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医学
-
先天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谱张桂珍、韩玲近30年来,超声心动图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新的超声技术,如彩色多普勒、二次谐波、食道超声及三维、实时三维技术的临床应用,超声诊断设备分辨力的提高,使其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无创诊断方法。同时,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和导管介入治疗的快速发展,又对超声心动图的临床诊断技术不断提出更高要求。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种类繁多,且往往是多种畸形同时存在,血流动力学复杂,因此是超声心动图临床诊断的重点和难点。虽有一些这方面的书籍出版,但我们仍需要更高水平的、与临床密切结合的、更实用的专业著作,以适应临床对超声心动图诊断要求的不断提高。 北京安贞医院建院于1984年,现在是我国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之一,心脏外科年手术量逾3000例,其中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占50%以上。儿童心血管病中心的张桂珍主任与韩玲教授做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多成果,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很多珍贵的超声图像资料,其中有不少疑难、复杂、罕见的病例。这本书包含了她们20年的工作成果及经验,体现了她们始终坚持只有超声与临床密切配合,才能使超声诊断水平大幅提高的理念。 这本书简明而系统地阐述了各种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超声、临床及病理生理特点,并结合作者多年的经验,以图谱的形式说明了各种心脏畸形的超声心动图诊断要点,详尽介绍了诊断各种心血管畸形的常用切面、重点切面,以及针对某些畸形的特殊切面和经验切面等。全书共附精选图片1200余幅,包括正常超声心动图、心血管疾病的示意图及超声图像、三维及心腔内超声图像、胎儿超声心动图,以及先心病术后的超声心动图图片等。《先天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谱》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实用性强,理论与实践、超声与临床密切结合,是一部高水平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超声诊断学专著,适用于各级医院从事超声医学、成人及儿童心血管病专业的医师。相信此书将是一本很好的工具书,并会对我国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临床腔内覆膜支架治疗技术(美)道马奇,(美)布卢姆 主编,李继福 译《临床腔内覆膜支架治疗技术》为血管腔内疗法提供了一种艺术合技术结合的观点,这些观点致力于体现最新送技术,植入的技巧、临床应用以及最新的结论及看法,基于这个目的,我们组织各个学科有经验的学者编写了《临床腔内覆膜支架治疗技术》。《临床腔内覆膜支架治疗技术》从基础到临床、从动物实验到人体的应用,从支架的制作材料到支架的应用效果,系统地介绍了覆膜支架在体内各个脏器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覆膜支架在大动脉瘤及动脉创伤中的应用、在动脉闭塞或狭窄性疾病中的应用、在血液透析分流通道中的应用、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中的应用,以及覆膜支架在胃肠道和气管、支气管中的应用等。综述了目前腔内覆膜支架治疗技术的最新进展,指出了临床治疗中存在的有待解决的难题。是临床专业医师必备的参考书。
-
职业病危害卫生工程控制技术邵强,胡伟江,张东普 编简介 本书针对工作场所存在的生产性粉尘、有毒有害气体、高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从保护广大职业人群身体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出发,系统地介绍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卫生工程控制技术。书中所提供的卫生工程控制技术和方法力图既与国际新技术接轨又适合中国国情,尽量引用最新的标准与规范,在简明阐述基本控制原则的同时,更注重控制技术与方法的实用性。本书可供广大职业卫生、卫生工程、劳动保护业务技术人员及用人单位管理人员使用。