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医学微生物学

医学微生物学

作者:王桂琴,陈云霞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1-01

ISBN:9787521436709

定价:¥6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教材为“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第二轮教材”之一,系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总体原则、要求和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及课程特点编写而成。本教材内容与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职称考试相对接,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衔接,注重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教材内容涵盖医学微生物学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与医学有关的常见病原性细菌、病毒、真菌,分为绪言、细菌学(1~14章)、病毒学(15~24章)和真菌学(25~26章)。内容精练、实用性强、满足培养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的需要。本教材为书网融合教材。即纸质教材有机融合电子教材、教学配套资源(PPT、微课、视频、图片等)、题库系统、数字化教学服务(在线教学、在线作业、在线考试)。本教材可供全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等专业师生教学使用,也可作为临床医生及科研人员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暂缺《医学微生物学》作者简介
目录
绪言
节 微生物学概论
一、微生物的概念及特点
二、微生物的分类
三、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第二节 微生物学与医学微生物学
一、微生物学
二、医学微生物学
第三节 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一、微生物学的经验时期
二、微生物学的实验时期
三、现代微生物学时期
篇细菌学
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一、细菌的大小
二、细菌的形态
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
一、细菌的基本结构
二、细菌的特殊结构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节 细菌的理化性状
一、细菌的化学组成
二、细菌的物理性状
第二节 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一、细菌的营养类型
二、细菌的营养物质
三、影响细菌生长繁殖的因素
四、细菌的生长繁殖
第三节 细菌的新陈代谢
一、细菌的能量代谢
二、细菌的代谢产物
第四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一、培养基
二、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三、人工培养细菌的意义
第五节 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理化因素
一、消毒 的常用术语
二、物理消毒 法
三、化学消毒 法
四、消毒 的应用
五、影响消毒 效果的因素
第六节 生物安全
一、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
二、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分级
第七节 细菌的分类
一、细菌的分类原则与层次
二、细菌的命名法第三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节 细菌的遗传物质
一、细菌染色体
二、质粒
三、转座元件
第二节 噬菌体
一、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
二、噬菌体与宿主细菌的相互关系
三、噬菌体的应用
第三节 细菌基因突变
一、基因突变规律
二、突变型细菌
第四节 细菌基因的转移和重组
一、转导
二、接合
三、转化
四、溶原性转换
五、原生质体融合
第五节 细菌遗传变异在医学上的实际意义
一、细菌学诊断
二、细菌耐药监测与控制
三、流行病学方面的应用
四、检测致癌物质
五、基因工程方面的应用第四章 细菌的耐药性
节 药物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
一、 药物的种类
二、 药物的作用机制
第二节 细菌的耐药机制
一、细菌耐药的遗传机制
二、细菌耐药的生化机制
第三节细菌耐药性的防治原则第五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节 正常菌群与机会致病菌
一、正常菌群
二、机会致病菌
第二节 细菌的致病性
一、细菌的毒力
二、细菌侵入的数量
三、细菌侵入的门户
第三节 宿主的抗感染免疫
一、固有免疫
二、适应性免疫
三、抗细菌感染的免疫特点
第四节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一、感染源
二、感染的传播途径
三、感染的类型
第五节 医院感染
一、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及其特征
二、医院感染的类型
三、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控原则第六章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节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
一、临床标本的采集与运送原则
二、细菌学诊断
三、血清学诊断
第二节 细菌感染的防治原则
一、细菌感染的预防
二、细菌感染的治疗原则第七章 球菌
节 葡萄球菌属
一、金黄色葡萄球菌
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第二节 链球菌属
一、A群链球菌
二、肺炎链球菌
三、其他医学相关链球菌
第三节 奈瑟菌属
一、脑膜炎奈瑟菌
二、淋病奈瑟菌第八章 肠道杆菌
节 埃希菌属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二节 志贺菌属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三节 沙门菌属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四节 其他肠道杆菌
一、克雷伯菌属
二、变形杆菌属
三、肠杆菌属
四、沙雷菌属
五、枸橼酸杆菌属
六、摩根菌属第九章 螺形菌
节 弧菌属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二节 螺杆菌属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第三节 弯曲菌属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第十章 厌氧性细菌
节 厌氧芽孢梭菌属
一、破伤风梭菌
二、产气荚膜梭菌
三、肉毒梭菌
四、艰难梭菌
第二节 无芽孢厌氧菌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第十一章 分枝杆菌属
节 结核分枝杆菌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
三、免疫性与超敏反应
四、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