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反贫困的中国智慧:中国特色减贫思想论
作者:江玮,蒋永穆,周红芳,陈维操
出版社:武汉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4-01
ISBN:9787558244049
定价:¥5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反贫困理论进行了纵横两个维度的考察和论述。纵论部分以中国共产党减贫政策的指导思想、实施手段为主要考察对象,将1949—2020年中国共产党的减贫思想划分为六个阶段逐一论述,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减贫思想的延续、理论的递进。横论部分则将中国特色减贫理论放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考察,与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列宁减贫思想及西方的主要减贫思想进行对比,并介绍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减贫举措,体现出中国的减贫决心之坚决、减贫行动之正确、减贫效果之显著,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智慧。
作者简介
蒋永穆,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四川大学双一流超前部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首席科学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金融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副会长、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副会长、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
目录
第1章 减贫思想概述
1.1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1.2 什么是减贫
1.2.1 贫困的定义及分类
1.2.2 反贫困、减贫的定义
1.2.3 中国特色减贫实践
1.2.4 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阶段划分
1.2.5 减贫思想的范畴
第2章 历史上的减贫思想
2.1 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贫困理论
2.1.2 列宁的减贫思想
2.2 西方学者关于减贫的思想
2.2.1 “抑制人口增长”减贫思想
2.2.2 “收入再分配”减贫思想
2.2.3 西方的其他减贫思想
2.3 中国古代的减贫思想
2.3.1 “以工代赈”与“有恒产者有恒心”
2.3.2 救济式减贫思想
2.3.3 贫困线划分
2.4 中国近现代减贫思想
2.4.1 孙中山的减贫思想
2.4.2 民国时期经济社会领域的减贫思想
2.4.3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减贫思想
第3章 救济式减贫阶段的减贫思想:首次提出了共同富裕(1949—1977年)
3.1 救济式减贫阶段减贫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3.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减贫思想
3.2.1 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减贫的思想
3.2.2 通过变革生产关系实现减贫的思想
3.2.3 首次提出“共同富裕”的思想
3.2.4 通过发展生产力减贫的思想
3.3 理论界的研究
3.3.1 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研究
3.3.2 救济式减贫研究
第4章 体制改革扶贫阶段的减贫思想:从制度变革开始入手(1978—1985年)
4.1 体制改革扶贫阶段减贫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4.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减贫思想
4.2.1 以制度改革推动减贫的思想
4.2.2 共同富裕的减贫思想
4.2.3 首次提出“减贫的关键在农村”的减贫思想
4.2.4 用四项基本原则指导减贫的思想
4.3 理论界的研究
4.3.1 制度改革减贫思想研究
4.3.2 农村收入性减贫思想研究
第5章 开发式扶贫阶段的减贫思想:分批次有序减贫(1986—1993年)
5.1 开发式扶贫阶段减贫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5.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减贫思想
5.2.1 “减贫的关键在农村”的减贫思想
5.2.2 “两个大局”的区域开发式减贫思想
5.3 理论界的研究
5.3.1 以乡镇企业发展为着力点的农村发展性减贫研究
5.3.2 关于扶贫开发的特殊性研究
第6章 综合性扶贫攻坚阶段的减贫思想:自力更生提高自主减贫的能力(1994—2000年)
6.1 综合性扶贫攻坚阶段减贫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6.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减贫思想
6.2.1 扶贫开发与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减贫思想
6.2.2 减贫对象由贫困地区转变为贫困人口的减贫思想
6.2.3 开发式扶贫的减贫思想
6.2.4 “他扶”和“自扶”相结合的减贫思想
6.3 理论界的研究
6.3.1 关于对口帮扶问题的研究
6.3.2 关于劳务输出问题的研究
第7章 可持续发展阶段的减贫思想: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2001—2012年)
7.1 可持续发展阶段减贫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7.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减贫思想
7.2.1 坚持以人为本的减贫思想
7.2.2 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减贫目标
7.2.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减贫思想
7.3 理论界的研究
7.3.1 以农村税费改革为着力点的“减负式”“反哺式”减贫研究
7.3.2 以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为着力点的“保障性”扶贫研究
7.3.3 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为着力点的教育扶贫研究
第8章 精准扶贫阶段的减贫思想:精准扶贫消除贫困(2013年至今)
8.1 精准扶贫阶段减贫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8.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减贫思想
8.2.1 战略性全局性减贫思想
8.2.2 精准扶贫方略
8.2.3 “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8.2.4 坚持和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8.2.5 激发减贫内生动力
8.3 理论界的研究
8.3.1 关于精准扶贫的困境和问题研究
8.3.2 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研究
