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
-
新生儿临床用药陈自励,李凤英编著现代新生儿药物治疗学系建立在新生儿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药效动力学和药物毒理学的基础上,并经过成人和儿童临床应用确证其有效地和安全性后再应用于新生儿。因此新生儿可应用的药物种类和数目是有限的,并非所有用于成人和儿童的药物都能用于新生儿,而且在剂量和法用上成成人和儿童很大不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各大医学中心均有比较规范的新生儿临床用药指南,而目前国内尚缺乏一本比较全面的新生儿临床用药参考资料。全书共分入药物250余种,分10类,每类药前有简短概述,每种药物按别名、作用和用途、剂型和规格、剂量和用法、幅作用和注意点进行介绍,简明扼要,方便实用,是国内目前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的新生儿临床用药参考资料。
-
医院药学胡晋红主编;王卓等编著《医院药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本书对医院药学的发展、工作研究内容进行了全面介绍,提出了全程化药学服务的医院药学工作模式。全书分药学部(科)的管理、药学服务、药品的调配、药品采购与仓储管理、药物经济学、临床药学、临床药理研究在医院药学中的应用、医院制剂的配制、医院制剂质量检验、医院药学科研、医院药学教育、计算机在医院药学中的应用等13章。较之第1版在内容上进行了广泛的修改,使更全面$丰富、实用,适合药学院校作教材,也可供医院药学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参考。
-
现代生化药学吴梧桐主编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与药学研究有关的生物化学基础理论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现代药学科学发展中的作用。目的是为从事现代药学和生物化学研究及教学的科技人员提供一个学习生物化学新专业知识,并能紧密应用于现代药学研究的大型参考书。全书共分上、下篇,共29章,分别由从事生物制药研究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撰写。上篇为与药学研究相关的生物化学基础理论,下篇为药物生物技术。编写内容取材新、信息量大,可作为医药研究科技人员、生物制药工程技术人员和医药院校高年级学生及研究生的参考书。
-
临床药物学王汝龙主编临床药物学是药物学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的一门学科。临床药物学注重药物学与临床学的紧密联系,是以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实际为目标的。随着生命科学理论和技术的迅速发展,临床药物学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尤其在临床药学和临床药物治疗学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新进展。为了反映临床药学和临床药物治疗学中的新理论、新概念、新技术、新药物,且为了临床医药学工作者系统掌握和查阅临床药物学知识,在临床实践中合理选择药物及制订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提供有指导意义的科学依据,我们组织编写了《临床药物学》,以飨读者。本书以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类,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药物的基本理论及其结构式、性状、剂量、规格、临床应用、毒副作用、注意事项等内容。在叙述中,同一药物品种在不同章节出现时,只在一个章节中系统介绍,而在其他章节只叙述其相关内容。为了方便读者查阅,书末还编写了中英文索引。
-
治疗药物监测新理论与新方法凌树森主编;卢建丰[等]编随着药物治疗学由公式化治疗向个体化治疗和药学监护结合的方向发展,治疗药物监测与合理用药的内容也在数学、计算机技术、分析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药理学等相关学科的推动下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本书以我们的研究工作为基础,结合治疗药物监测最新研究动态,介绍了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目的、方法、意义和应用前景,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程序的功能和使用;临床药效学的基本概念和药动——药效结合分析;反映体特异性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遗传药理学、药物基因组学与个体化治疗和临床合理用药的关系;以患者个体为监护对象的药师下临床;治疗药物监测质量控制的方法和实施;药物经济学概述;新药临床试验的方法、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等方面的内容。本书的目的是促进治疗药物监测的发展、优化个体用药和治疗,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可供从事临床药理学、临床药学、治疗药物监测及从事相关研究的医药工作人员参考。
-
医院药剂科工作管理规范陆晓和主编;曹静[等]编著医院药剂科(部或处)是医院的技术职能部门,是代表医院对全院的药品、药事实施管理的部门,是医院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对医院药剂科(部或处)实行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促进科室的全面建设,我们根据总后勤部卫生部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医院工作暂行规则》(1994年9月1日起实行)、《军队医院药剂管理办法》(1994年3月1日起实行)、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国家卫生部发布《医院药剂科管理办法》(1989年3月24日起施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试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1999年)等,结合医院工作的实际情况,编写了这本《医院药剂科工作管理规范》,供医院药剂科(部或处)的各级人员学习、执行。本书共分五个章节。全面、详尽地阐述了医院药剂科(部或处)的工作任务、各级人员职责、各项工作制度、管理制度以及岗位责任制。本书还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管理办法》、《精神药品管理办法》、《医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等药政法规,以便于医院药剂科(部或处)的各级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
