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诗歌发生学

中国诗歌发生学

作者:祝秀权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22-08-01

ISBN:9787542678119

定价:¥9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学界历来认为,中国诗歌产生的时间很早,甚至诗的产生远在散文之前。这种观点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它没有认清歌与诗的不同性质,没有认清诗产生的复杂文化因素。本书先综论中国诗产生的外在文化因素和内在文化因素,外在文化因素包括音乐、宗教、仪式等,内在文化因素包括语言文字、节奏、音韵的产生发展等,综合来看,周代之前没有诗产生的文化条件。然后辨析歌与诗概念及性质、产生时间的不同,从另一个特殊角度审视中国诗的产生是周代礼乐文化的产物。在此基础上,以下着重以《诗经》文本为研究对象,按照颂、雅、风的顺序,论述周代诗从不成熟的萌芽状态的《周颂》,发展到成熟的并有正式“诗”之名的《大雅》,再随着周代礼乐的成熟兴盛而发展至西周中后期的《小雅》和春秋时期的《国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关键环节:一是“颂”的本义由原始义“容”发展至占筮之“颂”、祝祷之“颂”、乐器之“颂”、歌诗之“颂”的过程;二是周代乐语教育与诗的正式产生及发展演变。以下内容分别从几个不同层面论述中国早期诗歌创作的规律和特征:演义:中国早期诗歌的创作方式和规律;礼乐歌舞表演:中国早期诗歌的创作宗旨和动力;中国诗歌发生学总纲:诗言志;周代文化的四次飞跃与周代诗歌创作艺术水平的四次提升。最后补论《商颂》是春秋时期的宋诗,不是商诗,以使本书的中心论点更加完整和严密。 本书的主要学术价值在于三个方面:一、辩明了歌与诗概念的不同,论证了周代之前没有诗,《诗经》就是中国最早的诗,中国诗产生于周代。二、以《诗经》文本为研究对象,按照颂、雅、风的顺序,论证了周代诗从萌芽到产生到发展成熟的过程。三、总结了中国早期诗歌创作的几个规律和特征。这三个方面都是中国诗歌研究领域的新观点、新论题。
作者简介
  祝秀权,安徽六安人,现任教于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1998年师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蒋立甫先生研读《诗经》,2001年获得硕士学位。2006年师从扬州大学文学院钱宗武先生研究《诗经》《尚书》,2009年获文学博士学位。至今发表以《诗经》为主的学术论文四十余篇。代表作品《周礼与小雅部分诗篇的创作》,《燕京学报》20lO年5月新28期;《西周(大武)乐章演变新考》,《河北学刊》2011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1年第12期;《盛世君王的“成功”颂歌》,《浙江学刊》2009年第1期;《以美为谏的周代献诗》,《光明日报》2013年10月21日第15版“国学”;《诗经·周颂》所咏诰辞及相应仪式考,《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3期。
目录

第一章 中国诗产生的文化因素


第二章 发生学意义上的歌与诗


第三章 西周文化飞跃与《周颂》的产生


第四章 周代乐语教育与诗的正式产生及发展演变


第五章 演义: 中国早期诗歌的创作方式和规律


第六章 礼乐歌舞表演: 中国早期诗歌的创作宗旨和动力


第七章 中国诗歌发生学总纲: 诗言志


第八章 《诗经》“四始”与周代文化的四次飞跃


第九章 从抒写方式看《商颂》宋诗说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