8.3.3 精准扶贫的路径研究
8.3.4 精准扶贫的效果研究
8.3.5 后扶贫时代的贫困治理问题研究
第9章 中国特色减贫思想的总体考察
9.1 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变迁
9.1.1 制度减贫模式
9.1.2 区域开发减贫模式
9.1.3 精准扶贫模式
9.2 中国特色减贫思想的演进主线
9.2.1 演进的根本主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脱贫致富
9.2.2 演进的具体主线之一:减贫对象从“普惠式”向“特惠式”演进
9.2.3 演进的具体主线之二:减贫方式从“输血式”向“造血式”演进
9.2.4 演进的具体主线之三:减贫主体从“单一化”向“多元化”演进
9.3 中国特色减贫思想演进的动力机制
9.3.1 生产力的推动:在发展中减贫
9.3.2 生产关系的推动:不断深化体制改革
9.3.3 上层建筑的推动:加强党的领导和政府主导
9.4 中国特色减贫思想的演进特征
9.4.1 坚持顶层设计
9.4.2
1.1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1.2 什么是减贫
1.2.1 贫困的定义及分类
1.2.2 反贫困、减贫的定义
1.2.3 中国特色减贫实践
1.2.4 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阶段划分
1.2.5 减贫思想的范畴
第2章 历史上的减贫思想
2.1 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贫困理论
2.1.2 列宁的减贫思想
2.2 西方学者关于减贫的思想
2.2.1 “抑制人口增长”减贫思想
2.2.2 “收入再分配”减贫思想
2.2.3 西方的其他减贫思想
2.3 中国古代的减贫思想
2.3.1 “以工代赈”与“有恒产者有恒心”
2.3.2 救济式减贫思想
2.3.3 贫困线划分
2.4 中国近现代减贫思想
2.4.1 孙中山的减贫思想
2.4.2 民国时期经济社会领域的减贫思想
2.4.3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减贫思想
第3章 救济式减贫阶段的减贫思想:首次提出了共同富裕(1949—1977年)
3.1 救济式减贫阶段减贫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3.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减贫思想
3.2.1 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减贫的思想
3.2.2 通过变革生产关系实现减贫的思想
3.2.3 首次提出“共同富裕”的思想
3.2.4 通过发展生产力减贫的思想
3.3 理论界的研究
3.3.1 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研究
3.3.2 救济式减贫研究
第4章 体制改革扶贫阶段的减贫思想:从制度变革开始入手(1978—1985年)
4.1 体制改革扶贫阶段减贫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4.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减贫思想
4.2.1 以制度改革推动减贫的思想
4.2.2 共同富裕的减贫思想
4.2.3 首次提出“减贫的关键在农村”的减贫思想
4.2.4 用四项基本原则指导减贫的思想
4.3 理论界的研究
4.3.1 制度改革减贫思想研究
4.3.2 农村收入性减贫思想研究
第5章 开发式扶贫阶段的减贫思想:分批次有序减贫(1986—1993年)
5.1 开发式扶贫阶段减贫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5.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减贫思想
5.2.1 “减贫的关键在农村”的减贫思想
5.2.2 “两个大局”的区域开发式减贫思想
5.3 理论界的研究
5.3.1 以乡镇企业发展为着力点的农村发展性减贫研究
5.3.2 关于扶贫开发的特殊性研究
第6章 综合性扶贫攻坚阶段的减贫思想:自力更生提高自主减贫的能力(1994—2000年)
6.1 综合性扶贫攻坚阶段减贫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6.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减贫思想
6.2.1 扶贫开发与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减贫思想
6.2.2 减贫对象由贫困地区转变为贫困人口的减贫思想
6.2.3 开发式扶贫的减贫思想
6.2.4 “他扶”和“自扶”相结合的减贫思想
6.3 理论界的研究
6.3.1 关于对口帮扶问题的研究
6.3.2 关于劳务输出问题的研究
第7章 可持续发展阶段的减贫思想: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2001—2012年)
7.1 可持续发展阶段减贫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7.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减贫思想
7.2.1 坚持以人为本的减贫思想
7.2.2 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减贫目标
7.2.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减贫思想
7.3 理论界的研究
7.3.1 以农村税费改革为着力点的“减负式”“反哺式”减贫研究
7.3.2 以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为着力点的“保障性”扶贫研究
7.3.3 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为着力点的教育扶贫研究
第8章 精准扶贫阶段的减贫思想:精准扶贫消除贫困(2013年至今)
8.1 精准扶贫阶段减贫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8.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减贫思想
8.2.1 战略性全局性减贫思想
8.2.2 精准扶贫方略
8.2.3 “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8.2.4 坚持和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8.2.5 激发减贫内生动力
8.3 理论界的研究
8.3.1 关于精准扶贫的困境和问题研究
8.3.2 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研究
8.3.3 精准扶贫的路径研究
8.3.4 精准扶贫的效果研究
8.3.5 后扶贫时代的贫困治理问题研究
第9章 中国特色减贫思想的总体考察
9.1 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变迁
9.1.1 制度减贫模式
9.1.2 区域开发减贫模式
9.1.3 精准扶贫模式
9.2 中国特色减贫思想的演进主线
9.2.1 演进的根本主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脱贫致富
9.2.2 演进的具体主线之一:减贫对象从“普惠式”向“特惠式”演进
9.2.3 演进的具体主线之二:减贫方式从“输血式”向“造血式”演进
9.2.4 演进的具体主线之三:减贫主体从“单一化”向“多元化”演进
9.3 中国特色减贫思想演进的动力机制
9.3.1 生产力的推动:在发展中减贫
9.3.2 生产关系的推动:不断深化体制改革
9.3.3 上层建筑的推动:加强党的领导和政府主导
9.4 中国特色减贫思想的演进特征
9.4.1 坚持顶层设计
9.4.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