、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与防治、农作物机械化应用情况等农业生产概况,耕地主要土壤类型、分布与基本特性等耕地土壤资源概况,并对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相关制度和基础性建设工作做了介绍。第二章耕地质量评价方法与步骤。系统地对耕地质量区域评价的每一个技术环节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包括资料收集与整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数据库建立、耕地质量评价方法、专题图件编制等。第三章耕地质量等级分析。详细阐述了西南区耕地质量等级面积与分布、耕地质量等级特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耕地质量提升改良措施。第四章耕地土壤有机质及主要营养元素。重点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有效硫、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硼、有效锌、有效铜、有效钼、有效硅13个耕地质量主要性状指标及变化趋势。第五章耕地其他指标。详细阐述了土壤灌溉能力、有效土层厚度、耕层土壤质地、剖面质地构型、容重、障碍因素等其他指标分布情况。第六章耕地土壤酸碱度及酸化特征。详细阐述了土壤pH分布状况、pH分级与区域空间分布、土壤酸化的影响因素以及土壤酸化的治理措施与对策等。
-
新时代民族高校青年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恩佳在中国共青团建团百年之际,西南民族大学着眼青年工作特点,把握青年工作重点,在全校开展民族高校青年工作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征集了一批具有理论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的成果文章。本书从中摘选16篇作品,供交流学习。
-
多元主体协同推进乡村振兴研究龚晨本书以贺州乡村振兴实践为研究样本,对贺州乡村振兴实践的一般规律性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科学揭示贺州乡村振兴的案例特征,深入探究贺州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为乡村振兴提供发乎本土、内含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可复制性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理论、机制和实践做法,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
农林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杜锐本书在对当前大学教师发展背景及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农林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实际需求,对全国农林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分析。 章拟从理论方面,梳理教师发展的起源与历程。第二章从发展现状、 理念、定位与职能、组织机构与团队建设、运行机制等方面,分析目前农林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及工作开展情况。第三章以吉林农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实践探索为例,呈现学校层面的教师发展整体解决方案,针对当前高等教育形势和大学教师发展进程、农林高校特点,对新农科背景下教师发展和国外经验本土化进行探讨,并提出可持续发展建议。第四章以吉林农业大学教师发展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的案例,呈现吉林农业大学教师发展的实践探索。
-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与实习指导孙广宇,康振生本教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植物病害症状观察,病原物形态观察,病原物的分离、培养、接种、侵染过程观察,病原物致病性和寄主抗病性鉴定,植物病害流行和防治等植物病理学实验技术;着重通过基本操作和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适当增加了植物病理学研究的新方法、新技术,例如PCR技术、病原菌毒素、植保素和病程相关蛋白提取与活性测定等内容,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与迅速发展的学科前沿接轨。为了启发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开拓精神,本教材还设立了多个创新研究型实验,帮助学生开展科创项目以及具有一定探索性的毕业设计项目。本教材是《普通植物病理学》(康振生、孙广宇主编)教材配套的实验课教材,同时可以作为植物病理学研究技术、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等课程的教材,还可以作为科创项目、毕业设计等的参考书。全书分为3部分:基础实验篇、创新研究实验篇和教学实习篇。基础实验篇介绍了41个实验,创新研究实验篇介绍了9个实验,教学实习篇介绍了标本采集和制作、病害调查、病理制片与显微观察技术、病原微生物菌种保存。相关章节均由长期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专家撰写,因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基础实验篇的实验多数可以在两个学时内完成,创新研究实验篇的实验则不受学时限制。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从事科学研究的潜能,还介绍了一些便于学生在宿舍可以随时观察的实验。本教材适合于植物保护专业、植物检疫专业、农药学等专业等的本科教学使用,也可供农学、园艺、植物营养、林学、生物技术等相关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教学、科研人员参考。
-
海口热带农业科技博览园欧阳欢 余树华 陈志权海口热带农业科技博览园,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由全国综合性热带农业研究 高学术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开发管理,是一座集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农业科普、植物观赏、休闲体验、研学培训、 交流于一体的自然展览馆。本书基于我国新时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强化 热带农业战略科技力量,加快热带农业科技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推动“三农”工作发展为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系统梳理海口热带农业科技博览园规划、建设、运营与农科旅融合发展模式,打造展现新时代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科学内涵、多样资源、艺术风貌、文化底蕴、科普主题、游憩体验和使命担当的 名片,形成引领 热带农业科技对外开放重要平台、海南省会城市精品景区、海南自由贸易港靓丽名片和 旅游岛 品牌,从而推动休闲农业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为我国农业科技博览园建设和运营提供参考借鉴。
-
中国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研究徐定德粮食安全是落实 安全观的重要基础,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是落实买“藏粮于技”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举措。本书基于稻农一手调查数据,在分析稻农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剖析了土地流转市场、社会化服务市场和非农就业市场发育限定条件下农户的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决策,并考察了社会资本在三大要素市场发育与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中的连接作用。本书可以为从事王地资源管理、农林经济管理、乡村地理等学科领域的研究、教学人员提供参考,也可供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管理等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