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
-
随息居饮食谱(清)王士雄全书共330条,记述日常食物369种,分为水饮、谷食、调和、蔬食、果食、毛羽、鳞介七类。每条或一种,或数种,或附以副品。每种食物,依次简述性味、有毒无毒、功能、制作方法、禁忌等,或附以主治,间以历代医家之说相印证。书中提倡节制饮食,强调食养的必要性,对某些食物加工和食治作用的叙述甚为详细。如兰熏(一名火腿)条下对火腿腌制方法记述甚详,称其功能“补脾开胃,滋肾生津,益气血,充精髓,治虚劳怔忡,止虚痢泄泻,健腰脚,愈漏疮”,洵为养老补虚之佳品;但又告诫凡外感未清,时病初愈,湿热内恋,积滞胀闷未消者,皆余邪未净,不宜服食。
-
肺结核病证中西医结合诊治精粹王涛 李志明 俞珊我们组织编纂了《肺结核病证中西医结合诊治精粹》。旨在系统地整理近代肺结核病证文献,挖掘中西医家诊治肺结核的理论与经验,剖析中医学、西医学治疗结核病各自优势及不足之处,系统地阐述中西医结合防治结核病的策略,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提供新的辨治思路与方法,为提高肺结核的诊疗水平,提供可借鉴的宝贵经验。全书分3篇:上篇为本书的第一、第二章,简要介绍现代医学及中医学对肺结核的认识,系统论述肺结核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策略;中篇为本书的第三章至第八章,分别从辨证论治、单味药、复方、针灸推拿、饮食调护、现代研究等方面详细介绍中医治疗肺结核的各种方法;下篇为本书的第九、第十章,介绍了近代医家治疗肺结核验案及经验集萃,其中既介绍了一般治法和著名老中医的经验,也介绍了不同医家对本病的独到认识,从而从不同角度深化和丰富了肺结核的诊治。肺结核的中医治疗多在西医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书中侧重论述中医治法,兼顾中西医结合研究,力求全面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水平。
-
国医大师葛琳仪论脾胃病张烁葛琳仪,女,国jia级名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国jia级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获guowu院特殊津贴。2017年6月29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葛琳仪 "国医大师"荣誉称号,享受省部级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待遇。本书主要介绍国医大师葛琳仪学术思想溯源、论治脾胃病的主要学术思想、衷中参西治疗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经验、诊治常见脾胃疾病验方及医案、从脾胃论治内伤杂病,以及葛琳仪脾肾观、膏方养生和国医大师工作室外延的内容。内容详实,深入浅出。图文并茂,书中插图均由作者手绘,贴合图书内容。
-
针灸甲乙经(晋) 皇甫谧编集《针灸甲乙经》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也是最早将针灸学理论与腧穴学相结合的一部著作。原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晋皇甫谧(215-282)编撰于魏甘露四年(259),共10卷。本书是将《素问》、《针经》(即《灵枢》古名)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分类合编而成。因此它较之的理论体系更为丰富。主要论述脏腑经络、脉诊理论、腧穴部位、针灸法及禁忌、病因病理及各类疾病的证候、针灸取穴等。是我国现存最早、内容较完整的一部针灸著作,也是研究《黄帝内经》古传本的重要文献。本次出版是以明刻医统正脉本为底本进行校勘。
-
王宗岳太极拳李国樑王宗岳,明朝万历人,内家拳名家,精通拳法、剑法、枪法,研究数十年,颇有心得。主要代表作有《阴符枪谱》《太极拳论》,其中《太极拳论》被视为太极拳经典理论。除了拳论,王宗岳还创编了一套太极拳法,这套拳一直以口传身授的方式在民间流传。本书主要介绍了王宗岳太极拳的习练方法。这套拳法共52个动作,整套动作古朴典雅,舒展流畅,动静相宜,以农耕文化、田野文化、地域文化为主要特色,体现了当地当时的民风民俗,极具技击、养生、观赏价值,可为其他太极拳爱好者参考借鉴。全彩印刷,配有二维码视频。
-
经方祖药通释吕志杰内容提要和特点:仲景书之经方是“众方之宗,群方之祖”,而方由药组成,中药学的典籍是《神农本草经》,《本经》是中药学之祖。研究经方必须研究《本经》。《经方祖药通释与应用》在潜心经典、博览群书的基础上,立足于两个基本点:一是理论研究,即致力于仲景书经方运用规律之研究与《本经》精华之提炼;二是临床应用,即在广收博采的基础上,精选古今名家之经方医案与应用祖药良方之经验。如此选题,意在纠正只是空谈理论与仅仅满足临床经验两种倾向。 本书是将对经方与祖药两大方面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根据侧重点的不同而分解为5个分册:一、经方祖药通释; 二、经方医案与药理研究; 三、祖药良方治验录; 四、经方用药拾遗19味治验录; 五、仲景方药临证思辨录。
