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在中西古今之间:余纪元学术文集

在中西古今之间:余纪元学术文集

作者:傅永军,张志伟 编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2-01

ISBN:9787300312576

定价:¥11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在中西古今之间:余纪元学术文集》首编至第五编收录了国际著名古希腊哲学专家、伦理学家余纪元有关古希腊哲学、德性伦理学、中西比较研究等方面的论文22篇,附录部分收录了中外学者研究余纪元思想以及与之进行学术对话的论文9篇。余纪元站在学术的前沿,借由与国际古希腊哲学和德性伦理学领域著名学者的对话,展开富有思想创造力和问题意识开拓面向的研究,论辩于中西之间、古今之际,从对古希腊哲学的通达研究,走向对中西哲学的透彻比较,最后达到德性伦理学的思想融合,站立在中西古今之间溯哲学问题之源、发哲学未来之问。余纪元,国际著名古希腊哲学专家、伦理学家。198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后留学意、加、英等国,1994年获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英国牛津大学Wolfson学院研究员,美国国家人文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哲学学会顾问委员会委员、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哲学系教授、国际中国哲学学会(ISCP)主席、《哲学史季刊》编委、《中国哲学杂志》编委,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美方委员会委员。曾获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优秀教师奖、杰出学者奖。研究领域包括古希腊哲学、德性伦理学、中国哲学与古希腊哲学比较、儒学等。已出版《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合著,2001)、The Structure of Being in Aristotle's Metaphysics(2003)、Rationality and Happiness:From the Ancients to the Early Medievals(co-ed.,2003)、Uses and Abuses of the Classics: Western Interpretations of Greek Philosophy(co-ed.,2004)、The Blackwell Dictionary of Western Philosophy(co-authored,2004)、The Ethics of Confucius and Aristotle: Mirrors of Virtue(2007;中译本《德性之镜: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2009)、《讲演录》(2009)、《亚里士多德伦理学》(2011)等著作。
作者简介
  傅永军,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中国诠释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诠释学与中西比较哲学、康德哲学、哈贝马斯哲学与批判理论、西方宗教哲学。已出版独著《绝对视域中的康德宗教哲学:从伦理神学到道德宗教》《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性理论》《启蒙、批判诠释与宗教伦理》等,合著《宗教与哲学:西方视域中的互动关系研究》《批判的意义:马尔库塞、哈贝马斯文化与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研究》《西方哲学范畴理论》等,译著《犹太教的本质》《证据与信仰——17世纪以来的西方哲学与宗教》等。张志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长(之一),北京市哲学会副会长。研究领域为西方哲学。曾荣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等。主要代表作有《康德的道德世界观》、《生与死》和《西方哲学十五讲》等,主编有《西方哲学问题研究》、《西方哲学智慧》、《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导论》和《形而上学读本》等。
目录
前言
序言:中西哲学交流的真正对话者

第一编 柏拉图研究
论柏拉图的回忆说
柏拉图论理念之间的分有
柏拉图“通种论”研究
《理想国》中的正义:一个逐步发展的悖论

第二编 亚里士多德研究
拯救现象:亚里士多德主义的比较哲学方法
亚里士多德论ON
亚里士多德的存在的核心意义是什么?
《形而上学》7、8、9卷中形质论的两种观念
亚里士多德论幸福:在柏拉图的《国家篇》之后
“活得好”与“做得好”:亚里士多德幸福概念的两重含义

第三编 中国的希腊哲学研究
陈康先生的遗产
陈康与亚里士多德——读《陈康:论希腊哲学》札记之一
冯友兰与希腊哲学

第四编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
“述而不作”何以成就孔子?
德性:孔子与亚里士多德
Being的语言:在亚里士多德与中国哲学之间

第五编 比较研究与德性伦理学
古代德性伦理学的实践性:希腊与中国
追寻苏格拉底和孔子:自我、德性与灵魂
遵循自然生活:斯多葛学派与道家
论万百安《孟子》一书中“仁”的翻译
中国宇宙论是形而上学吗?
新儒学的《宣言》与德性伦理学的复兴
……

附录 研究·书评·对话

后记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