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
-
中国针灸流派吴焕淦,等中医流派的产生和发展繁荣了学术,丰富了临床诊疗手段,针灸流派研究对于针灸学术的继承和创新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对当前针灸流派研究中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探讨了针灸流派形成、发展与文化的关系,梳理了推动针灸流派形成的相关素,总结针灸流派未来发展趋势、保持鲜活生命力的必要保障机制。同时,采用社会学方法与文献学方法结合,对全国19个不同地域的45家针灸流派展开深入研究与挖掘,对流派形成与发展、流派名家生平与学术活动及影响进行溯源,并对影响流派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因素如师承关系、传承情况、学术观点、临证医案等展开研究与比较,为研究和学习针灸流派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推动流派发展提供了丰富、翔实的资料。本书适用于针灸专业医教研工作者,中医院校研究生、本科生,以及爱好并研究针灸的非专业人士。
-
傅青主男女科全书[清]傅青主全书包括上、下两篇,分别对男科、女科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释。上篇为傅青主男科,分伤寒、火症、郁结、虚劳、痰嗽、喘证、吐血、呕吐、膨症、水症、湿症、泄泻、痢疾、大小便、厥症、癫狂、怔忡惊悸、腰腿肩背手足疼痛、心腹痛、麻木、胁痛、浊淋二十二门,涉及男科遗精、滑精、淋、浊、阳强、阳痿、肾子痛、偏坠8个病种。下篇为傅青主女科,共二卷,上卷分带下、血崩、鬼胎、调经、种子5门,计38篇,39证,载41方;下卷分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5门,计39篇,41证,载42方、2法。 另附有产后编二卷,载产后总论、产前后方症宜忌、产后诸症治法等,以及误破尿胞、淋、便数、泻、痢、呕逆、咳嗽、水肿、小腹痛、腰痛、阴痛、恶露、乳痈等证。此外,还附补集。本书内容精要,选方实用,流传极广,非常适合中医学临床医生、中医学学生及爱好者参考阅读。
-
凭脉辨证赵永烈本书选辑历代医家诊治头痛脉案,按常见的十四种脉象编排,并对脉象、鉴别要点、历代医家对脉主病的认识、形成机制、主病、相兼脉加以阐释,同时在医案后附作者按语。 书中所辑医案均为医家明确记载的左右手脉及寸关尺三部脉,以脉参证,辨证详明,论治精准,足以示范。通过对医家病案分析及对脉、证、法的阐释,可以了解临床上如何辨证、立法、选方、用药。 本书为作者多年学习体会和临证心悟,是一部切合实用的中医脉诊与头痛治疗著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供广大中医临床、教学、科研人员和中医爱好者参考。
-
杏林寻云曹云松古人云:“医之有案,犹狱之有案,据经合律,公断明决,使人无冤。”从汉代淳于意作《诊籍》始,历代中医都注重保存临床病案,记录宝贵的临床经验。一直以来,医案和医话都是我国传统医学千年传承和积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收录了作者进入临床工作以来的读书心得感悟和临证经验体会,为作者读书与临证相互印证结合之所得。全书按医话、医案分别整理编排,医话部分包括了作者的学医方法、临证感悟、辨证论治思路等内容,医案部分则选择了95例作者临证亲历的真实病案,有得有失,详录体会。临证时病证复杂多变,医者不仅要具备对常规疾病的鉴别及治疗能力,还应具备对特定病种疑难杂症的辨证处理思路。 本书语言平实,论述质朴,医案真实,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希望对中医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研习中医有所启发。
-
十四经络循行与临床主治病症潘隆森本书是一部全面、实用的针灸学“教科书”,由我国台湾省知名针灸学专家潘隆森医师编写,历经多次修订再版,目前已更新到全新第8版。书中内容以十四经络循行为基础,配合“经之所过,病之所治”的理论,描绘出古人对十四经络主治病症的看法与现代医师对十四经络主治病症的体会,再配合编者的教学心得,临床经验,用深入浅出的方式细致讲解了针灸知识,本书系统明晰,包含众多讲解图片,图文并茂地展示了穴位分布的位置及细节,是一部易于研习与施用的参考书。
-
古中医脉法精要陈余粮古中医脉法,不只包含脉象,其最精髓内容是心法。只有明白产生脉象的生理和病理机制,才能不囿于复杂的脉象;只有明白人体发生疾病的原理,才能通过脉诊结果准确辨证用药。作者将复杂的脉象分解成脉形、脉势、脉气、脉位等组成脉象的基本元素,由简渐繁地讲解脉法,并对同样疾病不同患者的脉象(上下、左右、浮沉、粗细、强弱等)进行比较,从中发现气机变化,进而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本书内容系统,逻辑清晰,实践性强,是一部适合广大中医药从业者和爱好者阅读参考的脉学著作。
-
中西医结合肺病学陆学超 胡海波 赵国静肺病学是专门研究人类呼吸系统疾病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一直以来都是内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专业性和系统性较强,在医学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目前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及医师使用的肺病学专著及工具用书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西医结合肺病学的发展。因此,为推动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建设和发展,编者将多年来在中西医结合领域里,对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的经验加以总结和升华,撰写了本书。本书是一本中西医并重,以突出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专业书籍。