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卫生学
-
可比较 可导示 可控制刁仁昌近年来,随着医改工作的持续深化,特别是2018年起国家和地方医保局陆续成立,DRG付费作为医保支付改革的重点、医院绩效评价的工具以及医生诊疗参照的标准,得到了快速推进和应用。2021年,南京市在总结各地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医药资源禀赋优势,经过三轮模拟测试,于2022年1月正式实施DRG付费改革。经过近一年的运行,全市医疗总费用、次均费用明显下降,医疗服务行为有效规范,医保基金监管更加完善。在南京市推进DRG改革实践中,特别注重通过大数据管理,建立可比较、可展示、可控制的监测体系,形成智能化、数字化的DRG运行绩效评价机制,为优化推进DRG改革提供经验借鉴和参考。本书以数字化监管为切入点,重点从政策设计、数据监测、动态展示、绩效评估、实际案例、政策优化方向等方面对实施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促进医疗机构客观开展诊疗效用评价,将发展重心落到提高诊疗服务效能上,为医保行政部门降低监管成本提供全新思路。
-
医学生沟通能力与人文素养培育实践张茜 韩静 沈秀琴 苑艺蕾 朱伟娟 主编本书以医学院学生的人文素养概念培养意义切入,指出了当下社会中医患沟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根源,并系统阐述了医患沟通的原理、技巧和实践方式,最后将医患沟通中的人文素质培养实践进行了展示。全书论述清晰,客观实用,为医学院学生进行医患沟通实践提供了参考,也对医患沟通理论进行了补充。全书共有三章,分别是医学人文素养概述、医患沟通学课程要点,医学生沟通能力与人文素养培育实践。内容主要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以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为抓手,结合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两方面共同培育具有仁心仁术的医学人才。书中还针对医学院学生沟通能力训练设计了人文阅读、鉴影、实操等多个活动和实践场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可作为医学院校人文素养培养的参考资料。
-
实用主义的思想源流与中医教育思想的发展赵丽就实用价值取向的东西方思想源流来说,中国历来有“学以致用”、“经世致用”的学术传统,并且直接对中医的发展产生影响;西方最具代表的就是美国的实用主义及其大师杜威。并且,东西方两种思想在“五四运动”前后产生了交集,对中医的发展也产生了冲击作用。本教材从分析评价杜威的价值哲学和我国的经世致用文化传统入手,探寻实用主义价值取向的东西方思想源流,揭示两种文化语境中价值观的通约性和区别,阐述其对中医教育思想发展的影响。
-
分级诊疗背景下县域医共体协同度及提升策略研究张萌对分级诊疗、县域医共体、协同度进行概念解析与比较,构建了县域医共体机构内、机构间和服务链协同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了县域医共体协同度评价的“三层一体”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界定和分类县域医共体协同发展利益相关者,分析核心利益相关者协同的利益诉求和满意度。分析了分级诊疗背景下县域医共体机构和人员关系特征。构建了县域医共体协同影响因素的个人-团队协同两阶段结构方程模型。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县域医共体协同度提升策略,为现有政策的改进和弥补政策的盲点提供改进建议。
-
互联互通促进智慧医院建设《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社本书为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通过单位的典型案例汇编,从互联互通与以质量为根本的智慧临床、互联互通与以需求为导向的智慧服务、互联互通与以精细为特征的智慧管理、互联互通与以精细为特征的智慧管理、互联互通与以价值为核心的数据治理、互联互通与以主动为方向的网络安全等五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医院信息互联互通的建设成效,梳理了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讨了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在促进智慧医院建设中的作用与成效,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典型经验。
-
健康4.0医院模式王景明健康4.0医院模式,推行的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把健康4.0医院作为健康服务的核心枢纽,通过使用订单式、流程式、维基式、沉浸式的全生命周期健康记录,实现“跨健康不同状态、跨生命不同时期、跨不同区域医疗机构”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建立健康服务供给侧、需求侧、监管侧健康服务利益共同体。强调医院的企业化、智慧化、规范化和院长管理职业化的重要性,有利于开展健康4.0医院转型过程的组织重构、部门岗位功能任务划分、管理流程和医学流程优化,制订医院各类组织及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建立以健康4.0医院为健康服务枢纽、个人健康为主线的区域健康服务体系,提高医院运行质量、效率效益,实现顾客、员工、社会监管部门和医院举办人四方满意的结果。
-
