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
-
临床护理诊断及措施李曼琼,罗艳华主编暂缺简介...
-
中国民间传统疗法黄明河,林涛主编暂缺简介...
-
医学临床常用诊疗技术操作指导王明炽 主编临床技能测试是评价医科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客观反映他们学以致用水平的有效考试形式。如何进行客观、有效和可靠的临床技能测试,是医学教育界重视和研讨的一项涉及面广,难度较大的课题。为加强医学学生临床技能训练、规范技术操作、统一考核标准、培养合格医学人才,我信根据高等医学院(校)诊断学、风科学(含神内、传染)、儿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和耳鼻喉科学本科教材及教学大纲,结合学院临床教学基本地实际情况,编写了《医学临床常用诊疗技术操作指导》一书。书中简要介绍每项操作的言法及注意事项,附有我院实施考核的评分标准。本书主要适用大、中专医学院校学生毕业实习和指导教师对实习生实施临床技术操作考核评分参考,也可供大、中专医学院校学生学习和基层医务人员自学参考。
-
中华医学检验全书李影林主编编辑推荐:全书共18篇,约700万字。内容具有先进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执笔者都是长期从事医学检验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的专家、教授,无论在理论上和实际操作技术上均有丰富的经验和体会。本书适于从事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等的检验工作者和医师等使用,也可供医学院校师生和科研机构有关人员参阅。
-
诊断学基础王玉芳主编全书设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是非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等七种题型,命题强调考核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贯彻考测知识和能力相结合的原则,重在考测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
护理管理学左月燃主编本教材适应21世纪现代护理教育发展的需要,根据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护理本科规划教材(第一版)编写要求,在编写过程中借鉴国内外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注意高等中医药院校的特点,突出中医护理管理的特色,结合临床护理管理的实际需要,注重了教材的科学性、启发性和实用性,供护理专业本科学生使用,也可作为继续教育及教学人员的参考教材。全书共分十二章,内容包括管理与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和识;护理管理与法;护理管理职能过程的计划、组织、人力资源、领导、控制;护理质量标准的管理;护理业和技术管理;医院感染的管理;护士长的角色与管理;中医病房的护理管理等知识。本教材在内容上加强了对法制观念、风险管理、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预防及管理等部分内容的阐述。每章后附有案例分析及思考题,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正确地理解管理知识,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及创新能力。从而掌握现代管理的观念、方法和技巧。
-
