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纪录片创作实训(纪录与微纪录广播电视类 第2版)
作者:赵玉亮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6-01
ISBN:9787306074355
定价:¥5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按照纪录片创作的实践流程——创作原则、确立选题、运筹调研、方案建构、导演拍摄、人物塑造、叙事策略、剪辑制作——安排了八章的内容,并针对视频化传播时代短视频、微纪录火爆的实际,专门设置了第九章微纪录创作。在以实训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对社会现实的观察、认识、分析、判断能力。本书适用于传媒类应用型本科、专科大学生使用,也可供电视台、影视传媒公司从业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赵玉亮,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研究生毕业,文学硕士。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先后在山东苍山广播电视局、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今南京传媒学院)、江苏教育电视台从事记者、编辑、影视教育等工作。参与创作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型文献纪录片《伟大长征》,导演《中国节日影像志》子课题“昌邑烧大牛”,编导了《张家三代》《修元》《庙堂》《虎头鞋竹泉梦》等上百部纪录片和专题片,其中十多部纪录片、专题片、电视新闻获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广播电视好新闻奖、山东省广播电视奖等奖项。长期承担纪录片创作、纪实写作、电视摄像、影视镜头深度解析、影视精品解读等课程的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创作的纪录片《摇摆家》获第六届国际纪录片选片会金奖。在《现代传播》《中国电视》《电视研究》《电影文学》《青年记者》等CSSCI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纪录片、电影等领域的论文近20篇。主持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山东省艺术学重点课题多项,参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和省级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多项。
目录
第一章 创作原则
第一节 从纪录片的定义看纪录片的本质属性
一、纪录片的定义
二、纪录片的本质属性
第二节 从纪录片的功能看纪录片的创作实训原则
一、从纪录片的政治意义看创作实训原则
二、从纪录片的文化价值看创作实训原则
三、从纪录片的经济功能看创作实训原则
第三节 从微纪录片的兴起看纪录片的形态前沿
一、短视频崛起涵育微纪录勃兴
二、微纪录对纪录片形态的影响
第二章 确立选题
第一节 从历史思潮看纪录片选题的时代性
一、国际纪录片思潮运动
二、国内纪录片思潮的演变
三、从历史思潮看选题原则
第二节 从片种类型看纪录片选题的坐标系
一、新闻纪录片
二、历史文化纪录片
三、理论文献纪录片
四、自然环境纪录片
五、人文社会纪录片
六、人类学纪录片
第三节 纪录片选题的确立原则
一、现实性
二、趣味性
三、创新性
第三章 运筹调研
第一节 团队生成:志同道合,热情坚韧
一、编导
二、摄像
三、专家顾问
四、剪辑
五、录音师
六、场记
七、制片人
第二节 外围调查:收集资料,绸缪初访
第三节 初次访问:把握全局,留意关键
第四章 方案建构
第一节 提炼主题
一、纪录片主题的界定
二、纪录片主题提炼的原则
第二节 文体斟酌
一、阐释式
二、旁观式
三、介入式
四、自反式
五、诗意式
六、口述式
第三节 结构意识
一、初虑蓝图——外部结构意识
二、预谋张力——内部结构意识
第四节 局本方案
一、剧本的作用
二、剧本的写作
第五章 导演拍摄
第一节 纪实风格和影像叙事
一、情境化记录
二、影像叙事和镜头表现能力
第二节 情节化记录与碎片化记录
一、情节化记录:完整而起伏的故事性流程呈现
二、碎片化记录:生命状态摹写和情感意绪表达
第三节 旁观式与介入式拍摄
一、旁观式拍摄
二、介入式拍摄
第四节 隐喻、换喻与象征暗示
一、影视象征概说
二、象征与隐喻、换喻
三、当下影视象征手法解读与建言
第五节 情景再现与意义重构
一、关于“情景再现”和“虚构”的概念再辨析
二、“情景再现”
三、意义重构——“虚构”的表意方式和学理依据
第六章 人物塑造
第一节 人物与时代、环境、自身的关系
一、个人与时代的关系
二、个人与环境的关系
三、人与自身的关系
第二节 人物性格、品质与命运的关系
一、客观条件映衬品质境界
二、现实命运对应性格意志
