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2版)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2版)

作者:张恒杰,李喆时,吴昊,邹洁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3-01

ISBN:9787302626626

定价:¥5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从先进性和实用性出发,结合工作岗位技术需求,融入思政元素,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技巧。本书共9章,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概述、数据通信基础、物理层、数据链路层、计算机局域网、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及网络规划设计等。本书叙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实用性较强。每章附有详尽的相关实训。另外,本书提供了电子教案和习题答案,供教师和学生参考。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职业本科及应用型大学计算机网络专业和电子信息类各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网络相关技术人员自学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张恒杰,副教授。一直在高校从事计算机方面的技术、教学、管理工作。主要承担《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工程》《网络安全》等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任务。主编《计算机网络工程》《网络操作系统》等多部教材。
目录



目录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1.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及发展


1.1.1计算机网络的产生


1.1.2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1.3计算机网络标准的形成


1.1.4局域网发展时期


1.1.5Internet发展时期


1.2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2.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2.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2.3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1.3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3.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


1.3.2协议的基本概念


1.3.3网络的层次结构


1.3.4ISO/OSI参考模型结构


1.3.5OSI各层的功能


1.3.6TCP/IP体系结构


1.3.7TCP/IP体系结构中的各层的功能


1.3.8OSI与TCP/IP体系结构的比较


1.3.9数据传输过程


1.4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本章实训: 认识计算机网络


本章习题


第2章数据通信基础


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1.1数据和信号


2.1.2数据通信系统模型


2.2信道特性


2.2.1信道带宽和信道容量


2.2.2信道时延


2.2.3误码率


2.3传输介质


2.3.1铜传输介质


2.3.2光传输介质


2.3.3无线传输介质


2.4通信方式


2.4.1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


2.4.2点对点、点对多点通信


2.4.3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


2.5数据编码技术


2.5.1数字数据编码


2.5.2数字调制技术


2.5.3脉冲编码调制


2.6数据同步技术


2.6.1异步传输方式


2.6.2同步传输方式


2.7信道复用技术


2.7.1频分多路复用


2.7.2时分多路复用


2.7.3波分多路复用


2.7.4码分多路复用


2.8交换方式


2.8.1电路交换


2.8.2报文交换


2.8.3分组交换


2.8.4快速分组交换


2.9差错控制


2.9.1差错的产生与控制


2.9.2差错控制的方法


2.9.3差错控制编码


本章实训: 双绞线的制作与对等网的连接


本章习题


第3章物理层


3.1物理层概述


3.2物理层接口特性


3.3典型的物理层标准


3.3.1EIA232D和RS449


3.3.2X.21建议书


3.4物理层设备


3.4.1中继器


3.4.2集线器


3.4.3调制解调器


3.4.4介质连接器


本章实训: 练习Modem的安装


本章习题


第4章数据链路层


4.1概述


4.1.1基本概念


4.1.2数据链路层功能


4.2流量控制


4.2.1停止等待协议


4.2.2滑动窗口协议


4.3差错控制


4.3.1连续ARQ协议的工作原理


4.3.2选择重传ARQ协议


4.4PPP协议


4.4.1串行线路网际协议SLIP


4.4.2点对点协议PPP


4.5HDLC协议


4.5.1HDLC概述


4.5.2HDLC的帧结构


4.6数据链路层设备


4.6.1网络适配器


4.6.2网桥


4.6.3交换机


本章实训: 交换机的简单配置


本章习题


第5章计算机局域网


5.1局域网的特点及类型


5.1.1局域网的特点


5.1.2局域网的拓扑


5.2局域网的层次结构


5.2.1局域网的层次模型


5.2.2IEEE 802标准系列


5.3以太网及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5.3.1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5.3.2以太网的物理层


5.3.3以太网的MAC层


5.4令牌环网及介质访问方法


5.4.1令牌环网


5.4.2令牌环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5.4.3FDDI


5.5局域网资源共享模式


5.5.1对等模式


5.5.2客户端/服务器模式


5.6虚拟局域网


5.7无线局域网


本章实训1: VLAN基本配置


本章实训2: 跨交换机实现VLAN


本章实训3: VLAN间的通信


本章习题


第6章网络层


6.1概述


6.1.1基本概念


6.1.2网络层功能


6.2网际协议IP


6.2.1IP地址的作用


6.2.2IPv4地址分类


6.2.3子网及子网掩码


6.2.4无分类编址CIDR


6.2.5IP数据报的格式


6.2.6IP封装、分片与重组


6.3ICMP协议


6.4路由基础


6.4.1IP寻址与路由表


6.4.2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


6.4.3RIP协议


6.4.4OSPF协议


6.4.5IP层转发分组的流程


6.5ARP与RARP协议


6.5.1概述


6.5.2ARP的工作机制


6.5.3RARP协议


6.6虚拟专用网和网络地址转换


6.6.1虚拟专用网


6.6.2网络地址转换


6.7IPv6协议


6.8网络层设备


本章实训1: 认识ipconfig命令


本章实训2: ping命令的使用


本章实训3: 认识arp命令


本章实训4: 认识路由跟踪命令tracert


本章实训5: 认知route命令


本章实训6: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本章实训7: 配置静态路由


本章实训8: 配置RIP路由


本章习题


第7章传输层


7.1概述


7.2面向连接和面向无连接


7.3TCP/IP体系中的传输层


7.3.1传输层中的两个协议


7.3.2端口


7.4传输控制协议TCP


7.4.1概述


7.4.2TCP报文段的首部


7.4.3TCP的数据编号与确认


7.4.4TCP的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7.4.5TCP的重传机制


7.4.6TCP的传输连接管理


7.5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7.5.1UDP概述


7.5.2UDP用户数据报的首部格式


本章实训: 认知传输连接


本章习题


第8章应用层


8.1应用层概述


8.2域名系统DNS


8.2.1域名系统概述


8.2.2因特网的域名结构


8.2.3域名服务器与域名解析


8.2.4域名解析的完整过程


8.3电子邮件系统


8.3.1概述


8.3.2电子邮件地址及信息格式


8.3.3电子邮件的传输过程


8.3.4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8.3.5邮局协议POP3和因特网报文存取协议IMAP


8.4文件传输FTP


8.4.1概述


8.4.2FTP的基本工作过程


8.4.3简单文件传输协议TFTP


8.5万维网WWW


8.5.1概述


8.5.2万维网的工作机制


8.5.3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


8.5.4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


8.5.5动态网页


8.6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8.7远程登录TELNET


8.8计算机网络管理


8.8.1网络管理概述


8.8.2网络管理功能


8.8.3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8.9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8.9.1网络安全概述


8.9.2加密技术简介


8.9.3防火墙


本章实训1: 配置WWW服务器


本章实训2: 使用浏览器访问Web站点


本章实训3: 使用邮件客户端软件收发电子邮件


本章习题


第9章网络规划设计


9.1网络规划


9.1.1网络系统的需求分析


9.1.2网络系统可行性分析


9.2网络设计


9.2.1设计原则


9.2.2设计内容


9.3结构化布线


9.3.1结构化布线概念


9.3.2工程实施过程


9.4网络规划设计实例


本章实训: 网络规划设计


本章习题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