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可持续旅游(理想空间90)

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可持续旅游(理想空间90)

作者:刘晓,严国泰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1-01

ISBN:9787576505689

定价:¥5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可持续旅游(理想空间90)》将紧密围绕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背景和发展内涵,以及文旅融合发展要求,紧抓时代要求,剖析难点,从不同视角和领域深度,探讨风景名胜区可持续旅游规划理论依据和实操技术要点;聚焦各地的规划实践,梳理风景区规划编制经验,从更加注重科学性、操作性的层面探讨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结合我国风景名胜区在世界遗产申报、保护、管理、旅游发展等领域展开的实践,探讨如何在风景名胜区中实现文化与自然的融合,以及如何在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和旅游开发上实现平衡发展。创建风景名胜区可持续旅游语境,强调以规划实践推动理论建构与方法革新,通过可持续旅游实现风景名胜价值的传播。同时,借鉴国内外优秀案例,为国家相关规划编制提供支持,也为规划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简介
  刘晓,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学士,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高级工程师,城市开发规划研究院启明规划设计所所长。从业20年,主持完成180余项规划设计项目,获得国家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2项,发表论文10余篇,长期从事城市总体规划、风景旅游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乡村规划的研究与规划实践。2018年获得上海市十佳青年规划师称号。曾主编《理想空间——新农村与城乡统筹发展》。严国泰,1994年间济大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方向)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3年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向)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专家理事、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旅游协会常务理事、旅游教育分会副会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成员。研究方向包括风景名胜区规划理论与实践、旅游规划理论与方法、历史城镇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等。出版著作《宝鸡天台山风景区总体规划》《江西龟峰风景区总体规划》《城市旅游发展规划案例研究》《历史城镇旅游规划理论与实务》《旅游规划理论与方法》等。
目录
主题专访
风景名胜区空间规划与可持续旅游——五大连池案例
基于可持续旅游理论的风景名胜型自然保护地发展路径探讨
专题案例
风景名胜区的旅游策划与概念规划
遗产线路的保护复兴与可持续旅游—以南粤古驿道为例\邵甬徐刊达
建设可持续、协调、合作的特色乡村海岛旅游区——涠洲岛旅游区概念规划
新度假语境下山岳风景名胜区文化感知提升及可持续发展探索——以泰山风景名胜区东御道项目为例
永续发展视角下综合提升型旅游规划研究——以青岛市崂山太清游览区服务区为例
文旅融合背景下风景名胜区转型发展路径——以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为例
休闲时代背景下山岳型风景区的转型升级——以都江堰灵岩山公园概念设计全球征集中标方案为例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文化景观价值视角下世界遗产地可持续旅游路径研究——以大庐山文化旅游圈总体规划为例
空间规划语境下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以宜宾市“两海”示范区总体发展规划为例
基于政策导向的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改路径探索——以巢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例
空间约束条件下世界遗产地可持续发展模式初探——以大敦煌文化旅游圈总体规划为例
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
风景名胜区人文类景区详细规划编制方法探讨——以楠溪江风景名胜区渠口文化景观区详细规划为例
南朝古刹遗世立,晨钟暮鼓山水幸——基于沉浸式体验的大佛寺景区详细规划
文化景观视角下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编制研究——以亚龙湾景区入口区详细规划为例
红水河风景名胜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实践
风景名胜区的景观专项设计
雁荡山水旅游的见证与传承——灵岩景区卧龙谷景点提升规划设计
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滨水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生态文明导向下长三角河流型风景名胜区高质量绿色发展路径探索——以合肥市南淝河地区为例
基于绿地分类的鼓浪屿可持续景观提升策略探索
圣地环境营造的探索——以黄帝陵国家文化公园规划设计为例
风景名胜区的空间治理
市域国土空间规划中风景名胜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发展方向研究——以黔东南州为例
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基于公平性的风景名胜资源管控研究
基于管理目标导向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保护分区研究
“城景一体串珠成链”——长白山北景区与二道白河镇区一体化规划探索
城市型风景名胜区规划探析——以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例
他山之石
英国国家公园保护与游憩协调体系对我国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乡村类世界遗产地可持续旅游经验借鉴——以日本岐阜县白川村为例
主题沙龙
专家五人谈: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可持续旅游的常与变,内涵与实现路径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