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
-
颅脑影像与临床神经解剖[德] Heinrich Lanfermann [德] Peter Raab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包含930幅图片,每个部分均采用不同的颜色标识,便于读者学习和查询:部分,阐述了本图谱的使用方法以及颅脑断层影像的基础知识及其解剖标志。第二部分,展示了颅脑冠状位、矢状位、横断面切面图和脑干序列切面图。第三部分,展示了头颈部不同轴位切面的解剖结构,包括颅骨、颅腔及其内含结构,面部解剖,以及颅颈交界区的解剖,不仅包含各切面内的组织结构,还包含血管、神经。第四部分,描述了神经功能系统和神经活性物质,具体包括:—感觉系统、味觉系统、前庭系统、听觉系统、上行网状系统、运动系统、小脑系统、语言系统、边缘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等神经功能系统在大脑切面中的走形、分布、功能和临床意义。—神经活性物质如儿茶酚胺能神经元、血清素能神经元、组胺能神经元、胆碱能神经元等的分布、作用机制和功能。第五部分介绍了本书切面图片的来源、技术和参考书目,并附文后索引,方便读者查阅需要的条目。
-
临床肺移植陈静瑜,田东临床肺移植的研究进展,共包含七章。其中章介绍了肺移植的历史、团队建设及质控体系; 第二章介绍了肺移植供者和受者的术前处理;第三章介绍了肺移植的10个主要适应证;第四章介绍了肺移植麻醉处理和手术类型;第五章介绍了体外膜肺氧合在围手术期的应用;第六章介绍了肺移植术后重症监护室的管理、缺血再灌注损伤、原发性移植肺失功以及肺外和手术等近远期并发症等。同时,系统介绍了肺移植免疫抑制策略,急、慢性排斥反应,气道并发症,细菌、真菌、病毒感染,恶性肿瘤等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以及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快速康复管理。后一章介绍了儿童肺移植、肺移植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并对未来肺移植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本书适于从事临床肺移植的工作人员阅读,也适合与肺移植相关的基础科研工作者查阅。
-
脊柱外科手术技术[美] 伊莱.巴龙(EliM.B 著本书由世界有名脊柱外科专家主编,中国工程院院士田伟主译。介绍了51 种脊柱外科手术技术,涵盖整个脊柱的经典手术操作技术。 本书由脊柱外科领域的国际有名专家编写,对每种技术的介绍包括手术适应证、手术解剖、体位摆放、入路/ 显露、手术步骤、术后处理和预后等几个部分。作者还对每个手术环节的个人经验、教训和争议点进行了描述。书中配合大量准确、清晰、易懂的照片和示意图进行说明,内容简明扼要、深入浅出,使用方便,实用性强,非常适于作为医生日常工作的参考。
-
现代脊柱畸形诊疗编著 Robert Dickson Juergen Harms本书由国际脊柱畸形领域的大师Robert Dickson和Juergen Harms编写,汇聚了两人毕生工作中对脊柱畸形诊疗的理解和经验。本书系统阐述了脊柱畸形的病因学研究、脊柱畸形手术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原则,以及特发性脊柱侧凸、休门病、先天性脊柱畸形等各类脊柱畸形疾病的诊断方法与治疗策略。本书图文并茂,提供了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和丰富的临床病例资料,适合骨科、脊柱外科医生和脊柱畸形相关研究人员阅读与参考。
-
老年髋部转子间骨折张世民老年髋部骨折是当今骨科医生面临的最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本书选取了老年髋部骨折中的转子间骨折这一专题进行编写。第二版共11章,较第一版增加了约三分之一的新内容。书中首先阐述了衰老与老年髋部骨折、老年髋部骨折的术前评估与优化、麻醉选择与疼痛管理、治疗原则等,然后介绍了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尤其髓内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围手术期康复与效果评估、手术并发症及预防、特殊类型骨折及内固定术后失败后翻修等,最后以28个小专题的形式介绍了老年髋部转子间骨折的**研究进展。
-
战创伤自救与互救马丽萍 徐海洲 王光毅 主编本书以伤情评估(MARCH-PAWS 评估法)为核心,以战创伤救治的基本技能(止血、通气、包扎、固定、搬运)为基础,以常见伤情的预防和现场处理(心脏骤停、爆震伤、烧伤及吸入性损伤、 减压病、 淹溺、中暑、常见海洋生物伤等)为导向,通过漫画、流程图的形式,通俗易懂地介绍了战创伤救治的科普知识。
-
放射诊断学基础杜勇,杨汉丰本书一共有12个章节,涵盖了总论、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乳腺、心血管系统、胃肠道系统、骨肌系统的常规放射学(X线片和常规血管造影)、断层影像技术(含计算机断层,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影像表现。从影像基本原理到各系统疾病的X线、CT及MRI影像表现,再从血管介入相关操作到穿刺活检,更兼有乳腺、小儿放射学,特别包括了乳腺影像引导手术的操作,也包括超声、小儿影像、核医学等章节。内容全面,特点突出,具有较强临床应用价值。
-
