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人格权法研究(上、下卷)

中国人格权法研究(上、下卷)

作者:杨立新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0-01

ISBN:9787300310961

定价:¥34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运用基础理论与范举的方式,对人格权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进行全新的、系统的论述,凝聚了作者长期从事法学教学和法律实务的心血,对人格权等法律实务中尚无体系性界定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梳理。全书语言流畅,文字简洁,思路清晰,逻辑严谨,非常适合法学专业师生、法律实务工作者和研究人员使用。
作者简介
  杨立新,1952年生于吉林省通化市,山东烟台市蓬莱区长山岛人。现任广东财经大学法治与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席、研究员。1970年2月插队,1970年12月参军,1975年6月任吉林省通化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副庭长、副院长、常务副院长兼党组副书记,1990年2月任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审判员、审判组长,1993年1月任烟台大学法学院副教授,1994年10月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员、副厅长、厅长、检察委员会委员,2001年1月任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主任、法学院教授。兼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法专家委员会立法专家、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世界侵权法学会主席、东亚侵权法学会理事长。
目录

目录
上 卷

第一编 人格权立法的中国经验

第一章 人格权立法中国经验的三个里程碑
第一节《民法通则》:创立人格权立法中国经验的第一个里程碑
第二节《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发展人格权立法中国经验的第二个里程碑
第三节《民法典》人格权编:人格权立法中国经验法典化的第三个里程碑
第四节对人格权立法中国经验的正确解读

第二章 《民法典》人格权编的立法重心、逻辑结构与创新发展
第一节《民法典》人格权编的立法重心是保护人民人格权
第二节《民法典》人格权编的逻辑结构
第三节《民法典》人格权编对人格权立法的创新发展

第三章 《民法典》人格权编立法的主要争论
第一节对《民法典》人格权编立法提出的不同见解
第二节《民法典》人格权编立法学术观点与立法技术之争的要点
第三节《民法典》人格权编立法政治风险之争的要点
第四节《民法典》人格权编规定生命维护权为生命权内容的正确性
第五节《民法典》单独规定人格权编之立法决策的正确选择

第四章 《民法典》人格权编的立法思想和法理基础
第一节用党的十九大精神统一《民法典》人格权编的立法思想
第二节《民法典》人格权编立法的法理基础
第三节《民法典》人格权编立法的政治基础与立法技术

第二编 人格权法总论

第五章 人格权法
第一节人格权法概述
第二节人格权法的历史发展

第六章 人格权
第一节人格权概述
第二节人格权的客体:人格利益
第三节人格权法律关系
第四节人格权的性质:公权利与私权利的转变

第七章 抽象人格权
第一节抽象人格权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第二节一般人格权
第三节自我决定权
第四节公开权

第八章 人格权的冲突与协调
第一节人格权冲突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人格权冲突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对人格权冲突的协调

第九章 人格权的民法保护方法
第一节人格权民法保护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人格权请求权
第三节人格权侵权请求权
第四节对人格权保护的特别规定

第十章 人格权的延伸法律保护
第一节人格权的延伸法律保护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对胎儿人格利益的延伸保护
第三节对死者人格利益的延伸保护


下 卷

第三编 具体人格权

第十一章 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
第一节《民法典》规定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的规范创新
第二节生命权
第三节《民法典》规定生命权包含生命尊严的重要价值
第四节保障人工辅助生殖技术所生子女的生的尊严
第五节身体权
第六节健康权

第十二章 人身自由权、性自主权和婚姻自主权
第一节人身自由权
第二节人格自由与人身自由的区别及价值
第三节性自主权
第四节婚姻自主权

第十三章 姓名权和名称权
第一节姓名权
第二节名称权

第十四章 肖像权、形象权和声音权
第一节肖像权
第二节形象权
第三节声音权

第十五章 名誉权、信用权和荣誉权
第一节名誉权
第二节信用权
第三节荣誉权

第十六章 隐私权
第一节隐私和隐私权的发展历史
第二节隐私和隐私权
第三节与隐私权关联的相关隐私和知情权
第四节对隐私权的民法保护
第五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隐私和个人信息的保密义务

第十七章 个人信息权
第一节私法保护个人信息权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二节个人信息权益的法律属性
第三节个人信息权概述
第四节个人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