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探索(上、下册)
作者:曾华群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2-01
ISBN:9787301338117
定价:¥22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探索(上、下册)》分为上、下两册,是作者在海内外发表的国际经济法论文的自选集。三十余年来,作者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实际,较深入研究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的重要理论和实务问题,学术成果丰硕。第一至四编是论文集,分别探讨“国际经济法的‘中国特色话语’”“国际投资法的中国特色实践”“国际贸易法的中国特色实践”和“香港涉外经济法律实践”等四个领域十个专题。第五编题为“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科的创建”,选择具有代表性、参考性的信息资料,从学科建设实践、学会工作感悟和治学心得分享等方面反映本人参与创建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科的实践和体会。附编题为“惠风和畅 家国情感”,是作者感念父母亲人、分享成长经历和温馨情感的文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背景和时代特色。
作者简介
曾华群 ::::::: 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国际法高等研究院联席院长。兼任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会长、世界银行集团成员“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调解员、外交部国际法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等。著有《国际经济法导论》、《促进与保护我国海外投资的法制》、《WTO与中国外资法的发展》、China-ASEAN Relations: Economic and Legal Dimensions、《国际投资法学》、《香港经贸法》、《国际投资法概论》、《中外合资企业法律的理论与实务》、Balanc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 Innovative Path for BIT Practice、Initiative and Implications of Hong Kong’s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等。
目录
上 册
作者简介
自 序
第一编 国际经济法的“中国特色话语”
导 言
第一章 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论国际经济法学的发展
一、 西方国家国际经济法研究述略
二、 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的创立与发展
三、 关于国际经济法的分歧与共识
四、 国际经济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
五、 促进中国国际经济法学进一步发展
第二节 国际经济法涵义再探——由杨紫煊教授的“国际经济协调论”引发的思考
一、 关于国际经济法的定义
二、 关于国际经济法的主体
三、 关于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四、 关于国际经济法的渊源
第三节 论WTO体制与国际投资法的关系
一、 WTO体制与国际投资法在体制上的分立
二、 WTO体制与国际投资法在内容上的联系
三、 WTO体制连结国际投资及其规范的新动向
四、 结语
第四节 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的理念与追求——《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的学术创新与特色贡献
一、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论述国际经济法学的基本问题
二、 站在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立场,提出南北矛盾发展的“6C律”
三、 论证南北矛盾中形成的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
四、 知识报国,兼济天下,发出中国和南方学者的时代强音
第五节 论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
一、 “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正名
二、 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的指导思想
三、 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的立场意识
四、 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的基本原则
五、 结语
第二章 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外资征收及其补偿标准:历史的分野与现实的挑战