对从事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竣工验收防护设施控制效果评价工作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持证上岗专业人员均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同时可供设计部门在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的职业卫生专篇有所裨益。 目录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中国职业病危害现状1 一、基本情况1 二、典型事件1 第二节工作场所中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2 一、粉尘类2 二、放射性物质类3 三、化学物质类3 四、物理因素5 五、生物因素5 六、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5 七、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5 八、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5 九、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5 十、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6 第三节控制职业病危害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6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6 二、相关法规和标准6 第四节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途径和措施10 一、加强法制管理10 二、积极采取预防控制措施11 三、开发设计部门在职业卫生方面的专业功能11 四、国际组织合作和国内各政府有关部门的合作12 思考题12 第二章粉尘危害及通风除尘14 第一节生产性粉尘的产生源及其性质 14 一、产生源14 二、粉尘的性质15 三、粉尘的危害18 第二节通风除尘系统的组成和原理20 一、通风除尘系统的组成20 二、通风除尘系统风道的设计计算22 第三节尘源控制及隔离36 一、概述36 二、密闭吸尘罩39 三、旁侧吸尘罩46 四、接受式吸尘罩52 五、下部吸尘罩55 第四节常用除尘设备55 一、除尘设备分类55 二、重力及离心力除尘器56 三、过滤除尘器70 四、洗涤除尘器76 五、静电除尘器80 六、除尘器性能评价83 思考题87 第三章有害气体危害及其控制88 第一节有害气体的产生源及其性质 88 一、产生源88 二、毒物及其性质89 第二节通风排毒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91 一、全面通风91 二、局部通风95 第三节有害气体产生源的控制和隔离 105 一、排毒柜105 二、伞形排气罩108 三、槽边吸气罩114 第四节有害气体的净化技术122 一、气体吸收法122 二、固体吸附法127 三、冷凝法与燃烧法131 四、有害气体的净化实例132 思考题136 第四章高温危害及其控制137 第一节高温作业环境及其对人体的危害137 一、高温作业的气象条件特点137 二、高温对人体的危害138 三、高温车间气象条件的卫生标准141 四、高温作业分级标准143 五、防暑降温综合措施144 第二节隔热措施145 一、建筑物隔热145 二、设备隔热147 第三节通风降温措施151 一、自然通风152 二、局部机械送风157 思考题160 第五章工矿企业的噪声危害及其控制161 第一节噪声产生源及其危害161 一、噪声源161 二、噪声的危害162 三、噪声容许标准164 第二节声学的基本物理量168 一、声波的产生及物理参数168 二、几个基本物理量169 三、频谱分析169 四、声音的叠加170 第三节噪声控制原理及方法 172 一、噪声控制的一般原则172 二、噪声控制的基本方法172 三、噪声测量174 第四节吸声、隔声、消声技术177 一、吸声措施177 二、隔声措施186 三、消声措施195 第五节噪声的个体防护202 一、防声耳塞202 二、防声棉耳塞203 三、防护耳罩203 四、防声帽盔203 第六节噪声控制实例204 一、风机噪声的控制204 二、空气压缩机噪声的控制206 三、球磨机噪声治理207 四、喷砂工作场所噪声控制209 五、某水泥厂罗茨风机的噪声控制209 六、吸声吊顶在降低工业噪声上的应用210 思考题210 第六章通风除尘系统的测试与维护管理211 第一节风压、风速、风量的测定211 一、测定位置和测定点211 二、风道内压力的测定213 三、风速的测定216 四、风道内流量的计算217 五、局部排风罩口风速风量的测定217 第二节尘含量的测定220 一、工作地点尘含量测定220 二、管道内空气尘含量的测定222 三、粉尘真密度的测定233 四、粉尘粒径的测定234 五、粉尘比电阻的测定239 六、除尘器性能的测定240 第三节有害气体测定242 一、有害气体的采样方法242 二、采样装置242 三、采样系统244 四、采样体积计算247 第四节通风除尘系统的调试及维护管理248 一、通风除尘系统调试248 二、通风除尘系统维护管理250 思考题254 附录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255 附录2各种粉尘爆炸极限下限260 附录3气体和蒸气的爆炸极限261 附录4钢板制圆形风道摩擦阻力计算线解图262 附录5确定风道当量直径的线算图263 附录6局部阻力系数(ξ)表264 附录7等速采样流量读数Q′r计算表278 参考文献281
