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国外公共行政学名著的文本学解读
作者:周义程 编
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2-01
ISBN:9787567238473
定价:¥7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的研究初衷是要通过对国外公共行政学发展史上迄今为止较具代表性的名著进行文本学解读,从而让读者在阅读名著之前能对名著的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主要内容、贡献与局限等问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借此尽量帮助读者克服面对名著时的畏难情绪和尽可能降低其阅读名著的难度。本书加以解读的11部名著在一定程度上涵盖了国外公共行政学的主要理论流派。①传统公共行政。《行政学研究》《政治与行政》《官僚制》是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三本重要代表作。②民主行政。《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是民主行政理论的一本重要代表作。③公共选择。《自由、市场与国家: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集体行动的逻辑》是公共选择理论的两本重要代表作。④新公共管理。《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是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两本重要代表作。⑤后现代公共行政。《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是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一本重要代表作。⑥新公共服务。《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是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一本重要代表作。⑦网络化治理。《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是网络化治理理论的一本重要代表作。
作者简介
周义程,男,1978年生,江苏泗阳人,现为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暨东吴智库研究员,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南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地方治理评论》编辑部主任、常务副主编。学术兼职主要有:江苏省政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国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共党史学会常务理事、江苏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特约编辑等。学术研究的领域主要为公共服务、数字治理、廉洁政治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等其他各级各类项目20多项。在《人民日报》《中国行政管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Equity in Health(SSCI) Sust ainability(SSCI)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20多篇。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著作5部。荣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其他各级各类奖项10多项。
目录
第一章 《行政学研究》解读
一、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
二、基本内容
(一)行政学研究的现状与成因
(二)行政学研究的必要性
(三)欧洲行政科学的美国化
(四)阻碍和耽误美国引进欧洲行政科学的因素
(五)行政学研究的目的和题材
(六)行政学研究的方法与最有用的观点
三、学术评价
第二章 《政治与行政》解读
一、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
二、基本内容
(一)国家的主要功能
(二)政治的功能
(三)中央政治与地方政治
(四)行政的功能
(五)行政体制在政治与行政关系上的作用
(六)政府体制尤其是行政体制对政党地位的影响
(七)民治政府
(八)党魁
(九)政党的责任
(十)结论
三、学术评价
第三章 《官僚制》解读
一、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
二、基本内容
(一)概念的出现
(二)古典的理论体系
(三)关于韦伯的辩论
(四)官僚制与思想家
(五)七种现代的官僚制概念
(六)官僚制与民主理论家
(七)小结:社会与政治科学中的官僚制概念
三、学术评价
第四章 《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解读
一、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
二、基本内容
(一)信心危机
(二)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主流
(三)当代政治经济学家的研究
(四)民主制行政的理论:被抛弃的选择
(五)选择未来
(六)美国政府持续的宪法危机
(七)美国的思想危机及其他
三、学术评价
第五章 《自由、市场与国家: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解读
一、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
二、基本内容
(一)各种不同的观点
(二)秩序的出现
(三)对公平理论的探索
(四)债务与赤字政治经济学
(五)个人与国家
三、学术评价
(一)关于公共选择理论
(二)关于本书
第六章 《集体行动的逻辑》解读
一、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
二、基本内容
(一)集团和组织理论
(二)集团规模和集团行为
(三)工会和经济自由
(四)国家和阶级的正统理论
(五)压力集团的正统理论
(六)“副产品”理论和“特殊利益”理论
三、学术评价
第七章 《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解读
一、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
二、基本内容
(一)导论
(二)政府增长
(三)物品和服务的基本特征
(四)提供物品和服务的不同机制
(五)民营化的原因和形式
(六)民营化的效果
(七)公共服务的合同承包
(八)政府撤资
(九)基础设施领域的公私伙伴关系
(十)教育改革和福利国家的民营化
(十一)民营化的阻力
(十二)民营化的未来
三、学术评价
第八章 《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解读
一、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
