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病理检验技术(第2版)

病理检验技术(第2版)

作者:谢新民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2-01

ISBN:9787117341172

定价:¥6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教材是中等职业教育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内容包括病理学与病理学基本检验技术,包括组织固定、石蜡制片、苏木素-伊红染色及常用特殊染色技术,以及目前广泛应用的冷冻制片技术、诊断细胞学技术、诊断细胞学技术、大标本制作技术及病理档案的管理等内容。本教材共分三篇,第一篇。为基本知识,着重介绍病理科的基本设施,人员配备,科室布置及病理资料危化品的管理等。第二篇为基本技术,重点介绍了组织病理切片的制作,HE染色液的配制及染色过程,细胞学制片及巴氏染色过程等。第三篇简单介绍了病理远程会诊技术、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荧光技术。
作者简介
  男,55岁,病理学高级讲师,90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从事病理教学及病理临床诊断工作三十一年,先后在赣南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及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进修学习,完成病理教学工作两万余学时,组织病理诊断四万余例,细胞学诊断八万余例。
目录

第一篇病理检验基础知识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病理检验技术的任务和意义/1
一、病理检验技术的主要任务/1
二、病理检验技术的作用、地位及意义/2
三、病理检验的常用方法/3
第二节病理检验技术的质量控制/4
一、病理检验技术的类型/4
二、病理检验技术的质控标准/5
第三节免疫组织化学的优势/6
一、免疫组织化学的优点/6
二、免疫组织化学在病理学诊断中的地位/7
第四节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与应用/8
一、分子生物学及其关键技术的建立/8
二、分子生物学常用实验技术的应用/9
第二章病理检验技术人员的职责/12
第一节病理检验技术人员的常规工作/12
一、病理标本及病理报告的收发工作/13
二、协助病理标本的取材和尸体剖检工作/16
三、组织学切片和细胞学制片工作/16
四、病理资料的管理和检索工作/17
五、药品、物资、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17
六、病理大体标本的收集和制作工作/18
第二节病理检验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18
一、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18
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19
三、勇于创新的工作精神/19
第三章病理科的基本设置及基本检查项目/21
第一节病理科的布局和基本配置/21
一、病理科的布局和基本配置/21
二、病理科的人员配置/23
第二节病理科目前开展的基本检查项目/23
一、常规石蜡切片检查/23
二、快速石蜡切片检查/23
三、冷冻切片检查/24
四、特殊染色检查/24
五、免疫组织化学检查/24
六、细胞学检查/24
七、尸体解剖检查/24
八、特殊检查/25
第四章病理资料的管理与检索/26
第一节送检单和登记簿的管理/26
一、送检单的管理/26
二、登记簿、索引卡的建立/27
三、尸检资料的管理/27
四、其他资料的管理/28
第二节切片、蜡块及大体标本的管理/28
一、切片的保管/28
二、蜡块的保管/28
三、大体标本的管理/28
第三节病理资料的外借制度/29
第五章病理科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与
职业暴露的危害及处理/31
第一节病理科危险化学品的管理/31
一、概述/31
二、危险化学品的管理/32
第二节职业暴露的危害及处理/33
一、职业暴露的危害/33
二、职业暴露的处理/34
第二篇病理检验基本技术
第六章病理组织制片技术/37
第一节概述/37
一、制片的种类/38
二、石蜡和冷冻切片的制作程序/38
第二节组织的固定/41
一、组织固定的目的和意义/41
二、组织固定的常用方法/42
三、固定液的性质和作用/43
四、组织固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43
五、固定液的种类/44
第三节组织脱钙/52
一、组织脱钙的种类、方法及应用/52
二、组织脱钙后的处理/57
第四节组织的洗涤、脱水、透明、浸蜡及包埋/57
一、组织的洗涤/57
二、组织的脱水/58
三、组织的透明(媒浸)/60
四、组织的浸蜡(透蜡)/61
五、组织的包埋/63
第五节组织切片的制作/66
一、切片机具/66
二、组织切片法/67
第七章病理组织切片常规(普通)染色/74
第一节病理切片染色概述/74
一、病理切片染色的目的/74
二、常用染料概述/75
三、染色的原理/82
四、常用染色术语的含义及意义/83
五、染色前、后的常规处理/85
六、染色过程的注意事项/87
第二节苏木精-伊红染色/88
一、染色原理/88
二、染液的配制/88
三、染色程序/91
四、染色结果/93
五、染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93
第八章病理组织切片常用特殊染色/98
第一节结缔组织复合染色/99
一、结缔组织复合染色的应用/99
二、常用染色方法/99
三、结缔组织染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01
第二节胶原纤维染色/101
一、胶原纤维染色的应用/101
二、常用染色方法/102
三、胶原纤维染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04
第三节网状纤维染色/104
一、网状纤维染色的应用/104
二、常用染色方法/105