老年护理学田民,张培生主编《老年护理学:供4年制护理专业用》是为适应我国健康保健事业和老年护理发展需要,依据卫生部1997年颁发的《四年制中等护理专业教学计划》中对老年护理课程的教学要求而编写。供四年制中等护理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开设老年护理课程的三年制中等护理专业使用或参考。《老年护理学:供4年制护理专业用》内容编排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从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出发,通过为老年人提供科学而完善的身心整体护理,进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全书13章,内容包括老年护理学总论,老年人心理,老年人感官系统的变化和护理,老年人运动系统的变化和护理,老年人泌尿系统的变化和护理,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变化和护理,老年人消化系统的变化和护理,老年人呼吸系统的变化和护理,老年人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变化和护理,老年人神经系统的变化和护理,老年精神卫生护理,老年人的家庭护理,老年病人的康复。在书的最后,附有四制制中等护理专业《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供师生参考使用。
-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陈锦治主编1994年12月卫生部科教司在山东游击召开全国中等医学教材会议,提出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新教学计划和大纲为依据,编好第三轮教材的要求。本教材是在前两版的基础上,依据新教学计划和大纲编写的第三版。《全国中等卫生学校教材: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第3版)》内容共分两篇,第一篇为理论部分,共10章,第二篇为劳动卫生监测和检查方法,共有实习20个。本书以体现“预防为主”方针和三级预防原则、医学模式的转变、大卫生观念,以及强化中等医学专业培养实用型人才目标,体现新教学计划和大纲的精神,落实预防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和《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课程目标为指导思想,使全书在体系和内容方面具有如下特点:首先,能反映医学模式的转变;其次,能体现“预防为主”方针;再者,能贯彻劳动卫生工作法规;最后,教材适用性强,可操作性强。
-
超声诊断手册P.E.S.Palmer编著;张青萍主译这本手册提供了超声在各种疾病医疗保健普查中的应用指导,可用于一定超声技术基础的医生、影像工作者、护士、助产士。这些工作人员通常使用具有最基本功能的超声诊断仪器,但又难以找到有关专家咨询。本书开头部分的章节解释了超声是怎样工作的,如何选择扫描仪,解释、说明了易引误解的超声伪像。后面17章介绍了身体的特定器官或系统。每一章节包括超声检查的适应证、病人的准备和易检查成功的技术手法。书中的大量超声扫描图像显示了正常和异常情况,几乎每幅扫幅图像都伴有相应计算机处理图像,在此图像上,突出最显著的特征。这本手册是由放射学专家、医生和物理学家所组成的一个国际性专家小组所编写,他们均是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中有丰富经验的超声学专家。希望本书有助于这一重要影像技术的更合理应用,以此改善对病人的诊疗服务。
-
