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
指挥与通信系统黄莹 著本书是武警工程大学新“三项工程”学科理论丛书之一,力求客观地反映外军作战指挥与通信的相关情况。本书以外军指挥与通信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发展为背景,从全球视角和实战需要出发,在作战思想、体系建设、通信网络、武器装备和先进技术等方面较全面地展现了现代信息化作战中的指挥通信,可为推进我军指挥与通信系统建设和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本书既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军事通信学等相关课程的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作为军事任职教育及相关专业的培训教材。
-
移动通信系统李晓辉,刘晋东,吕思婷 编本书首先给出移动通信系统概述,接着对从3G到5G的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和规范展开深入的探讨,阐述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重点研究了LTE的技术规范及工作过程,并给出了LTE-A及第五代(5G)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思想和关键技术。 在原理介绍之后,本书简要介绍了软件无线电使用方法和适用于移动通信系统开发的软件无线电平台,给出了基于MATLAB,LabVIEW及其他开源方式的实现方法及操作演示等。 本书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NI公司和IECUBE合作完成,内容丰富新颖,叙述深入浅出。通过本书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移动通信基础原理和技术规范,更能够通过实例设计,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和使用移动通信技术。 本书适用于通信领域博硕士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的教学与科研用书,同时还可用做通信网络和无线通信等领域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
电子线路冯军,谢嘉奎 编顺应时代发展,本版修订为新形态教材。本书第四版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并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教委重点教材;第五版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曾立项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书由二极管、晶体三极管、场效应管、放大器基础、放大器中的负反馈、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电路共6章组成。本书在第五版基础上增加了场效应管的EKV MOS晶体管模型、采用基本原理的增益计算法,将附录的PSpice电路分析改为Multisim电路分析,为便于读者理解,增加了例题、应用实例,并在关键知识点附近添加了相应的微视频。本书是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线性电子线路”“低频电子线路”等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电子技术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5G大规模天线增强技术鲁照华 袁弋非 吴昊 高波 蒋创新5G大规模天线增强技术以5G Rel-16协议为基础,对多天线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详细地介绍了大规模多天线增强技术在5G Rel-16中的标准化方案,重点包括码本增强技术、波束管理增强技术、多TRP传输增强技术等,细致地分析了各个方案的提出背景、设计思路、仿真结果及标准制定过程背后的技术博弈,并对多天线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本书适合从事无线通信工作的科技人员、工科大学教师和研究生阅读、学习,也适合作为工程技术及科研教学人员的参考书。
-
电磁兼容原理 建模与设计吴琦 苏东林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utilizes dedicated theory and technologies to predict, assess and prevent potential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problems.After giving a brief overview of EMC and the related topics, this book explains basic EMC knowledge, including the properties of potential noise sources, distributed parameters, and modeling methods. Some prerequisites of EMC study, including the electromagnetic theory and signal analysis are also illustrated in a practical viewpoint. Then it discusses the coupling mechanisms, and introduces the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mitigation techniques, what left are application-oriented EMC testing and design topics. To better explain mysterious EMC phenomenon, this book was written with practical cases, and with a hierarchical methodology.It combines experiences and results from years of research by the authors and best practices of international colleagues, makes it an ideal textbook for graduate students, as well as a beneficial reference for researchers and engineers in the area of electronics, electrical engineering, etc.