三、网状纤维染色的注意事项/108
第四节弹性纤维染色/108
一、弹性纤维染色的应用/108
二、常用染色方法/109
三、弹性纤维染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11
第五节肌肉组织染色/111
一、肌组织的构成及形态特点/111
二、肌组织染色的应用/112
三、肌组织的染色方法/112
四、肌组织染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15
第六节脂质染色/116
一、脂质的构成成分/116
二、脂质染色的应用/116
三、常用染色方法/116
四、脂质染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18
第七节糖原染色/119
一、糖原染色的应用/119
二、糖原的组成成分及特性/119
三、常用染色方法及注意事项/120
第八节黏液染色/122
一、黏液的构成成分及特性/122
二、黏液物质染色的应用/123
三、染色方法/123
第九节淀粉样物质染色/126
一、淀粉样物质的性质/126
二、淀粉样物质染色的应用/127
三、染色方法/127
第十节色素染色/129
一、黑色素染色/129
二、含铁血黄素染色/131
三、胆色素染色/133
四、脂褐素染色/134
第十一节病原微生物染色/136
一、细菌染色/137
二、真菌染色/138
三、螺旋体染色/140
第十二节其他染色法/142
一、肥大细胞染色/142
二、基膜染色/143
三、尿酸盐染色/144
第九章病理大体标本制作技术/147
第一节大体标本的一般处理/148
一、大体标本的收集/148
二、大体标本的取材与整修/148
三、大体标本的固定与保存/150
第二节大体标本的原色保存/150
一、凯氏(Kaiserling)法/150
二、凯氏(Kaiserling)改良法/151
三、Pulvertaft法/151
四、柯氏(Klotz)法/152
第三节大体标本的染色方法/152
一、脂肪组织染色法/152
二、组织淀粉样物质染色法/153
三、含铁血黄素染色法/153
第四节病理大体标本的裱装和封存/154
一、玻璃标本缸标本的裱装与封存方法/154
二、有机玻璃标本缸的制作及标本的裱
装与封存方法/155
三、标本储存与陈列/157
第十章尸体剖检技术/158
第一节尸体剖检的概念和意义/158
一、尸体剖检的概念/158
二、尸体剖检的意义/159
第二节尸体剖检过程和记录/159
一、尸体剖检过程及方法/159
二、尸体剖检记录/163
第三节尸体剖检注意事项/165
第四节尸体剖检过程中的分工与配合/166
一、主检医师/166
二、技术员/166
第十一章细胞学检验技术和细胞学诊断/168
第一节细胞学检验技术/168
一、细胞学检验技术概述/169
二、细胞学标本的采集/169
三、细胞学制片/169
四、细胞的固定/171
五、细胞的染色/172
第二节细胞学检查与诊断/174
一、细胞学检查与诊断概述/174
二、细胞学检查与诊断的应用范围/175
三、细胞学检查与诊断的优缺点/175
四、细胞学检查与诊断的注意事项/175
第三节细胞形态学变化/176
一、正常上皮细胞与脱落后的形态变化/176
二、常见正常非上皮细胞的形态变化/178
三、良性上皮细胞变化/179
四、核异质细胞/181
五、肿瘤细胞学/182
第四节细胞学诊断方法/183
一、直接诊断法/183
二、间接诊断法/183
第五节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与诊断/184
一、妇科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与诊断/185
二、其他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与诊断/185
第六节细胞学检验的质量控制/187
一、严格管理/187
二、规范操作/187
三、坚持复查制度/187
四、建立室内和室间质控联系/188
第三篇病理检验前沿技术
第十二章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应用/191
第一节免疫组织化学的基本概念/191
第二节免疫组织化学的基本技术/192
一、免疫组织化学标本的取材、固定、切片及注意事项/192
二、免疫组织化学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195
三、免疫组织化学常用液体及抗体的配制/197
四、载玻片的防脱片处理/201
五、抗原的修复/202
第三节免疫组织化学的常用染色方法/204
一、免疫组织化学常用染色方法/204
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218
三、常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的评价/220
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的判断原则/222
五、假阳性、假阴性及背景着色的原因/223
第四节免疫组织化学在临床病理工作的应用/224
一、肿瘤良恶性的诊断和鉴别诊断/224
二、判断肿瘤的组织学起源/224
三、评价肿瘤细胞的增生程度和生物学行为/225
四、指导肿瘤的临床治疗和判断疗效/225
五、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225
第十三章原位杂交技术/228
第一节核酸分子杂交概论/229
一、DNA的变性和复性/229
二、核酸分子杂交原理/230
三、核酸分子杂交技术/231
第二节核酸探针/231
一、核酸探针的概念/231
二、核酸探针的种类和制备/231
三、核酸探针的标记/232
第三节原位杂交/236
一、原位杂交概述/236
二、光学显微镜下原位杂交/237
三、电子显微镜下原位杂交/245
第四节原位杂交在病理学中的应用/245
一、病毒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245
二、肿瘤研究中的应用/246
第十四章聚合酶链反应技术/248
第一节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249
一、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的基本原理/249
二、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的特点/250
