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
-
妇产科疾病中医治疗全书马大正编著这是一部比较全面介绍妇产科疾病中医治疗方法的专著,是作者总结了自己的临床经验并参考了大量 关专著及文献资料后,花了大量精力编写而成的。
-
中医诊断治疗学李任先,刘国普主编本书包括总论中医诊断学基础和各论中医各科病证治疗两部分。总论介绍中医的诊法、辨证、治则和治法等基本理论和方法。各论介绍内科、儿科、男科、妇科、外科、骨伤科、皮肤科、耳科、鼻科、咽喉科、口齿科、眼科以及肿瘤科等病证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本书主要内容是各科病证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全书阐述近440多种病证;每种病证除了介绍诊断要点、辨证分析外,重点介绍辨证论治,并细分为若干种证型予以论述。每一证型的治疗包括主方、中成药、单方验方,同时还介绍其他疗法(如外治法、针灸法、饮食疗法及预防调护等)。采用的处方均注明来源资料,书末附录有方剂索引。书的内容着重于临床和应用,注意结合现代医学,论述详尽,联系实际,层次清楚,资料丰富,查阅方便,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是一本既系统又全面的中医诊断治疗专著。适合中医、中西医结合各科临床医生和中医药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
诸病源候论校注(隋)巢元方撰;丁光迪等校注《诸病源候论》系隋·巢元方等编撰,成书于隋·大业六年。全书五十卷,分六十七斗,一千七百三十九论。是祖国医药学史上第一部病因、病理、证候学专书。全书概括了人身内外妇儿五官等轻重缓急各种病变,可称为收罗最广,叙证最多,创时代的证候大全。在医学史上与《内》《难》齐名,列为“七经”之一。由于成书年代久远,文字古奥,加之辗转刊刻,舛讹难免,给读者习研造成一定困难,因此对其进行整理研究出版,名曰《诸病源修论校注》由南京中医学院丁光迪教授为主编,领衘校注成书。本书除保持《重刊诸病源侯总论》底本进行整理,成为目前流行模板。另一特点是从提要、原文、校注、按语等方面进行研究整理。每一门均有该篇“提要”概括全篇中心内容,使读者执简驭繁。“校注”包括校勘和注释,校正原文中误、脱、衍、倒、错简、疑义等,言必有据;注释原文中艰深难解字词,包括明字音、解词义。先今解,次训诂,后例证。“按语”为整理者多年研究《诸病源侯论》体验,或系对原文画龙点睛者、或内函深邃难以理解者、或病侯前后联系印证引伸者、或结合临床,古为今用者、或评述书中得失短长者,不胜枚举。第三个特点是对书中养生导引内容,校注翔实,能指导读者习用。书末有校注后记,是整理者研究《诸病源侯论》之结晶,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今分上、下两册出版。上册自第一卷风病诸候上起,至第二十六卷蛊毒病诸候下止,计七百七十一候;下册自第二十七卷血病诸候起,至第五十卷小儿杂病诸候下止,计九百六十八候。
-
诸病源候论校注丁光迪主编《诸病源候论》系隋·巢元方等编撰,成书于隋·大业六年。全书五十卷,分六十七斗,一千七百三十九论。是祖国医药学史上第一部病因、病理、证候学专书。全书概括了人身内外妇儿五官等轻重缓急各种病变,可称为收罗最广,叙证最多,创时代的证候大全。在医学史上与《内》《难》齐名,列为“七经”之一。由于成书年代久远,文字古奥,加之辗转刊刻,舛讹难免,给读者习研造成一定困难,因此对其进行整理研究出版,名曰《诸病源修论校注》由南京中医学院丁光迪教授为主编,领衘校注成书。本书除保持《重刊诸病源侯总论》底本进行整理,成为目前流行模板。另一特点是从提要、原文、校注、按语等方面进行研究整理。每一门均有该篇“提要”概括全篇中心内容,使读者执简驭繁。“校注”包括校勘和注释,校正原文中误、脱、衍、倒、错简、疑义等,言必有据;注释原文中艰深难解字词,包括明字音、解词义。先今解,次训诂,后例证。“按语”为整理者多年研究《诸病源侯论》体验,或系对原文画龙点睛者、或内函深邃难以理解者、或病侯前后联系印证引伸者、或结合临床,古为今用者、或评述书中得失短长者,不胜枚举。第三个特点是对书中养生导引内容,校注翔实,能指导读者习用。书末有校注后记,是整理者研究《诸病源侯论》之结晶,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今分上、下两册出版。上册自第一卷风病诸候上起,至第二十六卷蛊毒病诸候下止,计七百七十一候;下册自第二十七卷血病诸候起,至第五十卷小儿杂病诸候下止,计九百六十八候。
-
58种男性病的中医治疗与保健谢焕荣编著内容提要本书是迄今男性病收症最多的专书之一,系统介绍了男性病的基本知识。对男性病之阳痿、早泄、阴汗、阴冷;青年男性常见病如遗精、白浊、相火妄动症;中年男性常见病如精少、腰痛、精瘀,前列腺炎;老年性男性常见病如尿后余沥、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前列腺增生症和目前流行较严重的尖锐湿疣、淋病等58种病症的治疗与预防进行了系统的论述,除理论分析和方药外,还介绍了针灸、气功、偏方、验方等简单易行的治疗方法。每病之后附有医案,可供参考。本书既适用于临床医师,也有助于患者自我检查和判断,为广大成年男性自我进行性功能保健及性疾病预防提供了指南,是男性病治疗、预防及保健的一本好书。
-
医院中药管理学李锦开[等]主编本书集现代管理方法和传统管理经验为一体,详细论述了医院中药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具体方法。全书共分17章,内容包括:药政管理、组织管理、人事管理、经济管理、设备管理、基建管理及中药调剂、制剂、炮制、库存、质检等业务管理。书后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药品种保护条例》、《医院药剂管理办法》等有关国颁方针、规定、标准等22部。
-
中国名贵动植物药材图鉴文瑞良,梁顺堂编著暂缺简介...