-
PET诊断学潘中允主编核医学是和平利用原子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迅速,其内容和面貌不断发生变化。过去50年里,主要是利用单光子核素标记的示踪显像剂进行脏器功能测定和显像,以研究和诊断疾病;近年来则已发展到利用正电子核素标记的示踪显像剂进行体内生物分子代谢显像和受体显像,基因显像也初现端倪。这些用正电子核素标记的示踪显像剂进行的显像要用正电子显像仪(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来实现,故统称PET显像。PET显像已成为新世纪核医学的热点之一。我国学者在核医学发展的各个时期都编著了不少专著、教科书和手册,反映了当时核医学的内容和面貌,总结了当时的丰富经验,推动了核医学的发展。但至今尚缺少内容时尚而又精深的PET显像专著,急需能反映当前核医学的发展、以PET显像为主要内容的新书问世。本人很早就深受PET显像魅力的吸引,20世纪80年代初赴美留学时就选择了著名的PET先躯D.E.Kuhl教授为师,在PET发展的摇篮之一——UCLA学习。回国后积极参与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制国产单环/两层、4环/7层和18环/35层两代PET显像仪的工作,并参加了临床前评价和临床试用。1998年退休后,主要精力投入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PET中心、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南方PET中心、山东省立医院PET/CT中心和昆明军区总医院hPET中心的PET显像临床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本人从事核医学的早期,曾投身于核素治疗,后因忙于核素诊断和研究,对治疗有所偏废。但在长期从事核素显像和示踪研究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核素靶向显像的成功就很有可能实现相应的核素靶向治疗,深信核素治疗必将像核素显像一样繁荣发达,并且有可能因为不会像核素显像那样地受到其他技术的严重挑战而永立于不败之地,社会效益也会更大。因此本人近年来也逐渐回归到核素治疗。退休后更有较多时间参加国内外许多核素治疗会议,并访问了不少核素治疗开展得很好的单位和颇有经验的专家,发现我国核素治疗的应用和基础研究的势头都很好,但远不平衡和普及,对一些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也存在着认识上和实践上的差别,确有必要集思广益进行宣传和探讨,才有助于大力而尽量妥当地推广各种核素治疗。根据以上情况,本人乃决定再组织编写一本以PET显像和核素治疗为主要内容的专著。本套书的内容包括两本:第一本为PET诊断,共十章,除有总论介绍PET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正电子示踪显像剂、各种PET显像仪和基本的显像方法、影像定量、影像融合、辐射防护、效益/经济分析、循证医学、建立PET中心需考虑的一些问题和面临的CT/MRI等新进展的挑战外;用八章着重介绍目前最为常用并且较为成熟的肿瘤PET显像、脑PET显像和心肌PET显像的原理、方法和临床应用。用一章专门介绍PET/CT的应用特点和价值;用一章简要介绍PET显像在脑功能、精神疾病、成瘾和戒毒、针刺、 药物、基因显像和基因治疗等研究方面的应用和为小动物显像的microPET。第二本为核素治疗,共十三章,除有总论介绍核素治疗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放射性治疗药物、剂量学、辐射防护和管理、疗效评价方法等以外,其余各章逐一介绍各种治疗方法,包括131I治疗、32P治疗、核素治疗骨转移灶所致骨痛、核素介入治疗、介导性核素靶向治疗、核素近距离治疗、低剂量核素治疗和99Tc-MDP治疗。其中特别重点讨论应用最广和最为有效的131I治疗Graves病和甲状腺癌的各方面问题。本套书的主要读者对象是核医学工作者和研究生。核医学的发展和普及与临床医生对它的认识、接受程度和合作极有关系,望本书也将成为广大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了解和认同PET显像和核素治疗的一个窗口,能更好地应用它们为病人服务。