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
-
实用消化病手册张百田,何林颖主编内容提要本书是由30多位国内消化病专家共同编写的。以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为主,全书共3篇,包括消化病的症状篇、疾病篇和诊疗技术篇。内容新颖,全面系统,反映了消化病研究的新进展和新技术。具有简明、系统、实用的特点,适用于消化内科、外科及医学院校师生使用。
-
中老年与消化系统疾病许政刚编著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向老龄化趋势迈进,在一些大、中城市更为显著。以北京为例,60岁以上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1987年已达10.36%,1994年为12.48%。这两个数据表明了北京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势头,中老年人群正在成为北京人口的主体。人类寿命的延长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作为一个发达的文明社会,还有一个如何提高老龄化人口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问题。通俗地讲,人们既要长寿,又要健康,这应该是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目标,全社会应为之而奋斗。“既要长寿,又要健康”正在促进医学模式加速转变,正在促进卫生革命迅速发展,也正在促进广大医务人员的观念更新。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医务人员不仅要面向病人,而更要面向健康人;不仅对病人进行医学技术服务,更要对人群进行医学知识服务。这就是说,医务人员要用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咨询、健康指导等方式,把维护健康的知识传授给人们,使广大群众具有自我保健能力,从被动服务者变成自我服务者,从而促进社会人群自我保健的兴起和发展。我认为,这是医学发展的根本自我保健的兴起和发展。我认为,这是医学发展的根本目的之一,是健康长寿的根本出路之一,也是实现发达的文明社会目标的根本措施之一。基于上述认识,我们组织了北京医学界一批有丰富经验的老年专家,选定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编著、出版了这套《医学专家谈中老年保健书》。《丛书》力图把生命的奥秘,把保护健康的知识用科普的方法、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广大中老年朋友。帮助中老年朋友掌握健康长寿的“钥匙”,增强自我保健能力。《丛书》不仅阐明了中老年常见病的预防、早期诊断、治疗和康复方面的知识,而且还专册分述了中老年的心理障碍、养生、性和更年期等方面的知识,可以说,该书在中老年保健方面是一套比较全面的知识,可以说,该书在中老年保健方面是一套比较全面的科谱读物,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丛书》不仅对每个中老年人健康长寿有效力,而且对促进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发展,对即将成为人类主要杀手的生活方式性疾病、慢性疾病、退行性疾病的全面预防都是十分有益的。
-
肺部疾病饮食调养陈惠中[等]编著内容提要本书根据传统的“药食同源”理论,对感冒、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百日咳、支气管扩张、胸膜炎、肺结核、肺癌等18种常见肺部疾病的基本知识及饮食调养方法作了系统介绍,并推荐简便实用的药膳方和食疗方900多首。文字通俗,资料丰富,适于肺部疾病患者及基层医务人员阅读参考。片断:②咽。它是一个前后略扁的漏斗形管道,由粘膜和咽肌组成。上连鼻腔,下与喉相接。可分为鼻咽、口咽及喉咽三部分,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共同通道。咽除具有吞咽和呼吸功能外,还是一个重要发音共振器,对发音起辅助作用。咽部具有丰富的淋巴组织,由扁桃体等组成咽淋巴环,可防御细菌对咽部侵袭,在幼儿时期此种功能较为明显。