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教育哲学
作者:冯建军 著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7-01
ISBN:9787570333981
定价:¥78.00
第一章 主体教育概略
第一节 人的主体地位的发现与教育理论的发展
一、古希腊哲学中主客体认识的混沌状态及分化在意识上的最初萌芽
二、欧洲中世纪上帝的绝对主体性与人的主体性的丧失
三、近代哲学对人的探讨:自然主体与精神主体之争
四、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主体观
第二节 主体的历史生成与教育的三种形态
一、主体的历史生成
二、工具性教育
三、个人主体教育
四、类主体教育
第二章 主体性教育
第一节 走向主体性的教育哲学观
一、主体性教育:21世纪教育的新走向、新发展
二、从工具论到主体论:教育哲学观的变革
第二节 人的道德主体性与主体道德教育
一、人的道德主体性内涵及其表现
二、主体道德教育
三、主体道德教育的时代条件
第三节 公民主体性及其教育
一、公民的主体性
二、主体性公民品格
三、主体性公民品格培育
第三章 主体间性教育
第一节 主体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一、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困境
二、主体间性的内涵
三、主体间性的教育学意义
第二节 主体间性及其教育
一、个人主体性的“黄昏”与主体间性的出现
二、主体间性教育:当代教育变革的路向
第三节 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
一、现代教育中交往的缺失
二、走向交往式教育
第四节 公民主体间性品格及其培育
一、公民主体间性
二、主体间性公民品格
三、主体间性公民品格培育
第四章 他者性教育
第一节 同一性的困境与他者的差异性
一、同一性与他者的消失
二、他者:绝对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他者性教育:面对他者的回应
一、教育不是主体对客体的灌输
二、教育不是“输入与输出”的制造
三、教育不是主体间对称的交往活动
四、教育是对他者负责任的回应
第三节 他者性教育:与他者共存
一、教育的理性共同体与他者的消失
二、教育的他者性共生体:与他者共存
三、他者性教育的限度
第四节 他者性:超越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
一、从主体性到外在主体间性
二、从外在主体间性到内在主体间性
三、从主体间性到他者性
第五节 他者性视野中的公民品格及其培育
一、“为他者”的责任主体
二、他者性视野中的公民品格
三、他者性视野中的公民品格培育
第五章 公共性教育
第一节 共生主体的公共性教育
一、公共性:共生体的主体间性
二、他者性承认:走向共生主体的公共性
三、公共性中的主体间关系:共在、共生、共育
第二节 公共人及其培育:公共领域的视角
一、公共人:公共领域的行动主体
二、公共人:时代发展和当前中国社会的迫切需要
三、开启公共人的培育
第三节 道德教育如何引导公共品格建构
一、“孤立人”与公共冷漠
二、培育“公共人”: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
三、道德教育:引导公共品格的建构
第六章 类主体教育
第一节 类主体的凸现
一、群体主体—个人主体—类主体: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
二、类主体:时代的呼唤
第二节 类主体及其特征
一、何谓类主体
二、主体间性是类主体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个人主体教育的反思与类主体教育的建构
一、从个人主义到共同体主义:教育目的观的转变
二、从对象化活动到交往活动:教育实践观的转变
三、从片面到完整:教育内容和课程观的转换
第四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道德教育何为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内涵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人的发展的新要求
三、道德教育:唤醒人的“类伦理”觉悟
结语
主体教育研究四十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