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新时代法治乡村建设的制度探索与理性构建研究
作者:彭澎
出版社:中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1-01
ISBN:9787548746805
定价:¥4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对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的制度探索与理性构建进行系统研究,其基本逻辑就是在保持既定的宏观政治制度框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通过积极推进基层治理体制的完善,鼓励微观层面的民主政治建设,优化治理模式,以适应农村市场化改革和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并为更高层次的政治体制改革创造更加成熟的条件,积累更加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建设和法治建设的逻辑思维。本书系统性地研究了农村现代化发展带来的法治乡村建设而产生的相关制度和实践问题;整体性地将乡村振兴进程与法治乡村建设路径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乡村振兴与法治乡村建设两者之间的契合价值、互通理念,挖掘法治乡村建设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功能和作用。
作者简介
彭澎,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后,湖南省法学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研究会会长,湖南省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党的政策理论研究和领导干部教育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法治与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权力运行与基层社会治理。1981年6月出生于湖南省湘阴县,1999—2011年于湖南大学法学院先后获法学学士学位(2003年)、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硕士学位(2006年)、经济法学博士学位(2011年);2013—2016年在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法律史方向博士后研究。先后在《政法论丛》《比较法研究》《行政论坛》《南京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以及其他省级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共120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专著4部,合著6部,参编教材2部;独立主持并完成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独立主持并完成省部级课题6项。2012年、2014年两次荣获湖南省委党校“科研新秀奖”,2016年、2018年两次荣获湖南省委党校“科研明星奖”。
目录
第一章 动因缘由:法治乡村建设的背景前提与构筑基础
一、乡村经济社会转型:法治乡村建设的时代语境
二、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法治乡村建设的经济动因
三、农村政治文明进步:法治乡村建设的政治基础
四、农村社会结构转变:法治乡村建设的社会根基
五、农民主体结构变化:法治乡村建设的力量源泉
第二章 根本任务:法治乡村建设的核心作用与运行使命
一、维护农村社会秩序
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实现农村政治文明
四、建设农村法治社会
第三章 价值目标:法治乡村建设的制度理念与发展立场
一、法治乡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公平正义
二、法治乡村建设的根本要求:主体独立
三、法治乡村建设的精神理念:行为自由
四、法治乡村建设的制度基础:基层法治
五、法治乡村建设的文化理念:以人民为中心
第四章 战略谋划:法治乡村建设的体系定位与建构目标
一、法治乡村建设的体系定位
二、法治乡村建设的建构目标
三、基层治理模式发展的战略谋划
第五章 历史溯源:法治乡村建设的法史根基与现代启示
一、近代乡村治理法权结构变革和法制转型之时代价值
二、近代乡村治理法权结构变革和法制转型之基本特征
三、近代乡村治理法权结构变革和法制转型之历史启示
四、法治乡村具有深厚的历史发展根基
第六章 逻辑理路:法治乡村建设的结构变革与模式转型
一、权力与权力结构:农村基层治理权力结构变革的主体要素
二、利益转徙:农村基层治理权力结构变革的主导原因
三、权力转换:农村基层治理权力结构变革的推进动力
四、模式转型:农村基层治理权力结构变革的基本标志
第七章 核心内容:法治乡村建设的逻辑构成与结构范畴
一、法治乡村建设的逻辑构成
二、法治乡村建设的结构范畴
三、法治乡村建设的发展必然
第八章 体制功能:法治乡村建设的制度内涵与发展路径
一、法治的行为规范功能:实现农村基层规范治理——基本目标
二、法治的法律保障功能:实现农村基层自主治理——实践重心
三、法治的制度整合功能:实现农村基层开放治理——根本重任
四、法治的价值导向功能:实现农村基层理性治理——关键环节
五、法治的人格塑型功能:实现农村基层独立治理——基础模式
六、法治的权利保护功能:实现农村基层积极治理——运行原则
七、法治的秩序调控功能:实现农村基层自由治理——核心理念
第九章 政府责任:法治乡村建设的严峻挑战与现状困境
一、政府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责任机制建设概况
二、政府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责任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政府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责任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十章 责任完善:法治乡村建设的紧迫形势与艰巨任务
一、创新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责任生成机制
二、创新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责任管理机制
三、创新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责任追究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一、国外原著与译著类
二、国内著作类
后记
一、乡村经济社会转型:法治乡村建设的时代语境
二、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法治乡村建设的经济动因
三、农村政治文明进步:法治乡村建设的政治基础
四、农村社会结构转变:法治乡村建设的社会根基
五、农民主体结构变化:法治乡村建设的力量源泉
第二章 根本任务:法治乡村建设的核心作用与运行使命
一、维护农村社会秩序
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实现农村政治文明
四、建设农村法治社会
第三章 价值目标:法治乡村建设的制度理念与发展立场
一、法治乡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公平正义
二、法治乡村建设的根本要求:主体独立
三、法治乡村建设的精神理念:行为自由
四、法治乡村建设的制度基础:基层法治
五、法治乡村建设的文化理念:以人民为中心
第四章 战略谋划:法治乡村建设的体系定位与建构目标
一、法治乡村建设的体系定位
二、法治乡村建设的建构目标
三、基层治理模式发展的战略谋划
第五章 历史溯源:法治乡村建设的法史根基与现代启示
一、近代乡村治理法权结构变革和法制转型之时代价值
二、近代乡村治理法权结构变革和法制转型之基本特征
三、近代乡村治理法权结构变革和法制转型之历史启示
四、法治乡村具有深厚的历史发展根基
第六章 逻辑理路:法治乡村建设的结构变革与模式转型
一、权力与权力结构:农村基层治理权力结构变革的主体要素
二、利益转徙:农村基层治理权力结构变革的主导原因
三、权力转换:农村基层治理权力结构变革的推进动力
四、模式转型:农村基层治理权力结构变革的基本标志
第七章 核心内容:法治乡村建设的逻辑构成与结构范畴
一、法治乡村建设的逻辑构成
二、法治乡村建设的结构范畴
三、法治乡村建设的发展必然
第八章 体制功能:法治乡村建设的制度内涵与发展路径
一、法治的行为规范功能:实现农村基层规范治理——基本目标
二、法治的法律保障功能:实现农村基层自主治理——实践重心
三、法治的制度整合功能:实现农村基层开放治理——根本重任
四、法治的价值导向功能:实现农村基层理性治理——关键环节
五、法治的人格塑型功能:实现农村基层独立治理——基础模式
六、法治的权利保护功能:实现农村基层积极治理——运行原则
七、法治的秩序调控功能:实现农村基层自由治理——核心理念
第九章 政府责任:法治乡村建设的严峻挑战与现状困境
一、政府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责任机制建设概况
二、政府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责任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政府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责任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十章 责任完善:法治乡村建设的紧迫形势与艰巨任务
一、创新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责任生成机制
二、创新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责任管理机制
三、创新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责任追究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一、国外原著与译著类
二、国内著作类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