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工业
-
锡铁复合资源活化焙烧原理与综合利用新技术张元波 著本书共分为5章:第1章主要介绍国内外锡铁金属生产与消费、锡铁矿产资源分布与供应、锡铁复合资源利用现状和面临主要挑战;第2章系统介绍了国内典型锡铁复合资源的理化艺矿物学特征;第3章阐述锡铁复合资源热化学活化焙烧分离锡铁的基本原理括锡铁氧化物还原热力学和动力学行为,以及不同焙烧气氛下锡、铁、钙、硅等氧化物间的;第4章全面介绍了含锡磁铁精矿弱还原焙烧挥发脱锡并制备炼铁用球团矿新技术;第5章分别介绍了两种锡铁复合尾矿热化学活化焙烧-磁选分离锡铁新技术。
-
浙江省流纹质火山岩地貌景观研究唐小明 著本书以浙江省广泛发育的流纹质火山岩地貌景观资源调查和地质遗迹登录为基础,对流纹质火山岩地貌发育的构造、岩性和火山地质背景进行了全面阐述,系统总结了浙江省典型流纹质火山岩地貌景观特征,提出了流纹质火山岩地貌的分类体系和演化阶段判定标准,探讨了气候变化与地貌发育的关系,通过国内与国际对比,对浙江省流纹质火山岩地貌的科学、美学和人文等突出普遍价值进行评价,为浙江省流纹质火山岩地貌景观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作好技术准备。
-
包头钢铁公司武月清 著《包头钢铁公司》是红色工业丛书的一个分册。 包头钢铁公司是我国工业化进程起到重要作用的工业遗产,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Z早建设的钢铁工业基地之一,是“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周恩来总理亲临包钢为1号高炉出铁剪彩。包钢拥有“包钢股份”和“包钢稀土”两个上市公司,是中国主要钢轨生产基地之一、无缝钢管生产基地之一、华北地区Z大的板材生产基地,是世界稀土工业的发端和Z大的稀土科研、生产基地。本书系一部关于包头钢铁公司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故事,回忆当年的建设者们艰苦创业的艰辛;追寻一代又一代包钢人开拓前进,奋斗拼搏的足迹;记述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再谱民族梦未来发展的新篇章。这是一本具有历史使命感的书,是用包钢的精神书写包钢的故事,通过点滴的故事来书写包钢人“坚韧不拔,追求卓越”的精神,以此来珍视这60多年来包钢所积累的宝贵经验,所领悟的历史启示。
-
安源煤矿李小建,孙正风 著《安源煤矿》是红色工业丛书的一个分册。 安源煤矿是我国近代煤矿的发端之一,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发源地,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党的早期领导人都曾在这里领导工人运动。本书基于丰富的史料揭开了安源煤矿的神秘面纱,为读者全方位呈现在这里发生的历史故事,描绘了从这里走出的典型人物及光荣事迹,展现了工人阶级在时代背景下的抉择,歌颂了安源工人为国家发展和建设不惜代价、默默付出的安源精神;阐释了安源煤矿的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价值;进一步凸显了安源煤矿蕴含的爱国主义、革命精神和科学精神等。
-
首都钢铁公司冯书静 著《首都钢铁公司》是红色工业丛书的一个分册。 首钢始建于1919年,解放前30年累计产铁28.6万吨。解放后首钢获得了新生,1958年建起了中国第一座侧吹转炉,结束了首钢有铁无钢的历史。1964年建成了中国第一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在中国Z早采用高炉喷吹煤技术,70年代末首钢二号高炉成为当时中国Z先进的高炉。1978年钢产量达到179万吨,成为全国十大钢铁企业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获得巨大发展,成为以钢铁业为主,多种经营的集团公司。北京2008年奥运会前夕为了首都环保搬迁转产。本书将基于丰富的史料揭开其神秘面纱,为读者全方位呈现首钢的发展过程;展示其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人物及光荣事迹,表现工人阶级在时代背景下的抉择,歌颂其为我国建成工业大国不惜代价、默默付出的匠人精神;阐释其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价值;进一步凸显首钢蕴含的爱国主义、革命精神、科学精神等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
-
锌精矿氧压浸出工艺中镓锗行为及回收刘付朋暂缺简介...
