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科学
-
追逐建筑刘元举《追逐建筑》上卷包括“中国建筑师”、“城市与建筑师”、“城市颜色”等近20篇有关中国建筑师和建筑的短文,下卷包括“翻开珍藏着的欧洲”、 “尊严组合的城市”、“走在古老的建筑中”等10余篇有关欧洲建筑的短文。
-
梅县三村陈志华、李秋香★本书浓郁的乡土风味,首先体现在独具匠心的装帧设计上。中国地域辽阔,北方气候干燥,南方则潮湿多雨,常见的胶订图书如果历经迁徙,容易因空气水分的变化导致松脱,不利久存。这本关注地域人情的书,居然连这方面问题都考虑周全了,特地在书脊上打了眼,读者可自行穿针引线,把它加固成一本线装书。这样处理开本较大又以图画居多的书,既科学,又别具韵味,值得藏书者把玩。此书是作为《中华遗产?乡土建筑》丛书一本,介绍的广东梅县南口镇侨乡村所辖的三个自然村,三村中建筑形制皆为“围龙屋”式,逐栋依山而建,疏朗有致,令人有如住进了大自然之中,兴起和谐、平安之感。龙屋是中国传统五大民居建筑之一。梅县三村处于客家文化的核心地区,留存有创建于清代中期以前的早期围龙屋;加上19世纪后期以来,华侨开发南洋后回乡所建的后期围龙屋,因此成为认识传统围龙屋,以及其改进、发展的代表村落。本书客家文化的特征 “村落建筑”典型形制以及各种 “图版”。梅县三村是广东省梅州市南口镇侨乡村所辖的三个自然村,包括寺前排村、高田村和塘肚村,有四百多户人家。三村中建筑形制皆为“围龙屋”式,逐栋依山而建,疏朗有致,令人有如住进了大自然之中,兴起和谐、平安之感。究竟这样的宅院,是如何产生的呢?客家围龙屋是中国传统五大民居建筑之一。梅县三村处于客家文化的核心地区,留存朽创建于清代中期以前的早期围龙屋。加上重9世纪后期以来,华侨开发南洋后回乡所建的后期围龙屋,因此成为认识传统围龙屋,以及其改进、发展的代表村落。本书第一篇“人文历史”,首先说明客家文化的特征:即长期迁移过程中产生聚族而居的血缘村落,以祖堂为中心,建构严谨的大型集体住宅。接着溯本探源,说明潘姓家族的发展过程和宗族组织,围龙屋形成的背景和原因。第二篇“村落建筑”,剖析其典型形制:即矩形四合院、后面的半圆形围屋,以及前面的禾坪、水塘,每一部分都含有风水意义和实用功能。接着比较早期。后期围龙屋的演进和变化,指出由大家族上百个小家庭共同居住的形态,转变成一个家庭。几代人居住的独立宅院,家族凝聚力减弱,小家庭的生活空间和功能更为舒适。另外还记录了围龙屋构造,施工的特点和技术。第三篇“图版”包括村落总图、居住建筑,教育建筑。商业建筑。拓片五项内容,完整呈现寺前排村,高田村和塘肚村所处的环境以及个别屋的不同特色,配合着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更能一窥堂奥。“人禀乾坤志四方,任君随处立常纲。年深异境犹吾境,身入他乡即故乡。”这首客家人传唱的民歌,道出了先人拓殖四方的艰毅不屈。梅县三村的围龙屋正是见证了“发迹海外,心系故乡”的精神。
-
丁村李秋香 著本书第一篇探讨丁村的人文历史。丁村地处晋南,中华民族的始祖炎黄二族以至尧舜禹古代帝王在此创建耕文明,古来即有“金襄陵、银太平”之誉,足见物产丰饶。明清时期藉汾河水运与驿道之便商业迅速发展,“一肩挑南北,一省富天下”,形成极有经济势力的晋商,其中“太平帮”有一支来自丁村的丁氏家族。丁氏在清初已成为村中第一大姓,经商致富后建筑高大森严的宅院,并重视教育与兴学,“勤稼穡,敦仁义”是传世家风。 第二篇剖析丁村的村落建筑。“四方村落丁字街”是它的空间格局,由东西主街与南北巷子将住宅区划分为北院、中院、南院和西北院四大部分。住宅形制以四合院为主,另有三合院和前后两进院,大门、二门是宅院的标示,厅房、厢房、倒座房各有作用,另有客房、书房、厨房、大车院和场院,生活功能全然皆备。 第三篇图版以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呈现宅院格局,另从木雕、石雕大样及拓片等,可见建筑装饰之美。拓片说明由前丁村博物馆馆长陶富海撰文,特别是在测绘及编辑、摄影方面协助良多。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丁村,仔细体会这个古老村落——由于本书 谅解。
-
幸福的建筑(英)阿兰·德波顿 著;冯涛 译《幸福的建筑》不是教科书式的西方建筑史,也不是一本建筑的鉴赏手册或装潢指南。这本德波顿积数年之功著成的最新作品从一个极其独特的角度,审视了一个我们看似熟悉、其实颇为陌生的主题:物质的建筑与我们的塝之间的关系。人为何需要建筑?为何某种美的建筑会令你愉悦?为何这种对于建筑美的认识又会改变?建筑与人的幸福之间到底有何关联?德波顿从哲学、美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些问题的解答,足以颠覆你日常的那些有关建筑的滥调,会促使你从根本上改变对建筑、进而对人生和幸福的既家态度与追求。
-
圆明园重建大争辩王道成对于重建圆明园,各界议论纷纷,反对者和支持者都有,当然也各有各的理由。比如反对者认为对国人而言,毁在英法联军铁蹄之下的圆明园,不仅是代表中国高超建筑工艺的经典皇家园林,更是国耻的象征。在一定程度上,复建并不能提升国人的自豪感;而支持者则认为,异地重建可以与北京圆明园颓败的旧址形成鲜明对比,对渐渐淡忘这段历史的青少年是最好的教育。本书是对是否重建圆明园争论的总结与归纳。
-
