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
-
清代辨义本草二种周云逸①内容:本书所收清代《药品辨义》《药义明辨》两书,为辨义本草代表作,目前尚无校注本。《药品辨义》记载225则药物条目,《药义明辨》收录药物300种。两书均以探讨药物生效之理、临床用药之理为主,收药精而少,论说简而明,属临床实用简要药书。②权威性:郑金生先生拨冗作序,并给予学术指导。校注者将历史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引入本草文献研究,多有与中医文献学者不同的视野与见解,得到郑老的肯定和赞许。③思想性:辨义本草兴起于清代前期,以辨析药理为主要内容,以切于临床使用为宗旨,对前代本草既有继承亦有商榷,见解精到,其学术价值尚有待发掘。④学术性:校注者宗“辨章中医学术、考镜文献源流”之旨,对书中400余处引文逐一溯源并加以考证,因枝振叶,沿波讨源,以期还原文献本真。
-
肺病奇效秘验方宫健伟本书是常见病奇效秘验方系列丛书之一。全书以疾病为纲,以方剂为目,荟萃了多种常见肺部疾病的中医验方、效方。疾病概述介绍了各种肺部疾病的定义、典型表现及其在中医学的范畴。其内容来源于疾病的指南、行业标准、专家共识及著作等,如《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实用内科学》。对于部分疾病的定义和诊断标准存在差异的情况,在综合参考著作、指南、标准的基础上,由编者讨论而定。方剂部分列出了组成、加减、制法、用法、功效、主治、来源。方剂是在广泛收集公开发表的古今医书著作、期刊杂志、学位论文和临床指南等基础上,加以精选。
-
活幼心书曾世荣 著《活幼心书》为元代医家曾世荣编撰。刊于1294年。全书共3卷。卷上为决证诗赋75则,以歌诀形式简要介绍儿科诊法和小儿病证。卷中为明本论43则,论述儿科各种疾病的病因、病证和诊断治疗方法。卷下为信效方,载有治疗小儿疾病的各种方剂230首,其中有不少方剂为曾氏所独创。本书为中医儿科医、教、研人员所,也可供其他中医人员参考。 1.本书内容丰富,辨证详明,处方精审,又以歌诀列于卷首,利于初学者记诵,实为难得的儿科参考书。2.本次整理,以《中国医学大成》本为底本,以清嘉庆十六年刻本等为校本,经过精心校勘而成。
-
新编《金匮要略》三步释刘读文,徐江雁,周艳艳 主编《新编三步释》对《金匮要略》的 1~22 篇均按简释篇名、概述内容、辨析原文三个步骤进行诠释,其条目清晰、重点突出、切合临床,且易懂易学,使读者对原书 1~22 篇的内容都能达到清楚概念、理解原文、了解病因病机、掌握辨证论治的目的。
-
肝胆病奇效秘验方王科军本书是常见常见病奇效秘验方系列之一,约21万字。全书以疾病为纲,以方剂为目,荟萃了多种常见肝胆疾病的中医验方、效方。疾病概述介绍了肝胆疾病的定义、典型表现及其在中医学的范畴。其内容来源于疾病的指南、行业标准、专家共识及著作等,如《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实用内科学》等。对于部分疾病的定义和诊断标准存在差异的情况,在综合参考著作、指南、标准的基础上,由编者讨论而定。方剂部分列出了组成、加减、制法、用法、功效、主治、来源。方剂是在广泛收集公开发表的古今医书著作,期刊杂志,学位论文和临床指南等基础上,加以精选。
-
高血压奇效秘验方丁晓洁高血压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并且终身治疗,对于预防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肾脏疾病都有好处。本书对高血压的概念、诊断、病因、临床表现以及并发症的危害等方面作了简要介绍,并着重介绍了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常见并发症以及部分继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药疗法,精心收集内服、外用灵验效方1000余首,旨在普及高血压的中医药防治知识,提高广大患者的自诊自疗能力,提高健康保健意识。本书内容丰富,方法实用,效果确切,文字通顺,既适合广大患者阅读,也可为临床医生、社区保健人员、教学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