③喉。喉上与喉咽、下与气管相连,既是呼吸通道,也是发音器官。喉的支架,主要由会厌软骨、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组成。喉腔内,左右各有一条声带,两声带之间的空隙为声门裂。当呼吸或发音时,会厌打开,空气可以自由出入;而当吞咽时,会厌自动关闭,避免食物进入气管。(2)下呼吸道:下呼吸道包括气管、左右主支气管及其分支(叶、段、亚段支气管、细支气管直到终末细支气管)。其功能主要为气体流通径道。2.肺有哪些结构和功能?肺位于胸膜腔中,呈圆锥形,右肺较左肺略大些。两肺各有肺尖、肺底和两个侧面。肺尖达锁骨之上,肺底前面高于背部,与肋骨相邻的外侧面呈凸形,内侧或纵隔面为支气管、血管和神经进出的部位,叫做肺门。脏层胸膜的斜裂深入组织将左肺分为上、下两叶,右肺另有水平裂使之分为上、中、下三叶。肺叶分为肺段(右肺3叶10段,左肺2叶8段),呈圆锥状,顶部在肺门,各肺段间被少量结缔组织分隔。每个肺段又由许多肺小叶构成,它是肺的基本单位,体积大小不一,呈锥形体,尖向肺门,底向肺的表面,其间有薄层结缔组织分隔,其中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肺小叶是由细支气管以下分支与相应的肺组织构成,按其所包括肺组织的多少顺序分为次级肺小叶、腺泡及初级肺小叶等。(1)次级肺小叶:次级肺小叶是由结缔组织包裹着的最小型肺组织,呈不规则形的多面体,其中有30~50个初级小叶,直径1厘米~2.5厘米。(2)腺泡:腺泡是终末细支气管分布到的肺组织。其外围的包膜不完整,粘膜下组织渐趋退化,且直接与肺结缔组织相连接。腺泡内有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等,是气体交换的场所。(3)初级肺小叶:是末级呼吸性细支气管所分布的肺组织。其范围很小,纵然有实变,也难以从X线片上显示出来。(4)呼吸性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平均有3级(可有2~7级)连续性的分支。其表面的纤毛立方形细胞,渐变成纤毛稀少到消失的扁平鳞状细胞,杯细胞显著减少到消失,而仍有Clara细胞的分布。管壁初见肺泡,肺泡随分支逐级增加。从气管分支到呼吸性细支气管末级分支气道的总数,估计共20多万根。(5)肺泡管:从每根呼吸性细支气管尾端,平均有3级(可到9级)系列性短肺泡管分支。此时管壁的平滑肌消失,并已全部肺泡化。肺泡管以下几乎没有管壁,而挤在一起的肺泡间,却有细微肌纤维、胶原纤维及弹性纤维相互联系着。本书前言前言肺部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三大类疾病之一。统计资料表明,肺部疾病在内科疾病中占20%~30%,好发季节比例更高。目前,我国对感染性肺部疾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由于环境污染及吸烟等因素的影响,有些肺部疾病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所以,做好肺部疾病的防治工作,对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祖国医学认为,“医食同源”,“药食同源”,可以“寓医于食”,“寓药于食”。许多天然食物本身就有药用功能,只要使用得当,都能防病治病,健体强身,使人益寿延年。正如《太平圣惠方》中所说:“夫食能排邪,而安五脏,清神爽智,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疴,适情遣病者,可谓上工矣。”笔者在长期的医疗实践和医学研究中深切感受到祖国医学的食疗理论博大精深,功效卓著,亟待发掘、继承,使之为增进人民的健康服务。随着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日益增强,迫切要求掌握日常起居饮食中的养生保健知识,特别是中医的饮食调养知识。为此,特将多年来收集的肺部疾病饮食调养方法和相应的食疗方整理出来,写成《肺部疾病饮食调养》一书,献给读者。我们诚挚祈望本书能对肺部疾病患者和基层医务人员有所帮助,能从中找到一些对工作和自身健康有益的知识和方法。本书所介绍的资料,是诸多作者的辛勤劳动成果,在此谨表示深切的感谢。因笔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差错和不足,恳请读者批评指正。陈惠中1997.7于南京
-
肝胆病诊断学叶维法,钟振义主编暂缺简介...