中国建筑艺术二十讲梁思成著梁思成曾经说过:“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奠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歌唱时间漫不可信的变迁。”建筑学家梁思成无疑也是一个诗人,正是他具备的对古建筑美感的欣赏和保护传统的苦心,才使他成为卓有成就的建筑大师,《中国建筑艺术二十讲》一书,精心选取梁思成关于中国古建筑的演讲和中国古建筑的个案研究,辅以三百余幅精彩的古建筑图片,生动地阐释了中国建筑艺术的方方面面。作者简介:梁思成(1901-1972)著名建筑家。1924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1924年获建筑硕士学位。同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学习,1928年回国,任东北大学建筑系系和任和教授。1931年任中国营造学社法式部主任,1932年任北京大学教授。讲授中国建筑史,1933年兼任清华大学教授,讲授建筑学。1947年获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49年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微的设计,1952年主持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等。主要著作有《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营造法式注释》、《中国雕塑史》等。
-
追寻失落的圆明园汪荣祖(Young-tsu Wong)著;钟志恒译翻阅一下中国历史上的帝王宫苑,很快就得出三个共同特点。第一,它们极其宏伟,被圈入皇家园林的都是最好的风景,有庞大的建筑群,以表现出让人敬畏的气派和天子的威严。冠冕堂皇是帝王宫苑最基本的艺术特征。第二,园林建筑追求奢华、雄伟和壮丽的外观,给人一种超华丽建筑的印象。第三,它们根据神话题材来设计,像蓬莱仙山上的琼楼玉宇,来表达长生不老世界里的愉悦和梦幻。圆明园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巅蜂之作,是中国历史上最雄伟的帝王宫苑。圆明园的兴衰,是大清帝国由台盛走向衰落的缩影。本书从三个方面对圆明园进行了研究。首先,重现了圆明园的布局,呈现圆明园建筑的外观和内涵,阐述圆明园在美学设计和布局上的意义。其次,考察了从雍正至咸丰五位清帝在圆明园的日常及政治活动,探讨了圆明园的组织和功能。最后,检讨圆明园的兴衰,详细讲述了圆明园被焚毁、劫掠以及逐渐破落、荒废的过程。本书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圆明园兴建、扩展、衰落的全过程,从中不但可以了解圆明园的历史,更可以一窥清朝的兴衰史。
-
弦外之音居阅时著建筑向来被视为“凝固的音乐”。音乐的弦外之音具有广阔的想像空间,它借助音符传递另—种意蕴。建筑园林的文化象征恰如音乐的弦外之音,向我们传递着建筑园林表面意思之外的另一种含义,在不解的人看来,那是晦涩而又神秘的,但在文化追问下,被破解的“神秘含义”原来是文化现象的本义。对建筑园林文化象征的探索,可使建筑园林艺术爱好者获得真实的文化体验和理解,更为建筑师提供工程设计的魔笔。文化象征可以使建筑园林变得意味深长。
-
麦地里的飞檐秦里著请看,请看,请看我,绿草如茵的头顶,有阳光掠过,还有龙鱼在上面发呆。请看我朱红色的窗棂,躲在大柳树下面,请看我的石阶,我的木桩,我的灰色老墙砖,请看我的山坡。还有四周空荡荡的田野,我是古老,是年轻,是千军万马的童子,是驼背的硬朗汉,花弥漫或者雨聚散,我是麦地里远远看见的那个飞檐……夫妻俩作为纯粹的游客,专爱去看各地保存下来的中国古代建筑。他们的整个旅行过程很像是在收集邮票,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逐渐收齐了现存的全部四座唐代建筑,全部四座五代建筑,全部八座辽代建筑,几十座宋金建筑,以及有代表性的一些元代建筑。在现在全国保存下来的一百四十多座元代以前的古建筑中,他们看到了其中的约七十座。这本书是三年多旅行的总结,也是另类旅游的锦囊。从游客的角度,用朴素的语言和稚嫩但自然的镜头,纪录下中国古建筑所具有的朴实深刻与顽强坚持。行前与事后的研究和考证,为这种记录增添了平实可爱的乐趣。散落在乡间的古老建筑,如同中国历史栩栩如生的碎片,它们所代表的古老而昂扬的生命力量,谓之《麦地里的飞檐》。
-
地基基础技术发展与应用滕延京 主编本书收录了近年来我国地基基础技术的论文103篇,基本反映了该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论文集内容包括理论研究、设计与理论、支护技术、处理及加固、施工技术与应用、信息动态、检测检验及其他八个部分,编辑委员会推荐其中20篇候选论文,参加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2002年至2004年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本书可供从事地基基础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及科研、教学人员参考。\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