它既重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内涵,又能够反映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全书共分为4篇28章,沿中医和西医这两条主线,针对呼吸系统各种疾病的病因、症状体征、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做了详细的阐述,对每种疾病的中医药治疗从辨证、用药、选方,以及针灸、拔罐、穴位贴敷等方面做了认真的编选,对常见和重要的呼吸系统疾病中西医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及相关解读进行了归纳汇总,同时对呼吸系统疾病中西医诊治的新技术、新理论和新药物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附有临床典型病案,内容力求全面、精简、新颖、实用。本书可供中西医结合专业、肺病学专业的专科医师,尤其是主治医师、住院医师、研究生、进修生及有关科室的医护人员参考使用。
-
王付经方新思维王付本书是经方大家王付教授使用经方合方、“十八反”用方经验的专著,介绍了近200首经方在临床上的使用经验,其中方歌、功用、主治、解读、案例等突出新理念、新视野、新境界、新领域、新典范;“方药解读”突出王付教授在经方使用中的新思维,“案例导读”和“案例示范”则是经方合方、“十八反”用方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体现了王付教授娴熟的经方使用经验和高超的临床诊疗能力。本书是中医、中西医结合院校在校师生及临床医生学习、掌握、运用经方合方、“十八反”配伍用药辨治各科杂病的重要参考书。
-
严二陵医案集王晓素 陶明龙严二陵,现代上海名医,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从事中医内科临床60余年,在学术上自成一派,尤其擅治温病、肝病及妇科病,临证诊疗思想影响深远。本书收集整理20世纪50至70年代严二陵在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青海路名医特诊部)工作期间的临证医案70余例,包括温病、肝病、哮喘病、心病、妇科病及疑难杂病,意求将严二陵的临证思想梳理凝练,继承名医的临证精华与学术思想,为广大中医从业者提供临证参考。严二陵的医案形式接近于清代及民国医案,对于中医病种的认识比较传统。书中案例的诊断、机制分析等完全是中医概念,阅读感及临床实用性均佳。本书对传承、挖掘与整理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证经验与用药特色,均有重要的价值,可供临床医生、在校医学生等阅读。
-
名中医脑病经方薪传临证绝技雷威 郑嘉泉 谭晓文近来,仲景书院经方精英传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何庆勇教授,在全国各地开展“何庆勇经方经药”专题研修班、讲习班,这不但是祝之友老教授和我在仲景书院反复宣讲“经药概念”和“经药理论体系”的成果之一,更是“北京-河南-南阳”仲景书院的重大学术成果之一,因为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像何庆勇教授这样的仲景学术精英、“经方”、“经药”传人,竭力开展“经方”“经药”学术传承。再推中医药“经方热”“经药热”新高潮,再续中医药“经方热”“经药热”新辉煌!“精研经典弘扬国粹,创新汉方惠泽苍生。”这是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的题词,也是《当代名中医专科专病经方薪传临床绝技》丛书所有的编者们数十年如一日在学习与临床实践中遵守的准则。熟读中医药经典,夯实中医药基础理论,传承《神农本草经》华夏先民原创治病用药经验精华,探解《黄帝内经》中医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奥旨,规范在《伤寒杂病论》指导下经方理法方药的临床诊病疗病用药体系,重塑中医药独特的临床辨证思维和优势显著的特色疗法的魂灵,重构中医药“经方”“经药”理论体系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中的支撑与引领,回归中医药“经方”“经药”的学术化发展,规范化推广及其专病专科化应用,促进中医药“经方热”“经药热”回归主流中医医院的专病专科科室,成为中医药各专科最普遍的诊疗方式和首要选择,同时,提升中医药学术发展和规范化拓展与应用。而《当代名中医专科专病经方薪传临床绝技》丛书就是围绕各专科专病之优势病种,汇编总结临床卓有成就的各地著名中医专家、临床大家在临床中应用“经方”“经药”理论的实践经验和妙招绝技,旨在给年轻中医药学者提供学习“经方”“经药”的临床验案及理论精要,更重要的是通过各专病专科的“经方”“经药”的汇总,促进各专病专科临床中医师明了各自专病专科常用的“经方”“经药”,并从中汲取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从而在整体上提升中医药服务大众健康的能力和水平,使中医药“经方热”“经药热”走向学术化、规范化、专科化发展更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促进中医药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当代名中医专科专病经方薪传临床绝技》丛书共计30册,是在名誉主编国医大师唐祖宣教授的具体指导下,在各分册主编带领编委会的努力下,历经3年,大家一边干好本职工作,一边积极抗击疫情,挤用休息时间,编写稿子,十分辛苦,十分不易,在此给大家道一声“您辛苦啦!大家都是人民的健康卫士!大家都是优秀的抗疫英雄!促进中医药‘经方热’‘经药热’学术化、规范化、专科化发展,大家都是功臣!历史一定会铭记,中医药人不会忘记”。另外,还要感谢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对这套书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从选题策划论证,到书稿的编撰排版,无不映衬体现着出版社领导、编辑的辛苦劳动和付出!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