实用骨科疾病临床处置与手术技巧于春波《实用骨科疾病临床处置与手术技巧》详细介绍了骨科常见治疗技术、骨科围手术期管理、现代接骨术、骨不连的一般治疗、手指再造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脊柱的微创治疗等。全书内容贴近临床,具有实用价值,能为骨科医务人员提供参考,本书也可作为医学院校学生和基层医生学习之用。
-
减重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朱孝成,董志勇,王勇本书集中在减肥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将作为一个实际的临床指南为下列学科的医护人员提供指导,包括:减重代谢外科,全科,护理,心内科,消化内科,呼吸科,儿科,麻醉科,心理科,及营养科。为减重手术术前、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提供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合理化建议,能够帮助快速诊断,提供预防策略和提出综合治疗方案。本书是本汇编减重手术并发症这一领域预防和管理战略的专著。它为收集、监测和分析结果提供了合理的建议,重点是手术质量和过程改进。范围涵盖了从常见的并发症,如:渗漏,出血,伤口感染,静脉血栓栓塞;到罕见但致命的并发症,如:韦尼克脑病和横纹肌炎,以及各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包括内疝,肺栓塞,和出血的紧急管理。
-
当代胆囊外科学莫国贤1882年德国医生Langenbuch首次用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约20年后,撰写并出版了《胆囊外科学》一书,此后的120多年来,胆囊外科学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对胆囊解剖、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的认识更加透彻,药物、器械、检测手段的不断更新,治疗方法的多元化,以及疗效的进一步提高。胆囊是胆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胆囊外科学》一书发表后的近120多年时间里,胆囊疾病的治疗多归入肝胆外科或胆道外科学中,虽然在肝胆外科中,胆囊内容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但在胆道外科领域的著作中,胆囊的内容却占胆道外科的大部分篇幅。人们对胆囊重要性的认识之少与胆囊疾病给人造成的痛苦之深、之大形成明显反差,并产生胆囊可有可无,切除无大碍的误解。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各学科的分工越来越细,如胸外科分成心胸外科和普胸外科,口腔科分为牙科、口内科和口外科等,虽然有就医不便的缺点,但有利于各领域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提高,终有利于患者。作为有本身独立血液供应、神经支配、淋巴引流及重要生理功能的胆囊,就是人体胆道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器官。胆囊、肝尾状叶和胆道下端的Oddi括约肌被称为胆道系统的三件宝,不可再生,不可复制,不可缺失。这三件宝,各自有自身的功能,发挥各自的作用,但又相辅相成,肝尾状叶属肝外科,Oddi括约肌归胆道胰腺外科。胆囊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胆囊疾病治疗结果的好坏已经不是单纯的医学问题,而成为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所以胆囊外科理应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胆囊外科学》是胆道外科学的基础。为了学习、继承、发展和丰富《胆囊外科学》,使之更好、更多地为患者服务,因此萌生了撰写《当代胆囊外科学》的想法。巧合的是,写作本书之前,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保胆外科学》一书参考了《当代胆道外科学》等近年来主要论著及相关杂志和书刊,并结合作者和业内同行的实践体会而成。《保胆外科学》虽然也有切胆的内容,但书名决定它比不上《当代胆囊外科学》,《保胆外科学》以保胆为主,而《胆囊外科学》以切胆为主,两书合璧成的《当代胆囊外科学》,其能更全面介绍、总结百年来胆囊外科发展历程,从胆囊疾病保守治疗到外科治疗,外科治疗又包括百年切胆治疗及近30年跌宕起伏到风起云涌的保胆治疗,极大丰富了胆囊外科甚至胆道外科的内容。切胆治疗如开腹切胆、化学切胆、腹腔镜切胆、机器人切胆、自然腔道切胆等;保胆治疗从早期切开胆囊取石、碎石、排石和后来胆囊造瘘取石和引流。取石治疗中有经皮胆镜碎石取石,小切口 胆镜、腹腔镜辅助,全腹腔镜、机器人切胆,自然腔道取石(息肉)等。方法之多,任人喜好。本书根据循证医学中效果和效率关系原理、广义微创观及止损外科、功能外科、精准外科等理念,判断路径优劣的评价方法,并说明为什么外科领域不主要根据RCT(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因人而异,因条件而异,但优劣不能离开“性价比”,限度合理配置个人和国家的医疗资源。本书在历史和客观地看待切胆对胆囊良性疾病的卓越贡献的同时,也根据当代胆道外科学总结的切胆存在的不足,同时很多学者提出切胆是在没有其他更好方法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治疗方法,用资料说明,已有比切胆更好的办法治疗胆囊良性疾病,在取得祛除病灶(结石或息肉)、消除症状、防癌变、防并发症等效果的同时,没有胆道损伤和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等不良后果。