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
-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沈彬,周一新,陈晓东 著本书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这一疾病为核心内容,从胚胎发育学、临床解剖学、发育生物学、临床医学和医学影像学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和阐述。内容包括了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特点,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治流程、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疾病特点、保髋手术的治疗策略、初次关节置换和翻修手术的治疗策略、术后加速康复训练流程和注意事项,共六大部分二十五个章节。希望该书的出版能够帮助更多的临床医生理解和掌握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这一疾病,提高该类疾病的临床诊治经验,减少手术风险和并发症,更好地造福患者,减轻该疾病的社会负担。
-
泌尿系统疾病防与护张玲玲 著,张玲玲,邢桃红 编本书列出泌尿系统疾病相关防护问题305个,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介绍健康知识,对泌尿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尿毒症、尿路结石、小儿睾丸鞘膜积液、膀胱癌肿瘤、前列腺增生等疾病的发生原因、预防方法、护理措施、自我管理、饮食知识、用药护理、并发症的预防、紧急状况的救护等内容做了通俗翔实的介绍。本书定位为泌尿系统疾病患者自护及家属照护的参考用书,为大众护理科普读物。
-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社区及居家康复指导许建文、韦庆军、王玉龙 主编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图画,系统、科学地介绍骨与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科普知识。主要介绍骨与骨质疏松症的知识,骨质疏松症的干预,骨质疏松与骨折的关系,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常见并发症、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以及大众对骨质疏松认识的常见误区等,重点介绍社区及居家康复的特点及其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康复的促进作用、社区及居家康复的方法和技术等。
-
基于仲景理论的现代心肺复苏创新技术张思森,郝义彬,李静 编《基于仲景理论的现代心肺复苏创新技术》共3篇。第一篇全面论述了心肺复苏的发展、概念、伦理依据等,列出新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第二篇将临床常用、实用的急救技术进行系统讲解,紧扣新国际指南,反映指南精髓,吸纳研究进展,保持前沿性,为临床实践提供可供遵循的国际通行依据。《基于仲景理论的现代心肺复苏创新技术》大量引用新版《2015国际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及新版《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读者借此可了解本领域的前沿热点。第三篇深度解析腹部心肺复苏的解剖生理基础及“腹泵”等参与复苏的“多泵”机制原理,着重诠释了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创新技术的临床研究与转化应用研究成果。系统归结了腹部心肺复苏的试验研究结果与临床实践案例,如作者将历经数载创立的“腹部提压”“腹主动脉反搏”“膈肌下抬挤”等10余种经腹实施心肺复苏的方法,一次系统地呈现给读者,彰显了“腹部心肺复苏学”原始创新这一特色,深刻揭示了心肺复苏研究的现状、技术及趋势,从整合医学的全新理念出发,揭示腹部心肺复苏的内在规律。《基于仲景理论的现代心肺复苏创新技术》内容翔实,科学性强,对于从事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医界同仁具有重要的阅读价值。
-
胸外科疑难精要李军 著本书分27章,对20多个胸外科临床常见疑难问题进行了深入讲解,客观地分析比较了各种临床诊治方案,具体内容包括:腔镜检查、瘘道、感染、发育畸形、肺癌分期及转移、气胸、胸壁疾病、膈肌疾病、食管疾病、外伤、多汗症、上腔静脉梗阻以及胸外科机器人手术等
-
髓内钉手术学张伟,唐佩福 著本书首先将从髓内钉的应用历史,基本原理,骨折在髓内固定条件下的愈合模式以及围手术期的评估和实施等方面进行总体介绍;其次,描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在唐佩福主任带领下在髓内钉设计和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成果;最后,我们着重阐述了髓内钉在股骨、胫骨和肱骨上的临床应用,包括髓内钉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技术、术后康复和并发症的处理,同时还介绍了髓内钉固定在其他长骨骨折以及晚期畸形矫正修复等其他领域的应用。