-
芳香中药学王有江,李思婷.芳香中药学》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芳香健康产业分会基础理论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分会专家团队团结奋斗的结晶,是海内外各界人士多方协助、支持的结果。 本书在继承中医药传统的基础上,注重结合后疫情时代中医药面临的新课题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创新,提出了未来中医药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本书在选取芳香类中药时主要是从近年来出版的《中药学》《中药大辞典》《中国芳香植物资源》及论文中标明有挥发性成分的药材中选录。 全书分三大部分:绪论部分尽量高瞻远瞩、着眼全球、权威、超前;总论部分紧紧围绕“挥发油”与芳香药材种植、生产、加工、文化及畜禽健康进行论述,对于传统的成型科研成果介绍较少;各论部分在吸收传统中医药书写法前提下,破例在挥发性成分、得油率、现代科研主要成果及资源状况、开发前景方面侧重进行阐述。 本书在科学传播推广知识的同时,注重芳香健康产业发展,对中医药市场也有所介绍;与此同时,在关注人用芳香类中药时,也适当关注畜禽健康养殖问题,这是前所未有的探索。 书中各论按植物学分类方法进行分章,按药性进行分节,这是开创性举措。但是,这里的分类方法并不是科学意义上分类,而是为查找及写作时方便、顺畅。芳香类中药是一类气味芳香,性偏温燥,多入肺、脾两经。临床常用的有以下几类:一类是芳香化湿类药物,具有健脾化湿、芳香化浊功效;一类是芳香理气类药,具有芳香行气、解郁散结功效;还有芳香开窍类药物,具有芳香开窍、醒神宁心的功效。由此可见,芳香类中药可以归到很多治则治法中,相应的方剂也较多,是临床应用广泛的一类中药。目前有些国家开展芳香疗法,挥发油治疗更是将芳香药推广到养生保健。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芳香健康产业分会组织编著的《芳香中药学》,总结了芳香类中药的历史文献、临床应用和养生保健作用。是以中医药界专家学者为主的精英们共同奋斗的结晶,开拓了中医药研究的新方向,丰富了中医药研究内容,值得借鉴和学习。 实践证明,芳香中药文化已将中医治疗、治未病、养生等诸多方面融为一体。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命和生活质量,芳香中药文化在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方面将越来越被重视。芳香中药文化作为不可或缺的古典而时尚的文化,它将为各个行业“添香”“加油”,增加魅力,带动芳香中医药与相关产业的发展。 此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虽然有些内容尚有待严谨推敲和缺乏循证依据,但不失为芳香中药科普教育的一部教材,也是弘扬与传播中医药文化、芳香中药文化的载体,有利于芳香类中药的研究深入和普及推广,也望芳香类中药在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瘥后康复中发挥更大作用。
-
经方类解与医案心悟吕志杰笔者认为,学用经方之路的捷径是多看经方名家之医案,故在阅读大量古今名家医案的基础上,筛选其经方医案,再精选之,编撰成《经方医案与方药研究》。本书分为概论、各论及附录。概论为医案与经方两大方面的系统探讨。医案概论讲了医案的概念、医案的源流述要、医案的重要作用、医案的学习视点、医案的学习方法、医案的书写类例及医案的评注内容等七个方面。经方概论讲了用好经方的四重境界、经方永存的四大价值、运用经方面临的四个问题、经方与时方的定义与关系等四个方面。各论以经方医案为主体,具体内容分为原文温习、经方歌诀、医案精选、临证指要、实验研究五个部分。本书的编写,是笔者与同道、弟子们精诚合作的成果,以展示经方的魅力,激发读者们学经方、用经方,从而传承、弘扬之,由此守护人类健康。
-
《伤寒论》阴阳六病规律高建秋 编著"全书共分为三篇,上篇为总论部分,叙述了《伤寒论》的沿革、学术渊源及成就,重点阐述了《伤寒论》的涵义、三阴三阳六病的涵义及其传变规律与诊治方法等,还论述了阴阳六病辨证与八纲辨证、六经辨证以及卫气营血辨证的关系等。 中篇的各论部分,按分类编码的方式以三阴三阳六病及合并病为纲,以六病所表现的具体病证为目,将《伤寒论》112方所主治病证分别归类为三阴三阳六病或合并病,阐述其病因病理及证治规律,并选录《伤寒论》原文加以按语论证。 下篇为《伤寒论》的释义部分,以明赵开美复刻宋本为蓝本,以阴阳气血津液的病理变化阐释《伤寒论》398条原文所述病证之发生发展及诊治规律。"
-
岐黄国手叶心清王凡, 季杰编著此稿为原《北京针灸名家丛书》中新增加的一本,为叶心清先生之子叶成鸪的夫人韩碧英主任医师提供。本书分四章介绍叶心清教授的从医经历、针穴、中药研究以及临证医案。其中医家小传介绍叶心清教授的从医之路;谈针论穴介绍叶心清教授的金针术、针刺补泻法以及对特定穴的认识;方药研究主要介绍叶心清教授对中药功效主治的研究以及解放前后经常使用的一些验方、秘方;临症医案收集整理叶心清教授针灸和中药治疗的临床验案,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