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徐杰舜文集(1~5卷)
作者:徐杰舜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2-01
ISBN:9787520390538
定价:¥128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徐杰舜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学术研究,至今已有50余年,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30余本,研究领域为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他是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汉民族研究中心主任,以及10余家学会秘书长、理事等,有着扎实的学术历程,丰富的人生阅历。更为关键的是:其一,在众多学者研究各个少数民族时,他另辟蹊径,挑起汉民族研究这一熟悉却又陌生的重任,30余年持续不断地“深挖一口井”,出版了《汉民族历史和文化新探》《汉民族发展史》《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汉族风俗史》(1-5卷)、《中国汉族通史》《中国汉族》等。他对汉族的研究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同,同时他的研究也使得在民族划分中人数最多的汉族有了自己系统的研究,为中国“多元一体”格局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他汉民族的研究历程就是自我在多学科知识中不断跨越与合作的结晶。其二,当学者们都在呼喊着人类学中国化时,他开始了从纸上到实践的研究历程:开研修班、办学术会、出专刊、带学生等一系列有利于知识共同体的实际联系和沟通,并在其中广泛开展了与学者们的学术合作。
作者简介
徐杰舜,1943年生于永州零陵,祖籍浙江余姚。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汉民族研究中心主任;人类学高级论坛创建人、学术委员会荣誉主席;广西文史馆研究馆员。1995-2007年主编《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2年。《汉族风俗史》(5卷本)《汉民族史记》(9卷本)获广西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993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广西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2021年上海人类学会“人类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目录
第一卷
《汉民族历史和文化新探》
汉民族研究刍议
——代自序
汉民族研究再议
第一章 汉民族形成历史新探
一 试论华夏始祖
——夏民族的形成
二 试论古代商民族的形成及特征
三 试论古代周民族的形成
四 夏、商、周三族不存在吗?
——与谢维扬同志商榷
五 从部族的定义看夏、商、周三族的性质
——与王雷同志商榷
六 从《楚辞》看楚族的民族特征
七 从华夏民族的形成到汉民族的形成
第二章 汉民族文化特征新探
一 同胞观念与中国社会
二 唐文化是各民族文化大融合的结晶
三 汉族风俗特点初探
四 汉族“红白喜事”述略
五 从民间传说看汉族传统节日的起源
六 春节风俗与蜡祭
七 推龙船
附录
一 武义风俗考察
二 江山风俗撮录
后记
《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民族论》
第一章 文献与理论
一 中华民族史研究文献扫描
二 中华民族史研究应把握的理论问题
第二章 结构与过程
一 多元一体论内涵的本质是结构论
二 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过程论是理解多元一体论的关键
三 结语
第三章 互动与轨迹
一 互动: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社会行动
二 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轨迹速写
第四章 互动与整合
一 冲突与整合是一个社会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二 中华民族在冲突中从多元走向一体
三 中华民族在整合中从多元走向一体
……
第五章 文化基因
第六章 边疆与中央
第七章 草原与农业
第八章 汉族案例
第九章 结语
附录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研究述评
后记
第二卷
《南乡春色》
刘汉生序
陈彬全序
孙孝通序
前言
第一章 寻根探源
一 苍梧人的故地
二 俍兵——南乡壮族之源
三 从屯田到分关定居
附录 廖父花分关书
第二章 经济生活的变迁
一 农业的变革
二 林业的兴起
三 乡村工矿业的崛起
四 畜牧渔业的进步
五 交通变通达
六 商业的兴盛
七 职业构成的多样化
八 生活的改善
第三章 社会的变迁
一 很兵组织与原始农村公社的残存
二 基层政权组织的演变
三 婚姻家庭的嬗变
四 人生礼仪的时移俗易
五 社会交际的微变
第四章 文化的变迁
一 服饰的衍变
二 饮食的渐变
三 居住的巨变
四 岁时节日的传承
五 歌圩的退化
六 宗教信仰的杂化
七 语言的演化
八 民族教育的发展
九 民族文化的繁荣
第五章 南乡社会文化变迁理论分析
一 变迁理论种种
二 南乡社会文化变迁的原因
三 南乡社会文化变迁的动力
四 南乡社会文化变迁中的冲突
五 南乡社会文化变迁的未来
容观瑾跋
后记
第三卷》
《从原始群到民族》
第四卷
《人类学教程》
第五卷
《新乡土中国》
《汉民族历史和文化新探》
汉民族研究刍议
——代自序
汉民族研究再议
第一章 汉民族形成历史新探
一 试论华夏始祖
——夏民族的形成
二 试论古代商民族的形成及特征
三 试论古代周民族的形成
四 夏、商、周三族不存在吗?
——与谢维扬同志商榷
五 从部族的定义看夏、商、周三族的性质
——与王雷同志商榷
六 从《楚辞》看楚族的民族特征
七 从华夏民族的形成到汉民族的形成
第二章 汉民族文化特征新探
一 同胞观念与中国社会
二 唐文化是各民族文化大融合的结晶
三 汉族风俗特点初探
四 汉族“红白喜事”述略
五 从民间传说看汉族传统节日的起源
六 春节风俗与蜡祭
七 推龙船
附录
一 武义风俗考察
二 江山风俗撮录
后记
《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民族论》
第一章 文献与理论
一 中华民族史研究文献扫描
二 中华民族史研究应把握的理论问题
第二章 结构与过程
一 多元一体论内涵的本质是结构论
二 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过程论是理解多元一体论的关键
三 结语
第三章 互动与轨迹
一 互动: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社会行动
二 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轨迹速写
第四章 互动与整合
一 冲突与整合是一个社会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二 中华民族在冲突中从多元走向一体
三 中华民族在整合中从多元走向一体
……
第五章 文化基因
第六章 边疆与中央
第七章 草原与农业
第八章 汉族案例
第九章 结语
附录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研究述评
后记
第二卷
《南乡春色》
刘汉生序
陈彬全序
孙孝通序
前言
第一章 寻根探源
一 苍梧人的故地
二 俍兵——南乡壮族之源
三 从屯田到分关定居
附录 廖父花分关书
第二章 经济生活的变迁
一 农业的变革
二 林业的兴起
三 乡村工矿业的崛起
四 畜牧渔业的进步
五 交通变通达
六 商业的兴盛
七 职业构成的多样化
八 生活的改善
第三章 社会的变迁
一 很兵组织与原始农村公社的残存
二 基层政权组织的演变
三 婚姻家庭的嬗变
四 人生礼仪的时移俗易
五 社会交际的微变
第四章 文化的变迁
一 服饰的衍变
二 饮食的渐变
三 居住的巨变
四 岁时节日的传承
五 歌圩的退化
六 宗教信仰的杂化
七 语言的演化
八 民族教育的发展
九 民族文化的繁荣
第五章 南乡社会文化变迁理论分析
一 变迁理论种种
二 南乡社会文化变迁的原因
三 南乡社会文化变迁的动力
四 南乡社会文化变迁中的冲突
五 南乡社会文化变迁的未来
容观瑾跋
后记
第三卷》
《从原始群到民族》
第四卷
《人类学教程》
第五卷
《新乡土中国》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