-
麻醉学进展黄宇光邓小明 著本书为“中国医学发展系列研究报告”丛书之一,旨在记录中国麻醉学领域的创新发展和学科建设,以期对该专业后续发展起到良好的指导和推动作用。本书全面、详细地总结与记载了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2019—2020 度工作进展,包括中国麻醉学科内涵和学科建设、各学组工作及专科学术进展、靠前外学术会议与交流、中国麻醉学者获得国家重要基金资助情况、中国麻醉学教育与培训等。本书专门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麻醉专业人员的贡献与学术创新予以翔实介绍和记录。从中国麻醉学者 2019 年度在 PubMed 收录及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的近8000篇论文中,精选约1200篇编撰成一年回顾,包括危重症麻醉医学、疼痛与麻醉医学、麻醉药物研究进展、麻醉方法研究进展、麻醉安全与麻醉并发症、围术期器官保护研究进展、港澳台地区麻醉医学研究进展及其他研究进展等,并特别精选了113篇文摘,由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全国委员精心撰写评述。本书多角度、多方面地反映了中国麻醉学科与麻醉学者2019年以来在医、教、研等方面的诸多业绩,汇聚了靠前麻醉学者在“新理论、新技术、新疗法和新观念”上的洞见,既持续追踪反映我国麻醉学研究热点与进展,也及时总结本学科所取得的成绩。本书可作为麻醉学及相关专业从业者的临床和科研指导用书,也可供卫生管理人员参考。
-
名医与您谈疾病丛书李广智,贾连顺 著该书的主编李广智从医、从事科普工作40余年。主编史国栋医生从医二十多年,对医学科普工作全力以赴,对颈椎病防治的科普更是无比热衷。史国栋曾在上海电视台等电视媒体及社区单位作过多次精彩讲座,深受群众欢迎。在颈椎病的预防及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本书将临床上常见的问题,以解答问题的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颈椎病的基本知识、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和并发症、影像学检查和诊断、康复及治疗,包括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本书的精心编撰花费了作者们大量的心血,这是一本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科普著作。
-
颅脑肿瘤外科学赵继宗,江涛 著第2 版前言 《颅脑肿瘤外科学》第1 版于2004 年出版,代表了当时颅脑肿瘤的新诊疗技术和理念,得到了广大同行读者的肯定,不胜荣幸。近十五年来,神经肿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又取得了显著进展,微创神经外科手术相关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因此迫切地需要对书稿进行再版修订,以体现该学科的发展与变化,展示我国神经外科这一领域的学术进步与发展水平。此次再版,增补修订,使内容更加充实,谨献给诸位同仁。 2016 年WHO 公布了新版《神经系统肿瘤的病理学分类》,打破了完全基于组织形态学分类的百年神经肿瘤诊断原则,里程碑式地将肿瘤分子遗传学特征纳入病理学分类,建立了“组织学病理诊断+基因特征”的“整合诊断(integrated diagnosis)”新模式,这一重大变化势必对神经肿瘤的诊疗模式带来重大影响。此外,近十余年来,随着微创神经外科理念的广泛接受与不断深入发展,相关的诊疗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和成熟,如脑功能影像、分子影像等多模态影像融合应用于精准诊断与术前评估,唤醒麻醉、术中直接电刺激,以及术中磁共振技术辅助手术,神经内镜设备及技术的快速进步与成熟,这些进展与知识更新深刻地改变了神经外科医师对颅脑肿瘤的治疗理念。 本书读者定位除了神经外科医师以外,还可作为相关研究人员、研究生的参考工具书。因此,内容上除了要求广度,还要有一定深度。我们邀请了国内外在神经肿瘤领域业绩出色的专家重新书写或修改了部分章节。在章节设置上,为使全书内容更加有层次,本次修订将本书设置为四个部分:篇颅脑肿瘤总论,主要体现新概念及新技术的发展,尤其是WHO 神经肿瘤理论研究进展及病理学分类体系新变化,以及功能影像、术中实时影像及神经内镜等新技术的发展与临床应用。第二篇颅脑肿瘤各论,章节设置上综合考虑了病理学分类、外科相关的特殊部位肿瘤以及遗传综合征相关性肿瘤进行设置。第三篇是特殊部位颅脑肿瘤的外科治疗专题,主要讲述颅底肿瘤与脑室肿瘤的外科处理技术。第四篇,也是本版修订力度比较大的部分,主要以专题的形式,讲述一些当前临床关切的问题,如肿瘤相关性癫痫、胶质瘤假性进展、恶性神经肿瘤的随访与复发处理等,尤其是针对当前临床试验性治疗的广泛开展情况,增加了临床试验及相关的伦理问题专题。 我们深知,先进诊疗理念与技术的形成,除了个人的努力外,更离不开病人的奉献与支持,离不开同道们的帮助与鼓励,知识应当属于全人类。