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和衡之法:全国名中医凌湘力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集萃

和衡之法:全国名中医凌湘力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集萃

作者:肖政华,王和强,杨辉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12-01

ISBN:9787513282710

定价:¥66.00

内容简介
  凌湘力(1950—),女,教授、主任医师、硕导、博导、博士后导师,首届贵州省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凌湘力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全国第四、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首批中医师承博士后导师。凌老先后担任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贵州省中医药学会秘书长、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等社团职务。凌湘力教授痴爱中医事业,刻苦钻研经典,学习各家学术思想,传承湖湘名医欧阳锜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证思维方法,据经典之旨,博各家之长,师古而不泥古,勇于创新、严谨治学,经过40多年的临床积淀,形成了注重“和衡之法”的鲜明学术思想,临证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谨守病机主线,注重整体调节、重视培补后天,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擅长运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内科、妇科疑难杂病,尤其对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恶性肿瘤及其放化疗后副反应、月经不调、乳腺增生、 年期综合征、脑血管疾病、神经衰弱、老年病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凌老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具有重要的传承发展意义。为 好的传承凌老“和衡之法”学术思想,推动中医事业的发展,本书主要从医事传略、和衡之法学术思想解析、用药经验、方剂心得、临证心悟、医案举偶等六个方面阐述。 篇章主要介绍凌老成长经历,求学和思想形成过程。第二篇章主要解析和阐述“和衡之法”学术思想的理论渊源、师承流派、和衡之法学术思想内涵,临证运用;第三、第四篇章主要阐述凌老临床药用及常用方剂特点。第五篇章主要阐述部分凌老及部分门人弟子运用“和衡之法的临床体会;第六篇章通过收集整理凌老的部分临证医案,领悟凌老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守方与变方等思想的娴熟运用,感悟凌老临床“和衡之法”辨证思维及用方之匠心。
作者简介
  博士后,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副教授。长期从事中医杂病,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以及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研究。
目录
章 学术思想
节 “和衡之法”溯源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法”的思想
二、《黄帝内经》一中医“和法”思想的渊源
三、张仲景一一奠定“和法”理论与实践基础
四、宋金元时期医家逐渐重视“和法”的研究
五、明清医家使“和法”概念逐渐趋于泛化
六、当代对“和法”认识 趋多元化
七、凌湘力“和衡之法”的师承渊源
(一)欧阳履钦学术思想
(二)欧阳犄学术思想
第二节 “和衡之法”应用
一、“和衡之法”的内涵
二、“和衡之法”的临证特点
(一)“和衡之法”之脏腑调和
(二)“和衡之法”之气血调和
(三)“和衡之法”之阴阳调和
(四)“和衡之法”之寒热调和
(五)“和衡之法”之气机调和
(六)“和衡之法”之身心调和
三、“和衡之法”的运用方法
(一)四诊合参,全面收集信息
(二)立足和重视整体观,辨证论治
(三)审证求因,辨明主次,谨守病机,治病求本
(四)扶正固本,攻补兼施
(五)病证结合,衷中参西
四、“和衡之法”思想的科研成果
第二章 典籍心悟
节 《黄帝内经》心悟
一、“胃不和则卧不安”临证心悟
二、“乙癸同源”临证心悟
三、“金水同源”临证心悟
四、“火郁发之”临证心悟
五、“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临证心悟
六、“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乌议
第二节 《伤寒论》心悟
一、小柴胡汤证治浅议
二、腹痛的辨证论治
(一)六经条文梳理
(二)腹痛的病因病机探讨
(三)腹痛的治则治法
三、顾护脾胃的证治
(一)健运脾胃,调和营卫
(二)寒温并用,健脾祛邪
(三)祛邪护脾,免伤正气
(四)肝病实脾,助正达邪
……
第三章 用药解析
第四章 遣方心悟
第五章 临证心悟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