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
-
中国肝癌诊疗发展历程陈孝平邀请权威专家及现任全国级学会的主委和重要任职专家共同编写,全面展现肝癌治疗领域探索和发展的成长之路。参与编写的专家来自肝癌诊疗的多个相关科室,具有广泛的临床代表性和全面性。选题和内容将重点突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历程,从而更加符合我国的临床实践,更易于帮助临床医生对我国肝癌特色的综合治疗发展有充分和全面的理解。
-
脾胃科诊疗要略于恩华,唐军民 编《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第2版)》原为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首版于2002年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当时,《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第2版)》主要是以国家开放大学护理学专业(专科)的教学大纲为依据,结合国家开放大学的教学特点,将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指导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教学与复习测试浑然一体的教材。书中配有大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插图420余幅,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课堂教学内容穿插在各章节之间。方便学生自学,且适合不同层次的教学模式使用。十几年来,我国医学教育又有了较深入的发展,以培养“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的卫生职业教育实践再次受到关注。很多医药卫生院校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着课程内容精简和课程融合的积极探索,迫切需要在教材建设上予以相应支持和配合。在这一形势下,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重新组织编写力量,在全面审视首版《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改编。在本版教材的修编过程中,《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第2版)》着力保持和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保持了“大体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3门课程融合的模式,除“内分泌系统”“人体胚胎学总论”单列篇外,大体解剖学和组织学的主要内容本着“从宏观到微观”的认知规律,融合在一个教学单元内“一气呵成”,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掌握人体基本结构。2.突出了每一章节的教学重点,在【学习目标】中清晰列出于章节之首,便于学生熟知。3.对自学、自测的“练习题”部分做了精简和调整,只保留了“A型选择题”“名词解释”和“问答题”3种形式。4.在主要章节和重要知识点之后增加了篇幅短小的“知识链接”,提示学生“学以致用”,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5.在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将第1版的420余幅“黑白图”全部更换为“全彩图”,并适当增加了一些光镜照片和模式图,使总插图达433幅。同时《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第2版)》的页面清晰靓丽,全书焕然一新,更好地体现出入体形态学教材图文并茂的优势,相信会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
-
神经系统疾病鉴别诊断精要索蒂罗斯(希)这本口袋大小的书可快速、可靠地鉴别诊断神经科与神经外科疾病容易混淆的各种表现症状。以一种方便的表格形式提供了重要的诊断信息,对实现神经科疾病的准确诊断有极大的帮助。它既方便又全面,是参与检查和接诊需要神经外科治疗患者时医生的理想选择。内容涵盖神经和神经外科疾病,重要信息以短文本、高收益列表和简明表格显示,以程度地提高诊断工作效率,临床和神经影像学发现、指南和分类以易于获取的表格形式汇总,统计概述(常见与罕见等)有助于指导诊断思维过程,特殊章节重点介绍流行病学、儿科疾病、神经放射学等。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基础与临床胡克,叶柏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新发传染性疾病,该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对于医务人员仍是极大的挑战。中国医生经历了疫情初期的困难,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基础与临床》兼顾理论与实践,在剖析典型案例的同时,既呈现相关诊疗方法,亦广泛引证研究进展,提出基于循证医学的学术观点;坚持“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的定位,将中国医生抗击疫情的经验进行系统总结与分享,为当前及未来面对新发大流行病提供参考。
-
冠状动脉疾病规范化介入治疗方唯一 曲新凯 编《冠状动脉疾病规范化介入治疗——从指南到实践》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心血管疾病规范化防治 从指南到实践”系列丛书的分册之一,从循证医学的角度,以指南、专家共识、大规模临床*对照试验结论为出发点,进行比较、解读,进而延伸到临床实践的角度,指导中国医生在冠状动脉疾病介入过程中规范诊疗。
-
膝关节旋转不稳(美)沃尔克·穆萨赫(Volker?Musahl),谭洪波?郭林?陈斌 译本书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为膝关节疾病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包括评估膝关节不稳定的致病原因,是侵入性还是非侵入性,评估测量膝关节松弛度的器械,对各种临床试验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包括几个世界著名的骨科中心进行的实验,并提供了临床依据。此外还介绍了功能康复的治疗。本书强调针对不同患者的个性化治疗以及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结合大量病例提供高质量的术中及术后影像学资料加以分析,为读者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对临床医生具有指导作用。
