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
-
支气管哮喘何权瀛2020观点何权瀛 著大家对支气管哮喘是再熟悉不过了,几乎每一位呼吸科医师,甚至内科医师都会诊治哮喘,这样说来,诊治哮喘应当是没有什么问题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呼吸界同道对哮喘的关注不亚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994年,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国家心脏、肺和血液研究所(National Heart,Lung,and Blood Institute,NHLBI)与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共同努力下,17个国家的30多位专家组成小组,制定了关于哮喘管理和预防的全球策略,并出版了名为《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的“标准”。1993年,我国制定并发表了《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严重度分级及疗效判断标准(修正方案)》,这实际上就是我国的第一份哮喘诊治指南,标志着我国的哮喘防治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此后多次修订。几年来,我国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呼吸界同道不断推出各种科研项目,发表的各类科研论文更是雨后春笋般涌现。在这令人欣喜的现状背后,我们还必须看到现实的严峻形势:首先,据新调研结果显示,我国成人中哮喘的患病率为4.2%,目前我国成人哮喘患者人数达4570万,其中只有28.8%的患者在流行病学调研前被明确诊断,愈七成患者尚处于不知情、未治疗状态。其次,已经明确诊断的哮喘患者的临床控制水平仍不尽如人意。据报道,我国大中城市哮喘患者达到完全控制的只占28. 5%。从这些数据中足以看到哮喘防控中的缺陷——哮喘尚未被控制,更不用说治愈。我们仍需努力。 笔者于1970年毕业自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1979—1982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攻读医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一直从事呼吸病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抚今追昔,自认乏善可陈,也发表过一些与哮喘相关的科研论文,但屡屡掩卷思索,仍觉得不够深入和系统,深感自己在哮喘防治领域中做的工作还不够多。与哮喘缘起于1993年,笔者奉朱元珏教授之命起草了《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严重度分级及疗效判断标准(修正方案)》。之后,曾作为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的组员参加过一些工作,后来中华医学会规定一个人不能同时兼任两个学组的成员(笔者当时正担任睡眠呼吸障碍学组组长),只好抱憾退出哮喘学组,集中精力做好睡眠呼吸障碍学组的工作。这些年来,如果说还对哮喘防控做过一些工作的话,笔者只有两件事尚堪告慰于世人: (1)接受林江涛教授的邀请,多次参加全国哮喘巡讲。先是从省会和直辖市级医院讲起,后来转到二级城市,如唐山、秦皇岛等地。笔者现已记不清共做了多少次巡讲,也没有必要去统计这些数据,但可以肯定的是,笔者悉心总结哮喘诊疗经验后形成的巡讲内容,对提高我国基层医师对哮喘疾病的认知水平、规范哮喘的诊治操作发挥了一些作用。 (2)1993年,笔者开始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举办哮喘患者学习班,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形成了哮喘专病门诊、哮喘宣教中心和哮喘患者协会“三位一体”的哮喘防控模式。此项工作在我国开创了哮喘患者教育管理的先河,收到了明确和肯定的效果,深受患者好评,也一直坚持到现在。 在平时的医疗实践中,尤其是面对每位哮喘患者时,笔者会经常思考一些有关哮喘防控的疑问。在阅读有关哮喘诊治的中、外科学文献时,笔者也会静心推敲一些有关哮喘诊治的问题。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尤其在医疗实践中,科学贵在求异求新,千士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大家达成共识的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真理有时会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现在有一种不良风气,即学术浮躁,学者们整天在追求所谓的“新进展”,对一些基本问题却缺乏认真的思考,尤其是一些年资较低的医师,明明对某些问题心存疑虑或者有不同看法,但就是不愿意讲出来或者不敢提出来,他们也有理由:一是说出来怕人家笑话;二是怕触犯所谓“长者”和“权威”。长此以往,这些年轻人的棱角会逐渐被磨光,最后成为一枚圆润的鹅卵石。 2016年,笔者接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邀请,撰写并出版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何权瀛2016观点》。2019年,内容更加丰富和全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何权瀛2019观点》正式与读者见面。同年,笔者在《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上发表过一篇题为《支气管哮喘临床诊治:现状与未来》的文章,对目前国内、外哮喘防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其后笔者与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编辑谈起此事,他们对于这些问题很感兴趣,并建议笔者再动笔撰写《支气管哮喘何权瀛 2020观点》。起初笔者并没有应允,近年来我国先后出版过几本有关支气管哮喘的专著,如人民卫生出版社曾经出版过《哮喘病学》(李明华、殷凯生、蔡映云主编)和《支气管哮喘——基础与临床》(钟南山主编),笔者还是有一点自知之明,总觉得再出一本“某某某观点”之书缺乏底气,后来经过半年多辗转,特别是后来整理了一下自己有关哮喘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结果,最后还是鼓起勇气,不揣浅薄,下定决心撰写《支气管哮喘何权瀛2020观点》,这便是即将奉献给各位同道的这本书。
-