一、 国有化或征收的概念及其新发展
二、 征收的合法性问题及其新发展
三、 征收补偿标准之争及其新发展
四、 中国关于征收及其补偿标准的立场与实践
五、 结语
第二节 论“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的发展及其法理基础
一、 S&D条款的产生和发展述评
二、 公平互利原则是S&D条款的法理基础
三、 结语
第三节 略论国际经济法的合作发展原则
一、 南北问题与合作发展原则
二、 合作发展原则的涵义
三、 合作发展原则的法律效力
第四节 Balanc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 Innovative Path for BIT Practice(平衡、可持续发展与一体化:双边投资条约实践的创新之路)
Ⅰ. Imbalance or Unequality in Traditional BIT Practice
Ⅱ. The Evolution of Typical Imbalanced Clauses in BITs Under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Ⅲ. Seeking for Innovative Path of BIT Practice
附:南方中心(South Centre)前秘书长格索维奇(Branislav Gosovic)博士的评语
第二编 国际投资法的中国特色实践
导 言
第三章 中外合营企业法律实务
第一节 跨国公司参与合资企业的股权策略浅析
第二节 中外合营企业管理权分享探讨
一、 董事名额分配问题
二、 董事会议事规则的适用问题
三、 总经理副总经理的委任问题
第三节 合营公司的管理结构:中、美、日有关法律的比较
一、 绪论
二、 合营公司的权力机构
三、 合营公司的议事规则
四、 合营公司的行政首长
五、 结语
第四节 合资企业的事实控制问题
一、 人员配备策略产生的事实上控制问题
二、 技术优势形成的事实上控制问题
三、 销售优势形成的事实上控制问题
第五节 中外合资企业的技术转让条款探讨
一、 技术的定义与标准
二、 回授条款
三、 保密条款
四、 商标条款
五、 出口限制条款
六、 期限与终止条款
第六节 中外合营者之间争端的解决方式评析
第四章 外商投资法的新发展
第一节 Towards Common Approach of Market Economies: Recent Developments of Chinese Foreign Investment Laws(中国外资法:迈向市场经济的新发展)
Ⅰ Introduction
Ⅱ. Expanding FDI Admissions
Ⅲ. Taking Multiple FDI Vehicles
Ⅳ. Granting National Treatment
Ⅴ. Pursuing Transparency
Ⅵ. Significance of the Recent Developments of CFILs
第二节 我国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原则的法律实践
第五章 国际投资条约变革的中国主张
第一节 多边投资协定谈判前瞻
一、 MAI“适当谈判场所”的选择问题
二、 MAI谈判纳入WTO体制的法律依据问题
三、 MAI谈判取得成效的基本要素
四、 结语
第二节 变革期双边投资条约实践述评
一、 变革期BITs实践的主要特征
二、 变革期BITs主要条款的发展
三、 变革期BITs实践引发的思考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投资政策框架”与我国的对策
一、 “可持续发展的投资政策框架”的产生背景
二、 “可持续发展的投资政策框架”的主要创新
三、 我国的立场与对策
第四节 论双边投资条约范本的演进与中国的对策
一、 BIT实践及其范本的缘起与特征
二、 BIT范本的类型及其发展趋向
三、 我国新BIT范本的目标和模式选择
四、 结语
第五节 共同发展: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投资条约实践的创新
一、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法制背景
二、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BIT实践目标的创新
三、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BIT实践模式的创新
四、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BIT实践内容的创新
五、 结语
下 册
第三编 国际贸易法的中国特色实践
导 言
第六章 WTO体制的“一国四席”
第一节 略论WTO体制的“一国四席”
一、 “一国四席”的法律依据及其形成
二、 “一国四席”的平等成员关系及其特殊性
三、 “一国四席”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One China Four WTO Memberships”: Legal Grounds, Relations
and Significance(一个中国,四个WTO席位:法律依据,相互关系与重要意义)
Ⅰ. Legal Grounds and Formation of “One China Four WTO Memberships”
Ⅱ. Relations among the Four WTO Members
Ⅲ. Significance of “One China Four WTO Memberships”
第七章 国内区域贸易协定
第一节 两岸四地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法律思考
