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工业
-
低温快速冶金理论及技术郭培民,赵沛 著《低温快速冶金理论及技术》系统介绍了作者在铁矿低温还原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包括铁矿低温冶金热力学、动力学、传输理论,新型冶金反应器研制等。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低温还原制备粉末冶金铁粉和低温还原+熔分生产铁水等冶金新流程、新技术和新装备。《低温快速冶金理论及技术》可供钢铁冶金领域的科研、教学、设计、管理人员阅读。
-
非氧化物陶瓷高温反应动力学及应用侯新梅 著暂缺简介...
-
离子型稀土矿浸出液树脂吸附实验研究刘学国 著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人们对现有稀土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使其既符合环保要求,又在纯度上能达到要求。《离子型稀土矿浸出液树脂吸附实验研究》根据赣南地区稀土生产现状,提出了“离子型稀土矿浸出液树脂吸附实验研究”方案,具体的构想通过树脂吸附离子型稀土矿浸出液实验研究,找到能使稀土与其他非稀土杂质分离的树脂,达到稀土料液浓缩、提纯的目的。
-
高炉解剖研究张建良,罗登武,曾晖,左海滨,焦克新 著《高炉解剖研究》是我国部反映高炉解剖成果的技术专著,所解剖研究的莱钢125立方高炉,是我国高炉冶炼目前解剖研究的优选高炉,也是我国解剖的高炉中冶炼强度高、强化冶炼手段齐全、喷煤量优选的高炉。《高炉解剖研究》通过分析解剖数据和生产数据,详细阐释了高炉内含铁原料的分布、下降、粉化、还原、软熔滴落等行为,焦炭和煤粉的燃烧、气化和性状演变路径,渣铁熔分过程;基于高炉料柱特征诠释炉内煤气流分布及有效控制方法;系统揭示有害元素分布和迁移路径;科学分析高炉侵蚀炉型及形成机理。《高炉解剖研究》所揭示的高炉冶炼规律,对于改善我国高炉在高冶炼强度下的稳定、顺行,提高高炉精准操作技术水平,加快我国炼铁技术的发展,促进高炉冶炼基础理论研究,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高炉解剖研究》可供高炉炼铁领域的科研、生产、设计、教学、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
超细晶碳化钨郭圣达,易健宏,陈颢,羊建高 著《超细晶碳化钨-钴复合材料》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硬质合金材料的基本概念;超细/纳米晶WC-Co复合粉的制备;超细晶WC-Co硬质合金的烧结;WC-Co硬质合金的腐蚀;实验原料与方法;分析测试方法;超细晶WC-Co复合粉的短流程制备;WC-Co硬质合金的制备;WC-Co硬质合金电化学腐蚀行为。《超细晶碳化钨-钴复合材料》可供从事钨基粉末冶金及功能材料研发、生产及应用的科技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
冶金原理实验及方法韩桂洪 编《冶金原理实验及方法》共分3篇,第1篇讲述了冶金原料分析与制备,主要包括矿物基本性质、磨矿与筛分、重选、磁选、浮选、细粒物料造块等;第2篇阐述了冶金过程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冶金炉渣的物理性质、湿法冶金中电势一pH图的测定、冶金过程宏观动力学、离子交换法分离铜钴、钴镍P204萃取过程分离系数的测定、铝土矿的加压溶出等;第3篇介绍了仿真与模拟,主要包括冶金原料制备过程仿真训练、电解铝生产模拟仿真、高炉炼铁仿真模拟、转炉炼钢仿真与模拟等。《冶金原理实验及方法》可作为高等院校冶金工程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实验课教材,也可供冶金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
-
煤-焦-钢产业一体化协调发展金智新 等 著《煤-焦-钢产业一体化协调发展》分别对我国钢铁工业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焦化工业和炼焦煤生产现状做了充分详尽的本底调查,运用数量经济学与系统动力学原理对国家宏观经济发展与炼焦煤资源的需求关系做了中长期预测。通过对我国目前“煤-焦-钢”产业链运行状况的分析,揭示我国炼焦煤资源对我国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形成的巨大潜在危机,通过分析“煤-焦-钢”产业链各个环节对于危机形成的作用,提出了“煤-焦-钢”产业链协同升级的具体策略,得到了化解国家经济建设中炼焦煤资源供需矛盾的方法,以及保障我国炼焦煤资源稳定供给100年的对策。