-
自旋电子科学与技术赵巍胜 张博宇 彭守仲自旋电子学是凝聚态物理学、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固体电子学等多学科交叉的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已经成为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对电子自旋属性的控制以及电子自旋的诸多效应可以设计电子器件。例如,基于巨磁阻效应的自旋电子器件在硬盘上作为磁头的广泛使用,使硬盘容量在过去20年的增长超过10万倍,巨磁阻效应的发现者法国科 学家阿尔贝·费尔(Albert Fert)和德国科 学家彼得·格林贝格(Peter Grünberg)也因此于2007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本书基于自旋电子学领域近15年快速发展所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力求前瞻性和系统性,内容涵盖从物理机理到电子器件、从特种设备到加工工艺、从芯片设计到应用场景的相关知识。全书共14章,主要包括自旋电子的起源及发展历程、巨磁阻效应及器件、隧穿磁阻效应及器件、自旋转移矩效应及器件、自旋轨道矩效应及器件、自旋纳米振荡器、斯格明子、自旋芯片电路设计及仿真、自旋芯片特种设备及工艺、自旋芯片测试及表征技术、磁传感芯片及应用、大容量磁记录技术、磁随机存储芯片及应用和自旋计算器件与芯片。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自旋电子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自旋电子学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的重要参考资料。
-
我的中国芯会说话的芯片+会指路的北斗刘征宇 著《我的“中国芯”》是一套语言通俗易懂、漫画搞笑幽默,旨在向青少年讲述信息时代我国信息技术领域尖端科技发展与成果的原创科普图书。本套书采用高度拟人化的手法,以趣味漫谈的形式将一颗中国芯片化身为呆萌可爱的人物形象——“小芯”,并以其为主线贯穿于其他分册之中,借此来展现各领域科学技术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小读者对信息时代高精尖产业的发展有一个宏观、科学和系统的认识。此外,本套书中不涉及尖端技术等需要保密的内容。《会说话的芯片》以芯片为主题。书中,小主人公们不仅可以凭借小芯的超能力钻入芯片内部,探究芯片的构造,还通过一次暑假旅行,了解芯片之于小家和大家的意义;不仅能在阅兵典礼中看到中国芯片在“大国重器”里发光发热,还通过一次举国战疫,明白芯片之于现代医疗发展的重要性,不仅跟着小芯参观了芯片的制作过程、了解芯片制作原理,还见证了中国芯片的发展及崛起之路。《会指路的北斗》旨在向青少年普及以北斗卫星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内容浅显易懂,适合青少年阅读。故事中,一次围绕“海上丝绸之路与郑和下西洋”的课堂讨论和野外实践,引起了小主人公蛋蛋、南柯和阿呆探究导航定位系统的兴趣。在小芯超能力的帮助下,小主人公们上太空与导航卫星面对面、穿越时空见证人类发明导航定位系统的历史,还通过航天科普展和科学家进校园活动,了解老一辈科学家等航天人严谨求实的奋斗精神和北斗卫星之于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
智慧光网络 关键技术应用实践和未来演进范志文 吴军 马俊 朱冰 邱晨 等本书提出了智慧光网络的架构—三层三面四特征。本书共分为7章,包括智慧光网络、智慧光网络的连接层技术、智慧光网络的网络层技术、智慧光网络的计算技术、云网协同技术、智慧光网络的应用实践、智慧光网络面向未来的演进。本书适合运营商技术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作为ICT领域的科研人员,以及高校ICT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
图解入门 半导体制造工艺基础精讲佐藤淳一 著,王忆文,王姝娅 译本书以图解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半导体制造工艺的各个技术环节。全书共分为12章,包括半导体制造工艺全貌、前段制程概述、清洗和干燥湿法工艺、离子注入和热处理工艺、光刻工艺、刻蚀工艺、成膜工艺、平坦化 (CMP)工艺、CMOS工艺流程、后段制程工艺概述、后段制程的趋势、半导体工艺的新动向。本书适合与半导体业务相关的人士、准备涉足半导体领域的人士、感兴趣的职场人士、学生等参考。
-
5G核心网关键技术与网络云化部署杨炼 王悦 蒲浩杰 蒋明燕 等5G核心网关键技术与网络云化部署 对移动核心网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然后着重分析了服务化、NFV、MEC、网络切片等5G核心网的关键技术和组网技术。在核心网演进背景及关键技术介绍之后,本书着重阐述了5G核心网组网、核心网云化及设备选型配置方案,并在介绍5G整体网络安 全架构的基础上提出了5G核心网安 全解决思路。本书适合通信工程技术人员、通信企业的管理和运营人员、通信设备厂商和研究机构的人员阅读,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参考书,亦可作为通信技术培训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