一、 “一国四席”:两岸四地的新定位
二、 自由贸易区:两岸四地更紧密经贸关系的法律模式
三、 两岸四地自由贸易区临时协定的法律特征
第二节 论内地与香港CEPA之性质
一、 CEPA的主体
二、 CEPA的调整对象
三、 CEPA的法律基础
四、 结语
第三节 ECFA:“两岸特色”的区域贸易协定实践
一、 中国RTA实践的特殊形式
二、 ECFA的主要特征
三、 ECFA的法律意义
第四节 Characteristics and Implications of ECFA(ECFA的特征与意涵)
Ⅰ. Introduction
Ⅱ. Name and Mode
Ⅲ. Basic Principles
Ⅳ.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Ⅴ. International Implications
第八章 中外经贸法治的发展
第一节 欧共体明示与隐含缔约权力浅析
一、 明示缔约权力原则与隐含缔约权力原则
二、 欧洲法院有关明示缔约权力的意见
三、 欧洲法院有关隐含缔约权力的判例
四、 结语
第二节 调整中欧经济关系的双边法律框架初探
一、 中欧经济关系及有关法律安排的发展
二、 影响中欧经济关系及有关法律安排的主要政治问题
三、 关于构建中欧双边经济法律新框架的思考
第三节 Promoting a New Bilateral Legal Framework for China-EU
Economic Relations(构建调整中国—欧盟经济关系的双边法律新框架)
Ⅰ. Survey of the Developments of China-Europe Economic Relations and the Relevant Legal Arrangements
Ⅱ. Major Political Issues Affecting China-EU Economic Relations and the Legal Arrangements Concerned
Ⅲ. Basic Legal Considerations in Signing China-EC Economic Treaties
Ⅳ. Conclusions
第四节 WTO规则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
一、 FACEC缔约方的法律特征
二、 FACEC缔约方的WTO责任
三、 FACEC与WTO规则的联系
四、 结语
第五节 WTO Rul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TA Agreement between China and ASEAN(WTO规则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
Ⅰ. Parties to FACEC: Facts and Differences
Ⅱ. WTO Responsibilities of Parties to FACEC
Ⅲ. WTO Rules in FACEC: Within Coverage or Beyond
Ⅳ. Conclusions
第四编 香港涉外经济法律实践
导 言
第九章 香港涉外经济法律实践的发展
第一节 香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刍议——对外事务实践的视角
一、 香港自治权的发展
二、 香港基于高度自治权的对外事务实践
三、 香港特区高度自治权的基本特征
四、 结语
第二节 Unprecedented International Statu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spects of the HKSARs External Autonomy(史无前例的国际地位:香港特别行政区对外自治权的理论与实践)
Ⅰ. Concept of the HKSARs External Autonomy
Ⅱ. Practice of Hong Kongs External Autonomy
Ⅲ.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KSARs External Autonomy
Ⅳ. Conclusions
第十章 香港双边投资条约实践
第一节 论香港双边投资条约实践
一、 香港双边投资条约实践的沿革
二、 香港双边投资条约的主要条款
三、 香港签订双边投资条约的法律依据问题
四、 香港双边投资条约衍生的条约适用问题
五、 结语
第二节 Initiative and Implications of Hong Kong’s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香港双边投资条约的创新与意涵)
Ⅰ. Introduction
Ⅱ. Authorization
Ⅲ. Scope of Application
Ⅳ. Investment Treatment
Ⅴ. Deprivation and Compensations
Ⅵ. Dispute Settlement
Ⅶ. Significance of HKs BIT Practice
第三节 香港双边投资条约实践的适用问题评析
一、 香港BITs有关适用范围的特殊规定
二、 香港BIT实践衍生的“特殊条约适用”问题
三、 中国系列BITs与中国香港系列BITs的关系及其适用原则
四、 结语
第五编 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科的创建
导 言
第十一章 学科建设实践
第一节 厦门大学国际法学科的发展
一、 历史发展
二、 学科建设
三、 人才培养
四、 科学研究
五、 学术交流
六、 社会服务
七、 学科特色