-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张立峰 著《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工业实践》详细阐述了IF钢、轴承钢、无取向电工钢、取向电工钢、石油套管钢、非调质钢、管线钢、低硫齿轮钢、高硫齿轮钢、冷镦钢、铝脱氧碳素结构钢、汽车大梁钢、风电钢、帘线钢、不锈钢、弹簧钢、硅锰脱氧碳素结构钢、重轨钢、碳素结构钢和碳素结构带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控制方法,介绍了如何将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控制理论具体应用到各个钢种的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之中。《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工业实践》可供冶金领域科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大专院校冶金工程专业高年级学生的教学参考书。
-
金属加工技术的材料建模基础[英] 林建国 著,周科朝 等 译内容介绍: 本书内容包括统一的材料建模理论以及相关的实际工程应用。全书内容涵盖基本的力学理论,基本的材料与冶金基础,变形与失效机理,以及如何将上述知识用于构建材料与加工模型,并采用计算机模拟金属成形过程。此外,书中还包含了用于微观成形模拟的晶体塑性理论。本书主要划分为四个部分: l金属成形技术、力学和材料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这部分包括第1章和第2章内容,介绍了表征材料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以及基于金属塑性变形理论制造过程的分析。这一部分内容是专门为从事金属成形研究与应用的青年学生、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而撰写的。 l统一本构方程的建模与应用。本书的第二部分包括第3章至第7章内容,介绍了构建和确定统一本构方程的基本技术,详细叙述了塑性力学(第4章)和黏塑性力学在各种工艺中的应用范围(第5章)。这对于青年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选择正确的理论用于特定的应用很重要。第6章详细介绍了各种变形条件下变形与失效的机理和理论。最后,第7章介绍了解答和校验统一本构方程的数值方法。这一章主要面向大学和研究院所的高级研究人员。 l应用举例。第8章以工业界资助的项目研究结果为基础,介绍了这些理论应用与实际工程技术的案例。这些案例有助于学生、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获取运用理论方法、恰当地解决特定工艺问题的技巧。 l晶体塑性与微成形应用。变形模式、产品大小和晶粒尺寸都是影响微成形工艺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但是宏观力学理论常常不适用于微成形过程。因此,要引入建立在晶格结构中的滑移系基础上的晶体塑性理论。第9章主要针对从事微观力学技术的研究者,包括微成形和微型机加工;另外,它还有益于从事断裂力学的研究者。这章内容有助于理解基本的塑性变形机理。
-
钢铁产业链中的显微分析应用技术田青超 著《钢铁产业链中的显微分析应用技术》介绍了如何利用显微分析技术对钢铁产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判断。该书结合作者在钢铁产品失效分析及新产品开发中的实践经验,以铌铁的合金化为例阐述了炼钢过程中的缺陷特征,描述了板坯连铸过程中裂纹形貌特点与产生原理,阐明了板管热轧产生的典型缺陷及与板坯连铸及轧制工艺的关联性,分析了钢铁产品在用户冷拔、剪切、涂敷、运输等环节产生的典型质量问题,最后从显微分析角度介绍了钢铁产品在服役条件下失效行为的典型案例,多角度地揭示炼钢、连铸、热轧及用户使用等过程中产品缺陷微观特征和演化的内在机制。该书可使读者了解显微分析技术在材料科学工程的重要作用,可供从事显微分析、材料学、钢铁生产、新产品开发、材料失效分析、用户技术服务等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科技人员和大专院校的师生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