第二节聚合酶链反应体系的组成和作用/251
一、组成成分/251
二、聚合酶链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作用/251
第三节聚合酶链反应模板的制备/253
一、新鲜组织标本或冷冻组织中DNA的提取/253
二、固定和石蜡包埋组织中DNA的提取/254
三、培养细胞中DNA的提取/255
四、常见临床标本中DNA和RNA的提取/256
第四节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的基本操作/259
一、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的设备、材料/260
二、试剂/260
三、操作步骤/260
第五节聚合酶链反应产物检测与分析/261
一、琼脂糖凝胶电泳法/261
二、凝胶摄影/263
第六节其他聚合酶链反应技术/265
一、原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265
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265
第七节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的应用/266
一、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266
二、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266
第八节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仪的使用与维护/268
一、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仪的变温方式/269
二、一般使用方法/269
三、安装与维护/270
第十五章细胞凋亡的常用检测方法/272
第一节概论/272
一、细胞凋亡的概念/273
二、细胞凋亡的特征/273
三、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274
四、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意义/275
五、细胞凋亡与肿瘤/275
第二节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276
一、形态学方法/276
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277
三、原位末端标记法/278
第十六章电子显微镜技术及超薄切片/280
第一节概述/280
一、电子显微镜的种类/281
二、电子显微镜的基本构造/281
三、电子显微镜的成像原理/282
第二节超薄切片技术与透射电子显微镜/282
一、超薄切片技术/283
二、超薄切片染色技术/284
第三节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285
一、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285
二、扫描电子显微镜标本的制作/286
第四节电子显微镜冷冻制样技术/286
一、快速冷冻技术/287
二、冷冻超薄切片技术/287
三、冷冻蚀刻技术/287
第五节免疫电子显微镜技术/288
一、免疫铁蛋白技术/288
二、免疫电子显微镜胶体金标记技术/288
三、免疫电子显微镜技术应注意的问题/290
第六节电子显微镜细胞化学技术/290
一、电子显微镜细胞化学技术的基本原理/290
二、电子显微镜细胞化学技术的基本原则/291
三、电子显微镜细胞化学技术的基本步骤/291
第十七章远程病理诊断/293
第一节概述/293
一、远程病理诊断的概念/293
二、远程病理诊断的意义/294
第二节远程病理诊断系统的组成/294
一、显微镜/294
二、视频摄像机/294
三、监视器/294
四、数字转换器/295
五、调制解调器/295
六、计算机软件/295
七、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295
第三节远程病理诊断数据和图像的/
采集、处理与传送/295
一、数据和图像的采集/295
二、数据和图像的处理/296
三、数据和图像的传送/296
第十八章组织芯片技术/299
第一节组织芯片技术概述/299
第二节组织芯片的制作过程/300
一、制备组织芯片蜡块的常用设备/300
二、制备组织芯片蜡块的基本步骤/300
第三节组织芯片技术的应用及优缺点/301
一、组织芯片技术的应用/301
二、组织芯片技术的优点/302
三、组织芯片技术的缺点/302
附录/304
实验与实训指导/304
实验1固定液、脱水剂、透明剂、浸蜡剂的配制/304
实验2组织块的固定、脱水、透明、浸蜡/305
实验3~4组织块的包埋与石蜡切片/305
实验5冷冻组织的包埋与冷冻切片/307
实验6常用染液的配制/308
实验7~8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的步骤/308
实验9~10冷冻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的步骤/310
实验11结缔组织、胶原纤维、网状纤维、肌组织染色/311
实验12脂肪、黏液、糖原染色/313
实验13细胞学制片及染色/314
实验14观摩尸体剖检过程/315
实验15大体标本的制作/316
实验16免疫组织化学标本的取材、固定、切片/317
实验17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常用液体、抗体的配制及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319
实验18~19载玻片的防脱片处理和抗原的修复/322
实验20~22免疫组织化学常用染色方法(1)/324
实验23~25免疫组织化学常用染色方法(2)/326
实验26肝硬化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的原位杂交检测/328
实验27乙肝病毒的聚合酶链反应检测/330
教学大纲(参考)/331
参考文献/338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