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德国物法体系的历史形成与发展
作者:王伟伟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2-01
ISBN:9787301335536
定价:¥136.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德国物法体系的历史形成与发展》以德国物法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为主题,探讨有体物概念对物法体系的意义,物法具体制度与物债二分体系的关系,以及物法体系的发展问题。《德国物法体系的历史形成与发展》共分为九章,内容涉及法典与判例的关系、盖尤斯物法体系的解读、潘德克吞物法体系的形成、物的概念及物的重要成分规则、占有及有权占有理论、不动产占有与登记的关系、有权占有与债权物权化、物权行为理论及灵活化、一物二卖中在先买受人地位、客体归属的绝对性与相对性,以及权利客体化、物法与知识产权关系,新型无体财产归属等内容。基于对德国物法体系的思考,《德国物法体系的历史形成与发展》提出开放的物法体系并重塑其具体的制度构成。
作者简介
王伟伟 男,生于1979年6月,汉族,吉林梨树人。自2011年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先后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分别获得法学学士、民商法硕士、法学博士学位。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曾于2008年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到德国弗莱堡大学法学院公派访学。王伟伟是欧美同学会德奥分会会员、北京市律师协会会员,北京市法学会物权法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理事。研究和关注领域涉及民法总则、物权法、担保法、公司法、数字法学等。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北京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和重点项目各一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一项。曾作为主要成员参加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委托或直接承办的课题及政策咨询项目。
目录
简 目
引 言
第一章 成文法与判例法相互作用下的法典体系
第二章 第一节 历史法学派与罗马法的体系化
一、 罗马法的非体系性特征
二、 历史法学派与罗马法的体系化
三、 小结
第二节 德国民法典的发展与判例拘束力
一、 德国民法典的判例化发展
二、 与判例发展相协调的民法体系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有体物概念与德国物法体系的形成
第一节 盖尤斯《法学阶梯》中的物法体系
一、 《法学阶梯》“物”法体系的解读
二、 无体物概念的体系价值
第二节 潘德克吞法学与物法的独立体系
一、 潘德克吞法学中的有体物概念及物法独立体系
二、 日耳曼法与潘德克吞法学的“对立”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有体物概念的体系功能及教义学发展
第一节 有体物的概念与德国物法的独立性
一、 物的概念及其与客体的关系
二、 有体物概念对于物法和债法的意义
三、 小结
第二节 有体物概念的教义学规则及法律发展
一、 有体物作为物权客体的标准
二、 物的整体性与可分性的法律发展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有体物占有保护与物的法律归属
第一节 占有与物的法律归属
一、 占有保护与事实支配
二、 占有保护及其法律理由
三、 小结
第二节 无权占有保护与权利保护的优先性
一、 无权占有相对于非权利人保护的正当性
二、 无权占有相对于权利保护的无效性
三、 诉讼保全制度与恶意无权占有保护——权利抗辩排除合理性
四、 小结
第三节 有权占有保护与“债权物权化”
一、 “债权物权化”的实证规定
二、 “债权物权化”的理论解说
三、 占有与原因关系的分或合
四、 小结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第一买受人与物的法律归属
第一节 “向物权(ius ad rem)”与第一买受人法律地位
一、 罗马法的交付原则与“一物二卖”
二、 “向物权(ius ad rem)”及对第一买受人地位的影响
第二节 “一物二卖”与第一买受人保护
一、 物债二分下的第一买受人法律地位
二、 不动产有权占有、预告登记与第一买受人保护
第三节 不动产占有、不动产登记簿与交易安全保护
一、 土地登记簿制度的历史及不动产占有权利公示排除
二、 不动产交易安全与第一买受人的优先保护
