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特殊岩土研究与道路工程实践

特殊岩土研究与道路工程实践

作者:蒋忠信,秦小林,黄俊

出版社: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2-01

ISBN:9787572704642

定价:¥13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20世纪后期,结合山东胶济铁路复线、云南昆明南过境干道公路和贯穿云南、贵州、广西三省的南昆铁路的建设,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铁二院)主持开展了沿线黄土、泥炭土、膨胀性红土和膨胀泥岩的地质特性研究和路基工程试验以及高原溶洞研究。本书就是对这些科研项目的总结。本书突出工程地质研究和道路工程技术的创新与结合。全书分为五章,前四章分别论述胶济铁路晚新生代地层、黄土堆积特性和新试验技术,云南滇池和七甸泥炭土的地质特性及软基加固、加筋土挡墙工程试验,广西南昆铁路膨胀性红土和膨胀泥岩的地质特性及路堑边坡支护、路堤和基床处理工程试验,云贵高原岩溶地貌、隧道溶洞和水环境保护。第五章为附件,系对抗滑桩、挡土墙、拦沙坝等设计问题的补充和修正。作为创新成果和工程实践的结晶,本书可供从事特殊岩土、地质灾害和道路工程的科学研究、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人员参考,也可供工程管理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参阅。
作者简介
  蒋忠信,四川广安人,中**员。1965年4月由北京大学地貌学专业毕业,铁二院岩土工程公司原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专业方向为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
目录
1 胶济铁路沿线黄土堆积地层调查和工程地质研究
1.1 胶济铁路中西段沿线的晚新生代生物地层
1.1.1 区域晚新生代地层划分
1.1.2 沿线第四纪地层
1.1.3 晚第三纪八漏河组
1.1.4 上新世大站冰期及下更新世摩天岭冰期地层讨论
1.2 胶济铁路沿线黄土堆积的工程性质
1.2.1 成因类型与分区特征
1.2.2 物质成分和物理力学性质
1.2.3 工程地质特性
1.3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试验新方法
1.3.1 地基荷载试验承载力取值的曲率极值法
1.3.2 单桩静载试验极限荷载取值的曲率极值法
1.3.3 抽水试验确定含水层参数的新直线法
参考文献
2 云南典型泥炭土地质特性研究和路基处理试验
2.1 滇池泥炭土的地质特性和路基加固技术
2.1.1 滇池地区第四纪地质研究
2.1.2 滇池泥炭土物质成分和物理力学性质
2.1.3 昆明南干道泥炭土软基加固工程试验
2.1.4 软基加筋土挡土墙试验研究
2.2 七甸泥炭土的地质特性与路基加固技术
2.2.1 七甸泥炭土沉积年代学研究
2.2.2 七甸泥炭土的工程地质特性
2.2.3 七甸泥炭土地基加固方案试验研究
2.2.4 泥炭土地基振动沉管碎石桩与粉体喷搅桩加固技术
2.2.5 沉降观测、土压力和孑L隙水压力测试
2.3 附录
附2.3.1 南昆铁路永丰营软土病害和沉积年代研究
附2.3.2 碎石桩处理广梅汕铁路软土地基和砂土液化工程试验
附2.3.3 碎石桩加固黎平机场红黏土地基T程试验
参考文献
3 广西南昆铁路膨胀岩土地质特性研究和路基工程试验
3.1 膨胀性红土的工程地质特性
3.1.1 南宁、百色盆地的地貌和红土地层
3.1.2 广西段南昆铁路沿线红土地质特性
3.1.3 那桐试验工点红土的地质特性
3.2 膨胀(泥)岩的工程地质特性
3.2.1 区域地质、膨胀岩分布和特性概述
3.2.2 膨胀性
3.2.3 碎裂性
3.2.4 低强度性
3.2.5 林逢试验丁点膨胀泥岩的地质特性
3.2.6 结论与建议
3.2.7 气候影响层研究与膨胀力计算
3.3 那桐膨胀性红土路堑边坡T程试验
3.3.1 红黏土路堑边坡的调研和风险设计
3.3.2 那桐膨胀性红土路堑边坡工程试验
3.4 林逢膨胀泥岩路堑边坡工程试验
3.4.1 原试验方案和竣工方案
3.4.2 土钉墙工程试验
3.4.3 钢纤维混凝土喷锚支护工程试验
3.4.4 其他类型工程试验
3.4.5 总结与应用
3.4.6 膨胀岩堑坡的室内分析和试验
3.5 膨胀岩土路堤和基床的工程试验
3.5.1 膨胀性红土填筑路堤试验研究
3.5.2 膨胀泥岩填筑路堤和边坡加固的试验研究
3.5.3 基床处理工程试验
3.5.4 基床激振模拟试验
3.6 附录——《南昆线膨胀岩土路基工程试验》项目工作总结
附1 主要工作
附2 主要成果
参考文献
4 云贵高原岩溶地貌选线、隧道溶洞及水环境研究
4.1 云贵高原岩溶地貌特征与南昆铁路选线
4.1.1 路南石林地区的岩溶地貌与南昆铁路选线
4.1.2 黔两南高原区坡岗峰丛洼地的形态特征与发育规律
4.1.3 峰丛洼地区暗河纵剖面形态与隧道工程
4.2 云贵高原溶洞发育规律和隧道洞穴预测
4.2.1 云贵高原区南昆铁路沿线溶洞发育规律
4.2.2 南昆铁路典型隧道区溶洞的预测与检验
4.3 山区岩溶隧道水环境保护和水压力防治
4.3.1 隧道工程与水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平衡
4.3.2 深埋岩溶隧道水压力的预测和防治
4.3.3 国内拓展研究
参考文献
5 附件:山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的补正
5.1 悬臂式抗滑桩结构计算与新型抗滑结构
5.1.1 拟悬臂法确定悬臂桩嵌同段长度中侧向容许承载力计算的补正
5.1.2 桩前被动土压力计算方法之依据
5.1.3 悬臂桩桩顶位移简化计算公式的推演
5.1.4 滑坡机理和新型抗滑桩的推介与讨论
5.2 特定条件下土压力和某些特殊支挡、防护工程
5.2.1 特定条件下的土压力
5.2.2 外扶壁式挡土端之探讨
5.2.3 土钉墙稳定性检算方法的说明与讨论
5.2.4 既有挡土墙的加固
5.2.5 预应力锚索力学问题与格构网锚技术之补述
5.2.6 SNS被动柔性拦石网设计要点之补充
5.3 泥石流拦沙坝结构设计与检算问题
5.3.1 回淤坡度问题的补正
5.3.2 半库工况稳定性计算的讨论
5.3.3 坝基应力计算问题的探讨
5.3.4 护坦垂裙埋置深度的厘定
5.4 泥石流工程勘查设计其他有关问题
5.4.1 泥石流流体冲刷深度推荐计算公式的推演
5.4.2 管涌土粒度判别式的修正
5.4.3 跨沟小桥涵过流能力检算和设计原则
5.4.4 近期文献对泥石流的一些新认识
5.5 《震后山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实用技术》勘误表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