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工业
-
稀散金属冶金手册暂缺作者《稀散金属冶金手册/有色金属技术手册系列》分七篇,对镓、铟、铊、锗、硒、碲、铼这七种稀散金属的提取冶金技术或方法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重点突出了近20年来的新技术、新成果,包括稀散金属提取冶金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技术参数和技术经济数据以及稀散金属的性质、应用、资源、环保等方面的内容,另外,还适当介绍了专业发展的技术动向。《稀散金属冶金手册/有色金属技术手册系列》作为工具书,实用性强,可供稀散金属冶金专业的科研人员、高校师生、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
-
鞍钢年鉴2017纂委员会暂缺简介...
-
铜阳极泥卡尔多炉法提取工艺衷水平,王俊娥,张焕然,陈杭,陈莹《铜阳极泥卡尔多炉法提取工艺》立足于国际主流先进的卡尔多炉火法工艺生产实际,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铜阳极泥处理工艺流程。全书共分7章,在详细叙述各工艺过程及操作指标的同时,结合作者的实践经验,着重介绍了铜阳极泥等复杂稀贵金属物料精准分离及稀贵金属综合化、高值化利用技术,将传统工艺与创新技术有机结合,从机理研究、试验研究到生产应用实践,客观真实地反映了行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成果。《铜阳极泥卡尔多炉法提取工艺》可供冶金行业科研、生产和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
有色金属电积用二氧化铅复合电极材料陈步明,郭忠诚,黄惠《有色金属电积用二氧化铅复合电极材料》阐述了有色金属电积用二氧化铅复合电极材料的结构、性能、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情况。其中包括通过化学、电化学和热分解方法制备了锌电积用金属基复合二氧化铅阳极,并对其进行电催化活性和耐腐蚀性能分析。《有色金属电积用二氧化铅复合电极材料》共分5章:第1章综述了有色金属电积用阳极的研究进展,第2章介绍了二氧化铅的制备技术及基本特性,第3章介绍了铝基二氧化铅阳极材料的制备技术.第4章介绍了钛基二氧化铅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技术,第5章介绍了不锈钢基二氧化铅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技术。通过在工业电解液模拟进行实验.介绍了阳极在电解过程中的槽电压、电流效率和强化寿命.重点解决湿法冶金行业中存在的能耗和寿命问题。《有色金属电积用二氧化铅复合电极材料》是作者十多年在该领域研究成果的系统整理和总结,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有色金属电积用二氧化铅复合电极材料》可供从事电冶金提取有色金属的科技工作者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材料学、金属表面处理、电化学、冶金、化工等相关专业师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
超快速冷却条件下低碳钢中纳米碳化物析出控制及综合强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超快速冷却条件下低碳钢中纳米碳化物析出控制及综合强化机理》介绍了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超快冷条件下低碳钢中纳米碳化物析出控制研究方面的最近进展。报告主要包括:钢中纳米碳化物析出的研究现状、碳化物析出热力学与动力学计算、微合金碳化物及铁碳化物析出行为及强韧化机理研究、铁碳合金中纳米级渗碳体析出的热力学解析、超快冷条件下碳素钢中渗碳体的析出行为研究等、纳米析出物强化工艺的工业化应用。《超快速冷却条件下低碳钢中纳米碳化物析出控制及综合强化机理》可供材料、冶金、机械、化工等领域的科研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
火法炼锌技术徐宏凯,张少广,张国华,王利飞,普正忠《火法炼锌技术》以电炉炼锌-常压精馏-真空蒸馏-浸出-置换-电解全火法流程工艺处理云南文山都龙高铟高铁闪锌矿,回收金属锌和铟的生产实践为基础,介绍了锌冶金基础知识及硫化锌精矿流态化焙烧、烟气制酸、粗炼、粗锌精炼、火法炼锌清洁生产与物料综合利用基本原理、工艺流程、生产设备、生产操作、技术经济指标。《火法炼锌技术》可供火法炼锌、电炉炼锌及铟回收企业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相关领域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