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不断认真总结经验,与时俱进,让同道们分享经验,共同铭记教训,让后人少走弯路,让更多的病人受益,这正是我们再版修订此书的初衷。 由于医学科技发展迅猛,在写作过程中,我们深感写作的速度跟不上理论和技术更新。再者由于本书为国内外众多学者共同撰稿,不同作者的阐述偏重和风格不尽相同,不同章节内容难免存在重复或逻辑不够统一的问题。因此,全书不免会有缺陷和不足,如果能够得到读者们的指导与指正,我们会感到十分荣幸,以便再版时完善。 赵继宗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 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院长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教授 2019 年5 月5 第1 版前言 《颅脑肿瘤外科学》历经近五年的编写终于出版面世。本书旨在系统地介绍近年颅脑肿瘤外科的新进展,从而进一步展示我国神经外科在这一领域的学术水平。 1998 年受人民卫生出版社之约,组织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和国内部分知名神经外科专家组建的团队编写此书。2000 年,各位编者的初稿业已完成。审阅初稿的过程正值世纪之交,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医学领域发生着巨大改变。首先,医疗模式由单一的生物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模式转化,从而促使神经外科的治疗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更加强调对病人的人文关怀,要求神经外科医师能够尽量应用循证医学,在手术前针对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认真地评估。其次,大量涌现的先进医疗设备器械和神经外科技术,特别是微创神经外科技术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需要总结我们的经验和规范操作技术。另外,2000 年WHO 公布了新的《神经系统肿瘤的病理学分类》,本书的初稿未能涉及。为尽量减少出版后的缺憾,对初稿中凡此种种不尽人意之处做了较大修改。改动原稿时,参照WHO 新的《神经系统肿瘤的病理学分类》,调整了全书的章节编排;增加了微创神经外科学和循证医学的内容;尝试在全书中体现21 世纪新的“社会—心理—生物学”医学理念和模式。同时,又增加了大量的影像学资料和说明性的绘图,力求反映国内、外颅脑肿瘤外科学的新动态。 本书的章节编排上采纳著名神经病理学专家徐庆中教授的意见:书的前半部分依照病理学分类排序,后半部分依据颅脑肿瘤部位分类。书中还介绍了颅脑肿瘤的基础研究和胶质瘤的基因治疗,尽管某些观点和技术还不成熟且尚无定论,想必对神经外科研究生教育有所补益。书中尽量选用近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临床资料,以反映出20 世纪末和21 世纪初国内颅脑外科学水平。当前国际神经外科学已经进入微创阶段,本书在总结我们经验的基础上,还介绍了诸如神经导航、微骨孔手术入路等先进的微创手术技术,虽然尚未在国内普遍开展,但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这些技术会很快在全国普及。为了保持每位编者的写作风格和他们所攥写专题的完整性,在统编全书时未做大的改动,故而通观全书,有些内容难免重复,甚至有些观点也不尽一致,这些留给读者思考和评说。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友谊医院和海军总医院的同仁们,无私地为本书提供了PET、头颅X 线平片、内放射治疗等影像学资料。同时,人民卫生出版社陈懿编审从本书的立项和整个编写过程中,不断给予支持和鼓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柴女士为本书绘制了大量插图,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另外需要说明,书中的许多附图是参考或模仿国外的资料,分别注明了出处。 王忠诚院士为本书作序,不仅为本书增光,也是对我工作的鞭策和鼓励。由于本人才疏学浅,加之颅脑肿瘤外科学日新月异的变化,书中必有不少缺憾,甚至不足,敬侯全国各位同道赐教,以便再版时修正。 赵继宗 2003_10_10
-
心脏外科实践精要孟旭,张海波 著《心脏外科实践精要》为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临床一线医师的经验总结,共分为九章。第一章及第二章分别阐述了常见成人心脏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要点、手术指征、术前准备、手术策略、手术要点;第三章介绍了心脏外科围术期管理相关内容;第四章至第八章介绍了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的管理,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及小儿心脏手术后管理;第九章为心脏移植相关内容,附录部分收录了心脏外科各项常用数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