宁波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临床决策病例精解范伟女宁波市第二医院 (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 始建于1843年,途今已有180 年历史,其前身为华美医院,是中国最早的西医医院之一。宁波大学医学院是最早的神经病学硕士学位点,守波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建科 30 余年,是宁波市最早独立成科的神经内科之一,也是最早具有 GCP 资格的神经内科。我院神经内科有深厚的底蕴及较齐全的亚专业建设,是浙东地区专病中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中国帕金森联盟成员,同时也是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并于 2021 年被评为宁波市医学重点学科。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同时更是一门社会科学,因为医生工作的对象是患者。当医学生结束理论学习,离开学校以后,作为临床医生,其成长才刚刚开始,而成为优秀的临床医生,离不开一个个病例在其职业生涯中的指引和帮助。 作为人类医学较晚才得以深入研究的系统,神经系统以其这状体征之繁复、定位定性之复杂、所涉疾病之少见,一直是医学生和初涉临床工作的医生心中的难度高地。为此,字波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团队总结多年工作经验及心得,选取神经系统常见的、需要掌握的 45 种疾病,汇编成这本《宁波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临床决策病例精解》 本书以病例形式呈现,生动展示了不同疾病患者的来院表现,希望能给予读者更直接的指导。此外,本书还详述了每种疾病的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和治疗策略,并加入了相关问题和指导,可供读者在工作中参考。我院神经内科一直乘承着芍敬业业、积极进取的工作作风,在临床、科研、教学3个方面齐头并进。工作之余,神经内科同人不忘总结经验和分享体会,这是值得我们肯定 、鼓励和发扬的,感谢神经内科团队,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神经系统学习前路漫长,愿这本集我院神经内科全体医生经验及心血的病例精解,能够为更多刚路上医学之路的医学生和初级医生提供更全面的决策思路。
-
火灾统计的时空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徐波 王振波在火灾统计分析方法上,多采用传统的分类统计法,如分地区、分月季、分起火场所、分行业类别、分经济类型、分起火原因、分消防监督管理类别、分建筑类别等进行分类统计。此外,对每日火灾情况、火灾 24小时分布情况、人员死亡火灾分地区情况 /分月季情况均有统计,春节、国庆期间的火灾数据,相关部门也会统计发布。在此基础上,还会进行同比、环比等简单的对比分析。这些统计数据及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我国火灾的概况,能够得出火灾起数、火灾伤亡率、地区火灾情况、季节火灾情况等直观分析结果。“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说明干旱的季节易发火灾;闹市区与荒郊野外,相同过火面积的火灾,其火灾损失大小有显著差别。这些都说明火灾受社会、经济、环境、组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经济因素、气候因素对火灾数据影响很大。众所周知,经济因子、气候因子与地理空间具有紧密联系,火灾数据也应具有鲜明的空间特征。传统的火灾统计分析方法不能揭示火灾与经济因子、气候因子、空间分布之间的关系,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本书运用计量地理学和数学分析方法,通过建立火灾地理模型和火灾时空面板数据模型,定量分析火灾统计数据与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模拟中国火灾态势的时空演化过程,揭示经济发展、气候变化、地理分布对火灾态势变化的影响,从而为火灾统计与监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本书使用的计量地理学和数学分析方法有主成分分析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法、空间聚集分析法、时间序列趋势分析法、相关性分析法、分形理论研究法、 R/S分析法,以及基于时间序列数据模型和时空面板数据模型的 Granger因果检验法、向量自回归( VAR)模型、向量误差修正( VEC)模型、空间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协整理论、脉冲响应理论、方差分解法等方法,发现中国火灾存在地域分异及 Kuznets效应,提出了适宜中国的火灾区划,阐明了经济发展及气候变化对火灾态势变化的影响。本书既可供消防科研人员借鉴,也可供地理学、气候学、区域经济学、环境学等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参考。对于不具有计量地理学或数学分析方法知识背景的学者,结合本书所述内容,在短时间内对相关方法也可以有基本的了解。本书引用了很多学者的研究成果,笔者对这些学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
