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工业
-
装甲车辆混合动力电传动技术孙逢春,张承宁 著《装甲车辆混合动力电传动技术》是作者及其研究团队在坦克装甲车辆电传动领域中的研究成果与经验总结,是一本理论性较强,而又紧密结合研究工作实践的专著。《装甲车辆混合动力电传动技术》主要内容有:装甲车辆电传动系统基本概念与分类方法;电传动履带装甲车辆纵向动力学和转向动力学及其控制,控制理论;混合动力电传动系统内燃机一发电机匹配与控制;驱动电机以及控制;综合冷却系统设计;电传动综合控制与能量管理;动力电池成组应用与管理;电传动履带装甲车辆系统仿真与电传动系统试验技术等。全文阐述条理清晰,图文并茂,通识易懂。装甲车辆混合动力电传动技术集车辆、电力拖动、自动控制、新能源、计算机等领域最新技术于一体,是未来全电战斗车辆的一种重要动力驱动形式。《装甲车辆混合动力电传动技术》可作为从事电动车辆相关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工作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学生教学及参考用书。
-
聚能射流及防护顾红军,刘宏伟 著《聚能射流及防护》针对反应装甲飞板在运动过程中的变形特点,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试验研究的方法,对反应装甲飞板与射流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及干扰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反应装甲能大大降低射流的侵彻能力。在以往研究反应装甲干扰射流机理的过程中,都把反应装甲飞板看成是刚性平板,忽略飞板的加速过程。显然,这一分析过程与飞板的实际运动的物理过程有一定的差别,从而影响反应装甲干扰效果评估精度。《聚能射流及防护》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试验研究的方法,考虑飞板在运动过程中的变形特点,对反应装甲飞板与射流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及干扰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为反应装甲的设计更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聚能射流及防护》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聚能射流与反应装甲基本简介;反应装甲飞板运动规律与变形过程;垂直侵彻时反应装甲干扰射流机理研究;斜侵彻时反应装甲干扰射流机理研究;双层和V形反应装甲干扰射分析;长杆弹与反应装甲作用过程分析。
-
高技术武器装备系统概论谭东风 著《高技术武器装备系统概论》分绪论、雷达系统与技术、光电装备与技术、导弹武器系统、装甲车辆与技术、无人作战系统和指挥信息系统七个专题,共二十章,系统地介绍了典型高技术武器装备系统的基本概念、关键技术、装备体系和作战应用。每章配有思考题,有利于教学之用。《高技术武器装备系统概论》既可作为院校本科生教材,也可供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和参考。
-
战斗部结构与原理卢芳云,李翔宇,林玉亮 编著本书以常规战斗部的结构和作用原理为论述对象,侧重于导弹武器战斗部,对战斗部中的一些共性技术进行了描述。介绍了战斗部的分类和结构组成等内容;重点阐述了爆破战斗部、杀伤(破片)战斗部、破甲战斗部、穿甲侵彻战斗部、子母弹战斗部等典型战斗部的基本结构和作用原理,并给出了部分战斗部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简单介绍了云爆弹、碳纤维弹、激光武器、微波武器等新型弹药的毁伤原理、作战意义和发展趋势。本书可作为军队院校学历教育合训类本科学员和普通院校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武器设计的相关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
军用无人地面车辆技术的发展国家研究委员会 著;付梦印,王美玲 主译本书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对美国军用无人地面车辆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系统地介绍与评价,同时,为无人地面车辆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技术目标与技术规划。本书首先介绍了本项研究的背景知识和任务声明,总结了无人地面车辆技术发展要求,对包括陆军无人地面车辆综合发展计划在内的各种规划与实例进行了介绍,着重针对无人地面车辆技术在其核心自主行为技术领域以及支持技术领域的发展状态进行了总结,并且提供了技术成熟度等级标准以及对每一个领域的评价。然后,介绍了无人地面车辆应用于未来作战系统中所需要考虑的系统级因素,总结了实际能力与范例之间的差距,提出了技术发展规划。最后,论述了本项研究的研究成果与建议。本书可作为无人地面车辆技术的研究与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无人地面车辆技术研究与应用的相关科技人员阅读与参考。
