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
-
千家妙方李文亮,齐强编祖国的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几千年来,它为增强人民的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了继承和发掘祖国的医药学遗产,发展我国的卫生事业,在人民群众中普及中医药学知识,我们出版了这部《千家妙方》。这本书由基建工程兵北京指挥部医院军医李文亮、北京中医学院齐强等同志编,共收录了治疗多种常见病和疑难病症的有效中医处方近1,100个。这些处方结合所治病症附有中医辨证、治疗法则、临床效果及其说明。在临床效果栏内,对所治典型病例,介绍比较详细,除有明确的现代医学诊断外,还有中西医检查的记录(包括化验及X光等特殊检查的记录),在书后附录中还编有“变通用药参考”,“常用中草药现代药理研究资料参考”和“部分常用中草药别名参考”。此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不仅适合各级中西医医务人员业务参考,而且也适合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人阅读和应用,对已确诊的病人,则可参阅此书选方自治。《千家妙方》全书分为上下册。上册为内科部分,下册包括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综合征、肿瘤科和附录部分。该书由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北京中医学院的刘渡舟教授和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医科主任陈树森副教授审阅。另外,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医学评议组成员、北京中医学院的任应秋教授,为该书题了词,并题写了书名。这些著名老中医虽然年已古稀,工作繁忙,但是,他们为使《千家妙方》能尽早与广大读者见面,都给予了我们积极的支持,在此我们一并表示感谢。解放军出版社1982年1月
-
中药记忆法董汉良编著中药学,是初学中医者首先碰到的一门基础学科,掌握中药知识和技能,是中医药工作者的基本功之一。古今医家对学好中药学都十分重视。清·徐灵胎有“用药如用兵”之论;近人岳美中说:“用药如用兵,治理如打仗。必须掌握药物特性,了解药与药配伍,胸有成竹,才能所向披靡,无往不胜。”但中药品种繁多,不胜记忆,学生对中药感到枯燥乏味。为此,笔者从教学、临床的实践中,总结出比较实用、灵活而又容易理解的记忆方法,编著成册,名曰《中药记忆法》。新编的《中药记忆法》整合了作者30余年临床用药经验及近代著名中医学家有代表性的用药心得,并补充了中医药爱好者必知的中药学知识。在编写上将中药分别归属在各种记忆法中,使理论密切联系临床,使内容更具条理性、系统性、完整性,读之一目了然,清彻见底。
-
有机化学张执侯主编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供中药专业用。。
-
草诀百韵歌《历代碑帖法书选》编辑组 编我国书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书家辈出,书法宝库十分丰富。为了适应广大初学者特别是中等学校学生临习传统书法的迫切需要,以及书法爱好者欣赏学习的需要,我们选择了历代各种书体和著名书家的一些作品,编辑了这套《历代碑帖法书选》。《草诀百韵歌》是明韩道亨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一六一三年)书写的。《草诀百韵歌》是把比较通行的草字集中起来,找出它的结体和行笔中的某些规律,编成五字一句的韵文,以便于记忆。例如把不易区别的字列在一起,指明差异之处,第三行“有点方为水,空挑即是言”,是指明草写“水”字如“言”字的差异只在于“水”字有一点,而“言”字只空挑一笔;又如把某一草字的结构特点加以说明。
-
中药大辞典江苏新医学院编本书试图通过广泛汇集古今中外有关中药的文献资料,对中药学进行初步的综合整理,为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和中西医药结合、创造我国统一的新医学和新药学,提供较为全面、系统的参考资料,成为一部切合实用的中药专业工具书。中草药历代文献和各地报道浩如烟海,由于品种复杂,历来存在名实混乱等情况,文献资料中有时众说纷纭,甚至互相矛盾。这些问题,有待于运用各种现代科学方法,结合生产实践、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逐步加以解决。 本书分上、下两册,共收载中药5767味。其中包括植物药4773味,动物药740味,矿物药82味,以及传统作为单位药使用的加工制成品(如升药、神)等172味。
-
跌损妙方校释(明)异远真人原著;韦以宗校注本书系明清时期流传的骨伤科方书。其主要内容是介绍全身部位及体表器官的创伤.如颅脑外伤、胸腹损伤、各部位开放创伤以及骨与关节损伤等。
-
中药大辞典江苏新医学院编主要内容 随着人类医事活动的肇始,便有了药石针砭的应用,所以远古就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迨至东汉末年,我国最早的药学典籍《神农本草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古本草学已初具规模;唐宋之际,本草专著代有涌现,并且出现了第一部国家药典《新修本草》;明清以降,本草专著刊刻更盛,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的巨著《本草纲目》的梓行,更为祖国药物学增色生辉。由于历代本草学文献至为丰富,而又比较繁复,亟需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又因临床医学与药用植物学、药材学、药理学、药物成分化学等等的迅速发展,自然更需要与传统的本草学结合起来。因此,《中药大辞典》的编写,可以说是为此而作的一次艰辛而有益的尝试。 本书共收载中药五千七百六十七味,每味药下分异名、基原、原植(动、矿)物,栽培(饲养)、采集、制法、药材、成分、药理、炮制、性味、归经、功用主治、用法与用量、宜忌、选方、临床报道、各家论述、备考等十九项。 中药学是一个大的学科,存在问题亦非常复杂,今天我们无论是继承它,或发展它,都需要从广阔的范围内从事艰巨的研究工作。本书编者根据自己的条件,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比较广泛地汇集古今中外有关中药文献资料,进行初步综合整理,为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和中西医药结合,提供了较为全面、系统和具有实际价值的参考资料,因而它成为解放后编著出版的第一部大型中药专业工具书。
-
放射损伤防治药物简介卫生部卫生防疫司编暂缺简介...
-
家庭用药必读罗显思,夏玉清编著暂缺简介...
-
临床验方集锦晋襄编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