三、 不动产权利占有公示与登记公示的冲突与共容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物的归属的绝对性与相对归属
第一节 物的绝对归属与相对归属
一、 物的绝对归属规则体系
二、 物法中的相对性归属
第二节 裁判理由与相对归属规则
一、 在先买卖合同与相对性的归属
二、 对价支付与物的相对归属
第七章 物权行为理论与客体的归属
第一节 物权行为理论的归属意义
一、 物债二分下的买卖合同及其履行
二、 物权行为的修正与变化可能性
第二节 物权变动中的意思自治
一、 作为处分行为的物权行为
二、 体系协调性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无体物与物法体系的扩展
第一节 权利客体化与物法体系扩展
一、 权利客体化及其体系意义
二、 客体化权利变动的物债分割
三、 小结
第二节 非权利类无体物与物法上的绝对归属
一、 集合物的物权客体地位
二、 有体物所有权与知识产权
第九章 新型无体财产的绝对归属
第一节 物权客体三分法及新型无体财产的体系定位
一、 无体物的可支配性
二、 主客体关系视角下的无体物归属
第二节 新型无体财产及其归属规则
一、 互联网域名
二、 网络虚拟财产
三、 数据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引 言
第一章 成文法与判例法相互作用下的法典体系
第二章 第一节 历史法学派与罗马法的体系化
一、 罗马法的非体系性特征
二、 历史法学派与罗马法的体系化
三、 小结
第二节 德国民法典的发展与判例拘束力
一、 德国民法典的判例化发展
二、 与判例发展相协调的民法体系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有体物概念与德国物法体系的形成
第一节 盖尤斯《法学阶梯》中的物法体系
一、 《法学阶梯》“物”法体系的解读
二、 无体物概念的体系价值
第二节 潘德克吞法学与物法的独立体系
一、 潘德克吞法学中的有体物概念及物法独立体系
二、 日耳曼法与潘德克吞法学的“对立”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有体物概念的体系功能及教义学发展
第一节 有体物的概念与德国物法的独立性
一、 物的概念及其与客体的关系
二、 有体物概念对于物法和债法的意义
三、 小结
第二节 有体物概念的教义学规则及法律发展
一、 有体物作为物权客体的标准
二、 物的整体性与可分性的法律发展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有体物占有保护与物的法律归属
第一节 占有与物的法律归属
一、 占有保护与事实支配
二、 占有保护及其法律理由
三、 小结
第二节 无权占有保护与权利保护的优先性
一、 无权占有相对于非权利人保护的正当性
二、 无权占有相对于权利保护的无效性
三、 诉讼保全制度与恶意无权占有保护——权利抗辩排除合理性
四、 小结
第三节 有权占有保护与“债权物权化”
一、 “债权物权化”的实证规定
二、 “债权物权化”的理论解说
三、 占有与原因关系的分或合
四、 小结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第一买受人与物的法律归属
第一节 “向物权(ius ad rem)”与第一买受人法律地位
一、 罗马法的交付原则与“一物二卖”
二、 “向物权(ius ad rem)”及对第一买受人地位的影响
第二节 “一物二卖”与第一买受人保护
一、 物债二分下的第一买受人法律地位
二、 不动产有权占有、预告登记与第一买受人保护
第三节 不动产占有、不动产登记簿与交易安全保护
一、 土地登记簿制度的历史及不动产占有权利公示排除
二、 不动产交易安全与第一买受人的优先保护
三、 不动产权利占有公示与登记公示的冲突与共容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物的归属的绝对性与相对归属
第一节 物的绝对归属与相对归属
一、 物的绝对归属规则体系
二、 物法中的相对性归属
第二节 裁判理由与相对归属规则
一、 在先买卖合同与相对性的归属
二、 对价支付与物的相对归属
第七章 物权行为理论与客体的归属
第一节 物权行为理论的归属意义
一、 物债二分下的买卖合同及其履行
二、 物权行为的修正与变化可能性
第二节 物权变动中的意思自治
一、 作为处分行为的物权行为
二、 体系协调性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无体物与物法体系的扩展
第一节 权利客体化与物法体系扩展
一、 权利客体化及其体系意义
二、 客体化权利变动的物债分割
三、 小结
第二节 非权利类无体物与物法上的绝对归属
一、 集合物的物权客体地位
二、 有体物所有权与知识产权
第九章 新型无体财产的绝对归属
第一节 物权客体三分法及新型无体财产的体系定位
一、 无体物的可支配性
二、 主客体关系视角下的无体物归属
第二节 新型无体财产及其归属规则
一、 互联网域名
二、 网络虚拟财产
三、 数据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