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工程
-
生物多样性与能源电力革命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 著本书系统分析生物多样性的重大意义,梳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与挑战,剖析了导致生物多样性危机的主要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揭示了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不合理能源发展方式是导致生物多样性破坏的重要根源,提出以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能源电力革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新思路、新方案和行动路线图,为推动世界能源电力革命、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可操作、可实施、可复制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全书共分为7章:第1章阐述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及其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实现世界可持续发展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意义。第2章从物种、生态系统和遗传三个方面系统梳理全球生物多样性危机现状,回顾全球工作进展,分析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危机加速蔓延、思想认识不足、行动严重滞后、解决方案缺失、保障措施不力等严峻挑战。第3章从栖息地破坏、生物资源过度消耗、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物入侵五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导致全球生物多样性破坏的主要驱动因素,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及其与能源的关系进行了研判。第4章围绕生物多样性危机的五大驱动因素,深入分析能源开发利用与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内在联系,揭示不合理能源发展方式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栖息地破坏、生物资源过度消耗、生物入侵产生的重要影响。第5章论述能源电力革命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大意义,提出以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能源电力革命、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发展思路、理论架构和实施路径,阐述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系统解决方案,能够根本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全面治理环境污染,大幅减少栖息地破坏,有效促进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有力推动生态修复。第6章结合各大洲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能源电力发展,提出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案和路线图,包括6个子方案及21项举措,为各洲推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行动指引。第7章从规划统筹、政策保障、金融投资、国际合作、能力建设五个方面,提出机制创新方向和重点内容,并展望以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前景,呼吁各方共促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
可再生能源供热制冷新技术程屾 著可再生能源是目前各国对能源研究的重要方向,特别是对能源紧缺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本书系统介绍了可再生能源的基本知识,分析了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供暖制冷的原理和应用途径,主要内容包括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热能以及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在供热制冷中的有效利用,并列举了一些供热制冷的新技术。制冷供暖新技术的应用对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提供了新的方向。
-
国家能源安全与生物质能资源利用研究李孟刚,肖志远 著《国家能源安全与生物质能资源利用研究》基于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缓解传统能源资源短缺压力的背景,对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安全战略及政策措施、经验启示等进行了全面梳理,着重分析和评价了中国的能源安全环境,全面阐述了人类能源革命与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发展历程,以及生物质能发展对能源革命的重要推动作用,并对中国生物质能资源储量及资源区域分布进行了科学预测。同时依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等相关协定要求以及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相关方法学规定,选取某大型畜禽养殖场开发粪污沼气工程生物质能利用项目为研究对象,以此探讨中国开发利用生物质能资源的经济、资源与环境前景,为中国能源安全发展新战略、生物质能资源利用、温室气体减排的深入践行提出了相应的战略措施和对策建议。
-
垃圾填埋有机质环境行为与污染地下水管控何小松,席北斗,崔骏,马妍 等 著本书为“地下水污染风险识别与修复治理关键技术丛书”中的一个分册,主要介绍了填埋场中微生物、有机质、重金属、微量有毒有机物相互作用机制及污染地下水过程,阐明了微生物驱动下填埋有机质降解形成腐殖质的规律及原理,揭示了腐殖质的氧化-还原功能和吸附-络合特性及随填埋年限的演变规律,明确了腐殖质通过电子转移和吸附-络合导致重金属形态和微量有毒有机物降解的演变机制,揭示了渗滤液处理过程中腐殖酸、重金属及微量有毒有机物的转化和去除过程,构建了渗滤液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的光谱识别方法,最后通过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非正规垃圾堆场治理工程实例,给出了好氧稳定化、开挖筛分结合三维立体阻隔管控垃圾堆场地下水污染工程案例。 本书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针对性,可供从事垃圾填埋污染物分析研究、污染地下水管控等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
氢能工程[日]佐佐木一成 等编著;王海林 等译日本是早重视氢能技术发展的国家之一 早在20 世纪70 年代 日本就在国家战略中积极部署对氢能技术的投入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和积累 氢能技术得到了巨大的突破 氢能从生产到储运 再到以燃料电池技术提供动力等各个环节都实现了从实验室向产业化的突破 氢燃料电池汽车也因其卓越的性能而备受青睐本书从工程的视角较为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日本氢能的发展 涵盖了包括制、储、输、用等各环节在内的技术特征和发展特点 既有科学理论的支撑 又有工程试验的探索 是全面认识和了解氢能技术的一本著作。
-
碳交易机制设计秦昌才本书在有限理性的假设之下,基于微观经济学的经济效率和企业利润化分析,构建与低碳经济、碳减排相关的化决策模型,并在一般均衡理论框架之下构建动态碳交易机制。本书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集中于机制本身的内在逻辑。这区别于现有国内有关碳排放和相关减排机制的研究。后者过于依赖于现有的数据,对建模本身的研究和推导显著不足,仅从宏观角度出发结合数据进行模型分析,对碳排放和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一些统计意义上的结论,缺乏微观角度出发的对碳排放交易机制内在逻辑的深层剖析,也缺乏有说服力的企业层面的决策方案研究。
-
表面活性剂溶液的界面扩张流变学曹绪龙 等 著《表面活性剂溶液的界面扩张流变学=Interfacial Dilational Rheology of Surfactant Solution》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科研成果为基础,以表面活性剂溶液的界面扩张流变学研究为核心,全面介绍界面扩张流变学的概念、理论基础、方法、仪器和数据处理,系统分析模量、相角、弹性、黏性等界面流变参数的时间、频率和浓度依赖性与界面膜性质的关系,探讨界面弛豫过程的特征参数;分类描述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和Gemini表面活性剂在空气-水和油-水界面的扩张流变性质;重点阐释了通过界面扩张流变学研究手段获得流体界面吸附分子相互作用及微观行为的方式。
-
海洋立管涡致耦合振动CFD数值模拟研究赵婧著本书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与计算结构动力学(CSD)方法,对圆柱体的涡激振动响应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不同工况下柱体受力系数、振动幅值以及尾流漩涡脱落模式等变化规律,探索海洋立管的涡激振动机理;进一步研究带抑振装置圆柱体的涡激振动及抑振效果;在此基础上,对多个圆柱体涡激振动的干涉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
-
中国能源革命进展报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 著本书针对中国能源革命战略思想发布以来,全国各地、各部门、行业协会、重点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相关机构推动能源技术革命的实践和探索进行系统总结,并分析新发展阶段以全面数字化发展促进能源领域低碳转型的技术需求、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和技术瓶颈,展望未来十年能源技术革命发展方向、数字化关键技术及发展前景,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国家“3060”目标,持续推动中国能源技术革命向纵深挺进,为中国2030年前碳达峰和能源行业“十四五”谋新篇、开新□提供强力支撑。
-
燃煤电厂非常规污染物的测试与控制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张志勇,武洁,高正平 等 著非常规污染物的综合治理已经成为燃煤电厂环保从业人员关注的研究重点。 本书根据国家环保政策,重点介绍了电力行业环保发展概况,燃煤电厂污染物概述,燃煤电厂三氧化硫的产生、测试及控制,燃煤电厂氨的产生、测试及控制,燃煤电厂可凝结颗粒物的产生、测试及控制,燃煤电厂其他非常规污染物的产生、测试及控制,燃煤电厂有色烟羽控制,有色烟羽治理技术的后评价等内容。 本书不仅适合燃煤电厂环保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学校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煤化工、电力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