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
-
黄光英女科之补肾益气活血法精要黄光英本书是黄光英教授及团队40余年关于补肾益气活血治疗法则的凝练与拓展。补肾益气活血治疗法则的理论源于《内经》,并经后世医家不断继承与发展,目前该疗法在妇产科领域中的运用日臻完善。本书衷中参西,从补肾益气活血法则的源流,到现代医学生殖内分泌相关知识;从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到现代医学**研究及生化、声像微观指标;从临床疗效到作用机制;全面、系统地阐述补肾益气活血的理、法、方、药及其在妇产科常见疾病的临床应用。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务工作者可以从“补肾益气活血百法备焉,调经种子安胎一以贯之”的理念中,深刻领会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的特色,并指导临床实践,也可以从对该法的不断探索性研究中,得到启示,深化中医研究。
-
毕朝忠临床经验集夏殷,陈泉,王文娣毕朝忠是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其从医约六十载,孜孜求索,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以中医内科、儿科、皮肤科见长,在治疗肺系疾病、肾脏疾病、脾胃疾病、心脑疾病、皮肤疾病等方面颇有建树。本书是毕朝忠学术经验继承人对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的总结。为方便读者学习,编者还对毕老治疗部分病证的经验及选方用药特色做了较系统的介绍,精选了部分临床医案。
-
林佳明经方实践录林佳明,林利城 著本书运用质朴的语言,简单明了地介绍了作者在临床中的上百个典型经方运用案例,涉及肺系病证、脑系病证、心系病证、脾胃系病证、肾系病证、妇科病证、肢体经络病证、杂病等。每一个案例均包括患者基本情况、六经辨证、拟方、方药、按语等内容。其中按语部分是本书的亮点和精髓,是体现作者辨证思维过程的主要内容,也是对读者启发性的内容。
-
薛莎中医临证经验集凌家艳,李雪松薛莎教授是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其从医四十载,在疑难杂病的诊疗及脾胃病、代谢性疾病(痛风及骨质疏松症等)、铅中毒疾病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薛莎中医临证经验集》系统总结了薛莎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主要包括对常见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及常用治法和心得、常用方剂,个人临床验方和医案,同时还囊括了相关实验内容。《薛莎中医临证经验集》从理、法、方、药的不同角度,全面阐述薛莎教授的学术思想,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
施杞医文选集施杞施杞教授60年来遵循“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宗旨,在事业中坚持“以中国医药学理论体系及历代医家临证经验为继承主体,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融汇现代科学为两翼”的发展模式,奠定了中医骨内科学基础。
-
章氏骨伤疗法章鸣中医正骨疗法(章氏骨伤疗法)入选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第三批:序号445;项目编号Ⅸ-6)。确有必要对章氏骨伤疗法的理论精髓进行挖掘、研究、应用及发扬光大。本选集汇编了浙江省章友棣骨伤研究所从业人员近几年对章氏骨伤疗法的理论探讨及临床实践,对于非遗传承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中医临床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本选集内容层次清晰、浅入深出,全书可读性、实用性强,适合于广大基层卫技人员临床应用指导,也有助于章氏骨伤疗法的学者、实践者收藏参考。
-
古代妇科经典名方精粹毕丽娟本书所选名方均出自1911年以前出版的古代医籍,且目前仍广泛应用、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特色与优势的医方,亦是《古代经典名方目录(批)》中出自妇科专著或主治明确为治疗妇科疾病的经典名方,总计12首。内容包括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当归建中汤,宋代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温经汤、三痹汤,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保阴煎、固阴煎,清代傅山《傅青主女科》易黄汤、宣郁通经汤、完带汤、清经散、清肝止淋汤、两地汤,清代柴得华《妇科冰鉴》桃红四物汤。每首名方介绍从处方来源、历史沿革考证、临床应用研究、经典文献辑录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总结历代临床医家使用心得,整理现代学者对处方的研究应用情况等。本书的出版有利于促进古代经典名方的开发利用,为研究相关经典名方的复方制剂提供系统的文献研究资料,同时对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丰富临床思维,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
月经不调张建斌本丛书选择针灸临床常见病症和有较好临床实践证据的病症,针对近现代针灸临床实践经验系统性总结,既为针灸工作者提供当代临床实践的诊治策略和实践指引,同时又提供以针灸为代表的非药物诊疗和护理引导和指导。本书内容主要包括针灸临床对月经不调的认识、历代医家积累的诊治经验、主要针灸治疗方案和临床疗效规律、针灸治疗该病症的初步机制研究、针灸治疗该病的临床证据和策略以及日常生活指导和科普知识。本书适合针灸临床工作者及相关从业人员、中医科研及教学工作者、针灸专业在校学生等参阅。
-
李中梓研究文集张蕾 刘敏 高静东 欧阳八四 主编 徐俊华 葛惠男 总主编 欧阳八四 执行总主编李中梓,字士材,号念莪,又号尽凡居士(一作荩凡居士),明末清初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又有称云间、南汇人者)。李氏究心医学50年,治病无不中,常有奇效,当时医名甚盛,与刘道深、徐子瞻、沈元裕,民间称为上海四大医家。李氏治学主张博采众家之长而不偏不倚,临证诊治主张求其根本,注重先后二天,反对分论多歧。李氏在临证中善于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特别对真、假病象的鉴别有其丰富经验。本书辑录了当代学者关于吴门医派代表医家李中梓的研究文献,以生平著述辑要、医学思想研究、临床证治探讨、疾病诊治应用等为纲要,共收集相关研究文献67篇,评述李中梓生平及其遗存著作,阐述其“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后天根本论、“水火分则为二,实则为一”水火阴阳论、“元气转薄必然之理”古今元气不同论等学术思想,探讨其临床诊治及处方遣药特点,以冀全面反映当代学者对李中梓学术思想的研究全貌。本书可供中医临床工作者、中医文献研究人员、中医院校师生及中医爱好者参考阅读。
-
徐大椿研究文集凌菁 欧阳八四 钮飞峰 柳正清 主编 徐俊华 葛惠男 总主编 欧阳八四 执行总主编徐大椿,一名大业,字灵胎,以字闻名于世,晚号洄溪老人,清代吴江松陵人。徐氏博通医学,难易生死,无不立辨,怪症痼疾,皆获效验,远近求治者无虚日,曾两次被征召进京效力。本书辑录了当代学者关于吴门医派代表医家徐灵胎的研究文献,以生平著述辑要、医学思想研究、临床证治探讨、疾病诊治应用等为纲要,共收集相关研究文献68篇,评述徐灵胎生平及其遗存著作,阐述其以经释经、以经证经的注经释经方法,识病求因、治有主方主药的辨病施治思路,治病方法不应专主用汤药而应兼及针灸、砭石等的主张,主张祛邪为先,反对滥用补药的治疗原则,以及固护元气与祛邪除病并重的医学思想等等,探讨其临床诊治及处方遣药特点,以冀全面反映当代学者对徐灵胎学术思想的研究全貌。本书可供中医临床工作者、中医文献研究人员、中医院校师生及中医爱好者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