-
药品GMP验证教程李钧编著验证是实施药品GMP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也是药品生产企业必须采用的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依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从验证的角度分章节进行论述,为药品生产企业深化药品GMP培训提供一本全员培训的教材。本书分绪论、总论、各论3篇,计16章。本书可作为药品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制剂室进行GMP培训的教材,可作为药品监督管理人员的参考读物,也可供高等医药院校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阅读。
-
常用中草药手册王强编本书正文精选的120种为常用中草药,按中医的临床功用,分为19大类,记载内容包括来源、形态、功用和方选。每味中草药都附有原动植物彩色照片,少数为药材照片。另将其他约150种常用中草药列于附录中,分为20大类,介绍了其功用,作为正文之补充。方选主要是根据该药的药用功效,从古代和现代医药书籍,文献中挑选的应用实例,尽可能简明,临床应用时可随证加减。有毒性药物的应用,应遵医嘱。为了节省版面和便于读者携带、使用,本书采用大64开本印制。
-
中国人心电图研究及临床应用谢振武著编辑推荐:本书为研究中国人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心电图特点,提供正常人心电图标准,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本书资料来源于国人从出生到84岁不同年龄的正常心电图,按年龄特点分20个年龄组进行统计,为便于临床应用又合并为7个年龄组,再合并为0-17岁、18-84岁和0-84岁统计,力求满足不同专科对心电图正常值的需要。本书对正常心率、正常P-R间期、正常QT和JT间期校正值全部根据国人心电图数据用数理统计方法拟合制定。对心电图不同波形的产生,以心电向量图为理论基础进行有机地阐明和解释。对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心电图参数除列详细的表格供诊断应用外,同时均用柱形图以表达不同年龄间和性别间差异,图形直观,一目了然。
-
500味常用中药材的经验鉴别卢赣鹏主编片断:白前商品主要来源于野生,广泛分布于江南各省。主产于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近年湖北等地有人工栽培,但不为商品主要来源。野生品一般于10月间采挖,家种者稍晚,约于11月上旬采挖,割去地上部分再挖起地下部分,洗净晒干即得成品白前。如将节部须根除去而仅用根茎则称为“鹅管白前”,如以全株洗净晒干入药则为“草白前”(江西、湖南、湖北等地可用)。【商品源流及经验鉴别】两种来源的白前商品及各自野生品家种品均有区别:柳叶白前野生品根茎呈细长圆柱形,有分枝,稍弯曲,长4~15cm,直径1.5~4mm;表面黄白色或黄棕色,有细纵纹,节明显,节间长1.5~4.5cm,节上有须根4~6条,根茎顶端有残茎,残茎着生处簇生支根10~15条。质脆,断面中空,习称“鹅管白前”。根纤细弯曲,长可达10cm,直径不及1mm,有多数分枝,呈毛须状,常盘曲成团,(残茎基上的根较节上须根稍粗稍长),气微、味微甜。柳叶白前家种品则根茎长而粗,长10~30cm,直径3~4.2mm,分枝表面乳白色,节间长约3~5cm,节上须根较多,有6~10条,茎残基着生处生残根众多,可达25~30条(种子苗主苗茎基根处可达40条以上),长15~20cm。芜花叶白前野生品根茎短小,长约5~15cm,直径约0.1cm或略呈块状;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节间较短,长1~2cm或密接,质较硬。分支较少。断面髓腔较小。芜花叶白前家种品则根茎较长而粗,长10~25cm,直径约1~2mm,质较软,分支较多,表面乳白色,节间长1~2cm,节上有须根,色同于根茎。白前中除去须根之优质品鹅管白前,为以上各种白前除去须根的根茎部分,呈圆柱形,有分支,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可见多数除去须根的痕迹,断面中空。(各植物来源及野生栽培品区别同上)草白前亦按来源有两种:柳叶白前带根全草,其茎直立圆柱形,单一或分枝。长约30cm,直径2~4mm,灰绿色或黄绿色,无毛。单叶,对生,具短柄。叶片皱缩破碎或已脱落。完整者呈披针形,全缘。有时叶腋可见聚伞花序,花形小,黑褐色。地下部分同上。芜花叶白前则地上茎圆柱形,时有分支,长10~25cm,直径2~5mm,色与根茎相同(灰绿或灰黄色),较平滑。可见节上有突起的叶柄痕及腋芽,均不见叶。地下部分同上。【规格等级】白前商品不分等级,均为统货。要求货干,根茎呈细长圆柱形,中空,表面浅黄棕色。根茎两侧及下部着生须状根(鹅管白前除外)。味甘,残留茎基长度不超过3cm(草白前除外),无泥土及杂质。【优劣评价】白前商品中习惯认为鹅管白前最佳,要求根茎粗壮,无杂质者为佳。草白前属地方习惯使用。家种商品使用时间不长,亦无定论。两种白前来源中,柳叶白前较佳。本书前言前言中药材的质量是保证其疗效的根本,因此,药材的质量是其价值所在。但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各种混伪品、劣质品往往频繁出现,造成用药疗效及用药安全均得不到保证。中药材鉴别方法主要有传统鉴别方法及现代鉴别方法(主要指显微、理化鉴别)两种。传统鉴别主要指以性状鉴别及水试、火试等方法进行中药材真伪、产地、优劣及等级区分的鉴别方法。虽然现代科技发展迅速,新的现代鉴定方法层出不穷,但经验鉴别仍以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在工作实践中广泛应用。为了提高药材从业人员鉴别药材真伪及优劣的能力,保证用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笔者多年来一直注意收集各种药材的经验鉴别方法,并拜同仁堂中药鉴定专家刘振军老先生为师,继承传统中药经验鉴别方法。现将其整理编著成《500味常用中药材的经验鉴别》一书。本书按药用部位分为根及根茎、果实种子、茎木皮、花叶、草、动物、矿物、其他等七类。各类药材以拼音顺序排列。本书最后还附有所有药名的笔画索引。在本书成书过程中得到了同仁堂集团公司冯小平、杨荫忠、李向日、施小华、张京彦、张瑄等领导及同事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谢意;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专业书籍及文献,在此向其编者、作者一并致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偏颇不足之处,敬请读者不吝赐教,给予批评指正。作者1998年5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