由于本套书内容很多,各个方法和应用都相当专业,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经验,为集思广益和贯彻百家争鸣方针,特邀请了国内四个直辖市和20个省、自治区的120多位在某个方面确有丰富经验或知识的专家参加本书编写,其中2/3为中青年新秀。同时针对我们在一些方面的不足,甚至空白,还邀请了美国、法国、奥地利、印度、韩国和香港、台湾地区的12位著名专家朋友参加编写。要求作者对所写的章节都要包括历史和现状、主流经验/观点和非主流经验/观点、现存问题/争论和发展前景;介绍的具体方法必具可操作性;国内外情况都要介绍,但着重国内的经验。在编写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正好与我院黄zaozi002庭教授在主编门静脉高压症外科学(200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所遇问题十分相似,他在其前言中作了十分精彩的说明,我十分赞同,蒙允在此摘编如下:一是重复问题。本书各章节之间有其序贯性及连续性,但他们又均有其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常涉及一些共同的问题,难免有时重复。但既或是同一问题,作者也是按照所撰写章节的需要进行叙述,出发点不同,侧重点不同,同功而异曲,格调有别,读者选读某一章节时,思路上自成体系,或者对读者反而方便和有益。二是差异问题。由于本书的作者都是国内外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其所撰写的章节又是各自所擅长的方面,自有作者多年来所形成的观点,以及惯用的临床处理方法。况且一些疾病的诊治(如本书的肿瘤葡萄糖代谢显像、131I治疗甲亢和甲癌等)所涉及的问题又十分复杂,有深有浅,似深似浅,至今没有颠扑不破的理论,也没有完美无缺的诊治方案,作者相互之间的经验、认识、观点、方法不尽相同,甚或有所偏爱,亦属常情。当然大的原则并无多大矛盾。但正因如此,读者可洞窥其中精华,兼晓各家之长,予以思考,增长见识,有助于集思广益。三是平衡问题。尽管在编书之初,要求各专家按照大致的要求撰写,但作者们毕竟均有相当高的学术造诣,自有其不同的逻辑思路、写作风格和叙述习惯,不意之中个体水平的差异也有所显露,这也不足为奇。编者只能在文字、用词、编排、某些数据等方面略加整理和修饰,或提出些修改建议供参考,而无力于其他。但在此不能不指出,绝大多数作者,极其认真,非常严格,不厌其烦,反复修改,多数是四至五遍,实属难得。本套书在策划后正式编写历时两年多,除各位作者和译者在百忙中辛勤写作外,还特邀的12位专家和老师对有关章节作了认真的审阅。副主编卢倜章教授以其大半生的丰富经验协助我对有关131I治疗甲状腺各种良恶性疾病的各章节编写进行了指导和把关,并亲自撰写了不少章节,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书稿的整理和修改、整合完全是在我家书屋中完成,计算机和快递是最主要的工具,我的夫人成了名符其实的主编助理(她也是我过去几本书的最主要的助手之一),当然小友聂涛和周文静也帮了不少忙。本书的编写和出版还得到了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同位素所、中国核动力设计研究院中核高通同位素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云克药业有限公司、青岛长江辐射防护设备有限公司和李紫阳主任的大力支持。稿成之后我的导师David E. Kuhl教授特来E-mail祝贺,北京医科大学半个世纪的老领导彭瑞聪教授、世界最著名的华人核医学家叶鑫华教授、著名医学影像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玉清教授和著名放射化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伯里教授亲笔为本书作序,不胜荣幸和深为感动。谨在此一并表示最诚挚的感谢。限于本人水平和时间,本书必然存在不少缺陷和疏漏,敬请读者批评和指正。
-
神奇的介入治疗王兆华 主编全书分23个专题,分别介绍了血管内球囊扩张支架置入、血管内溶栓、动脉栓塞、起搏器安置、射频消融、输卵管再通、椎体塌陷椎体成形术、介入穿刺活检等最新介入治疗的知识,涉及内、外、妇科、五官、肿瘤等科。本书知识新颖、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可供各阶层人士阅读,也可供基层医务人员参考。
-