-
家庭医生手册张有Jun主编暂缺简介...
-
子和医集(金)张子和撰;邓铁涛主编;陈增英等编写本书是金代著名医药学家张子和一生著述的辑集点校本。张子和,名从正,号戴人,是中国医学史上一位风格独特、超羣脱俗的杰出人物,为金元时代医学发展与创新作出了卓越贡献。张氏一生著述颇丰,今可见者,不下十种,经考证,这些著作虽不完全出自张氏之手,但均为张氏之谕,为张氏草创,门人润色而成。今将张氏医著《儒门事亲》及《心镜别集》整理点校,编成一册,名曰《子和医集》以飨读者。《儒门事亲》十五卷,实由张子和原著《儒门事亲》三卷本为基础,加上其它如《治病百法》、《十形三疗》等九种著作组成,总名为《儒门事亲》。其中卷一、二、三为《儒门事亲》,集中反映了张子和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的代表著作;卷四、五为《治病百法》,介绍各病证治,其物点是较为确切、灵活地引经据典,论述百病理法方案;卷六、七、八为《十形三疗》,以风、寒、暑、湿、燥、火、内伤、外伤、内积、外积等十形为纲,汗、吐、下三法为治,介绍内、外、妇、儿各科病案约一百三十九则,辨治独特,方案简捷,疗效显验;卷九为《杂记九门》,一改正面论述证治大法,而介绍方外之方,法外之法,或针对他人非议毁谤有感而发,读来别有一番学问舆味;卷十为《撮要图》;卷十一为《治病杂论》,讨论连气学说舆疾病的发病、证候、治疗的密切关系,颇具物色;卷十二为《三法六门》,介绍张氏汗、吐、下三法之特异性方剂及治疗风、寒、暑、湿、燥、火六门证之方剂,体例统一,药量、用法齐备,其中所引古方,多经化裁,体现了张氏临证应变,遵古不泥的特点,卷十三为《刘河间先生三消论》张氏属刘河间傅人,虑因在前此书未傅于世,恐为沉没,故刊而行之,经张氏门人校勘、润色、刊行,乃使刘河间之《三消论》及治潦三消之方药得以流傅;卷十四《治法心要》,综论古代名医名著之治法要诀,病因、病机、治则述要;卷十五《世傅神效名方》,搜集前哲的外科、五官、儿科、妇科及奇难杂证之经验方。《心镜别集》署镇阳常德编,系张氏门人金·常德整理张氏之学,加工润色而成。全书分为七篇,前四篇论述汗、吐、下三法,后三篇论述风证、伤寒傅经及亢害承制的观点。本书集中表现了张子和底论病首重邪气,治病以《祛邪为先》,主张祛邪则无气自后的观点,汗、吐、下三法治疗急、难、重证,在攻下祛邪方面,形成了理、法、方、药完整、独特的体系,在我国医药学史上独具一格,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有较深远的影响。书末附有编校后记,对张子和医着、学术观点进行了缜密的分析和客观的评说,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因此,本书是研究张子和学术思想,研究金元时期学术争鸣特点的必读之书,也是研究祖国医药学的难得的参考书。
-
实用中成药手册詹正嵩主编内容提要本书收载1985年以来由国家卫生部按《新药审批办法》审批生产的中成药239种。按内、外、妇、儿、五官科疾病用药分类,介绍了每种药的组成、色泽与性状、药理、方解、功效、主治病症、剂型与规格、用法与用量、禁忌证、注意事项、贮藏保管、药物类别等。内容新颖、实用,反映了当前我国中成药新品种研制及临床应用的新进展。可供广大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生和医学院校师生参考应用;也是患者、家庭的实用医药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