中国肾脏疾病科学报告赵明辉,张路霞 著《中国肾脏疾病科学报告(第2版)》是我国全国性肾脏疾病大数据分析报告的第2版,主要依托“中国肾脏疾病数据网络(CK-NET)”的多中心合作平台和数据资源,由国内**的肾脏疾病研究领域临床专家、公共卫生专家和统计学家共同编写。本版报告是基于2016年多源多维度卫生信息资源(包括医疗监管数据、基本医疗保险数据、商业保险数据、透析登记数据等),采用大量统计分析图表直观展示了我国慢性肾脏病和接受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的患病特征、医疗资源利用、治疗转归等情况,对我国肾脏疾病现状进行了全面的阐释与解读。《中国肾脏疾病科学报告(第2版)》对我国肾脏病学界的学科建设、制订合理的人群防治策略、控制医疗支出的增长、培养大数据跨界复合型人才、充分发挥数据科学与临床医学多学科优势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腹痛原理与诊断李亮,张常华 著疼痛是人们最熟悉的一种症状,人们对疼痛都有亲身体会,但有些疼痛的原因也会对患者和医生造成困惑,在临床实践中,认识疼痛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虽然腹痛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但腹痛的原因非常复杂,因此诊断腹痛的病因是临床医生必备的诊断技能。本书围绕腹痛的临床诊断问题展开,根据腹痛的性质,将腹痛按躯体性疼痛、内脏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精神心理因素相关的腹痛,功能性胃肠病相关的腹痛进行分类,并以疼痛的神经学为主要的线索进行论述。全书旨在梳理腹痛的相关知识,将目前散落于各专科的腹痛知识组织起来,为腹痛的诊断提供相对系统的参考资料。
-
心血管专科培训大查房病例集钱菊英 著临床医师的进步离不开经验的积累,在有限的培训周期内,应尽可能多地接触患者、进行实际操作,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医师成长的关键在于在日常工作中建立基础广泛的专科知识体系,掌握在繁杂的临床信息中抽丝剥茧、发现诊断线索、合理解释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的能力,逐步建立起符合临床实践规律的正确的思维方式。同时,对于一些典型病例、疑难病例、争议病例进行讨论,可以帮助专培医师集思广益、开阔眼界,借鉴其他基地、其他医师的意见,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病例集收集了自第一卷出版以来专科培训大查房中讨论的疑难病例,非常有教育意义,对专培医师的临床思维培训有较大的帮助,也是心血管临床医师的重要参考书。
-
实用糖尿病治疗学肖新华 著本书主要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凝聚了我国糖尿病及相关领域众多专家的心血,以糖尿病优化及精准治疗为目标,深入阐述了糖尿病病因学分型、诊断标准、治疗目标、营养、运动治疗原则与实施细则,降糖药物的化学结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原则及一些特殊情况下的糖尿病处理等相关知识,对近年来糖尿病治疗方面的循证医学证据和国内外**动态进行了总结与评述,旨在帮助广大医务工作者更加深入地了解糖尿病治疗领域的研究成果,共同促进我国糖尿病防治水平的提高。
-
甲状腺学滕卫平,单忠艳 著本书介绍了甲状腺方面的临床、科研等*新进展。全书68章,内容包括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基础、临床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甲状腺与全身疾病。本书具有以下特点:①先进性:本书主要内容和观点采自10年之内的甲状腺领域进展。②全面性:尽量囊括甲状腺领域的常见病和罕见疾病。③理论性:基础部分收入了相关部分的*新进展;临床部分尽量阐述临床现象的原因和发病机制。④经典性:临床部分的内容,提供权威参考书和近期指南公认的观点。⑤实用性:临床部分的结构根据临床特点,便于临床工作中查阅。⑥本土性:尽量收入我国甲状腺疾病领域的*新进展,提供国内的循证医学证据;⑦可读性:表格、图示和照片是增加可读性的主要方式。本书总结作者团队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国内外甲状腺疾病领域的*新进展,突出基础与临床结合的特色,面向临床医生和临床研究的需求。
-
甲状腺超声进阶解读[俄] 亚历山大N.森查 著本书涵盖了现代甲状腺超声中使用的所有技术,从常规的灰度和多普勒成像到弹性成像和对比增强超声,着重于实际应用,并详细分析了它们的诊断价值和局限性。借助数百张高质量图像,描述了正常甲状腺和多种甲状腺疾病和病症的特征性超声检查结果。深入讨论了弥漫性改变和甲状腺病变,并密切关注早期发现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方面。在此背景下,作者总结了在压缩弹性成像定性参数和横波弹性成像定量数据应用方面的经验。此外,还提出了甲状腺结节危险分层的实用方法。该书最后总结了甲状腺超声检查的主要挑战和常见问题。
-
SCHIFF肝脏病学[美] Eugene R. Schiff (美) Willis C. Maddrey等 著,任红 译本书引进自世界知名的 Wiley 出版社,是全球肝脏病学界Z具影响力的经典著作,被肝脏病学界奉为“圣经”。本书为全新第 12 版,著者根据Z新学科研究成果对所有章节进行了修订和更新,以确保为肝病及相关专业读者提供Z新的权威参考。全书共 11 篇,先概述了肝脏病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和诊疗手段,然后详细论述了肝脏病的病理生理、解剖学、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的关系,以及各种肝病可能见到的临床结局。本书内容全面,且贴近临床,同时配有大量精美图片及简明表格,方便读者查阅、理解,适合广大肝病专业医生及相关专业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
糖尿病与肾病[美] 埃德加·V.莱尔马,[美] 维纪希·巴特曼 编本书内容丰富翔实,分别从病理基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手段三个角度全面阐述糖尿病和肾病的复杂内在关系,归纳汇总了现阶段所有相关的国际协会的指南和推荐,旨在为内分泌医生和肾病医生提供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导,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管理他们的患者。在此基础上,本书从循证医学研究的角度,阐述了对糖尿病肾病的病理生理学、肾脏结构改变和临床特征等内容的新理解,总结了预防和管理糖尿病肾病的循证方法,可作为管理合并肾病井发症的糖尿病患者的理想指南,实用性高且使用便捷。
-
心血管病急重症床旁操作技术与管理王效增,王祖禄,荆全民 著“急重症”“床旁技术”,都是受到心血管医生关注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