第三节 记录人物经历的关键节点
一、关注反映人物与时代环境关系、凸显人物性格特征的关键节点
二、结合观众兴趣和传播效果把握关键节点
三、重视人物感情、意绪的情感型关键节点
第七章 叙事策略
第一节 结构拧力
一、叙事思路,有物有序
二、层次清晰,严整一体
第二节 节奏动力
一、内部节奏和外部节奏
二、内外统一推动节奏转换
三、运用节奏表达思想
第三节 细节魅力
一、细节的叙事功能
二、细节的运用规则
第四节 情节张力
一、悬念
二、矛盾
第八章 剪辑制作
第一节 研究素材,纸上剪辑
一、团队参与,研读素材
二、整理素材,做好场记
三、梳理思路,纸上剪辑
第二节 初剪粗编,审察调整
一、初剪粗编的层次规范
二、审察调整初剪粗编版
第三节 精雕细琢,深入编辑
一、细化复杂的叙事剪辑
二、精心处理表现性剪辑
三、用心推敲蒙太奇节奏
四、适当配乐,注意音响,慎用特技
第四节 推敲解说,斟酌配音
一、解说词的功能:从表象补充到灵魂揭示
二、解说词的艺术品格:通俗而不排斥韵致,细节关照,语句精辟
三、解说词与画面的关系:为看而写、不重复、“贴”画面
四、斟酌作品风格做好配音
第九章 微纪录创作
第一节 微纪录概述
一、微纪录的起源
二、微纪录的界定
第二节 从当下微纪录传播现状看微纪录创作选题
一、全网微纪录传播整体概况
二、主流媒体微纪录创作选题的特征
三、当下微纪录传播现状对微纪录创作选题的启发
第三节 微纪录的叙事策略
一、表意手段
二、叙事策略
后记:纪录与微纪录
第一节 从纪录片的定义看纪录片的本质属性
一、纪录片的定义
二、纪录片的本质属性
第二节 从纪录片的功能看纪录片的创作实训原则
一、从纪录片的政治意义看创作实训原则
二、从纪录片的文化价值看创作实训原则
三、从纪录片的经济功能看创作实训原则
第三节 从微纪录片的兴起看纪录片的形态前沿
一、短视频崛起涵育微纪录勃兴
二、微纪录对纪录片形态的影响
第二章 确立选题
第一节 从历史思潮看纪录片选题的时代性
一、国际纪录片思潮运动
二、国内纪录片思潮的演变
三、从历史思潮看选题原则
第二节 从片种类型看纪录片选题的坐标系
一、新闻纪录片
二、历史文化纪录片
三、理论文献纪录片
四、自然环境纪录片
五、人文社会纪录片
六、人类学纪录片
第三节 纪录片选题的确立原则
一、现实性
二、趣味性
三、创新性
第三章 运筹调研
第一节 团队生成:志同道合,热情坚韧
一、编导
二、摄像
三、专家顾问
四、剪辑
五、录音师
六、场记
七、制片人
第二节 外围调查:收集资料,绸缪初访
第三节 初次访问:把握全局,留意关键
第四章 方案建构
第一节 提炼主题
一、纪录片主题的界定
二、纪录片主题提炼的原则
第二节 文体斟酌
一、阐释式
二、旁观式
三、介入式
四、自反式
五、诗意式
六、口述式
第三节 结构意识
一、初虑蓝图——外部结构意识
二、预谋张力——内部结构意识
第四节 局本方案
一、剧本的作用
二、剧本的写作
第五章 导演拍摄
第一节 纪实风格和影像叙事
一、情境化记录
二、影像叙事和镜头表现能力
第二节 情节化记录与碎片化记录
一、情节化记录:完整而起伏的故事性流程呈现
二、碎片化记录:生命状态摹写和情感意绪表达
第三节 旁观式与介入式拍摄
一、旁观式拍摄
二、介入式拍摄
第四节 隐喻、换喻与象征暗示
一、影视象征概说
二、象征与隐喻、换喻
三、当下影视象征手法解读与建言
第五节 情景再现与意义重构
一、关于“情景再现”和“虚构”的概念再辨析
二、“情景再现”
三、意义重构——“虚构”的表意方式和学理依据
第六章 人物塑造
第一节 人物与时代、环境、自身的关系
一、个人与时代的关系
二、个人与环境的关系
三、人与自身的关系
第二节 人物性格、品质与命运的关系
一、客观条件映衬品质境界
二、现实命运对应性格意志
第三节 记录人物经历的关键节点
一、关注反映人物与时代环境关系、凸显人物性格特征的关键节点
二、结合观众兴趣和传播效果把握关键节点
三、重视人物感情、意绪的情感型关键节点
第七章 叙事策略
第一节 结构拧力
一、叙事思路,有物有序
二、层次清晰,严整一体
第二节 节奏动力
一、内部节奏和外部节奏
二、内外统一推动节奏转换
三、运用节奏表达思想
第三节 细节魅力
一、细节的叙事功能
二、细节的运用规则
第四节 情节张力
一、悬念
二、矛盾
第八章 剪辑制作
第一节 研究素材,纸上剪辑
一、团队参与,研读素材
二、整理素材,做好场记
三、梳理思路,纸上剪辑
第二节 初剪粗编,审察调整
一、初剪粗编的层次规范
二、审察调整初剪粗编版
第三节 精雕细琢,深入编辑
一、细化复杂的叙事剪辑
二、精心处理表现性剪辑
三、用心推敲蒙太奇节奏
四、适当配乐,注意音响,慎用特技
第四节 推敲解说,斟酌配音
一、解说词的功能:从表象补充到灵魂揭示
二、解说词的艺术品格:通俗而不排斥韵致,细节关照,语句精辟
三、解说词与画面的关系:为看而写、不重复、“贴”画面
四、斟酌作品风格做好配音
第九章 微纪录创作
第一节 微纪录概述
一、微纪录的起源
二、微纪录的界定
第二节 从当下微纪录传播现状看微纪录创作选题
一、全网微纪录传播整体概况
二、主流媒体微纪录创作选题的特征
三、当下微纪录传播现状对微纪录创作选题的启发
第三节 微纪录的叙事策略
一、表意手段
二、叙事策略
后记:纪录与微纪录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