第二节 国际经济法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改革与实践
一、 开放性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二、 互动式的研究生教学方式
三、 创新性、自主性的研究生科研活动
四、 富于进取性的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
五、 系列化、立体化的研究生教材建设
第三节 国际法学科“国际化”教学模式的创建与发展(2002—2013)
一、 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努力是创建和发展“国际化”教学模式的基础
二、 全外语和双语教学系列课程是“国际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支柱
三、 厦门国际法高等研究院是“国际化”教学模式的重要平台
四、 学生国际学术交流是“国际化”教学模式的重要形式及检验
五、 创建“国际化”教学模式的初步体会
附:第一次搏击
第十二章 学会工作感悟
第一节 学术办会 知识报国——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成立30周年述略
一、 庐山论道 共襄创会盛举
二、 神州万里 构建学术平台
三、 自强不息 传承优良传统
第二节 姚梅镇老师三会之缘
第三节 《中国特色话语: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发布会感言
第四节 学会平台致辞
一、 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2018年年会致辞
二、 第十二届国际投资法专题研讨会致辞
三、 第三届WTO法专题研讨会致辞
四、 Speech at the 5th Session of KoreaChina Symposium(第五届中韩学术研讨会致辞)
五、 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致辞
第五节 《国际经济法学刊》再出发
一、 《国际经济法学刊》创刊词
二、 不忘初心,自信自强“再出发”
第六节 关于“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的使命担当和创新发展”的
共识
一、 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的历史使命
二、 中国国际经济法学者的学术使命
三、 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的服务使命
第十三章 治学心得分享
第一节 学术成果推介
一、 “厦门大学国际经济法文库”序言
二、 “厦门大学国际法名著译丛”总序
三、 《国际经济新秩序与国际经济法的新发展》前言
四、 《WTO与中国:法治的发展与互动——中国加入WTO十周年纪念文集》序言一
五、 当前国际投资政策趋向与我国的应有作为
第二节 创新平台感言
一、 “厦门国际法高等研究院”的使命
二、 “厦门大学陈安国际法学发展基金会”的初心
三、 勇于担当网络空间国际法研究的新使命
四、 适时推进“当代中国与国际经济法”英文系列专著项目
附编 惠风和畅 家国情感
导 言
第十四章 家事依依 感念感恩
第一节 父亲的传奇
第二节 母爱长青——感念母亲陈秀叶
一、 大爱无疆
二、 敬业奉献
三、 坚忍不拔
四、 教子有方
第三节 百年追梦录
一、 心驰神往
二、 梦想成真
三、 自强不息
四、 感恩奉献
第十五章 征途漫漫 且行且享
第一节 “初一”少年不知愁
第二节 在上杭的青春岁月
一、 溪口务农
二、 泮境做工
三、 山火考验
四、 泉酒绵延
第三节 农工学者本色
第四节 人大代表履职事例
一、 关于厦门大学与厦门市共建“厦门国际法高等研究院” 的建议
二、 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建议
三、 关于维护鼓浪屿人文社会环境的建议和议案
第五节 漫漫法学之旅
一、 初入“法门”
二、 潜心教研
三、 奉献学科
四、 服务社会
五、 走向国际
附 录
附录一 指导的研究生名单和论文题目
附录二 主要研究项目
附录三 主要研究成果
附录四 主要学术交流活动
附录五 主要获奖成果和学术荣誉
作者简介
自 序
第一编 国际经济法的“中国特色话语”
导 言
第一章 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论国际经济法学的发展
一、 西方国家国际经济法研究述略
二、 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的创立与发展
三、 关于国际经济法的分歧与共识
四、 国际经济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
五、 促进中国国际经济法学进一步发展
第二节 国际经济法涵义再探——由杨紫煊教授的“国际经济协调论”引发的思考
一、 关于国际经济法的定义
二、 关于国际经济法的主体
三、 关于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四、 关于国际经济法的渊源
第三节 论WTO体制与国际投资法的关系
一、 WTO体制与国际投资法在体制上的分立
二、 WTO体制与国际投资法在内容上的联系
三、 WTO体制连结国际投资及其规范的新动向
四、 结语
第四节 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的理念与追求——《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的学术创新与特色贡献