沈氏尊生书(清)沈金鳌著;高萍,田思胜主校片断:有久病忽咳,病虽久而咳则暴,亦为新咳,必新伤风食也,风则疏之宜消风宁嗽汤,食则消之宜大安丸去连翘、黄连,加桔梗、枳实等,即愈矣。久咳者,属虚属郁。有由气虚者宜补中益气汤。有由血虚者宜阿胶四物汤。有由血虚火盛,喘咳声嘶者宜芩连四物汤。有气血两虚者宜宁肺汤。有虚劳嗽,痰热渴汗者宜滋阴清化丸。有虚劳咳血痰喘者宜五汁膏。有虚劳嗽一二声,无痰,夜则发热,过则冷,睡多梦者宜劫劳散。有火郁于肺,咳则有声无痰者宜桔梗汤。有湿痰内郁,痰出则咳少止,少项又咳者宜加味二陈汤。而又有咳久伤脾,满面生疮者宜人参蛤蚧散。有久咳失音者宜杏仁膏、清肺汤。有久咳失气者宜劫嗽丸。有久咳面目浮肿者宜葶苈散。有久咳不止,诸药不效者宜噙化丸、立效方。有久咳成痨者宜保和汤。有久咳经年百药不效,余无他症,与劳嗽异者宜百部膏、乌梅膏。有痰郁火邪在中,成干咳嗽者,此症极难治,先用开剂宜逍遥散重加桔梗,后用补阴之品宜本事鳖甲丸加熟地、当归、白芍、麦冬、阿胶、获苓之属。咳之为病,又有四时昼夜之异:春嗽,春气上升也,宜清气宜二陈汤加川芎。凡咳遇春即发,为脾病,健脾为主宜异功散加止嗽药。夏嗽,炎火逼肺也,无黄连不愈宜桔梗汤加石膏、黄连。秋嗽,燥金用事也宜二陈汤加桑皮、天冬。秋末发嗽,交夏方愈,乃寒包热也,还须解表宜二陈汤加柴胡、葛根。冬嗽,风寒外束也,亦须发散宜二陈汤加麻黄、杏仁、羌活、防风。五更嗽,或五更痰多,或清晨痰多,总皆脾虚所致宜六君子汤加炮姜。日夜不咳,但朝晨咳几声,火空则发也宜二陈加黄苓、桔梗、桑皮。日夜亦嗽,惟早晨嗽更甚,胃中有食积,至此时火气流人肺中也宜泻白散加知母,或二母散,五更嗽同。上半日咳,痰稠黄,胃火也宜二陈汤加竹茹、贝母、石膏。午后咳,痰黑粘滞,阴虚火动也宜六味作汤,加止嗽药。黄昏咳,肾经阳衰阴弱,虚火上炎也,当补脾肺,生肾水,不可专用嗽药宜六味丸、六君子汤间服。不论大人小儿,黄昏熟睡中忽咳两三声,食积痰也,消其痰而咳自止宜二陈汤加山查、神曲、麦芽。后半夜嗽,风也宜二陈汤加防风。日轻夜重咳,血少也宜二陈汤多加当归即止。凡黄昏五更,上半夜咳属实,后半夜咳属虚,此又不可不知者。总而言之,咳嗽之因,共十有六:一曰风嗽,风乘肺也,其脉浮,必兼鼻塞,流涕声重,口干喉痒,憎寒发热,自汗恶风,烦躁,语未竟自咳宜款冬花散、金沸草散。二曰寒嗽,脾肺皆受寒邪也,其脉弦微,必兼面白口甘,水反侮土,寡于畏也,腹中大寒,痰白作泡,口甘涎沫者,胃寒不和,必以辛甘热去之宜紫苏饮子、半夏温肺汤。或有遇寒即发者,乃寒包热也,解表则热自除宜桔梗汤加麻黄、防风、杏仁、陈皮、紫苏、木通、黄芩。大概寒伤肺而咳者,其脉紧,必兼鼻塞声重,憎寒发热,无汗,烦躁,不渴胸紧,甚至音哑宜二陈汤加麻黄、杏仁、桔梗。三曰热嗽,伤于暑热而得嗽也,其脉数,必兼口燥,声嘶,烦热引饮,或吐涎沫,甚至咯血宜洗肺散、芩半丸、黄连化痰丸。须知咳嗽面赤,胸腹胁常热,惟足乍有时冷,其脉洪滑者,必热痰留滞于内,故嗽而胸满也宜半黄丸、小陷胸汤。四曰湿嗽,湿伤脾也,其脉濡细,必兼骨节烦疼,四肢沉重,或有汗,小便不利,痰多宜白术汤、白术丸。五曰郁嗽,即火嗽也,其脉数,必兼面赤,或肺胀喘急,睡不安,痰少,甚者干咳而无痰,乃肾水枯涸,邪火独炎所致宜清化丸、清金降火汤。六曰劳嗽,虚劳咳嗽也,其脉细数,必兼盗汗出,痰多,作寒热,火升喘促,盖缘酒色过度,虚劳少血,津液内耗,心火上炎,遂使燥热乘肺,唾咯脓血,上气涎潮,其嗽连续不已也宜人参清肺汤、诃黎勒丸、人参芎归汤。七曰食积嗽,伤食生痰,久积发咳也,其脉数硬,必兼胸满噫酸,发热,或稠痰壅滞喘满,皆由胃火上炎,冲逼肺气,久而不愈也,此非青黛、瓜蒌不除瓜蒌丸、二母宁嗽汤。总之,凡有食积者,必面青黄白不常,面上如蟹爪路,一黄一白者,此又可望色而知也。八曰气嗽,七气积伤成咳也,其脉浮洪滑数,必兼上气喘急,痰涎凝结,或如败絮,或如梅核,滞塞咽喉,吐不出,咽不下,多因七情郁结,或劳伤脾肺,甚而多吐农血,渐成肺萎,将作劳瘵也。然气嗽一症,妇人多有之宜团参饮子、苏子降气汤、星香丸。九曰痰嗽,嗽动便有痰声,痰出即嗽止也,其脉浮滑,必兼胸膈满,痰涎多,或寒热交作,面浮如盘,缘湿痰在胃,上干于肺也宜半瓜丸、滴油散、澄清饮。其有一种发咳时,直至顿吐饮食,痰物俱尽,方小安者,此乃肝木克脾土,风痰壅盛所致也宜白圆子。