就是近20年来张宝善教授力推各种与胆镜结合的新式保胆,书中统称“中国保胆”。它以中国文化为根基,在中国对保胆认识透彻,坚持得好,发展迅猛,方法丰富多彩。在胆道镜协助下取净结石,遇各种方法取石困难时用外科切开取石的方法;有解剖异常时根据“祛除病灶、解除梗阻、畅通引流”预防肝胆管结石复发的原理和经验,用外科方法纠正胆囊成石的解剖环境,改善胆汁流变学状态,增强胆囊动力,结合药物预防等手段,明显降低结石复发率,使受益人群增多,受益比例增高。当国外还把保胆仅作为权宜之计,仅作为研究项目之时,中国已经走出了研究阶段,首先在临床上把保胆作为胆囊良性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然后再作为主要方法,直至把结束切胆时代作为胆囊外科或胆道外科的战略目标。今天,中国保胆春风抚满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因为中国人“把握宏观,顺其自然”“肝胆相照”“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经验和认识,中国近60年胆道外科几代学人的心血,总结出“祛除病灶、解除梗阻、畅通引流”原则等宝贵经验和智慧,是中国文化基因的沉淀,把这些元素注入《当代胆囊外科学》,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及标本兼治,外科为主,内外(含中西)结合,以保护为主、保护胆道生态为主,能保不切等原则治疗胆囊疾病,是中国胆囊外科的基本特征,是包括保胆在内的《当代胆囊外科学》将得以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今天,国外的保胆仅如星光闪烁,行将熄灭之际,中国保胆却逆风破浪,并像烈火燎原,势不可挡。以切为主的《胆囊外科学》,疗效停滞不前,医源性胆道损伤及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等成为旷世难题,如继续“顺”以切为主的思维方向,难题已无法破解。实践证明,只有“逆”向前行,以“保护”胆道生态为主,才是根本出路。《当代胆囊外科学》中所推崇的理念和原则,能使胆囊外科焕发青春活力。黄志强院士指出:“要我们推倒已坚持了一个世纪的理论,建立一个新的观念,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工作。”“内镜保胆技术的新思维是二十一世纪的大事,是中国的一件大事。”所以我们除了技术的创新,主要是提高认识、促进思维方式和胆囊外科大方向的转变。西医传入中国百余年,百年西医在推动中国医学发展上发挥的作用功不可没。对我们而言,前一百多年,在学习了新的知识、掌握了新技术的同时,也在研究和发现一些问题。有的问题成了制约医学发展和医疗卫生改革的瓶颈。这些问题集中在认识、预防和临床诊疗等方面。很多学者、专家在描绘这些现象时,所包括的内容不谓不丰富,所举的例子不谓不生动,但提出从源头上、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不多,成效有限。人们常说,前百年的胆囊外科解决了“有没有”方法的问题,后百年可能要解决的是众多方法中筛选出哪种方法更好的问题。本书在总结胆囊外科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重点探究当今各种方法优劣的评价标准,因为目前看来,医疗领域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乱象,与认识和评价标准不同有直接关系。本书如果要归纳,可概括为两个字,一个是“变”字,一个是“比”字。“变”和“比”是辩证的统一。观念的转变,才有比较方法的转变;比较方法的转变,得出与以往不同的正确的结论,进一步促进旧观念的转变。2018年,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比较了微创手术方法和传统开腹手术方法在治疗子宫宫颈癌中的存活时间、复发率、并发症和死亡率等因素,得出与以往不同的结论。原来的一直被声称为金标准的“微创”手术效果竟然不如传统开腹手术,因而改写了原来的指南,把子宫宫颈癌腹腔镜改为开腹手术,也改变了只讲伤口大小的“微创”观念,意思指不是所有用镜子做的手术都比开腹手术微创,人死为大,死人才是的创伤,相比而言,能降低伤残死的方法就是更微创的手术。可能有人认为,子宫宫颈癌微创治疗不如开腹是个案,但胆道外科和胆囊外科优劣比较中和原来两种子宫宫颈癌治疗方法比较方法如出一辙,几乎都是只比伤口大小,住院时间长短和恢复快慢的研究和文章比比皆是。2017年出版的《保胆外科学》一书,根据性价比方法,比较保胆与切胆、开腹切胆与腹腔镜切胆,整体上前者均优于后者,与原来多数报道的结论相反,至今未见有数据支持的反驳观点。比较方法、内容相同,结论基本相同,反之亦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两篇文章,是“变”和“比”的萌芽,《当代胆囊外科学》一书中的“比”,是“比”方法的效率,“比”取得同样效果时的伤残死和经济等重要项目付出的代价,即根据治疗方案和方法的“性价比”高低决定方法的优劣,并希望以此为大多数患者提供好、真正微创的治疗方法,满足绝大多数人对胆囊外科的殷切希望,同时也介绍特殊人群所追求的各种方法,这些都是编写本书的主要目的。因此本书在内容和编排上与通常不尽相同,主要因为,知易行难,万事开头难,“新生”的推倒一个“守成”的方法、模式和认识更难。所以,本书分3个部分,把思维方法、评价体系等认识问题安排在部分,第二、第三部分是通常的基础理论和诊治方法,意涵当代条件下,胆囊外科大方向转变的障碍不是知识和技术,而是认识问题。想法虽好、水平有限,效果如何,只能由读者、患者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