急救知识掌中宝丁邦晗,刘荃乐该书为广东省中医院组织编写,并由广东省政协提案通过,将《急救技能培训作为大中小学生的必修课》获得广东省教育厅的批准,作者自2011年以来,进行有记录的健康、急救科普宣传工作共达150余场,听众超过万人,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本书分为三部分,部分是常见急症家庭自救互救,第二部分是居家和旅行应急用品与药物;第三部分是传染病个人防护的知识要点。部分收录了生活中常见的29种急症,每个急症由概述、快速识别、应急处理、中医应急处理、注意事项5部分内容组成,将生涩的医学语言通俗化,让每位读者均能读懂。书中配有常见急救操作视频二维码,读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自行观看学习。本书可供在校学生、普通公众学习。
-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戴原礼 著本书系《秘传证治要诀》和《证治要诀类方》的合刊本,是据余时雨校本整理而成。全书共16卷,其中《要诀》12卷,分诸中门、诸伤门、诸气门、诸血门、诸痛门、诸嗽门、寒热门、大小腑门、虚损门、拾遗门、疮毒门、妇人门等12门,主要论述各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治法等;《类方》四卷,是根据《要诀》中的各门分类处方,按汤、饮、丸、散、膏、丹剂型排列,主要阐述了各科病证的方药。全书全面反映了戴原礼治疗杂病的丰富经验,其对疾病的辨治,议论清晰,方法简明,对现代中医临床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次整理重新编排目录,书前增加导读,书末附有方剂索引,很适合广大中医药人员和中医院校学生、自学中医者阅读。
-
中医计量诊断学周小青,刘旺华,晏峻峰章 概论一、计量诊断的内涵与外延二、计量诊断的源流三、计量诊断的意义第二章 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节 计量诊断技术基础研究一、获取信息的手段途径研究二、诊断信息的处理方法研究第二节 计量诊断临床应用研究一、诊法计量研究二、病证、症状体征宏观计量研究三、病证、症状体征微观定量研究第三章 与中医药其他学科的关系节 计量诊断与中医基础理论的关系一、计量诊断与病因病机二、计量诊断与治法第二节 计量诊断与方药的关系一、计量诊断与处方用药二、方药功效计量模式第三节 计量诊断与疗效评估的关系一、计量诊断与疗效评价二、计量诊断与疾病预后的关系第四节 计量诊断与信息工程技术的关系一、四诊信息量化与信息工程技术二、计量诊病辨证与信息工程技术第四章 基于证素的计量诊断节 病位证素的常见证候一、病位证素的概念二、病位证素的常见证候第二节 病性证素的常见证候一、病性证素的概念二、病性证素的常见证候第三节 证素的计量判别一、症状对证素诊断的贡献度二、诊断阈值的设定三、证素计量判别的临床运用第四节 证型计量诊断一、证素组成规范证名二、常见证型诊断标准第五章 症状的量级判别节 症状的规范一、症状规范存在的问题二、症状规范的必要性三、症状规范的内容四、症状规范的方法第二节 症状的计量方法一、症状诊断权值获取方法二、症状程度计量三、症状范围计量四、症状频率计量五、症状多少计量六、症状持续时间计量七、症状主次计量八、症状主次与程度联合计量……第六章 计量辩证方法与技术第七章 计量诊断专论附录
-
中医健康技术服务与管理许静,谢世平本书通过对中医发展史、中医健康观、中医健康技术、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中医健康干预技术与措施的梳理,以及与西医的对比分析,深化读者对中医优势与特色的理解;通过对河南省某市医疗保险对中医医疗机构及中医药的补偿情况分析及中西医补偿差异的对比,使读者对医保应当如何完善对中医药的扶持政策有更清晰的认识。本书既有助于社区群众开展自我预防保健活动,也可以帮助患者在就医时根据自身情况做出理智的选择,还可以帮助读者通过本书了解中西医学的不同及中西医健康技术的差异,对中医健康技术的优点和西医健康技术的局限性有更清晰的认识,并进一步思考如何完善相关政策、推动中医健康技术服务与管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