一、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论述国际经济法学的基本问题
二、 站在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立场,提出南北矛盾发展的“6C律”
三、 论证南北矛盾中形成的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
四、 知识报国,兼济天下,发出中国和南方学者的时代强音
第五节 论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
一、 “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正名
二、 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的指导思想
三、 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的立场意识
四、 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的基本原则
五、 结语
第二章 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外资征收及其补偿标准:历史的分野与现实的挑战
一、 国有化或征收的概念及其新发展
二、 征收的合法性问题及其新发展
三、 征收补偿标准之争及其新发展
四、 中国关于征收及其补偿标准的立场与实践
五、 结语
第二节 论“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的发展及其法理基础
一、 S&D条款的产生和发展述评
二、 公平互利原则是S&D条款的法理基础
三、 结语
第三节 略论国际经济法的合作发展原则
一、 南北问题与合作发展原则
二、 合作发展原则的涵义
三、 合作发展原则的法律效力
第四节 Balanc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 Innovative Path for BIT Practice(平衡、可持续发展与一体化:双边投资条约实践的创新之路)
Ⅰ. Imbalance or Unequality in Traditional BIT Practice
Ⅱ. The Evolution of Typical Imbalanced Clauses in BITs Under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Ⅲ. Seeking for Innovative Path of BIT Practice
附:南方中心(South Centre)前秘书长格索维奇(Branislav Gosovic)博士的评语
第二编 国际投资法的中国特色实践
导 言
第三章 中外合营企业法律实务
第一节 跨国公司参与合资企业的股权策略浅析
第二节 中外合营企业管理权分享探讨
一、 董事名额分配问题
二、 董事会议事规则的适用问题
三、 总经理副总经理的委任问题
第三节 合营公司的管理结构:中、美、日有关法律的比较
一、 绪论
二、 合营公司的权力机构
三、 合营公司的议事规则
四、 合营公司的行政首长
五、 结语
第四节 合资企业的事实控制问题
一、 人员配备策略产生的事实上控制问题
二、 技术优势形成的事实上控制问题
三、 销售优势形成的事实上控制问题
第五节 中外合资企业的技术转让条款探讨
一、 技术的定义与标准
二、 回授条款
三、 保密条款
四、 商标条款
五、 出口限制条款
六、 期限与终止条款
第六节 中外合营者之间争端的解决方式评析
第四章 外商投资法的新发展
第一节 Towards Common Approach of Market Economies: Recent Developments of Chinese Foreign Investment Laws(中国外资法:迈向市场经济的新发展)
Ⅰ Introduction
Ⅱ. Expanding FDI Admissions
Ⅲ. Taking Multiple FDI Vehicles
Ⅳ. Granting National Treatment
Ⅴ. Pursuing Transparency
Ⅵ. Significance of the Recent Developments of CFILs
第二节 我国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原则的法律实践
第五章 国际投资条约变革的中国主张
第一节 多边投资协定谈判前瞻
一、 MAI“适当谈判场所”的选择问题
二、 MAI谈判纳入WTO体制的法律依据问题
三、 MAI谈判取得成效的基本要素
四、 结语
第二节 变革期双边投资条约实践述评
一、 变革期BITs实践的主要特征
二、 变革期BITs主要条款的发展
三、 变革期BITs实践引发的思考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投资政策框架”与我国的对策
一、 “可持续发展的投资政策框架”的产生背景
二、 “可持续发展的投资政策框架”的主要创新
三、 我国的立场与对策
第四节 论双边投资条约范本的演进与中国的对策
一、 BIT实践及其范本的缘起与特征
二、 BIT范本的类型及其发展趋向
三、 我国新BIT范本的目标和模式选择
四、 结语
第五节 共同发展: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投资条约实践的创新
一、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法制背景
二、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BIT实践目标的创新