现代辅助生育技术庄广伦在辅助生育技术这样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跨学科组合的生殖医学使“试管婴儿”研究不断推向学科前沿,新技术层出不穷,但是发展中的生殖医学在我国仍面临许多的问题,其中主要是围绕如何提高试管婴儿临床妊娠率、降低多胎妊娠与流产率,及进一步发展人类生殖工程,如胚胎干细胞、组织器官工程的研究等,加速我国生殖医学与国际接轨。生殖医学所涉及敏感的伦理、道德、法律概念等,仍需探讨。尽管我国生殖医学有了很好的发展趋势,但实际上任重而道远。为了适应中国辅助生育技术发展的需要,我们编写了这本《现代辅助生育技术》。全书共包括生殖医学基础、临床应用、实验室技术以及并发症的防治四部分,希望能够为从事辅助生育技术的医务人员提供基础理论、临床实践的参考,也希望本书能够成为非本专业医务人员阅读的良师益友。本书编者主要为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的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内容以我们自己的经验为主,是我们中心多年来从事辅助生育技术工作的体会。<
-
航天员医疗保障及救护岳茂兴、邹德威本书结合中国首次载人航天航天员医疗保障及救护的体会,同时结合在几十年的临床医疗工作中的经验、实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多次赴基地执行重大航天特发事件的紧急救治工作的体会,并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主要针对航天员可能发生意外伤害的原因,首创“流动便携式ICU加强医疗病房”,将一个移动的生命支持和监测系统贯穿于航天员急救的现场及整个后送过程中,将救命性的处理延伸到致伤现场,能够体现急救医学“快速反应,立体救护”的急救理念。内容包括:航天员可能发生的意外伤害;飞船推进剂偏二甲基肼及四氧化二氮中毒损伤的特点及防治;载人航天活动与空间环境因素对航天员生理功能的影响及其防护;航天员发生伤情的防治;航天员现场急救模式;航天员意外伤害手术的麻醉及输血保障;航天员复合伤致MODS的综合救治等7章。本书可供载人航天医疗救护队队员、医监医保人员、后支医院的有关医务人员、各有关的卫勤指挥人员及保障人员、其他有关人员等阅读和参考。
-
临床急救陆远强《临床急救》是一本关于临床急救中诊治要点的学术专著,是浙江省农村卫生协会组织编写的“基层医生文苑”系列丛书之一。《临床急救》分为两大部分21个章节,从临床实际出发,结合国内外的新理论及新经验,系统而详尽地叙述了150余种临床上常见急症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及急救措施,特别注重临床处理的合理化和规范化。在编写形式上,打破一般教科书和参考书的传统编撰模式,精辟、扼要和快速地阐述相关内容,旨在实用。该书文风严谨,内容新颖,编排简洁,明了易懂,能解决临床上的实际问题,可作为广大基层医生和医学院校高年级学生的口袋工具书。
-
脑瘫儿单的康复吴卫红等《康复普及读物(套装共10册)》包括《康复普及读物1:脑瘫儿童的康复》、《康复普及读物2:偏瘫的康复》、《康复普及读物3:截瘫的康复》、《康复普及读物4:儿童智力障碍的康复》、《康复普及读物5:成人智力障碍的康复》、《康复普及读物6:聋儿的康复》、《康复普及读物7:孤独症儿童的康复》、《康复普及读物8:社区康复知识》、《康复普及读物9:残疾人辅助用具》、《康复普及读物10:肢体功能障碍康复训练器具》。2003年,由中国残联专项彩票公益金残疾人康复项目资助,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委托我们编写了一套适用于社区和家庭的残疾人康复普及读物,受到广大基层康复工作者和残疾人及其亲属的欢迎。为适应新时期社区康复工作的需要,我们根据读物的使用情况,有针对地选择了部分书目组合成套,再版印制,希望这套读物在指导基层残疾人康复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使广大残疾人得到更好的康复服务,同时也真诚地希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
土家族医药学概论赵敬华主编土家族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民族。八百万人口,聚居于鄂、湘、黔、渝四省市交界的武陵地区。在这块土地上孕育了丰富的民族文化。由于其地处亚热带,地形复杂,适合各种不同气候需求的植物生长,而且这里多为山区,大部分植被末被破坏,一些在世界其他地方已经灭绝的“活化石”在此得以生存下来。因此,土家族集居地所处的鄂西、渝东及湘西地区素有“华中天然药库”的美称,各种动、植、矿物药村资源极为丰富。再者,这里交通不便,闭塞落后,依托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形成了保障这里人民生存繁衍的民族医药学,这是土家族民族文化的精华。土家族医药学更是本民族文化的一块瑰宝,在土家族文化中肯有特殊的意义。湖北民族学院十分重视土家族医药研究工作,学校建立了土家族医药研究中心,并组织一批高资历的研究队伍开展工作。曾先后承担了国家、省、洲各类民族医药研究课题20多项。经过数年收集、整理,三易其稿,一部全面介绍土家族民族医药的研究成果——《土家族医药学概论》出版了。本书包括土家族医药学基础理论、诊法、治则、药物以及内、外、妇、儿、推拿、五官等名科疾病诊治内容,系统地介绍了土家族医药的概貌。本书的出版,必将为土家族医药的进一研究和少数民族地区卫生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