钒钛功能材料邹建新,周兰花,彭富昌《钒钛功能材料》主要介绍了功能材料的基本概念及其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能源技术、纳米技术、环保技术、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海洋工程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等领域广泛应用的例证,简述了主要钒钛功能材料的种类.详细介绍了Ni-Ti形状记忆合金、生物医用钛合金、钒钛基储氢合金、钛基金属陶瓷、钛酸盐系压电陶瓷、Nb-Ti超导材料、钛系梯度功能材料、钒钛新能源电池材料、SCR脱硝催化剂、钒钛光学材料和钒钛薄膜材料的特性、制备方法、应用及发展前景。《钒钛功能材料》可作为大中专院校的专业教材和钒钛行业的培训教材,也可供钒钛领域研发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专家学者参考。
-
超快速冷却技术创新性应用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超快速冷却技术创新性应用:DQ&P工艺再创新》介绍了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以超快冷为核心的新一代TMCP技术开发第三代汽车用钢,即高强度热轧直接淬火-配分(DQ&P)钢的新研究进展。报告主要介绍了在“TMCP+DQ&P”创新型工艺条件下的组织演变基本规律、动态碳配分行为、热力学与动力学工艺窗口、多相多尺度组织调控原理、节约型DQ&P钢的设计及工业试制。《超快速冷却技术创新性应用:DQ&P工艺再创新》可供从事材料加工工程专业与热轧钢铁材料品种开发等领域的科研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学习与参考。
-
喷涂涂层微结构调控及其摩擦学特性赵运才,何文《喷涂涂层微结构调控及其摩擦学特性》针对喷涂涂层关键使用性能——耐磨性,以及后处理工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耦合不同图形轨迹激光重熔技术和纳米技术对涂层微结构实施协同调控,建立起重熔工艺-组织结构-摩擦学性能的系统体系,为制备少或无微观缺陷的高性能涂层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喷涂涂层微结构调控及其摩擦学特性》共9章,主要内容包括:综述及实验方法,基于ANSYS的激光重熔温度场有限元分析,激光重熔层工艺参数优化的界面行为研究,基于响应曲面法的重熔层孔隙率工艺参数优化,纳米SiC埘Fe/WC涂层微观组织结构的改善,纳米SiC对Fe/WC涂层性能的改善,基于正交试验的激光重熔工艺参数的优化,激光重熔对等离子喷涂WC/Fe涂层耐磨性能的改善。喷涂涂层的调控与机械、材料工程等多学科密切相关。《喷涂涂层微结构调控及其摩擦学特性》可供从事喷涂涂层调控和性能改善研究工作的人员、大专院校摩擦学及表面工程专业的师生以及相关企业研发人员参考。
-
氧气底吹炼铜基础郭学益,王亲猛,田庆华氧气底吹炼铜法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铜冶炼新方法,因最初在水口山矿务局试验成功,称之为“水口山炼铜法”,简称“SKS炼铜法”。该方法具有原料适应性强、高效清洁、节能环保等优点,已在我国东营方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五矿铜业(湖南)有限公司、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企业产业化应用。同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底吹炉大型化与底吹连续吹炼等新方向,展示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与发展前景。然而,由于氧气底吹炼铜相关基础研究薄弱,缺少指导工程设计和生产实践的系统理论,生产严重依赖操作经验、生产过程难以准确预判与精细调控,制约了该方法的进一步提升与推广应用。《氧气底吹炼铜基础》作者长期从事有色金属高温冶金教学、科研及工程实践工作,针对氧气底吹铜熔炼和连续吹炼生产实际,开展了全面、系统的理论研究,形成了氧气底吹炼铜基础。为了给从事底吹炼铜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相关企业生产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作者将新研究成果归纳总结形成《氧气底吹炼铜基础》。《氧气底吹炼铜基础》共4篇12章。第一篇背景与方法,主要介绍了氧气底吹炼铜技术现状与发展,以及开展本研究的相关思路与方法;第二篇氧气底吹炼铜过程机理与调控,主要介绍了氧气底吹铜熔炼机理、氧气底吹铜熔炼过程调控、多组元造锍行为及映射关系、多组元造渣行为及渣型优化、渣锍间多相多组元作用行为等内容;第三篇氧气底吹炼铜过程模拟与应用,主要介绍氧气底吹炼铜模拟软件SKSSIM开发及验证、多相平衡过程模拟与工艺优化、氧气底吹炉内多相流数值模拟与分析等内容;第四篇氧气底吹处理复杂含铜物料生产实践,主要介绍高铅砷复杂含铜物料氧气底吹熔炼与吹炼、底吹熔炼处理复杂物料过程中的物料与热量平衡等内容。《氧气底吹炼铜基础》汇集了作者研究团队在氧气底吹炼铜方面的系统性研究成果。其中,氧气底吹铜熔炼机理模型、多组元映射关系和SKSSIM软件等已在相关生产企业实际应用,为生产过程元素定向分配调控、工艺条件和炉型优化等提供了指导,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作者希望《氧气底吹炼铜基础》的出版,能进一步促进氧气底吹炼铜理论深化与完善,推动该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加速氧气底吹炼铜法的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