三、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BIT实践模式的创新
四、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BIT实践内容的创新
五、 结语
下 册
第三编 国际贸易法的中国特色实践
导 言
第六章 WTO体制的“一国四席”
第一节 略论WTO体制的“一国四席”
一、 “一国四席”的法律依据及其形成
二、 “一国四席”的平等成员关系及其特殊性
三、 “一国四席”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One China Four WTO Memberships”: Legal Grounds, Relations
and Significance(一个中国,四个WTO席位:法律依据,相互关系与重要意义)
Ⅰ. Legal Grounds and Formation of “One China Four WTO Memberships”
Ⅱ. Relations among the Four WTO Members
Ⅲ. Significance of “One China Four WTO Memberships”
第七章 国内区域贸易协定
第一节 两岸四地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法律思考
一、 “一国四席”:两岸四地的新定位
二、 自由贸易区:两岸四地更紧密经贸关系的法律模式
三、 两岸四地自由贸易区临时协定的法律特征
第二节 论内地与香港CEPA之性质
一、 CEPA的主体
二、 CEPA的调整对象
三、 CEPA的法律基础
四、 结语
第三节 ECFA:“两岸特色”的区域贸易协定实践
一、 中国RTA实践的特殊形式
二、 ECFA的主要特征
三、 ECFA的法律意义
第四节 Characteristics and Implications of ECFA(ECFA的特征与意涵)
Ⅰ. Introduction
Ⅱ. Name and Mode
Ⅲ. Basic Principles
Ⅳ.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Ⅴ. International Implications
第八章 中外经贸法治的发展
第一节 欧共体明示与隐含缔约权力浅析
一、 明示缔约权力原则与隐含缔约权力原则
二、 欧洲法院有关明示缔约权力的意见
三、 欧洲法院有关隐含缔约权力的判例
四、 结语
第二节 调整中欧经济关系的双边法律框架初探
一、 中欧经济关系及有关法律安排的发展
二、 影响中欧经济关系及有关法律安排的主要政治问题
三、 关于构建中欧双边经济法律新框架的思考
第三节 Promoting a New Bilateral Legal Framework for China-EU
Economic Relations(构建调整中国—欧盟经济关系的双边法律新框架)
Ⅰ. Survey of the Developments of China-Europe Economic Relations and the Relevant Legal Arrangements
Ⅱ. Major Political Issues Affecting China-EU Economic Relations and the Legal Arrangements Concerned
Ⅲ. Basic Legal Considerations in Signing China-EC Economic Treaties
Ⅳ. Conclusions
第四节 WTO规则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
一、 FACEC缔约方的法律特征
二、 FACEC缔约方的WTO责任
三、 FACEC与WTO规则的联系
四、 结语
第五节 WTO Rul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TA Agreement between China and ASEAN(WTO规则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
Ⅰ. Parties to FACEC: Facts and Differences
Ⅱ. WTO Responsibilities of Parties to FACEC
Ⅲ. WTO Rules in FACEC: Within Coverage or Beyond
Ⅳ. Conclusions
第四编 香港涉外经济法律实践
导 言
第九章 香港涉外经济法律实践的发展
第一节 香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刍议——对外事务实践的视角
一、 香港自治权的发展
二、 香港基于高度自治权的对外事务实践
三、 香港特区高度自治权的基本特征
四、 结语
第二节 Unprecedented International Statu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spects of the HKSARs External Autonomy(史无前例的国际地位:香港特别行政区对外自治权的理论与实践)
Ⅰ. Concept of the HKSARs External Autonomy
Ⅱ. Practice of Hong Kongs External Autonomy
Ⅲ.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KSARs External Autonomy
Ⅳ. Conclusions
第十章 香港双边投资条约实践
第一节 论香港双边投资条约实践
一、 香港双边投资条约实践的沿革
二、 香港双边投资条约的主要条款
