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
-
图话《大学》《中庸》龙若飞编著本系列是为中医人在中医四大经典之外精心整理的国学经典,希望能为读者成为优秀中医提供直接的传统文化熏陶和精神滋养。《大学》《中庸》作为儒家经典《礼记》中的著名篇章,对中国哲学及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大学》与《中庸》之经文,系采朱熹《章句》之分章,《大学》分为经一章、传十章;《中庸》则分为三十三章,章为经,其余各章为传。句读、分段则参考、综合各家。除个别难读字词注音外,无过多注解。
-
育婴集(清)田净意暂缺简介...
-
土家医药田华咏 张元忠 田兰本书为土家医药学专著,共由土家医药发展简史、土家医基础医学、土家医方剂学、土家医临床医学、土家药学等五章组成。全书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对基础理论、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组方配伍、病后保健,以及各科疾病、药物主治等均有论述,其中土家医医疗技术部分尤为特色鲜明,介绍了针挑、蛋滚、扑灰碗、烧灯火、打酒火、接骨、斗榫、小儿推抹、翻背掐筋、放痧、拔罐、放血等多种外治疗法。本书可作为研究民族医药的参考图书,对医疗从业者开展临床实践亦有一定借鉴意义。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 陈言著 ; 周坚, 黄风景,刘时觉校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系南宋名医陈无择的代表著作。全书凡18卷。卷之一至卷之二前半部分,论述脉诊、习医步骤及致病三因;卷之二后半部分至卷之七介绍以“外所因”为主的疾病;卷之八至卷之十四的前半部分介绍以“内所因”为主的疾病;卷之十四的后半部分至卷之十八,依次介绍了外科、五官科、妇科、儿科诸病证。全书首论脉诊、习医步骤及致病三因,次以三因为据载列临床各科病证的方药治疗,门类清晰,次序井然。本次整理以国家图书馆所藏元刻本为底本。
-
感应眼科录要药性校补(清) 文永周编 ; 聂天祥校补《感应眼科药性录要》系清人文永周氏所辑,为眼科古籍中论述眼科常用药物的专著。本次整理,除对道光十七年刻本进行校注外,还补述了书中所有药物的眼科临床应用,赋予了《感应眼科药性录要》新的内涵。本书适合于中医眼科、中西医结合眼科各级医生在工作中参考,也可作为高等医药院校中医专业学生学习《中医眼科学》的参考书,亦可供中医从业者、中药研究人员及中医爱好者参考学习。
-
柳氏医学流派刘玉贤编著胶东柳氏中医学流派是由柳吉忱、柳少逸、蔡锡英等及其门生几代人,经过近百年的辛勤耕耘,深究博采,传庚接续,不断总结完善发展起来的。以“三观”“四论”“一法则”为指导思想,以天人相应、崇尚经典、内外并治、针药兼施为学术特点,以取法乎上,筑基国学;由源及流,以道统术;天人相应,形与神俱;古今贯通,中西兼容;四诊合参,首重色脉;三“辨”合一,治病求本;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杂合以治,四“方”交融等八大亮色为流派特征,以其创建的中国象数医学体系、内伤性疾病病机四论体系、太极思维临床辨证论治体系、中医复健医学体系(医经派针术、医经派灸术、医经派推拿术、广意派小儿推拿术、脑瘫病中医治疗康复技术等)、柳氏方证立论法式临证体系五大创新性体系为学术架构,理论体系完善,知识结构全面,临证技术丰富,临床方法成熟的一个中医学学术派别。本书即是从医学流派发展和研究、柳氏医派的形成与传承轨迹、柳氏医派的学术思想、柳氏医派的学术特色、柳氏医派的流派特征、柳氏医派的创新学术体系、柳氏医派中医复建技术体系、柳氏医学流派文献传承、柳氏医派的传承方式创新、柳氏医派的社会影响等方面介绍了柳氏医派。
-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 程国彭潘桂娟主编;翟双庆、陈子杰、于宁编著程国彭,字钟龄,号恒阳子,又号普明子;生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卒年不详;新安歙县(今安徽歙县)人,清代著名医家。其因年少多病而发奋学医,在总结前人医理论述的基础上,结合个人临床经验,著成《医学心悟》(附《外科十法》)。书中系统而扼要地阐明寒、热、虚、实、表、里、阴、阳辨证,及汗、吐、下、和、温、清、消、补之“医门八法”;临床辨治注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且不拘古法,善于创制新方;对各科病证诊治的阐释,亦有独到之处。其医论贯彻古今,结合临床,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有独到见解,具有指导意义。本书内容包括程国彭的生平概述、著作简介、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后世影响等。
-
何世东学术精华与临床应用董明国,宁为民《何世东教授验案方临床应用》是一本关于中医临床应用的专业类图书。全书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医家小传、学术精华、临证经验和验案采菁。
-
物理化学习题集刘雄, 王颖莉主编本物理化学习题集是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前三版的《物理化学习题集》基础上作以修编,与“十四五”《物理化学》规划教材的章节保持一致。在本习题集中,除有教材中各章的基本公式、内容提要及思考题和习题的解答外,还有补充习题和综合试题。对教材中每章的思考题和习题有,并且对这些习题做了详细的解答过程,对补充习题,也做了解答。通过对综合试题的演算,学生可以全面衡量自己对物理化学课程的掌握程度。本书也是配合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物理化学》的学习指导用书,并内容上保持与中医药院校的教学大纲、教学要求相一致。
-
传统剂型的现代传承发展刘淑芝总主编、主编 ; 张瑞贤主编中医传统制剂方法于2006年被文化部批准纳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批名录,本书考证并梳理中医传统制剂方法中丸散膏丹汤的产生、发展、及现代研究,从历史和专业的角度,还原了丸、散、膏、丹、汤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在劳动人民防病治病的伟大实践中的发展沿革。对中医传统制剂方法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选择具有代表性品种和剂型,对其开展的中医传统制剂工艺原理的研究与评价、传统剂型传承的历史沿革、以及在原有工艺的基础上的技术进步与提高等相关文献资料进行调研、整理,形成文集。是中医药从业人员了解、查阅相关传统剂型的历史沿革以及现代研究的参考书。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