2023中国临床医学研究发展报告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随着医学研究的创新发展,人类对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的认识与理解不断深入,临床诊疗技术不断完善和升级,疾病防治模式正在向更高效、更精准、更智能的方向发展。临床医学研究作为衔接基础医学和转化应用的关键环节,对促进医学新发现、推动成果转化、验证医疗技术与医药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完善临床诊疗标准规范等提供了重要支撑。加强临床医学研究,对提升临床诊疗技术和疾病防治水平、支撑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系统反映中国临床医学研究的年度概况和主要成就,总结发展经验,分析、研判未来趋势,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自2018年起组织开展《中国临床医学研究发展报告》的编制工作。《2023中国临床医学研究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延续了之前的框架,以文字、数据、图表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了2022年度国内外临床医学研究的相关情况。《报告》共分四章,第一章梳理了国内外临床医学的研究论文、临床试验、机构建设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现状与趋势;第二章总结了2022年国内外临床医学研究政策与法规,主要对临床医学研究的组织实施,以及重大疾病、技术与产品相关政策文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第三章介绍了2022年中国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或对医学科技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代表性进展和成果;第四章浅析了2022年国际临床医学研究的年度热点,围绕“罕见病基因治疗技术及产品研发进展”进行论述。此外,《报告》还编录了与中国临床医学研究相关的一些文件和资料。由于数据库统计口径不同,本报告中的地区统计略有差异。基于Web of Science的Medline数据库、核心合集检索的论文,中国的论文仅包含中国内地(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的相关机构发表或参与发表的论文,仅署名为中国台湾相关机构的论文未在统计范围内。基于ClinicalTrials.gov数据库检索的临床试验数据,中国的临床研究仅包含发起者/合作者为中国内地(大陆)机构的研究,发起者/合作者仅为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机构的临床研究未在统计范围内。
-
2023中国医疗器械科技创新发展报告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生物医用材料是指对生物体具有诊断、治疗、修复、替代病变组织、重建器官功能的新型高技术材料,其研究和应用挽救了数以千万计危重患者的生命,在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维护全民健康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生物医用材料市场发展活跃,在医疗器械市场中规模占比大,正呈现出组织诱导性、智能化、纳米化等趋势。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革新成为推动医疗器械产业特别是无源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近年来,我国生物医用材料科技和产业快速发展,市场规模逐渐扩大,整体创新能力与科技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整体的技术发展方向与国际大趋势一致,一大批创新技术产品已成功应用到临床。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物医用材料在科技发展和产业链条等多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围绕科技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和生物领域高端智库双轮驱动,长期承担生物技术和医疗器械领域的科技计划管理,密切关注相关领域科技发展动态。为系统反映国内外生物医用材料科技和产业领域的发展概况和主要成果,总结发展经验、研判发展趋势,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组织开展《2023中国医疗器械科技创新发展报告——生物医用材料》(简称《报告》)的编制工作。《报告》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介绍了生物医用材料科技和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第二章至第九章分别对心血管生物医用材料、骨科生物医用材料、口腔生物医用材料、眼科生物医用材料、神经科修复生物医用材料、血液净化生物医用材料、创面修复生物医用材料和新一代生物医用材料的市场现状、重要技术、产品研究进展、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详细介绍。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数据库的统计口径不同,《报告》中的市场规模等数据存在一定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