-
中国心房颤动防治蓝皮书黄鹤、唐艳红、石少波 主编;陈明龙、刘育、汤宝鹏、王景峰、赵庆彦 副主编本书发布了新一轮全国心房颤动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详尽地介绍了由房颤所引发的相关疾病事件、生活质量的改变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负担。书中还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在这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专家共识等。依据国家相关文件,对不同等级的医院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房颤中心认证标准。本书较为详尽地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在心房颤动防治领域,不同等级的医院结合本地实际,不断探索、创新管理模式,取得的丰硕成果。这些信息为后续制定防治策略及规范管理提供了客观依据。
-
泄泻医案专辑白钰本书系常见病症古代名家医案选评丛书之一。本书以泄泻为纲,先对泄泻作简要概述,继将名家医案分类归纳,并注明出处,末加"评议"。评议内容客观准确,且融以作者的心得体会和临床经验,着力阐发辨证施治要点,辨异同,明常变,有分析,有归纳,使人一目了然,从中得到启发。本书体例新颖、内容丰富、评议精当、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利于提高诊疗能力和学术水平。
-
冠心病规范化防治霍勇,高炜,张永珍 编冠状动脉疾病(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目前人类死亡的首位原因。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的冠心病发生率和病死率出现拐点,总体呈下降态势,而我国则呈上升态势,尤其从2005年开始呈快速上升趋势。冠心病的负担日益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防治冠心病的目标是:一、降低“硬终点”:死亡和心肌梗死;二、改善“软终点”:症状和生活质量等;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相关事件的发生。随着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应从整体论的角度防治冠心病,关注预防一治疗一心脏康复和解剖一功能的有机整合。《冠心病规范化防治:从指南到实践》与系列丛书中的《冠状动脉疾病规范化介入治疗——从指南到实践》为姊妹卷,侧重于规范化防治,两书相对独立,更相互联结。循证医学研究证实冠心病是一种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是一级预防的基石、二级预防的基础。危险因素的控制应当注重早期、坚持与达标。新的无创性(冠状动脉CT和心脏磁共振成像等)和有创性(血管内超声、光学相干断层显像、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和微循环阻力指数等)技术及更敏感的生物标志物(高敏肌钙蛋白等)不断涌现,综合评估心外膜冠状动脉一微血管及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的时代已经到来。值得强调的是,病史、体格检查以及常规和经典检查仍是诊断的基本手段。我们应树立指南导向(标准化)治疗与个体化治疗相统一的辩证理念,标准化治疗为理论基础,个体化治疗为临床实践。指南导向治疗包括:①指南导向药物治疗:以改善预后的药物为基石,无禁忌证、可耐受均应使用;②指南导向再灌注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溶栓不是治疗的终点,而是治疗的开始,力争缩短心肌缺血总时间;③指南导向血运重建;④其他:包括指南导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院前、并发症、特殊人群及特殊类型冠心病的处理等。建议采取分型、(风险)分层和分阶段的防治策略。随着公共卫生预防和临床医学紧密结合形成一体化的医疗模式的建立,对冠心病进行切实有效的慢病管理是当务之急。心外膜冠状动脉一微血管一心肌的结构和功能应被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同时重视微血管病变的防治。对于急危重、复杂或有多种共存疾病的冠心病患者,应充分发挥心脏团队或多学科团队的作用。《冠心病规范化防治:从指南到实践》的特色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充分结合我国的具体医疗实情和临床实践,对国内外重要的冠心病新指南和专家共识等形成的建议进行综合、归纳、比较和解读;体现了“合并、提炼、简明、用活”;强调规范化及个体化防治观念,切实形成指南(共识)与临床实践之间的“桥梁”,指导不同层级的医疗实践;突出冠心病全程管理的预防一治疗一康复一体化理念。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积累,指南和共识将会不断更新,冠心病的规范化和个体化防治将进一步完善,《冠心病规范化防治:从指南到实践》只是提供目前新的思维方式,读者应追踪新的知识,更新思维方式,给冠心病患者提供符合时代的个体化(精准)防治。
-
胆胰疾病SPYGLASS内镜诊疗图谱胡冰,金震东本书由国内十余家大型消化内镜中心共同编写,主要以临床实际案例的形式,展现SpyGlass内镜系统在各种胆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并对国内外新近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总结;从而帮助相关内、外科医生,了解和认识内镜Spyglass所见胆胰病变的基本改变,应用此技术发现、诊断和治疗胆胰病变,以推动并规范经口胆道镜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提高我国胆胰疾病的临床诊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