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三苏教育思想研究
作者:余红艳,刘清泉,胡先酉,孙开中
出版社:巴蜀书社
出版时间:2022-04-01
ISBN:9787553116624
定价:¥6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对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家庭教育思想、学校教育思想、社会教育思想进行了整体与全面的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中的历史语境法、纵横比较法、以古鉴今法,对包括科举考试主张在内的三苏家庭教育思想、学校教育思想、社会教育思想进行了整理、分析、阐释、比较,对其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与方法、历史影响与现实价值、现代启示进行了提炼、呈现。对三苏教育思想的联系性与一脉相承处、教育思想的个体性与细微差异进行了挖掘与甄别,对其时代性与历史性进行了展示。通过本书,人们可以发现“一门三父子”的成才诀窍,发现其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关系;发现宋朝社会文化教育背景,三苏社会教育思想的异同,从而观照与反思现代社会教育。
作者简介
余红艳,女,四川仁寿人(蒙古族后裔),四川大学文学人类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写作学硕士,现为四川省社科院眉山分院专职研究人员;主要从事文学人类学研究、三苏文化研究、写作学研究;出版著作《张力思维与小说迷境——马尔克斯创作探》《文心雕龙儒家思想渊源论:孔子篇》;发表小说、散文若干。
目录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第一章 三苏家庭教育思想
第一节 三苏家庭教育的目标
一、科举入世
二、治国安邦
三、修身养性
第二节 三苏家庭教育的内容
一、经史子集
二、诗词文赋
三、琴棋书画
四、养德、有用、广博的特点
第三节 三苏家庭教育的形式
一、记诵作文
二、读书行走
三、寻找伯乐
四、顺势、激励、自觉的特点
第四节 三苏家庭教育的价值
一、文学世家
二、流风余韵
三、现代价值
第二章 三苏学校教育思想
第一节 庆历、熙宁兴学及其对三苏父子的影响
一、庆历、熙宁兴学
二、庆历、熙宁兴学对三苏父子思想的影响
三、三苏受教从教概况
第二节 三苏学校教育的目标
一、北宋学校教育的目标
二、三苏把修身立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
第三节 三苏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北宋学校教学内容概况
二、三苏把礼、乐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三苏与学校教育中的良师
一、苏轼、苏辙堪称良师表率
二、三苏称道的良师
第五节 三苏学校教育的方法
一、教法
二、学法
第六节 三苏学校教育思想的启示
一、三苏学校教育目标思想的启示
二、三苏以礼、乐为学校主要教育内容的启示
三、三苏学校教育中良师的启示
第三章 三苏社会教育思想
第一节 北宋社会教育概况
一、宋朝社会教育理念与意志
二、宋朝社会教育主导思想
三、宋朝社会教育理念与意志的执行
四、北宋社会教化系统的初步形成
第二节 三苏社会教育理想
一、父子出仕
二、以儒家士大夫自居
三、三代社会教育理想
第三节 尚威重法:苏洵的社会教育
一、朝廷教育:尚威重法
二、家族教育与大宗谱法
三、苏洵的教育方法与评价
第四节 苏轼:以忠厚为教
一、忠厚道德内涵
二、以忠厚立身传家
三、以忠厚为学为文
四、以忠厚治国行政
五、苏轼的忠厚社会教育特点
第五节 苏辙:任势循情以教
一、朝廷教化思想与实践
二、家庭家族教育
三、诗书教育
四、苏辙社会教育思想的融合与矛盾
第六节 三苏社会教育思想与现代意义
一、三苏社会教育思想的同
二、三苏社会教育思想的不同
三、三苏社会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第四章 三苏科举实践及主张
第一节 三苏应试
一、先祖不出试
二、苏洵败试
三、兄弟登科
第二节 三苏科举实践及主张
一、苏洵:消极谏言
二、苏轼:忠正实践
三、苏辙:实用直言
第三节 对王安石科举改革的反对
一、苏轼理性反对
二、苏辙激烈抵抗
第四节 三苏科举实践及主张的影响
一、对当时的影响
二、对今天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第一章 三苏家庭教育思想
第一节 三苏家庭教育的目标
一、科举入世
二、治国安邦
三、修身养性
第二节 三苏家庭教育的内容
一、经史子集
二、诗词文赋
三、琴棋书画
四、养德、有用、广博的特点
第三节 三苏家庭教育的形式
一、记诵作文
二、读书行走
三、寻找伯乐
四、顺势、激励、自觉的特点
第四节 三苏家庭教育的价值
一、文学世家
二、流风余韵
三、现代价值
第二章 三苏学校教育思想
第一节 庆历、熙宁兴学及其对三苏父子的影响
一、庆历、熙宁兴学
二、庆历、熙宁兴学对三苏父子思想的影响
三、三苏受教从教概况
第二节 三苏学校教育的目标
一、北宋学校教育的目标
二、三苏把修身立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
第三节 三苏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北宋学校教学内容概况
二、三苏把礼、乐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三苏与学校教育中的良师
一、苏轼、苏辙堪称良师表率
二、三苏称道的良师
第五节 三苏学校教育的方法
一、教法
二、学法
第六节 三苏学校教育思想的启示
一、三苏学校教育目标思想的启示
二、三苏以礼、乐为学校主要教育内容的启示
三、三苏学校教育中良师的启示
第三章 三苏社会教育思想
第一节 北宋社会教育概况
一、宋朝社会教育理念与意志
二、宋朝社会教育主导思想
三、宋朝社会教育理念与意志的执行
四、北宋社会教化系统的初步形成
第二节 三苏社会教育理想
一、父子出仕
二、以儒家士大夫自居
三、三代社会教育理想
第三节 尚威重法:苏洵的社会教育
一、朝廷教育:尚威重法
二、家族教育与大宗谱法
三、苏洵的教育方法与评价
第四节 苏轼:以忠厚为教
一、忠厚道德内涵
二、以忠厚立身传家
三、以忠厚为学为文
四、以忠厚治国行政
五、苏轼的忠厚社会教育特点
第五节 苏辙:任势循情以教
一、朝廷教化思想与实践
二、家庭家族教育
三、诗书教育
四、苏辙社会教育思想的融合与矛盾
第六节 三苏社会教育思想与现代意义
一、三苏社会教育思想的同
二、三苏社会教育思想的不同
三、三苏社会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第四章 三苏科举实践及主张
第一节 三苏应试
一、先祖不出试
二、苏洵败试
三、兄弟登科
第二节 三苏科举实践及主张
一、苏洵:消极谏言
二、苏轼:忠正实践
三、苏辙:实用直言
第三节 对王安石科举改革的反对
一、苏轼理性反对
二、苏辙激烈抵抗
第四节 三苏科举实践及主张的影响
一、对当时的影响
二、对今天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