十日干嗽,肺中无津液也,其脉细涩,必兼气弱或促,乃痰郁火邪于肺中,轻则连咳数十声,方有痰出,重则虽多咳亦无痰,故为干咳嗽,极难治,始宜用苦桔梗以开之,再用补阴降火之剂,不已,则成劳瘵,在不得志者多患此宜干嗽补肺膏、加味二母丸、琼玉膏。十一日血嗽,嗽而多唾瘀血也,其脉浮芤而数,必兼喉中有腥气,或因上焦有热,血瘀沉闷,嗽声连并,气不得透宜桑皮散,或因打扑损伤肺气作咳,多吐黑血宜当归散。十二曰酒嗽,伤酒而成也,盖酒大热有毒,或冷热兼饮,日久渐伤胃脘,其气结聚不流,致成湿痰作嗽宜瓜蒌青黛丸、瓜蒌杏连丸、蜂姜丸。十三日久嗽,诸般嗽久也,盖积痰留聚肺脘,粘滞如胶,以致气不升降,或上气喘急宜蜂姜丸、贝母汤、加味百花膏。并有至数十年不愈者宜马兜铃丸、润肺除嗽饮。十四曰火嗽,火热嗽也,其脉洪数,必兼面赤,烦渴引饮,有声痰少。或由肺家积热宜清肺饮。或由伤寒潮热,痰盛,胸胁痛宜柴胡枳桔汤。或由火肺郁胀,气急息重宜海青丸。盖以肺肾二经,乃人身之化源,二经有亏,则化源绝,故痰火益盛,而嗽发不止也宜滋阴清化丸。十五曰夜嗽,阴虚嗽也,多属肾气亏损,火炎水涸或津液壅而为痰,故夜间属阴分,阴气相感,故咳声不绝,至晓方缓,或兼口苦,胸痞,胁痛,多吐涎沫,不进饮食,故夜咳必用知母,切忌生姜,以其辛散,恐复伤阴也。古人多以六味丸加知、柏、天冬、贝母、橘红治之,所以滋化源也宜滋阴清化丸、麻黄苍术汤。十六曰天行嗽,感时行之气作咳也,盖因时令不正,人多感冒,以致痰盛,寒热,或鼻塞声重宜人参饮子、一服散。而亦有四时感受风寒作嗽,不尽由一时天行之气者宜参苏饮。由是以治诸咳,庶几用药皆有关窍,而罔弗奏功矣。【脉法】咳嗽哮喘肺萎肺瘫。《内经》曰:喘鸣肩息者,脉实也,缓则生,急则死也。《脉诀》曰:咳嗽所因,浮风紧寒,数热细湿,房劳涩难。右关濡者,饮食伤肺。左关弦短,疲极肝衰。浮短肺伤,法当咳嗽。五脏之嗽,各视本部。浮紧虚寒,沉数实热,洪滑多痰,弦涩少血。形盛脉细,不足以息,沉小伏匿,皆是死脉。惟有浮大而嗽者生。外证内脉,参考调停。《正传》曰:关上脉微为咳,脉弦或紧为寒,脉浮为风,脉细为湿,脉数为热,脉沉为留饮,沉数为实热,洪滑为多痰,脉浮软者生,沉小伏匿者死。又曰:喘脉滑而浮者生,涩而数者死,大抵宜浮迟,不宜急数。又曰:咳逆脉浮而缓者易治;弦急而按之不数者难治;脉急或促或微皆可治;脉代者死;右关脉弦者,木乘土位,难治。仲景曰:咳唾脓血,脉数虚,为肺萎,数实为肺痈。《脉经》曰:喘脉滑而手足温者生,脉涩而手足寒者死,数者亦死,为其形损故也。又曰:肺痈唾血,脉紧强者死,滑者生。《回春》曰:喘急脉沉,肺胀停水,气逆填胸,脉必沉取,沉而实滑,身温易愈,身冷脉浮,尺涩难补。《入门》曰:咳逆上气,脉散者死。散即数也,咳逆脉数,为火刑金,故必死。本书前言《沈氏尊生书》序人之生也大矣,读圣人书,辅圣君行仁政,以展利济才而生者得以尊。读圣人书,探其道,究其术,以著济人方而生者亦得以尊,此礼乐刑政而外防民天札为虞,而又论阴阳,别脏腑,立方药,以仁寿之医之道不大且远哉。自古言医者,皆祖《内经》,至汉而仓公及仲景氏、华佗氏诸大家出,皆足与《内经》相表里。六朝而降,传书概少,唐人《外台》、《千金》裒集古方,其道虽与古有间,然病名药性,悉能确指精详。自宋以还,著述固多可采,然或失于偏,或失于杂,此途既岐,而学亦易淆矣。先君子著述甚多,于医理尤为寻本溯源,是以诊疾诚能洞见两荷圣恩徴台,所著医书俱采人四库馆。曦不敏,不能承父训,然侍读数十年,随诊数万症,一二知识而不敢固,拒而辩焉。辛亥冬,谒方伯丽川先生,出令业师芊绿沈先生《尊生书》七十二卷,命曦序之,曦岂敢以燕泥污佛顶,乃携归而数水复其书,以精通病变之能,极条晰分门之妙,不尚新奇,令无偏执。古今秘钥,汇萃无遗,周密详细,蔑以加矣。恍然于两先生之仁之至矣,一不以政生人而以书生人,一既以政生人而复镌生人之书,以生人分而任之,兼而行之,生人何幸而得所尊若此,余甚愿后之君子深思力学,优而柔之,餍而饫之,勿师心以表异,勿疑似而混淆,历万万年永佩两先生寿世之心于勿谖云。乾隆五十七年岁次壬子夏四月松陵后学鼎和徐曦拜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