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
-
國醫典藏影印系列·注解傷寒論成无己 著《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经典著作,为中医相关人员所。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是流行广的版本,本次影印选用明代赵开美复刻宋本《伤寒论》(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作为底本,力图全真还原古本概貌(附必要的勘误),可作为学习、研读之权威性参考文献。《注解伤寒论》是金朝成无已对张仲景撰著《伤寒论》的注解,成书于1144年,是现存早的《伤寒论》全注本。全书共10卷。本书不仅是全注《伤寒论》的开端,而且作为《伤寒论》的主要传本,自其成书以来,一直是学习和研究《伤寒论》的重要参考书,对于原书的流传具有重要作用。该书作为成无已的代表作之一,称得上是理论结合临床的典范之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
实用中医适宜技术王绍霞, 陈武进主编主要内容该书主要内容除中医外治发展史、中医基础理论部分、临床常用辨证方法,重点对30余种常用的中医外治方法,从概念、分类、辩证、评估、适应症、禁忌症、作用、物品准备、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常用穴位、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十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该书还包括根据作者40年的临床经验,对常见病症,遵循君臣佐使的配穴原则的穴位配方;人体穴位折页图和消毒隔离技术规范相关部分。特色该书是一部临床实用、规范中医操作技术的中医专业高级科普图书,10余万字的内容让读者了解中医外治发展沿革和基本的中医理论,通过对辨证、作用、适应症、禁忌症等的论述,能够指导读者临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技术操作一读就明白,一学就会用,照做就规范,人体穴位折页更加方便读者查询经络与穴位。
-
房颤临证从新胡元会本书作者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依托几十年的房颤专病门诊工作和大规模的房颤病例数据库研究,对房颤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对证候、方药进行了筛选、分类、分层和反复验证,对房颤“因-机-证-法-方-药”的规律性做了系统性的梳理。全书主要内容分为上、下2篇。上篇主要论述房颤的病因、病机、致病规律、常用角药使用经验以及房颤十四方临床运用规律;下篇主要根据房颤原发病的不同,提出相应的证治方药,并附验案加以佐证,体现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专药专方和辨证论治相结合的思想;附录主要介绍了临床关注的房颤话题,包括中医药治疗房颤的优势、房颤预防和康复的中医指导、中药与抗栓药物联合使用注意事项,旨在推动中医药防治房颤的学术发展,为从事房颤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同行以及中医院校的学生提供参考。
-
解建国难顽重症思辨录解建国解建国,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首批“辽宁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 50 年。本书系统总结了解建国先生辨治疑难病的经验与体会,医案翔实,医论明晰,突出反映了建国临证顾护脾胃、攻邪不忘扶正、寒热并投、善用猛药毒药、用量精准的学术特色;并结合肺系、心系、肾系、脑系,妇科、儿科、男科、皮肤科、五官科、外科等系统顽难重症以及癌症、罕见怪症具体治疗病案,展示了解建国先生灵活的治疗手段和独特的处方用药经验,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儿童分册张世琨,李敏中医适宜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疗效确切应验的特点,因此目前国家倡导中医适宜技术在基层医疗保健机构大力推广。本书将小儿推拿、穴位敷贴、香佩疗法、药浴疗法、耳穴压豆疗法等五个适合应用于小儿的外治法,从作用机理、常用部位、药物选择、操作要点及其在各疾病治疗和保健中的具体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用词科学严谨,内容简明扼要,技术易于掌握,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适合在基层儿童医疗保健机构推广。
-
中医适宜技术调治慢性病周建平, 毛丹旦主编慢性病起病隐匿,病因复杂,常迁延不愈。现代医学并没有找到针对慢性病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慢性病依旧是目前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面对慢性病特有的复杂情况,中医擅长的“调态”治病具有明确优势。中医适宜技术是一类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的疾病防治技术,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点为“简、便、效、廉”。作为国家常见病多发病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建设单位的宁波市中医院,总结了中医适宜技术调治慢性病的经验,即为此书。本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15项临床上常用的中医适宜技术,第二部分介绍了这些适宜技术在37种常见慢性病中的应用。每一病种,分概述、病因病机、诊断、临床表现、辨证施术及临证备要六部分,详细介绍了中医适宜技术的辨证调治。
-
源远流长的中药文化北京御生堂中医药博物馆 组编;高栋 主编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天然的组成部分,本书分为植物类药材、动物与矿物类药材和常见治疗方法三个部分。内容既涵盖对于重要的中药药材的介绍,如人参、灵芝、金银花、三七、川贝母、艾草等植物类药材,雄黄、牛黄、鹿茸、水蛭等动物与矿物类药材,并配有图片;也包括对于常见的中医治疗手法的介绍,如针灸、拔罐、刮痧、推拿等,也有对应的图片以便读者阅读。书稿整体阅读起来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对于弘扬我国传统中医文化具有很好的作用。
-
姚廷芝传统中药鉴别经验辑要姚廷芝,姜承刚,周倩本书为92岁老药工姚廷芝先生的中药鉴别经验的总结,旨在提高中药从业人员中药鉴别、炮制、调剂等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中药质量,促进传统经验的传承和发展和创新。本书以介绍传统中药经验鉴别为主,包含真伪药材的鉴别要点、简单易行的鉴别方法以及对药材的产地、规格、质量优劣作了详细的论述,突出了作者多年的经验总结和体会。内容主要包含根与根茎类、果实种子类、全草类、花类、皮类、叶类、藤木类、树脂类、菌藻类、动物类、矿物类、加工类等。
-
随息居饮食谱(清)王士雄全书共330条,记述日常食物369种,分为水饮、谷食、调和、蔬食、果食、毛羽、鳞介七类。每条或一种,或数种,或附以副品。每种食物,依次简述性味、有毒无毒、功能、制作方法、禁忌等,或附以主治,间以历代医家之说相印证。书中提倡节制饮食,强调食养的必要性,对某些食物加工和食治作用的叙述甚为详细。如兰熏(一名火腿)条下对火腿腌制方法记述甚详,称其功能“补脾开胃,滋肾生津,益气血,充精髓,治虚劳怔忡,止虚痢泄泻,健腰脚,愈漏疮”,洵为养老补虚之佳品;但又告诫凡外感未清,时病初愈,湿热内恋,积滞胀闷未消者,皆余邪未净,不宜服食。
-
伤寒杂病论类证论治李建生,谢忠礼本书是以《伤寒论》《金匮要略》内容为基础按证候分类编写,共总结归纳了340余条证候,突显了仲景临床辨证施治中“证”的核心理论和地位,贯穿了理论、治法、方药及应用的临床过程,较符合目前中医临证思维模式及诊疗方式,便于指导仲景学术的临床应用。全书共14大证类,分十四章,包括表证类、胸膈证类、肺证类、大肠证类、心证类、脾证类、胃证类、肝证类、胆(少阳)证类、肾证类、膀胱证类、经脉证类、血证类及其他证类。每一证类下又分若干证候,具体证候条目下分主症、病机、治法、方药、应用、病案选录,相似证候及治疗列表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