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案例、故事与明清时期的司法文化(修订版)

案例、故事与明清时期的司法文化(修订版)

作者:徐忠明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0-01

ISBN:9787519758110

定价:¥7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传统中国的司法理想,可概括为“无讼”社会。对于“鼠牙雀角” 的词讼案件,州县牧令往往不愿轻易受理;为了实现“耸动”官府的意图,诉讼两造就采取“将小事闹大”的修辞技巧和行动策略。明清中国的司法构造,具有明显的科层化特征;而适用于徒罪以上案件的审转程序,*能体现这一特征。审转程序,兼具慎重刑名与控制官员的双重功能。无论笞杖案件抑或徒刑以上案件,鉴于“过得乡场,过得官场”以及“摆平理顺,案结事了”的政治考量,在援引裁判规范时,司法官员大多以“情法两尽”为上佳选择。
作者简介
  徐忠明 1960年12月生,上海人,现为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华东政法大学“经天学者”荣誉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出版著作《包公故事:一个考察中国法律文化的视角》(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众声喧哗:明清法律文化的复调叙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商务印书馆2021年版)、《情感、循吏与明清时期司法实践》(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2014年版,译林出版社2019年版)、《明镜高悬:中国法律文化的多维观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等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目录
目录

第一编法律修辞与文学故事
虚构与真实:明清时期司法档案的修辞策略
——以《天启崇祯年间潘氏不平鸣稿》为中心的考察
一、虚构事实:民间的诉讼策略
二、剪裁事实:官方的裁决技术
结语
制造冤狱:对错斩崔宁案的司法社会学解释
犯罪与刑罚:包公故事的法律文化解读
一、包公断狱故事概况
二、刑事案件的类型
三、关于犯罪与量刑的评估
四、犯罪与刑罚的另一种叙事
结语

第二编程序构造与司法文化
明清司法的构造、理念与机制:一个论纲
一、法律体系:律例结构与有限法治
二、政治语境:强化皇权与控制官僚
三、司法架构:省俭治理与抓大放小
四、刑事诉讼:哀矜折狱与无枉无纵
五、民事诉讼:无讼理想与调处息讼
结语
写诗与读律:清代刑部官员的法律素养
——与《〈抱冲斋诗集〉所见清代刑官生涯志业》作者商榷
一、从斌良与《抱冲斋诗集》说起
二、刑部官员的写诗、宴游与读律
三、制度约束:刑部官员为何读律
四、“画黑稿”与“倒挂”之辨析
结语

第三编民间诉讼与官方裁判
诉讼与伸冤:明清时期的民间法律意识
——一个历史社会学的考察
一、诉讼:伸冤与权利
二、诉讼:态度与策略
三、伸冤:人物与途径
结语
小事闹大与大事化小:解读一份清代民事调解的法庭记录
一、绪论:问题与背景
二、事实真相:一个案件的三种讲法
三、小事闹大:小民百姓的诉讼策略
四、大事化小:帝国官僚的司法技艺
结语
依法判决?明清时期刑事诉讼的一个侧面
一、民事审判的规范依据
二、刑事审判的法律依据
三、依法裁判的原因与技艺
结语

参考书目
中文
外文

后记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