-
胰腺疾病诊治125问梁浩主编;王秀芬[等]编著内容提要胰腺疾病是内科常见病,严重危害病人的健康。本书以问答形式全面介绍了胰腺炎症、胰腺肿瘤及胰腺其它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知识。内容丰富,科学实用,可供基层医务人员和广大患者阅读。
-
肝硬变防治160问简一平,李焕荣主编;金立燕[等]编著内容提要肝硬变是一种常见慢性病,多由慢性肝炎发展而成,严重危及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本书全面介绍了肝硬变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防及预后。内容新颖,科学实用,通俗易懂,可供基层医务工作者和患者阅读。
-
临床寄生虫学与检验沈继龙 主编《临床寄生虫学与检验》是临床医学检验专业五年制本科的主干课程,是继《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之后的第二部感染性疾病及病原学实验诊断的教材。针对检验专业培养目标和教材的“三基五性三特定”的要求,以及近年的就业需求,本版教材与第2版相比,除了保持原有的合理部分外,又对形式和内容进行了部分修订,使之具有以下特点:对于各种寄生虫病的阐述仍偏重与临床有关的内容,仍然重点介绍实验室诊断的技术方法、应用及其评价。对于疾病的诊断(包括物理诊断、影像学诊断)也有一定的介绍;适量增加适用于社区医学需要的检验诊断方法;尽量吸收近年学科发展的新内容、新知识和新技术(如广东管圆线虫检查、人芽囊原虫检查、弓形虫的分型进展和检查等);将第2版教材的“免疫学诊断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内容删除,以避免与其他教材重复,将寄生虫特有的免疫学检测技术分散到各节编写;增加了寄生虫标本的采集保存和免疫诊断抗原制备;增加了寄生虫检验的实验室生物安全内容;与上版比较,《临床寄生虫学与检验(供医学检验专业用)(第3版)(附光盘)》用图均采用彩色印制,形态特点以照片为主,而少用传统分类研究的线条图,使形态更加逼真、直观;各章前后分别增加了思考题和小节,以便复习。全书共分10章,含常见人体寄生虫种类、病原检查方法和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适合临床检验和卫生检验专业的本科学生寄生虫学教学使用,也可作为临床医生、社区医疗和卫生防疫人员的参考书。
-
中老年与呼吸系统疾病姚天樵等编著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向老龄化趋势迈进,在一些大、中城市更为显著。以北京为例,60岁以上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1987年已达10.36%,1994年为12.48%。这两个数据表明了北京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势头,中老年人群正在成为北京人口的主体。人类寿命的延长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作为一个发达的文明社会,还有一个如何提高老龄化人口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问题。通俗地讲,人们既要长寿,又要健康,这应该是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目标,全社会应为之而奋斗。“既要长寿,又要健康”正在促进医学模式加速转变,正在促进卫生革命迅速发展,也正在促进广大医务人员的观念更新。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医务人员不仅要面向病人,而更要面向健康人;不仅对病人进行医学技术服务,更要对人群进行医学知识服务。这就是说,医务人员要用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咨询、健康指导等方式,把维护健康的知识传授给人们,使广大群众具有自我保健能力,从被动服务者变成自我服务者,从而促进社会人群自我保健的兴起和发展。我认为,这是医学发展的根本自我保健的兴起和发展。我认为,这是医学发展的根本目的之一,是健康长寿的根本出路之一,也是实现发达的文明社会目标的根本措施之一。基于上述认识,我们组织了北京医学界一批有丰富经验的老年专家,选定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编著、出版了这套《医学专家谈中老年保健书》。《丛书》力图把生命的奥秘,把保护健康的知识用科普的方法、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广大中老年朋友。帮助中老年朋友掌握健康长寿的“钥匙”,增强自我保健能力。《丛书》不仅阐明了中老年常见病的预防、早期诊断、治疗和康复方面的知识,而且还专册分述了中老年的心理障碍、养生、性和更年期等方面的知识,可以说,该书在中老年保健方面是一套比较全面的知识,可以说,该书在中老年保健方面是一套比较全面的科谱读物,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丛书》不仅对每个中老年人健康长寿有效力,而且对促进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发展,对即将成为人类主要杀手的生活方式性疾病、慢性疾病、退行性疾病的全面预防都是十分有益的。
-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吕仁和主编暂缺简介...
-
中西医临床消化病学彭勃主编本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在总论中,系统介绍了中、西医对消化系统解剖与生理的认识,阐述了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方法、辨证和治疗方法,以便对中、西医诊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基础有较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反映了中西医结合研究的进展与成就;还介绍了消化系统病症的预防、护理与养生调摄的理论和方法。 各论按食管病、胃病、肠病、肝病、胆病、胰腺病分为6部分53种常见病。在每一疾病中分别介绍西医的诊断要点、诊断标准、鉴别诊断、诊断提示、治疗方法和治疗提示;介绍中医对该病的辨证纲目、治疗方法;阐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与方案以及诊治经验,以体现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在诊疗方面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本书注重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重点突出“实”和“新”。“新”即实用,在理论上,深入浅出,易于理解和掌握;在诊疗方法上,尽可能完备实用,有指导临床和实际应用价值。“新”即注重介绍国内中医、西医、结合在诊疗方面的新观念和最新研究成果,较为全面和系统地反映建国40余年来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水平与最新进展。本书适宜从事中西医消化系统疾病诊疗工作的临床、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尤其对临床第一线的中青年医务工作者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中西医高等院校的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也是一本很好的学习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