二、基本内容
(一)变迁中的国家、治理和公务员制度
(二)市场式政府
(三)参与式国家
(四)弹性化政府
(五)解制型政府
(六)结论
三、学术评价
第九章 《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解读
一、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
二、基本内容
(一)民主治理的新途径
(二)传统及其替代
(三)言行不一:后现代符号政治学
(四)话语理论的理论基础:现象学、构成主义、结构理论及能量场
(五)话语的正当性
(六)初始的话语形式
三、学术评价
第十章 《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解读
一、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
二、基本内容
(一)公共行政与新公共管理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来源
(三)服务于公民,而不是服务于顾客
(四)追求公共利益
(五)重视公民权胜过重视企业家精神
(六)思考要具有战略性,行动要具有民主性
(七)承认责任并不简单
(八)服务,而不是掌舵
(九)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
(十)新公共服务与公众参与:行动建议
(十一)新公共服务个案与实例
(十二)结语
三、学术评价
第十一章 《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解读
一、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
二、基本内容
(一)政府管理的新形态
(二)网络模式的优势
(三)网络模式的挑战
(四)设计网络
(五)连接的纽带
(六)网络与责任困境
(七)网络化治理的能力建设
(八)未来之路
三、学术评价
(一)关于网络化治理
(二)关于本书
附录 读书方法与思想方法
一、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
二、基本内容
(一)行政学研究的现状与成因
(二)行政学研究的必要性
(三)欧洲行政科学的美国化
(四)阻碍和耽误美国引进欧洲行政科学的因素
(五)行政学研究的目的和题材
(六)行政学研究的方法与最有用的观点
三、学术评价
第二章 《政治与行政》解读
一、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
二、基本内容
(一)国家的主要功能
(二)政治的功能
(三)中央政治与地方政治
(四)行政的功能
(五)行政体制在政治与行政关系上的作用
(六)政府体制尤其是行政体制对政党地位的影响
(七)民治政府
(八)党魁
(九)政党的责任
(十)结论
三、学术评价
第三章 《官僚制》解读
一、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
二、基本内容
(一)概念的出现
(二)古典的理论体系
(三)关于韦伯的辩论
(四)官僚制与思想家
(五)七种现代的官僚制概念
(六)官僚制与民主理论家
(七)小结:社会与政治科学中的官僚制概念
三、学术评价
第四章 《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解读
一、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
二、基本内容
(一)信心危机
(二)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主流
(三)当代政治经济学家的研究
(四)民主制行政的理论:被抛弃的选择
(五)选择未来
(六)美国政府持续的宪法危机
(七)美国的思想危机及其他
三、学术评价
第五章 《自由、市场与国家: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解读
一、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
二、基本内容
(一)各种不同的观点
(二)秩序的出现
(三)对公平理论的探索
(四)债务与赤字政治经济学
(五)个人与国家
三、学术评价
(一)关于公共选择理论
(二)关于本书
第六章 《集体行动的逻辑》解读
一、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
二、基本内容
(一)集团和组织理论
(二)集团规模和集团行为
(三)工会和经济自由
(四)国家和阶级的正统理论
(五)压力集团的正统理论
(六)“副产品”理论和“特殊利益”理论
三、学术评价
第七章 《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解读
一、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
二、基本内容
(一)导论
(二)政府增长
(三)物品和服务的基本特征
(四)提供物品和服务的不同机制
(五)民营化的原因和形式
(六)民营化的效果
(七)公共服务的合同承包
(八)政府撤资
(九)基础设施领域的公私伙伴关系
(十)教育改革和福利国家的民营化
(十一)民营化的阻力
(十二)民营化的未来
三、学术评价
第八章 《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解读
一、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
二、基本内容
(一)变迁中的国家、治理和公务员制度
(二)市场式政府
(三)参与式国家
(四)弹性化政府
(五)解制型政府
(六)结论
三、学术评价
第九章 《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解读
一、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
二、基本内容
(一)民主治理的新途径
(二)传统及其替代
(三)言行不一:后现代符号政治学
(四)话语理论的理论基础:现象学、构成主义、结构理论及能量场
(五)话语的正当性
(六)初始的话语形式
三、学术评价
第十章 《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解读
一、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
二、基本内容
(一)公共行政与新公共管理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来源
(三)服务于公民,而不是服务于顾客
(四)追求公共利益
(五)重视公民权胜过重视企业家精神
(六)思考要具有战略性,行动要具有民主性
(七)承认责任并不简单
(八)服务,而不是掌舵
(九)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
(十)新公共服务与公众参与:行动建议
(十一)新公共服务个案与实例
(十二)结语
三、学术评价
第十一章 《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解读
一、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
二、基本内容
(一)政府管理的新形态
(二)网络模式的优势
(三)网络模式的挑战
(四)设计网络
(五)连接的纽带
(六)网络与责任困境
(七)网络化治理的能力建设
(八)未来之路
三、学术评价
(一)关于网络化治理
(二)关于本书
附录 读书方法与思想方法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