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
-
诸病源候论养生方导引法研究丁光迪编著;毛俊同等协编本书对《病源》中156个病候的具体养生导引法进行研究,其中包括原文、校注、语译、按语4项,并对养生、导引、行气、按摩、存想等进行指导性论述。
-
新编中医临床手册周文泉等主编内容提要本书由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临床专家集体编写。全书分为8章,系统地介绍了中医诊断治疗内、外、妇、儿、耳鼻咽喉、眼、口腔、皮肤等各科疾病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同时还介绍了中药中毒与急救以及中医病案书写规范。内容全面,立论科学,简明实用,检索方便,是中医临床医师理想的工具书。
-
石筱山、石幼山治伤经验及验方选石印玉等编撰本书旨在较全面地反映石筱山、石幼山的学术成就和以两位先生为代表的石氏伤科概貌。我们把两位先生的论著、医话分五个专题汇集成医论撷灵。其中伤科发展史一节是筱山先生五十年代初期的研究结果,史实丰富,立论精确,开创伤科史研究的先河,在伤科文献研究方面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医案选释是本书的主要部分。伤科疾病的治疗与其他临床学科的有所不同,医案中难以说明具体的手法、固定等外治法,而两位先生的外治方法又很有特色,这些内容由跟随先生多年的石鉴玉、石凤霞医师具体介绍,反映在各类医案后的按语中。所介绍的医方为石氏常用方,着重在外用药和成药方面,内服汤方在医案中多有分析,不再赘述,故较简略。
-
针灸大成(明)杨继洲原著;孙外主点校《针灸大成》共十卷,摘录《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图注难经》等针灸典籍,辑录著名针灸歌赋和历代针灸经验效方等。
-
伤寒论与临证聂惠民主编;聂惠民[等]编本书以明·赵开美复刻宋本《伤寒论》为蓝本,选择了《伤寒论》388条,原文按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六经辨证理论体系进行编写。对每一条原文,都分词解、提要、讨论等项进行论述,重点放在讨论项中。
-
季节性疾病的食疗安浚等编著本书以常见和多发季节性病症为纲,精选食疗处方,较详细地介绍了处方的组成、制法、服法、疗效和适应证。该书还就食物与食物配合,食疗与药疗配合,忌宜,预防等提出了建议。本书可供季节性疾病患者、家属和医务工作者阅读。
-
中医外感病辨治柯雪帆等主编包括总论、症状、症候、疾病4部分,并附录历代外感病原著选辑及方剂汇编。
-
医法圆通(清)郑寿全著;于永敏,刘小平校注内容提要《医法圆通》为清代名医郑寿全所著。四卷。以讨论杂病和常见病症为题目,辨明内外虚实,经方时方之要,再结合时弊详加论说,颇切临床实用。此次校勘,是以同治甲戊(1874)年成都原刻初印本为底本,以光绪丁亥(1887)年五福堂刊本为校本精校而成。可供中医临床,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及广大的中医药爱好者参考。
-
民间点穴治病绝招王凡,杨光主编点穴本来是古代武术家所用的一种技击方法,这种技击点穴是运用特殊功法给对方以强大的冲击力,致使被点者气血不能正常进行,产生剧烈疼痛,丧失活动能力。为了解救点穴对人体所造成的损伤,武术家又根据中医学说创立了解穴疗伤的方法,故武术解穴疗伤的方法与中医骨伤科有密切的关系,并且相互影响。在解穴疗伤的过程中,人们发现点穴不仅能损伤人体,当改变点穴的力度和方式时,点穴亦能治疗疾病,在针灸按摩手法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点穴疗法。一般所述的“点穴疗法”,是指术者用手指在患者体表的穴位上施行点,压、揉、掐、叩等手法来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代表人物是陕西的马秀堂和山东的贾立惠等。由于术者所用的手指相当于针灸疗法的针具,故有人称点穴疗法为“指针疗法”,如黑龙江的赵振国著有《指针疗法》。由于点穴疗法与一部分按摩方法类似,故有人称“点穴按摩”。有的运用一定的工具来点穴。点穴与气功相结合,则产生了“气功点穴法”。点穴疗法与子午流注等中医时辰学说相结合,则又有子午流注点穴法。如果根据点穴疗法选择的作用部位不同,又可分为多种流派,一般点穴疗法选用十四经穴,但有“胸穴指压疗法”、“点压手穴治病法”、“臂穴按摩”等不同手法。有的作用部位是刺激线(见王肇普的《临床实用点穴疗法》),有的是某些特殊穴位(如《杵针治疗学》的常用特殊穴位)。由于点穴疗法从武术演变而来,故仍有许多点穴疗法与特定的武功密不可分,如少林点穴法、一指禅点穴法等。由此可见,点穴疗法在民间的长期运用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流派。因为点穴疗法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随时随处可用,故值得进一步推广。为此,我们广泛收集资料,撷精取华,以病为纲,分治疗方法、自我保健、临床报道等部分,各部均列方法数种,,以供大家选用。
-
阳痿效方三百首石志超编著中医对阳痿的论述虽然非常丰富,但多散佚于历代各类医籍中,检索不易,应用更难,且良莠杂陈,每令人取舍难决。况且中西医皆无阳痿专论之作问世,实为憾事。笔者潜心于此多年,集腋积沙,对阳痿的辨治用药略有心得。经多年广采博收,上自秦汉古典经方,下至近代科研成果,悉收备采,共参考300余部医籍及60余种学术期刊,并结合自己心得,归纳总结阳痿辨治10余类证候及治法,并以证带方,选古今验方300余首,分门别类,整理归纳,罗列于各证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