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高速铁路联调联试信号系统动态检测典型问题分析

高速铁路联调联试信号系统动态检测典型问题分析

作者:霍黎明,武钰喜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2-01

ISBN:9787113285715

定价:¥5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分析研究了我国高速铁路联调联试信号系统动态检测中发现的典型问题,针对每个问题指出原因所在及其处理方式,并给出此类问题所涉及的相关资料和知识点,分为问题描述、问题分析、问题整改和补充资料四部分内容。同时结合典型实例,对信号系统设计、软件编制、工程施工等关键环节提出建议,为新建和改建工程提供一定的指导。全书共四章,包括信号系统概述、信号系统动态检测、实例分析以及信号工作关键事项。本书可供我国从事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科研、设计、施工、检测的专业人员学习使用,还可作为信号专业的新员工和专业教师的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暂缺《高速铁路联调联试信号系统动态检测典型问题分析》作者简介
目录
1 信号系统概述
1.1 列控系统
1.1.1 CTCS-2级列控系统
1.1.2 CTCS-3级列控系统
1.2 计算机联锁系统
1.3 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
2 信号系统动态检测
2.1 检测目的
2.2 检测内容
2.2.1 正线轨旁信号设备状态
2.2.2 列控系统功能
2.2.3 联锁系统功能
2.2.4 调度集中系统功能
2.3 检测方法
2.3.1 轨旁信号设备状态
2.3.2 列控系统功能
2.3.3 车站联锁系统接口功能
2.3.4 CTC系统接口及相关功能
2.4 检测情况概述
2.4.1 CTCS-2级列控系统线路检测概述
2.4.2 CTCS-3级列控系统线路检测概述
2.5 问题分类统计与分析
2.5.1 列控系统等级分类统计与分析
2.5.2 问题信息特征及功能分类统计与分析
2.5.3 问题原因分类统计与分析
3 实例分析
3.1 应答器
3.1.1 应答器(组)丢失
3.1.2 应答器(组)位置设置错误
3.1.3 应答器(组)信息不完整
3.1.4 应答器布置与链接方向不一致
3.1.5 应答器(组)设置方向错误
3.1.6 应答器只发送默认报文
3.1.7 站名未显示或显示异常
3.1.8 信号机类型描述错误
3.1.9 大号码道岔发送限速包后无效
3.1.10 大号码道岔安装在U2S码区段,允许速度下降
3.1.11 速度合并导致允许速度突降
3.1.12 侧线通过反向有源应答器未发送进路预告报文
3.1.13 相邻应答器【CTCS-1】包数据描述不一致导致MA异常变化
3.1.14 侧线发车时未达到最高允许速度
3.1.15 里程系信息转换错误
3.1.16 未显示站台侧信息
3.1.17 未显示分相区图标
3.1.18 坡度信息描述不足导致允许速度下降
3.1.19 分相区信息无法预告不同进路
3.1.20 经过C2/C0等级转换点后速度过高
3.1.21 区间信号点未取消导致允许速度下降
3.1.22 应答器距离信号机较远导致数据不足
3.1.23 列车停稳后站台侧信息显示消失
3.1.24 链接距离未计算长短链数据导致显示丢失应答器
3.1.25 缺少坡度信息导致转入PS模式
3.1.26 应答器数据方向描述错误导致无法连接RBC
3.1.27 调车危险防护无效
3.1.28 级间切换预告和执行应答器距离过近
3.1.29 有条件等级转换包中列控等级只有C3级
3.2 列控中心(TCC)
3.2.1 L1范围内有限速股道发码没有降级
3.2.2 存车场内轨道电路码序不连续(列控中心根据信号机灯位机构类型发码)
3.2.3 列控工程数据表动走线码序错误(应发U2码实发U码)
3.2.4 列控中心发送的速度与列控工程数据表不一致
3.2.5 提前起模降速
3.2.6 列控中心错误驱动方向继电器
3.2.7 正线有源应答器按照侧线有源应答器报文发送原则发送相应报文
3.2.8 临时限速信息没有及时更新
3.2.9 大号码道岔升级错误码序
3.2.10 列控中心数据配置错误,MA无法延伸
3.2.11 1LQ区段较短导致在岔区B码时允许速度下降
3.2.12 进站信号机L灯采集回线虚接导致信号降级
3.2.13 动车组进路中设计了9号道岔
3.2.14 侧向接车类型不正确导致无法发车
3.2.15 经过正线有源应答器组后未转入FS模式
3.2.16 【CTCS-3】数据描述不妥导致转入PS模式
3.2.17 仅通过修改无源应答器和RBC对线路最高速度描述后站内允许速度抬升
3.2.18 线路所通过进路未按区间追踪码序发码
3.2.19 无限速显示临时限速图标
3.2.20 TCC数据配置错误导致动车所U2码错发成U码
3.2.21 TCC数据配置错误导致接近轨UUS码错发成UU码
3.3 轨道电路
3.3.1 动车所内由G1进入G2出现掉码
3.3.2 动车所进入G1出现掉码
3.3.3 沿途各站正线通过轨道电路码序异常
3.3.4 载频错误导致掉码
3.3.5 无载频区段串入2000Hz载频
3.3.6 区间轨道电路模拟故障后码序异常
3.3.7 道岔分支并联线未安装出现掉码
3.3.8 补偿电容钢轨连接线损坏出现掉码
3.3.9 预发码电路配线错误出现掉码
3.3.10 未描述载频信息出现掉码
3.3.11 在转线的渡线道岔区段未发送转频码出现掉码
3.3.12 轨道区段长度分割错误触发紧急制动
3.3.13 经过轮轨踏面时出现掉码
3.3.14 侧线轨道与电码化正线股道载频相同导致掉码
3.3.15 道岔直股长度小于曲股且过小导致掉码
3.3.16 侧线轨道电路采用占用叠加发码出现掉码
3.4 无线闭塞中心(RBC)
3.4.1 速度过快,未转完全TAF
3.4.2 无线连接超时
3.4.3 路由器配置错误导致无法呼叫RBC
3.4.4 级间切换预告点与列控工程数据不符
3.4.5 坡度数据和许可长度不一致导致ATP宕机
3.4.6 经过等级转换预告点后C3和C2速度曲线不一致,触发制动
3.4.7 非FS模式且距出站信号机大于250m时采用引导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