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淮北烈山窑址(全二册)

淮北烈山窑址(全二册)

作者: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淮北市文物局,淮北市博物馆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8-01

ISBN:9787501077434

定价:¥1200.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烈山窑址位于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烈山村,处于濉河的支流雷河东岸,时代自唐代末期至元代晚期。2017年和2018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对烈山窑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700平方米。窑址分为三个区域,Ⅰ区为金元窑址区、Ⅱ区为唐末至北宋窑址区,Ⅲ区为汉代窑址区。发掘共清理各类遗迹70余处,有窑炉6座、道路1条、灰沟14条、灰坑52个、墓葬4座。出土了数以吨计各时期陶瓷器和窑具残片,可复原的遗物标本有4000余件,主要产品是生活用具、建筑构件、玩具和各种装烧窑具。比较有特色的是定烧的“公用”“黄一郎宅”等瓷器,黄釉印花大砖类建筑构件和刻有“鞏縣”字样素烧瓷。烈山窑是安徽省首次发现并确认兼烧宋三彩的瓷窑址。窑址发现的几座窑炉属于北方典型的马蹄形馒头窑,窑炉建造技术较高,窑炉形体及装烧量较大,其中Y4窑室面积近24平方米,火膛又大又深,有10平方米左右,窑炉总长达12米。烈山窑址并没有发现炉渣,在金元窑炉的火门内发现多层木灰烬,说明烈山窑是采用柴烧。烈山窑址周围瓷土资源丰富,燃料充足,并且借用雷河、濉河与大运河便利的水系向南北方运输外销瓷器。烈山窑作为通济渠安徽段大运河沿岸的瓷窑址是南北方制瓷技术交流的一个重要中转站。安徽大运河遗址考古发掘过程中出土了大量的贸易瓷器,其中就有烈山窑生产的产品,烈山窑生产的瓷器通过大运河行销国内多地。烈山窑址的发现为大运河瓷器贸易产品来源找到一个重要的坐标点和产地,也为今天构建安徽大运河文化带提供了一处重要的支撑点。
作者简介
暂缺《淮北烈山窑址(全二册)》作者简介
目录
(上册)
第一章 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第一节 地理位置
第二节 历史沿革
第二章 考古工作及编写计划
第一节 既往工作
第二节 发掘与保护
一 发掘经过
二 保护工作
第三节 报告编写
第三章 2017年发掘遗迹
第一节 2017年Ⅰ区遗迹
一 地层堆积
二 灰坑
第二节 2017年Ⅱ区遗迹
一 17ⅡTG4地层堆积
二 窑炉
三 灰坑
四 扰坑
第四章 2018年发掘遗迹
一 地层堆积
(一)Ⅰ区地层堆积
(二)Ⅱ区地层堆积
二 窑炉
三 灰坑
四 灰沟、灶和池子
五 墓葬
第五章 2017年Ⅰ区出土遗物
第一节 探沟出土遗物
一 17 Ⅰ TG1
(一)白瓷
(二)白釉黑(褐)彩瓷
(三)青瓷
(四)青黄釉瓷
(五)黄釉瓷
(六)酱釉瓷
(七)素烧瓷
(八)窑具
二 17 Ⅰ TC2
(一)白瓷
(二)白釉黑(褐)彩瓷
(三)青瓷
(四)青釉褐彩瓷
(五)青黄釉瓷
(六)黄釉瓷
(七)酱釉瓷
(八)黑釉瓷
(九)素烧瓷
(一〇)窑具
第二节 灰坑出土遗物
一 17 Ⅰ H3
(一)白瓷
(二)酱釉瓷
(三)黑釉瓷
(四)窑具
二 17 Ⅰ H4
(一)白瓷
(二)青瓷
(三)青黄釉瓷
(四)黄釉瓷
(五)酱釉瓷
(六)素烧瓷
(七)窑具
三 17 Ⅰ H5
(一)白瓷
(二)白釉黑(褐)彩瓷
(三)青瓷
(四)青黄釉瓷
(五)酱釉瓷
(六)素烧瓷
(七)窑具
四 17 Ⅰ H6
(一)白瓷
(二)白釉褐彩瓷
(三)青瓷
(四)黄釉瓷
第六章 2017年Ⅱ区出土遗物
第一节 探沟出土遗物
一 17 Ⅱ TG4
(一)白瓷
(二)白釉褐彩瓷
(三)青瓷
(四)青黄釉瓷
(五)黄釉瓷
(六)绿釉瓷
(七)酱釉瓷
(八)三彩釉瓷
(九)素烧瓷
(一〇)窑具
(一一)铜器
第二节 窑炉出土遗物
(一)白瓷
(二)青瓷
(三)青黄釉瓷
(四)三彩釉瓷
(五)素烧瓷
(六)窑具
第三节 灰坑出土遗物
一 17 Ⅱ H2
(一)白瓷
(二)酱釉瓷
(三)三彩釉瓷
(四)素烧瓷
(五)窑具
二 17ⅡH3
(一)白瓷
(二)素烧瓷
三 17 Ⅱ H7
(一)白瓷
(二)绿釉瓷
(三)三彩釉瓷
(四)素烧瓷
(五)窑具
第四节 采集
(一)白瓷
(二)酱釉瓷
……
第七章 2018年Ⅰ区出土遗物
(下册)
(八)黑釉瓷
(九)其他釉色
(一〇)素烧瓷
(一一)窑具
(一二)铜器
(一三)铁器
(一四)其他
第二节 18 Ⅰ Y2堆积和火膛出土遗物
一 18 Ⅰ Y2堆积出土遗物
(一)白瓷
(二)白釉黑(褐)彩瓷
(三)青瓷
(四)黄釉瓷
(五)绿釉瓷
(六)酱釉瓷
(七)黑釉瓷
(八)素烧瓷
(九)窑具
(一〇)铜器
一(一一)铁器
二 18 Ⅰ Y2火膛出土遗物
窑具
第三节 灰坑出土遗物
一 18 Ⅰ H3
(一)白瓷
(二)白釉黑(褐)彩瓷
(三)青黄釉瓷
(四)黄釉瓷
(五)绿釉瓷
(六)窑具
二 18 Ⅰ H4
(一)白釉褐彩瓷
(二)窑具
三 18 Ⅰ H5
(一)白瓷
(二)白釉褐彩瓷
(三)青瓷
(四)黄釉瓷
(五)酱釉瓷
(六)窑具
(七)铜器
四 18 Ⅰ H7
(一)白瓷
(二)素烧瓷
……
第八章 2018年Ⅱ区出土遗物
第九章 分期与年代
第一〇章 相关科技分析与研究
第一一章 结语
后记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