三、 香港签订双边投资条约的法律依据问题
四、 香港双边投资条约衍生的条约适用问题
五、 结语
第二节 Initiative and Implications of Hong Kong’s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香港双边投资条约的创新与意涵)
Ⅰ. Introduction
Ⅱ. Authorization
Ⅲ. Scope of Application
Ⅳ. Investment Treatment
Ⅴ. Deprivation and Compensations
Ⅵ. Dispute Settlement
Ⅶ. Significance of HKs BIT Practice
第三节 香港双边投资条约实践的适用问题评析
一、 香港BITs有关适用范围的特殊规定
二、 香港BIT实践衍生的“特殊条约适用”问题
三、 中国系列BITs与中国香港系列BITs的关系及其适用原则
四、 结语
第五编 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科的创建
导 言
第十一章 学科建设实践
第一节 厦门大学国际法学科的发展
一、 历史发展
二、 学科建设
三、 人才培养
四、 科学研究
五、 学术交流
六、 社会服务
七、 学科特色
第二节 国际经济法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改革与实践
一、 开放性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二、 互动式的研究生教学方式
三、 创新性、自主性的研究生科研活动
四、 富于进取性的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
五、 系列化、立体化的研究生教材建设
第三节 国际法学科“国际化”教学模式的创建与发展(2002—2013)
一、 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努力是创建和发展“国际化”教学模式的基础
二、 全外语和双语教学系列课程是“国际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支柱
三、 厦门国际法高等研究院是“国际化”教学模式的重要平台
四、 学生国际学术交流是“国际化”教学模式的重要形式及检验
五、 创建“国际化”教学模式的初步体会
附:第一次搏击
第十二章 学会工作感悟
第一节 学术办会 知识报国——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成立30周年述略
一、 庐山论道 共襄创会盛举
二、 神州万里 构建学术平台
三、 自强不息 传承优良传统
第二节 姚梅镇老师三会之缘
第三节 《中国特色话语: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发布会感言
第四节 学会平台致辞
一、 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2018年年会致辞
二、 第十二届国际投资法专题研讨会致辞
三、 第三届WTO法专题研讨会致辞
四、 Speech at the 5th Session of KoreaChina Symposium(第五届中韩学术研讨会致辞)
五、 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致辞
第五节 《国际经济法学刊》再出发
一、 《国际经济法学刊》创刊词
二、 不忘初心,自信自强“再出发”
第六节 关于“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的使命担当和创新发展”的
共识
一、 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的历史使命
二、 中国国际经济法学者的学术使命
三、 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的服务使命
第十三章 治学心得分享
第一节 学术成果推介
一、 “厦门大学国际经济法文库”序言
二、 “厦门大学国际法名著译丛”总序
三、 《国际经济新秩序与国际经济法的新发展》前言
四、 《WTO与中国:法治的发展与互动——中国加入WTO十周年纪念文集》序言一
五、 当前国际投资政策趋向与我国的应有作为
第二节 创新平台感言
一、 “厦门国际法高等研究院”的使命
二、 “厦门大学陈安国际法学发展基金会”的初心
三、 勇于担当网络空间国际法研究的新使命
四、 适时推进“当代中国与国际经济法”英文系列专著项目
附编 惠风和畅 家国情感
导 言
第十四章 家事依依 感念感恩
第一节 父亲的传奇
第二节 母爱长青——感念母亲陈秀叶
一、 大爱无疆
二、 敬业奉献
三、 坚忍不拔
四、 教子有方
第三节 百年追梦录
一、 心驰神往
二、 梦想成真
三、 自强不息
四、 感恩奉献
第十五章 征途漫漫 且行且享
第一节 “初一”少年不知愁
第二节 在上杭的青春岁月
一、 溪口务农
二、 泮境做工
三、 山火考验
四、 泉酒绵延
第三节 农工学者本色
第四节 人大代表履职事例
一、 关于厦门大学与厦门市共建“厦门国际法高等研究院” 的建议
二、 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建议
三、 关于维护鼓浪屿人文社会环境的建议和议案
第五节 漫漫法学之旅
一、 初入“法门”
二、 潜心教研
三、 奉献学科
四、 服务社会
五、 走向国际
附 录
附录一 指导的研究生名单和论文题目
附录二 主要研究项目
附录三 主要研究成果
附录四 主要学术交流活动
附录五 主要获奖成果和学术荣誉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