-
冶金渣资源化科学技术隋智通,娄太平,李辽沙 著《冶金渣资源化科学技术:选择性析出分离原理及应用》基于冶金物理化学及冶金凝固理论,系统地阐述了选择性析出分离的学术思想及其在复合矿冶金渣资源化过程中的应用。《冶金渣资源化科学技术:选择性析出分离原理及应用》共分9章,即绪论、选择性析出分离技术的理论基础、含钛高炉渣中钛的资源化增值、含钛渣增值利用技术、钒渣深加工利用技术、硼渣利用技术、铜渣中铜/铁同步回收利用、铬渣解毒新技术以及冶金渣理论基础,内容侧重于介绍选择性析出分离技术及其在含钛高炉渣、钛渣、钒渣、硼渣、铜渣及铬渣等复合矿冶金渣资源化过程中的应用,同时收集并整理了关于冶金渣的相关理论和数据。
-
冶金概论孙丽达,范兴祥,姜艳,黄孟旭,毛莹博 编《冶金概论》简明阐述了矿石的采选及提取金属的全过程,全书共9章,包括绪论、矿石与选矿炼铁、炼钢、铜冶金、锌冶金、铝冶金、铂族金属冶金和稀散金属提取冶金。在参考其他冶金概论的基础上,增加了稀贵金属(稀散金属、铂族金属)等方面的章节,丰富了冶金概论内容,对从事冶炼工作者也不失为一本参考用书。
-
大兴安岭地区古生代洋板块地质研究进展杨晓平,杨雅军,钱程,江斌,付俊彧 ... 著本书是在大兴安岭1:100万地质图编制的基础上,充分收集大兴安岭地区的综合研究资料和文献,并在“洋板块地质”学术思想指导下编制而成的。针对大兴安岭地区古生代古亚洲洋演化的地质背景,对大兴安岭地区“洋板块地质”建造进行了深入解析,识别出一系列与洋-陆俯冲作用有关的岩浆弧、弧前盆地、弧后盆地、俯冲增生杂岩等构造单元,共划分出俯冲增生杂岩带9条。俯冲增生杂岩带主要分布于兴蒙造山带内部各地块之间和地块与大型岛弧带之间,相当于地块间及地块与岛弧带间的缝合带,依据两侧对应的陆(地)块、岛弧带等构造级别,归纳出对接带1条、结合带5条。俯冲增生杂岩带的展布方向以北东向为主,时代自北向南依次变新,从寒武纪演化到中-晚二叠世,暗示古亚洲洋洋盆向大兴安岭地区陆(地)块俯冲作用最早发生在北部额尔古纳一带,逐渐向南后撤,不断形成新的洋壳和俯冲增生作用,相应的活动陆缘从北部额尔古纳地块向南逐渐增生,配套弧盆系的时代也逐渐向南变新。早-中三叠世西拉木伦一带发生陆-陆拼贴,完成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对接。通过对代表古洋盆遗迹的俯冲增生杂岩和代表陆缘增生的岩浆弧的时空分布研究,恢复了古亚洲洋东段的洋-陆转换过程,细化了大兴安岭地区构造单元,修订了主要构造(成矿)带边界,提高了大兴安岭地区基础地质的研究程度,推动了“洋板块地质”学术思想的发展,为深入研究大兴安岭地区地质历史演化和成矿区(带)划分提供了依据。
-
食品接触不锈钢设备应用指南国际镍协会 编源源不断的、令人愉悦的、安全的食物往往被人们视为理所应当,但事实上,它的背后是知识、承诺和准则的支撑。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进程,人们对安全食品的需求从未如此强烈,食品安全也从未如此重要。国际镍协会很荣幸能以《食品接触不锈钢设备应用指南》助力中国食品安全的发展,为不锈钢高效构建的食品安全做出贡献。不锈钢在接触食品和加工食品的过程中是惰性的,从而保持了食品的原汁原味。它们不会改变所加工的食物的味道或气味,也不会在食物中留下有害的残留物或污染物。不锈钢对清洁所用的化学物质有耐腐蚀能力,是制造食品加工设备的理想之材。对于食品机械设备而言,不锈钢是一个强大的解决方案。《食品接触不锈钢设备应用指南》内容涵盖食品安全责任、可清洁性设计、确保卫生性的加工制造以及延长设备寿命的操作。为特定的应用选择正确的不锈钢和合适的表面粗糙度便是这种知识和承诺的一个很好的例证。