-
自动武器原理与构造学易声耀,张竞 编著本书以机械和机构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自动武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内容包括:自动武器发展史、自动武器弹药常识、身管内膛构造理论、自动方式、闭锁机构、加速机构、供输弹机构、退壳机构、击发发射和保险机构、辅助装置和以及现代半自动火炮的基本理论等。在每章后面附有思考题,便于读者掌握本章的重点内容。本书为学习、使用、维修和研发自动武器提供了必备的基础知识,可作为大专院校枪械及火炮相关专业的专业课教材、军事指挥类机械和近机械专业学员的专业理论教材,也可供从事武器装备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天生射手方冰,胡敏 著《天生射手(单兵特种战斗武器系统特辑2009)》主要概述单兵特种战斗武器系统特辑。
-
地空导弹射击指挥控制模型娄寿春 著《地空导弹射击指挥控制模型》中内容分为九章。第一章概述,讨论了防空指挥控制系统的概念、特点和防空指挥控制模型研究的发展,列出了目前服役防空指挥控制系统概况,总结了地空导弹射击指挥控制活动和事件。第二章讨论了空袭编队,给出了空袭目标运动模型,研究了地空导弹防空样式、被掩护对象分类和防空部署模型。第三章论述了地空导弹杀伤区模型及其应用。第四章深入分析了地空导弹武器及武器群战斗能力模型,它既是地空导弹射击指挥控制模型的重要部分,又是构建指挥控制模型的约束和有效性检验指标。第五章给出了地空导弹射击指挥区划分、指挥控制情报报知和目标诸元、射击诸元模型,它是指挥控制模型的输入。第六章讨论了防空信息场的概念和相关模型,论述了选择跟踪目标模型和信息场内目标属性、类型识别模型。第七章对地空导弹射击指挥过程中的目标威胁判断、拦截排序概念和模型进行了研究。第八章分析研究了地空导弹射击指挥控制中目标分配模型构建,讨论了目标分配中遇到的禁射区和拦截可行性处理问题。第九章对地空导弹射击指挥最后环节——射击效果判断模型进行了讨论。
-
火炮发射火药气体动力学特性与工程应用张福三 等著《火炮发射时火药气体动力学特性与工程应用》给出了与我国传统使用的火炮发射火药气体动力学特性的不同计算方法,重新推证了膛内时期、后效期和后效期终结时,滑膛炮、线膛炮和滑膛与线膛混合型火炮后坐部分具有自由后坐动量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给出膛线是滑膛炮与线膛炮火药气体后效作用系数实测值产生差异的核心因素,提出火炮发射时后效期火药气体对后坐部分的等效(实际等效)推力喷射速度的新概念,给出实测自由后坐数据的修正计算方法以及自由后坐诸元和炮口装置性能特征量的计算新方法,建议舍弃采用炮口动能及其金属利用系数评价火炮动力学特性的方法,改为采用后坐动量及其金属利用系数评价火炮动力学特性的方法等。全书共五章:第1章概述;第2章火炮自由后坐时的动量守恒问题;第3章实测自由后坐数据和自由后坐诸元以及炮口装置性能特征量的计算方法;第4章自由后坐试验的工程实践与应用;第5章火炮自由后坐计算方法在轻武器上的应用。
-
气动物理靶试验与测量技术曾学军 主编本书总结了国外40多年和国内30多年来在气动物理靶试验与测量技术研究方面的成果及宝贵经验,总结继承了许多老专家的学识见解和丰富的试验经验。本书根据气动物理靶的特点,对气动物理靶试验与测量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全书共分7章。第1章简要介绍了气动物理试验研究的内容及用于气动物理试验研究的主要试验设备,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气动物理靶的工作原理,气动物理靶试验的一般方法。第2章简要介绍了气动物理靶试验模型发射技术、模型设计方法和模型与弹托的分离方法,重点介绍了二级轻气炮构造与工作原理、二级轻气炮的内弹道、影响超高速发射的因素。第3章~第5章是本书的重点,第3章介绍了气动物理靶高超声速飞行体尾迹流场电子密度的诊断技术,包括微波干涉仪、微波谐振腔和静电探针测量技术;第4章介绍了气动物理靶电磁散射测量技术,包括测量原理、测量系统、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第5章介绍了气动物理靶光辐射测量技术,包括光辐射强度测量技术和光谱特性测量技术等;第6章简要介绍了弹道测量技术,包括内弹道测量技术、模型飞行速度测量技术、模型飞行姿态测量技术;第7章简要地对气动物理靶试验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性强,具有很好的针对性,既可作为从事气动物理弹道靶试验研究的新上岗人员的培训教材以及从事气动物理弹道靶试验研究的中、高级技术人员的学习指导用书,也可作为从事气动物理理论研究人员、技术管理工作人员和院校空气动力学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